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白芥子又叫白籽青,为十字花科1年或2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80厘米,茎直立,上部多分枝。略肉质,圆柱形。基部叶丛生。茎生叶互生。黄色花,十字形。角果长圆形。先端成喙状,果皮密生白绒毛。种子外皮类白色或黄白色,圆球形,花期4—5月,果期5—6月。它以种子入药,含白芥子甙、芥子酶、芥子碱、4-羟基苯甲酰胆碱、4-羟基苯甲胺等成分。性温,味辛。有温肺豁疾利气、散结通络止痛功能。用于寒疾喘咳、胸胁胀  相似文献   

2.
樊庆鲁  黄文华  郭宝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4,(12):3533-3534,3603
[目的]对家独行菜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溶剂萃取、柱色谱、LH-20凝胶、重结晶等方法对家独行菜子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并通过波谱和理化性质等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家独行菜子中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芥子酸(1)、芥子酸乙酯(2)、阿魏酸乙酯(3)、1,2-二芥子酰基葡萄糖(4)、对异丙基苯甲酸(5)、苯甲酸(6)、苯乙酰胺(7)、苯甲胺(8)、二苯乙酮(9)、蔗糖(10)、胡萝卜苷(11)、β-谷甾醇(12).[结论]化合物2 ~ 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利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诱导氧化作用,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和氧化剂H2O2的用量,4-甲氧基苯甲硫醚可以被选择性地氧化成4甲氧基苯甲亚砜或4甲氧基苯甲砜.研究结果表明,抑制氧化剂H2O2的用量,并控制反应温度为45℃时,4甲氧基苯甲硫醚的主要氧化产物为4-甲氧基苯甲亚砜;增加氧化剂H2O2的用量至充足时,并升高反应温度达80℃,4-甲氧基苯甲亚砜将被进一步氧化为4-甲氧基苯甲砜.在反应体系中,HPβCD不仅能提高反应物4甲氧基苯甲硫醚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能,还能与4甲氧基苯甲硫醚相互作用,从而催化氧化反应过程.此外,在水溶液中4甲氧基苯甲硫醚分子能够进入HPβCD分子的疏水性内腔,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自发形成"4-甲氧基苯甲硫醚/HP-β-CD"主客体包结物.在HP-β-CD选择性催化氧化作用下,4-甲氧基苯甲亚砜或4-甲氧基苯甲砜的收率分别可达87 %和92%.  相似文献   

4.
基于白芥子畅达三焦化皮里膜外之痰,探讨白芥子"豁痰"功效在肿瘤疾病中的应用规律。皮里膜外为三焦组成部分,白芥子辛温利气豁痰,可畅通三焦水道,消结散滞。内服治疗肿瘤可温通豁痰消结节,畅达三焦化胸水,寓补于消安五脏;外敷可透皮散肿毒。参透其理,可更深入掌握白芥子"豁痰"治肿瘤的应用规律。  相似文献   

5.
2-甲基苯甲酰甲酸甲酯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甲基苯甲酸为原料,酰化后与氰化钠反应生成2-甲基苯甲酰腈,经甲酯化生成2-甲基苯甲酰甲酸甲酯,改进了三步合成2-甲基苯甲酰甲酸甲酯的方法,并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合成反应中的最优化条件.同时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的红外光谱(IR)、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进行了解析,确证了该产物的合成.本方法具有合成产物分离简单、产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李水清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4854-4855,4860
以对硝基苯甲醛、对氯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2,4-二氯苯甲醛、苯甲酸甲酯、水合肼为原料,合成了4种苯甲酰腙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通过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并试验了目标化合物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2,4-二氯苯甲醛苯甲酰腙的杀虫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从实验室筛选的绿色木霉(Trichederma atroviride)(菌藏号:5609)液体发酵菌丝体中提取芥子酶.探讨将绿色木霉芥子酶用于生物熏蒸的可能性,以提高生物熏蒸防治土壤连作障碍的效果,结果表明:芥子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且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较易保持,最适反应pH值为6,最适底物浓度为3.7 mmol/L;低浓度的抗坏血酸对芥子酶有激活作用,高浓度的抗坏血酸反而会抑制酶的活性,添加4 mmol/L的抗坏血酸可使酶活性增加为原来的3.65倍,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芥子酶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深绿木霉的芥子酶可应用于pH值中性土壤与盐土环境,相对于植物源芥子酶具有更宽的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咳喘穴位敷贴对哮喘大鼠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生芥子组、生炒各半组、炒芥子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采用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的方法制备大鼠慢性哮喘模型,白芥子不同配比咳喘穴位敷贴散贴敷穴位干预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4、白介素(IL)-13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含量明显降低,而IL-4、IL-13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哮喘模型组比较,生芥子组、生炒各半组、炒芥子组和地塞米松组的大鼠血清IFN-γ含量明显升高,而IL-4、IL-13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各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喘穴位敷贴能够调节哮喘大鼠Th1/Th2免疫平衡,改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哮喘病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十字花科蔬菜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芥子碱硫氰酸盐的条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十字花科蔬菜白萝卜、红萝卜、青萝卜、紫甘蓝、西兰花、花椰菜、大白菜、小白菜、卷心菜、油菜、油麦菜中的芥子碱硫氰酸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初步考察白萝卜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稳定性.[结果] HPLC结果显示,几种十字花科蔬菜中白萝卜、红萝卜、青萝卜、紫甘蓝、西兰花、花椰菜、油菜、油麦菜中均含有芥子碱硫氰酸盐,其中白萝卜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最高(0.006 7%),紫甘蓝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次之(0.002 6%),红萝卜、青萝卜、西兰花、油菜、油麦菜、花椰菜中虽然含有芥子碱硫氰酸盐但含量较低超出检测范围,大白菜、小白菜、卷心菜中未检测到芥子碱硫氰酸盐.[结论]芥子碱在十字花科蔬菜中含量差别较大,白萝卜中的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检测了番木瓜果实3个发育时期(Ⅰ、Ⅱ、Ⅲ)的果皮(外果皮)、果肉(内果皮)及种子中芥子酶的活性,并通过RT-PCR分析CpTGG1、CpTGG2和CpTGG3三个番木瓜芥子酶基因在番木瓜果实各组织的差异性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番木瓜果皮及种子中均有明显的芥子酶活性,但在果肉中无法检测出芥子酶活性;成熟后(Ⅲ期)番木瓜果皮的芥子酶活性相比未成熟前提高了6.6倍,而不同发育时期种子中的芥子酶并不表现出显著差异性。RT-PCR分析结果表明,番木瓜芥子酶基因在番木瓜果实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时空差异性。其中,CpTGG1在番木瓜果皮及种子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无明显差异,在果肉中完全无表达;CpTGG2在番木瓜果实的各个组织中均无表达;CpTGG3在果皮及种子中也均有表达,成熟果皮(Ⅲ期)和Ⅰ期种子中表达量比较强,并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而呈现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以十字花科植物芥菜为供体,6种食用菌(金针菇、凤尾菇、香菇、杏鲍菇、黑木耳、银耳)为受体,通过共培法,研究了芥菜及其化感物质黑芥子苷对食用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芥菜对杏鲍菇、黑木耳和银耳菌丝生长无明显促生作用,但可以显著促进金针菇、凤尾菇和香菇菌丝的生长,从而有利于缩短菌株生长周期.进一步的试验发现不是因为芥菜幼苗产生的挥发物,而是其根系分泌物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将十字花科芥菜根系分泌的主要化感物质黑芥子苷加入培养基用来培养食用菌,当浓度等于1 mg·mL~(-1)时对金针菇、凤尾菇和香菇菌丝生长促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芥子碱是十字花科植物中主要的功效成分,具有降压、抗肿瘤、平喘、抗辐射等功效。研究芥子碱的荧光性质及环糊精(CD)的增敏作用,建立芥子碱荧光定量方法并用于4种十字花科植物种子中的芥子碱含量的测定。芥子碱的最大激发波长为350 nm,最大发射波长为470 nm。α-CD和β-CD疏水性的空腔可与芥子碱形成包合物从而增强芥子碱的荧光强度,而γ-CD基本没有影响。芥子碱的荧光强度在pH值为3~6的酸性条件下稳定;随着pH值的继续升高,其荧光强度迅速下降。采用常温浸提和超声辅助提取莱菔子、黄芥子、白芥子和油菜籽粕中的芥子碱,并利用建立的荧光定量方法测定。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可有效增加芥子碱提取效率;白芥子中芥子碱含量最高,为14. 25 mg/g,其次为油菜籽粕,黄芥子中芥子碱含量最低,为7. 69 mg/g。  相似文献   

13.
苦皮藤毒杀成分(苦皮藤素Ⅱ,Ⅲ)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根皮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出二种对粘虫具有毒杀活性的新化合物,以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谱鉴定其分子结构为1β,2β,6α,8β-四乙酰氧基-9α-苯甲酰氧基-12-异丁酰氧基-4α-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及1β,2β,6α,8β-四乙酰氧基-9β-苯甲酰氧基-12-异丁酰氧基-4α-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分别命名为苦皮藤素Ⅱ,Ⅲ。  相似文献   

14.
苦皮藤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慕岩峰  孙晓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843-10843
从苦皮藤(Cdastrus angulatus Max)根皮中分离出4个具有杀虫活性的化合物,经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谱鉴定其结构为1α,2α,β-三乙酰氧基-8α,9β-二呋喃甲酰氧基-4β,6β-二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化合物1)、1α,2α,6α,8α,13-五乙酰氧基-9α-苯甲酰氧基-4β-二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化合物2)、1α,2α,6β,13-四乙酰氧基-8α-异丁酰氧基-9β-呋喃甲酰氧基-4β-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化合物3)、1α,2α,8β-三乙酰氧基-9α-苯甲酰氧基-13-异丁酰氧基4β,6β-二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化合物4)。  相似文献   

1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柑橘愈伤组织多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影响多胺测定的苯甲酰化反应的时间和温度,以及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柑橘愈伤组织多胺的条件.结果表明,苯甲酰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 37 ℃,反应 30 min.采用 Waters C18反向柱(4.6 mm×250 mm,5 μm),G1314A 紫外检测器,以甲醇-水溶液(体积比为 64∶36)为流动相,流速 0.7 mL/min,柱温 30 ℃,检测波长 230 nm,外标法定量.该法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花椰菜芥子碱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8(27)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提取时间、物料比、提取次数、乙醇浓度、花椰菜粉是否脱脂(脱脂采用索氏提取器,以石油醚为溶剂)、提取温度、提取后是否浓缩共7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得出花椰菜芥子碱的最佳热醇提取工艺条件为:花椰菜粉不脱脂,提取时间4.5 h,物料比1∶35,提取次数3次,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80%,提取后不浓缩。[结论]结果表明,花椰菜粉在提取前是否脱脂对芥子碱的得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对比研究了常规加热与微波诱导下合成乙酰苯胺、苯甲酰苯胺的合成产率及反应速率.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对2类酰胺化反应都有明显的诱导促进作用,在功率为300W的微波作用下,合成乙酰苯胺的反应速率比常规加热提高了11倍,合成苯甲酰苯胺的反应速率则提高了9倍,合成产率与常规加热法基本一致,但在微波长时间作用下,2者的合成产率反而降低.为微波辐射下的酰胺化反应在丝绸接枝染色、抗皱、生物学等方面的应用作了一定的前期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从菥蓂种子中高效提取高得率的目的活性成分黑芥子苷,采用酶解辅助-超声提取法,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为关键因素,以黑芥子苷得率为响应值,应用Design-Expert V11软件,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优化菥蓂种子中黑芥子苷酶解辅助-超声提取工艺;并与单独超声、索氏提取2种提取法的黑芥子苷得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Agilent HCC18柱(25 mm×4.6 mm×5μm),流动相A和B分别为甲醇和0.5%磷酸水溶液,检测波长215 nm,柱温25℃,流速1 mL·min-1,进样量10μL,在等度洗脱10 min下,获得的分离效果和峰型较好。以筛选出的碱性蛋白酶为酶制剂,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9℃,酶用量2.90%,酶解时间18 min;在此条件下,菥蓂种子中黑芥子苷得率为2.679 mg·g-1,经方差分析与理论值(2.687 mg·g-1)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单独超声提取(2.036mg·g-1)...  相似文献   

19.
袁小红  杨婷  刘卓  徐春霞  索志荣  侯大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385-2386,2390
[目的]探索生附子总生物碱及其水解产物中双酯型和单酯型二萜生物碱的含量与附子道地性的关系。[方法]采用HPLC分析方法,测定四川江油、云南和湖北等地生附子总生物碱及其水解产物中的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和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中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等单酯型二萜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四川江油道地产地栽培的生附子总生物碱中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含量为0.556%,远高于云南和湖北附子,其中的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分别为0.081%、0.161%和0.314%;其总生物碱高温水解产物中的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含量为0.004%,单酯型二萜生物碱的含量为0.146%,其中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中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的含量分别为0.016%、0.080%和0.050%。[结论]四川江油生附子双酯型二萜生物碱的含量高,其总生物碱高温水解后双酯型二萜生物碱的含量低,单酯型二萜生物碱的含量高,符合2010版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20.
运用Gaussian98软件包,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G基组水平上,对苯甲酰丙酮进行了结构优化、频率分析和NBO轨道分析。结合前线分子轨道能量和原子净电荷等,推导出化合物可能的活性部位是β-二酮的氧原子。利用频率分析的结果对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进行了指认。合成并表征了苯甲酰丙酮的铜、锌配合物,确定了金属配合物的可能配位点,结果与量化计算的结果一致。采用单片纸碟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苯甲酰丙酮的铜配合物抑菌活性好于对照物阿莫西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