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仁用杏耐旱、耐瘠、适应性广、经济价值高,但根据生产及仁用杏的生物学特性,仁用杏在生产中极易出现以下问题,在生产中应注意克服。1冠稀枝少。仁用杏的萌芽率高,成枝事低,通常中长枝严重不足,树冠稀疏,枝条较少,影响产量的提高,这是仁用杏低产的一个主要原因。2上强下弱。由于仁用杏生产中顶端优势很明显,干性较强,极易出现上强下弱现象,上强下弱现象的出现,使下部枝的见光量减少,枝生长细弱,成花能力差,  相似文献   

2.
仁用杏是我国北方主要干果之一,指以生产杏仁为主要产品的杏,分甜仁和苦仁2种.杏仁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杏仁系列产品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而提高仁用杏的生产效益,就要采取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大量调查基础上,对阜新、朝阳地区仁用杏、山杏的生长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只有根据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生态条件,选择适宜的仁用杏品种,通过优化区域布局、推广先进经营管理体系,才能实现杏树生产区域化种植、产业化生产和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多年的调查和监测,认为白于山山区仁用杏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花期、幼果期霜冻频繁;主栽品种为龙王帽,开花早,花期短,不抗霜冻;园址以南坡为主,开花较其它坡向早,易遭霜冻,不易坐果。由于仁用杏的产量不稳定,经济产值低,造成仁用杏园遭到砍伐或荒芜。提出该区应积极选育、引进抗霜冻品种和晚开花品种,加强仁用杏园的管理、改造,积极发展山杏、山桃,弥补仁用杏生产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仁用杏是以杏仁为主要产品的杏属果树的统称,在北方普遍栽植,耐干旱、抗性强且易于管理,对于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均有良好效果,是理想的经济型树种。但在实际生产中,仁用杏常遭受冬季严寒和早春晚霜的危害,产量受到影响,造成仁用杏的产业化发展受到制约。仁用杏的抗寒研究主要集中于新品种选育和生理生化机制方面:‘围选1号'等抗寒新品种已应用于抗逆研究及生产中;通过抗逆相关。物质的分析也使抗寒机制研究趋于深入。综合论述了仁用杏在分子生物方面的研究及其同科植物的抗寒性等,为仁用杏的进一步抗寒研究做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仁用杏为陇东地区传统的经济树种,杏仁是该区出口创汇率最高的土特产品之一.但陇东地区仁用杏苗木繁殖大多采用传统的实生繁殖法,致使仁用杏树结果晚、产量低、果实品质差.而嫁接苗能很好地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结果早、能丰产、效益高,是促进本区仁用杏产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有效途径,现将我们总结的陇东地区仁用杏嫁接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仁用杏自然分布主要在我国河北承德、张家口市一带,生产上广泛栽培的品种是人工选择后经无性繁殖而成的优良品种,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于一身.其杏仁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大量和微量元素,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仁用杏适应性强、抗干旱、耐瘠薄、栽培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很适宜退耕还林栽植.通过山区3年的连续栽植,现将有关技术做以总结.  相似文献   

8.
仁用杏有很强的抗逆性,是中国非常有发展前途的特色经济林木,尤其适宜自然条件恶劣的"三北"地区发展。近年来,仁用杏生产发展迅速,苗木培育、越冬防寒和整形修剪等栽培管理技术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生产中仍广泛存在花器官发育不全、花期和幼果期冻害、水分胁迫严重等问题,而与此相关的有效调控措施及内在机理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该文综述了中国仁用杏的花器官败育、营养元素利用、抗旱生理及抗寒生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仁用杏栽培管理技术与相关生理特性间的关系及生理机制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仁用杏生产和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仁用杏果仁的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良好的医药保健特性。因此,仁用杏已成为当今食品加工和医药的重要原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极其适宜仁用杏的发展。近年来,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借助国家退耕还林的扶持政策,大力开发仁用杏产业,仁用杏的生产规模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仁用杏的效益潜能尚未得到提升,对制约仁  相似文献   

10.
仁用杏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对不良气候环境也有一定的抗逆性,是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建平县的主要经济林树种。在栽培仁用杏的生产中,春季花期往往遭受冻害的侵袭,轻者产量下降,重者全园绝收。1长效性技术措施预防仁用杏的长效性技术措施是选择背风向阳、避开风口、严禁在地势低洼及季风口地段进行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