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鱼类爱德华氏菌病的诊断 初步诊断时,可根据其流行情况、发病季节、发病症状等作出初步判断,确诊则需分离病原菌,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病原菌的分离是指从病鱼体内外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使用平板划线法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鉴定则是通过各种方法确定病原菌的种属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采用通用引物PCR配合SSCP和RFLP技术检测鱼病病原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宣宪 《水产学报》2000,24(4):345-348
采用通用引物PCR(UPPCR)、PCR-RFLP、PCR-SSCP技术,研究快速鉴别鱼病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结果发现,采用细菌16S rRNA基因保守区特异性引物,以嗜水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菌、鳗弧菌、柱状曲挠杆菌、乙型链球菌、荧光假单胞菌等部分常见鱼病病原菌为对象,可以建立一种UPPCR技术。该技术能在保证实验条件不变的基础上,检出上述所有细菌,并还可检出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等非鱼病病原菌。并且认为,该法与SSCP配合即采用UPPCR-SSCP技术能较好地鉴别被检菌而用于鱼病病原菌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3.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 Testing,AST),简称药敏试验,是指从鲜活的病鱼等样本中分离出病原菌并进行试验,测试抗菌药物在体外对病原菌是否敏感,以指导水产病害防治过程中选择药物,并了解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变化,为同一种水产病害的诊断和治疗积累经验。药敏试验是水...  相似文献   

4.
温海深  李军 《水产科学》1995,14(5):18-21
在排除病毒病原的前提下,用可疑病原菌以健康鲤进行初次人工感染,并出现天然症状,本文从病原菌的侵入途径,发病水温和水质等方面探讨了该地区鲤竖鳞病发病的生态条件,以期为该病的诊断、预防和病原体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凡纳滨对虾红体病病原菌间接ELISA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樊景凤 《水产学报》2006,30(1):113-117
以凡纳滨对虾红体病病原菌副溶血弧菌为抗原,免疫兔获得高免血清,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凡纳滨对虾红体病病原菌副溶血弧菌的ELISA技术。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抗原和抗血清的最适工作浓度分别为106CFU·mL-1和1∶2000;病原菌检测灵敏度为每孔104CFU;抗血清与其它细菌标准菌株的交叉反应结果均呈阴性;阻断实验中的阻断率达75.88%;交叉反应和阻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将该方法标准化后检测了30份人工感染后的凡纳滨对虾和健康凡纳滨对虾,阳性检测率分别为93.3%和13.3%,表明该技术不仅能够检测已发病的凡纳滨对虾,而且能够检测带菌的凡纳滨对虾,这对于水产养殖业中疾病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水产药物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目前水产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重视对病原学的诊断,重视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功能,了解病原菌的耐药状况,遵守水产药物休药期等。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了解和治疗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细菌性疾病,针对已知的大鲵细菌性疾病的致病病原菌、发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防治措施进行了简单概述,并提出了相应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
我国水产动物病害研究虽取得很大的进展,但面临的问题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问题: 1、准确诊断病原菌和对症治疗困难;[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以日本宫崎大学农学部青木宙副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在全国确立了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检查鱼类病原菌的新方法。在养殖鱼类中常见的鱼病有,香鱼的弧菌病和蛳鱼的细菌性类结节病等。以往检查这些鱼病是取肾脏组织,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并看其对药物的反应来鉴定何种病原菌。由于这种方法比较复杂,不仅需花一周时间,而且往往只从病状推测投药,效果不佳。青木副教授采用基因来鉴别病原菌,这是根据基因都具双链结构的性质,把预先准备好的某种病原菌中基因的一根链与待检查病原菌中基因的一根链放在一起,观察其是否成为双链,如果成为双链,就能确定是预先准备好的那种病原菌。  相似文献   

10.
利用ATB 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仪对来自11种水产动物的24株病原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这些来源各异的菌株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4株)、邻单胞菌属(1株)、气单胞菌属(11株)、柠檬细菌属(3株)、形菌属(3株)以及葡萄球菌属(2株),表明:水产养殖中的多种病原菌可通过自动鉴定仪进行分类鉴定,并使疾病的诊断时间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1.
2013年8至9月份,我国广东省珠海市某养殖场的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发生细菌性病害。从患病鱼的肝脏、肾脏和眼球中分离到8株病原菌,经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和7个管家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8株病原菌被鉴定为水生气单胞菌(Aeromonas aquariorum)。进一步对这8株病原菌进行MLST和ERICPCR分子分型,结果表明8株病原菌为两种基因型。通过毒力相关基因检测,结果表明病原菌也为两种毒力基因型,即So1381和So1387菌株的毒力基因型为act-aer A-ahy B+alt+ast-exu+fla+gca T+lip+ser-。其余6株病原菌的毒力基因型为act+aer A+ahy B+alt+ast-exu+fla+gca T+lip+ser-。病原菌So1383和So1387对斑马鱼攻毒试验结果表明So1383菌株对斑马鱼的致病性强于So1387菌株,其LD50分别为4.5×105和2.7×106CFU。分离菌株对21种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表明,这些菌株的耐药谱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由爱德华氏细菌引起的肠败血症(ESC,又称爱德华氏病)是影响斑点叉尾养殖最大的疾病。为快速和准确的诊断该疾病,本研究以NCBI公布的爱德华氏细菌eip基因(GeneBank登录号为AF037441)为模板序列,设计种特异性诊断引物,成功建立了用于斑点叉尾肠败血症病原菌的PCR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直接从发病斑点叉尾脑、肝、脾和肾组织中检测到爱德华氏菌,检测的最低量为21个细菌;同时,该诊断方法与I型荧光假单胞菌、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鳗弧菌、温和气单胞菌、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柱状黄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河弧菌、豚鼠气单胞菌及海豚链球菌等常见水产病原菌无交叉反应。临床样品检测证明,本研究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斑点叉尾肠败血症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7,(6)
利用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方法,通过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从病兔盲肠分离纯化病原菌,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扩增病原菌16S 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发育树,进行分子鉴定,同时,通过致病性和药敏试验检测,分析其病原特性。结果表明,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菌,通过序列比对发现其与绿脓杆菌同源性最高(99%),在系统进化树中也与其聚为一簇;致病性分析,发现其在24 h时对小鼠的致死率为100%;药物试验结果表明,其对头孢噻亏、舒巴坦、庆大霉素3种药物高度敏感,而对壮观霉素和氯霉素中度敏感。该研究为重庆地区兔绿脓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治病机理和新防治方法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12月成都某养殖场的鲤鱼出现病症并有少数死亡,本文从患病鱼的临床症状、病原菌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等方面进行小结,以期为鲤鱼细菌性疾病的诊断和临床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一、临床症状患病的鲤鱼采自成都市某养殖场,体长26厘米、体重370克。于12月上旬发病。体表严重出血,  相似文献   

15.
汪长友 《水产养殖》2009,30(3):38-39
我国目前已发现的鱼病(包括海、淡水)有150~200种。由于各种疾病的病原体、病因以及病理各不相同,因此对疾病进行诊断,必须对病原体进行镜检,有的还要对病灶组织进行组织切片检查,进行病理观察,对于细菌性疾病,需进行病原菌的培养、分离、感染试验及菌株鉴定等。这对于广大基层鱼病防治员,特别是对缺乏仪器设备的乡镇渔技员来说具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正>本次研究通过对随机采集疑似患细菌性疾病的鲤主要患病组织和内脏器官进行初步诊断及病原菌的分离、革兰氏染色、16S rRNA扩增和测序,确定本次细菌性疾病致病菌,并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科学指导鲤养殖生产过程中的细菌病防治。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1.试验动物试验动物为刘家峡黄河鲤鱼原种场养殖患病的濒死鲤4尾。试验鱼个体重650~1 200克,用于临床剖检、病原菌分离、鉴定试验。  相似文献   

17.
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同属条件性病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正常人畜的肠道和皮肤上均可发现。2003年10月,安阳郊区某鸡场发生以出血性肺炎和肠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综合诊断为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病草鱼具备细菌性烂鳃病的典型症状[1],首先对病鱼进行临床诊断,初步判定草鱼烂鳃病病原类型为细菌型,为进-步确定病原菌,通过观察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生化检验或免疫学检测[2-4],确定病原为柱状噬纤维细菌。  相似文献   

19.
对黄膳肠炎病进行病原菌分离、人工感染、、病原菌生理生化特性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结果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无鞭毛的不动杆菌。药物敏感结果显示:病原菌对复方新诺明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20.
渔业动态     
鳗鲡红点病和预防免疫鳗鲡红点病最初流行于1971年春,至今已有15年之久。症状和病原菌:顾名思意,患病鳗鲡体表处处呈现点状出血。但是,患鱼并非全都呈现上述症状,有时,患鱼只呈现鳍变红症状。本病诊断不能只凭症状。本病为细菌性感染症,病原菌为烂鳗假单胞菌(红点病菌)。本菌血清型分为K~+型和K~-型,不过,基本上可视为一个型,K~-型为由K~+型变异而成的非病原性型。对几种鱼类注射红点病菌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