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继余  王娜  王立事 《北方园艺》2012,(19):153-154
以榆白涩病病菌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碳、氮源对榆白涩病病菌菌丝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榆白涩病菌菌丝生长的碳源为葡萄糖、蔗糖;适宜病菌菌丝生长的氮源为NaNO3、Ca(NO3)2、甘氨酸、NH4NO3;适宜榆白涩病菌孢子萌发的碳源为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谷氨酸、淀粉;适宜病菌孢子萌发的氮源为Ca(NO3)2、NH4NO3、谷氨酸。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小笠原须腹菌、硬皮地星和彩色豆马勃的最适生长条件,研究温度、pH、碳源、氮源及碳氮比对3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ECM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具有明显差异,小笠原须腹菌最适pH为4.0~5.0,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碳源为蔗糖、果糖、淀粉和甘露醇,最适氮源为铵态氮,最适碳氮比为40∶1;硬皮地星最适pH为5.0~7.0,最适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铵态氮,最适碳氮比为5∶1;彩色豆马勃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铵态氮、硝态氮和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10∶1。  相似文献   

3.
不同营养条件对海鲜菇菌丝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菌落直径为指标,采用平板培养法培养海鲜菇,研究了5种碳源和5种氮源对海鲜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碳氮源对菌丝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势有显著影响,表明该菌株同化不同碳氮源的能力有较大差异;海鲜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果糖和蔗糖次之,葡萄糖和乳糖最差;最适氮源是酵母粉,牛肉膏和蛋白胨次之,(NH4)2SO4和NH4NO3最差。  相似文献   

4.
以栗生垫壳孢(Coniella castaneicola)为试材,研究了该菌在不同培养基、温度、pH值、光照和碳氮源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并测定7种杀菌剂对其毒力强弱。结果表明:AEA培养基最适合该菌生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 5.0,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是甘露醇和NH4NO3;7种杀菌剂对其毒力表现为氟环唑最强,丙森锌最弱;EC50分别为0.071 9、0.087 6、0.185 7、0.445 0、0.656 9、0.741 2、78.638 4μg/mL。  相似文献   

5.
小羊肚菌菌丝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产自江西九江小羊肚菌人工栽培时不同培养基、不同碳源、不同氮源、不同碳氮比及不同酸碱度等生长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羊肚菌最适宜的培养基为豆饼200 g(煮汁),玉米粉5 g,蔗糖20 g,KH2PO4 1 g,MgSO4 0.5 g,NaNO30.01 g,酵母膏0.5g,琼脂20 g,水1 000 mL;小羊肚菌菌丝能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以果糖为最佳碳源,以NH4NO3和牛肉膏作为最佳氮源,小羊肚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氮比为20:1,小羊肚菌菌丝培养的适宜pH为6.  相似文献   

6.
以7个不同来源白灵菇(Pleurotus eryngii var.tuoliensis)品种为供试菌株,通过对其菌落直径、菌丝颜色、菌丝生长速度及液体菌种摇瓶发酵菌丝产量进行比较,探讨6种碳源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灵菇有较广的碳源谱。从菌丝生长速度来看,7个白灵菇菌株总体以麦芽糖、可溶性淀粉、甘露醇、蔗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最快,对葡萄糖和乳糖利用较差;引入生长指数进行分析,葡萄糖、麦芽糖是白灵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其次是甘露醇和可溶性淀粉,对蔗糖和乳糖利用最差。从菌丝生物量看,以甘露醇和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发酵液中获得的菌丝干重最大,其次是蔗糖和麦芽糖,葡萄糖和乳糖最低。  相似文献   

7.
以牡丹花链格孢菌叶斑病病菌为试材,研究不同碳、氮源对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病菌菌丝生长的碳源为D-木糖,氮源为NH4Cl;适宜病菌孢子萌发的碳源为蔗糖、D-木糖、麦芽糖、D-果糖,氮源为Ca(NO3)2、尿素.  相似文献   

8.
以采自田间的生菜褐斑病病菌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碳源和氮源对生菜褐斑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病菌菌丝生长的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L-谷氨酸;适宜病菌孢子萌发的碳源为麦芽糖、蔗糖、葡萄糖,氮源为L-谷氨酸、NH4NO3、KNO3。  相似文献   

9.
营养条件对莱芜灰树花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条件对莱芜灰树花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莱芜灰树花菌丝体生长最适碳源为甘乳糖,最适氮源为(NH4)2SO4、KH2PO4,对菌丝体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莱芜灰树花培养基和培养料的科学制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姬松茸的碳氮营养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常规培养方法,研究了姬松茸对碳、氮营养的利用情况。结表明,姬松茸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其最佳碳源浓度为7%,其次是葡萄糖、蔗糖,而甘油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有机氮源比无机氮源更适合姬松茸菌丝生长,最适有机氮为酵母膏,其最佳浓度为0.4%-0.5%,其次是牛肉浸膏、蛋白胨,最适无机氮为(NH4)2SO4,NH4NO3次之,而KNO3几乎不能被利用。  相似文献   

11.
从海南文昌椰子不同部位病样上分离得到奇异根串珠霉菌26株,选取在PDA培养基上培养性状差异明显的分离株3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株分离株可以在15~35℃范围内生长和产孢,但对30℃以上高温的适应性有较大差异。3株分离株均可在查彼克培养基(Czapek)上生长和产孢。供试碳源中,3株菌菌丝生长最佳碳源均为可溶性淀粉,BR2和GF924产孢最适碳源亦是可溶性淀粉,TR924产孢最适碳源为甘露醇;供试氮源中,菌丝生长最佳氮源是氯化铵,BR2最适产孢氮源是硝酸钾,TR924和GF924在查彼克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大。3株分离株在pH值4~11范围内均能很好地生长和产孢。  相似文献   

12.
菌核形成与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子实体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以PDA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通过添加其他物质培养羊肚菌菌丝,观察菌核生长情况,从而初步判断其形成菌核的培养基限定条件。结果表明,碳源营养添加物为淀粉和乳糖,浓度为10 g·L-1;氮源添加物为NH4HCO3、KNO3和甘氨酸,浓度为250 mg·L-1;添加KH2PO4,浓度为1 g·L-1,均能较好地促进羊肚菌菌核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以采自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的3种大型真菌(野蘑菇、罗曼尼蘑菇、梨形马勃)为试材,对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获得菌株,采用观察、测量、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比较了5种不同的碳源和氮源对3种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蘑菇和罗曼尼蘑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均为玉米粉,梨形马勃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罗曼尼蘑菇和梨形马勃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为硫酸铵,野蘑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为硝酸铵。该研究为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探讨不同碳、氮源对桦褐孔菌F1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桦褐孔菌F1菌株菌丝体对碳源利用比较广泛,单糖、双糖、多糖、醇类均可利用,但利用效果有所不同。通过对菌球生长性状的观察,pH、菌球干重、发酵液多糖含量等的测定及方差分析,明确葡萄糖和甘薯淀粉是桦褐孔菌F1菌株液体培养较适宜的碳源。桦褐孔菌F1菌株菌丝体对氮源利用也比较广泛,有机氮、无机氮均可利用,但利用效果以蛋白胨为好。  相似文献   

15.
台湾樟芝对碳素营养源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报道了台湾樟芝 (Antradiacomphora)液体深层培养过程中 ,六种不同碳素营养源组成的合成液体培养基 ,对樟芝菌球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樟芝对六种碳源均可利用 ,其中以麦芽糖利用效果最佳 ,菌球数量及菌丝体干重均居首位 ,菌球数量是对照的 3 5 5倍 ,菌丝体干重比对照高出1 73倍 ,樟芝对乳糖的利用较差 ,菌球数量虽比CK仅少 2 5个 / 10 0mL ,但菌体干重相差较大 ,每10 0mL相差 2 5 6 9mg。对樟芝发酵液pH测定情况看来 ,不同碳源组成的培养基终止pH表现不同 ,以麦芽糖、葡萄糖、果糖、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终止pH为 4 5~ 5 0左右。甘露醇为碳源的培养基终止发酵pH为 3 5~ 4 0 ,而乳糖则为 5 5以上。试验表明 ,樟芝菌丝生长极其缓慢 ,在液体深层培养过程中 ,若培养基配方不合理 ,菌球就不生长 ,本文筛选了适合樟芝深层培养的碳素营养源 ,为樟芝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杏斑点病病菌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碳源和氮源对杏斑点病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菌丝生长的碳源为乳糖、麦芽糖、蔗糖,其次为葡萄糖;最适宜菌丝生长的氮源为谷氨酸,其次为硝酸钙、硝酸钠、甘氨酸.最适宜孢子萌发的碳源为淀粉;最适宜孢子萌发的氮源为氯化铵.  相似文献   

17.
以羊肚菌六妹菌株6611和梯棱菌株M2018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培养的方法,研究了11种碳源、7种氮源对2种菌株菌丝生长、菌核形成的影响,以期为羊肚菌的菌种制备、液体培养条件优化以及相关功能性保健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2种菌株的菌丝在供试的碳源、氮源中均能生长.其中菌株6611,在麦芽糖、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D-半乳糖、硝酸钠、酒石酸铵培养基中菌丝长势较好;在山梨醇、乳糖、D-半乳糖、淀粉、硝酸钠、酒石酸铵培养基中菌核形成较多且以近边缘分布的黄色、褐色小颗粒的形态居多.菌株M2018,在麦芽糖、淀粉、葡萄糖、乳糖、硝酸钠、磷酸氢二铵、酒石酸铵培养基中菌丝长势较好;在山梨醇、D-核糖、D-半乳糖、硝酸钠、磷酸氢二铵、酒石酸铵培养基中菌核形成较多且以分散分布、近边缘分布的黄色、褐色球状或块状的形态居多,在尿素培养基中无菌核形成.  相似文献   

18.
曾东方  陈玢  高孟文 《食用菌》2010,32(4):10-11
研究以改良的查氏(Czapek)真菌培养基为基础,采用确立的最佳碳源和理化培养条件,通过单因子试验方法比较了不同氮源对松茸纯培养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以菌丝体萌动生长速度、菌落扩展的动态与收获的菌体生物量(干重)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无机氮源以NH4Cl最好,NH4NO3其次,KNO3最差,呈现出松茸喜铵态氮源而不喜硝态氮源的规律性;有机氮源蛋白胨比酵母粉好;速效性氮源NH4Cl比缓释性氮源蛋白胨好,NH4Cl是试验的优选氮源。以优选氮源组配真菌常见的生长因子进行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马铃薯汁、维生素B1或者同时添加酵母粉,对松茸的生长有促进效应,尤以NH4Cl为氮源的查氏(Czapek)合成培养基中同时添加酵母粉和维生素B1,松茸生长幅度提高最大,与其它处理间的差异极显著,为进一步优化松茸培养基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从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茭白田分离出引起胡麻叶斑病的病原真菌,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Bipolaris zizaniae。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病菌菌丝最适宜在PDA和PSA培养基上生长,最适宜在燕麦培养基上产孢;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pH值6~8;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病菌能够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可溶性淀粉和乳糖利用效果最好,氮源以硝酸钾和硝酸钠利用效果最好;菌丝及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10 min。  相似文献   

20.
香菇液体发酵过程中碳氮源研究表明:香菇L-26菌株能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碳源以地瓜淀粉最好,氮源以麦麸最好。最佳配方为:A1B2C2D2(1%的葡萄糖、0.5%的酵母膏、3%的麦麸、3%的地瓜淀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