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来自美国6个州、15个不同产地的湿地松种源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3,5,9,14和15号等5个种源,是苗期和幼林期生长较优的种源,其产地集中在佐治亚、亚拉巴马和密西西比等3个州。  相似文献   

2.
樟树种源苗期生物量变异及其综合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年从我国樟树全分布区采集50个樟树种源种子,1997年在浙江省余杭市长乐林场进行苗期试验。对1年生樟树苗生物量及相关性状进行调查观测,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樟树苗期生物量及组成生物量相关性的种源间差异、苗期生物量与种源产地气候关系以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苗期生物量和中源间差异显著,包括苗高和地径在内的各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与苗期单株生物量相关最为紧蜜的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产地闽楠(Phoebe bournei)幼苗生长性状的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以来源于6个省区的12个种源的种子培育的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分析了闽楠幼苗苗高、地径、生物量等性状的种源差异,苗期生长性状与种源产地气候或与地理因子间的相关性以及各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参试种源间生长差异显著,这些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制约;地径、地下生物量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地径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各观测性状与无霜期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等性状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根据聚类分析结果,供试的12个种源可划分为优、良、中、差4类,其中广西、贵州种源具有较明显的生长优势。综合分析结果表显示:闽楠各种源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地理隔离导致幼苗的生长性状变异丰富,西南地区种源普遍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红松苗期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种源在辽东山区的生长表现,对17个产地红松子代在辽宁省草河口镇的苗期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红松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在产地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辽宁地区种源普遍优于吉林、黑龙江地区种源;红松苗期生长性状的基本变异模式是海拔垂直梯度为主,纬向渐变为辅的连续型变异。  相似文献   

5.
1996年首次从我国福建柏全分布区采集16个福建柏种源种子,1997年在福建省永泰县在东星苗圃和湖南省宁远县林技中心进行苗期试验,研究分析了1年生福建柏苗期生物量及组成生物量相关性状的种源间差异,苗期生物量与种源产地气候关系以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苗期生物量种源间差异显著,这些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制约,并呈现以纬向渐变为主的地理变异趋势;苗木生物量在各性状,地上和地下的分配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包括苗高和地径在内的各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通过无约束指数选择法,评定了各种源的苗期综合表现,并选出福建永泰点表现优良的福建龙岩和福建仙游种源,湖南宁远点表现优良的福建龙岩和湖南道县种源。  相似文献   

6.
柽柳不同遗传材料的扦插成活率及苗期生长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来自4个种源共33个柽柳无性系的扦插试验及苗期生长变异研究表明:柽柳不同种源、不同无性系扦插苗在扦插成活率和生长性状上存在广泛变异,几个主要性状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种源内无性系间差异大于种源间.3年生时,4个种源中以利津种源生长最差,其他3个种源在各性状上差异不大.盐城种源相对具有较多> 1cm分枝.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无性系进行评价,选出了生长相对稳定,生长和分枝数均较优的3个无性系YC-2、YC-1及KL-2.结合聚类分析,将3年生参试无性系分为4类,前3类无性系可根据不同培育目标加以繁殖利用.  相似文献   

7.
木荷苗期生长性状的地理种源变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来自安徽、浙江等6个省34个木荷种源种子在福建建瓯开展苗期测定试验,研究其种子性状和苗木生长的种源差异及其地理变异模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种源效应都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种源苗木生长与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发现,苗高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产地温度则是造成这种纬向变异模式的主要环境作用因子。与北部种源比较,南部种源生长快。以苗高为标准,初选出苗期表现好的优良种源10个,这些初选种源多来自木荷自然分布的中心产区。  相似文献   

8.
乐东拟单性木兰地理种源变异与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乐东拟单性木兰14个种源种子、苗期以及幼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千粒质量、苗高、地径、叶长和叶宽等5个性状在种源间差异极显著;造林保存率种源间差异显著,来自北部的种源,如浙江龙泉种源保存率较高,而来自南部的海南尖峰岭种源保存率较低;幼林期4年生树高、5年生树高和胸径、6年生树高和胸径等5个主要生长性状种源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生长性状广义遗传力为0.855~0.930,说明乐东拟单性木兰幼林期主要生长性状的表型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的控制;乐东拟单性木兰苗高和地径与纬度负相关,表明随种源纬度的升高,乐东拟单性木兰种源苗期生长有减小趋势;乐东拟单性木兰幼林期树高和胸径与经度正相关,与纬度极显著正相关.根据乐东拟单性木兰种源幼林期试验结果,选择出浙江龙泉、福建顺昌和湖南新宁3个优良种源.通过聚类分析,把乐东拟单性木兰种源初步划分为3个区:西部种源区、东部种源区和南部种源区.  相似文献   

9.
秃杉种源苗期变异与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秃杉种源苗期试验研究表明,云南,贵州,湖北等8~12个秃杉种源,70个单株子代,种源群体间性状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性状变异与产地经向相关强於纬向相关的趋势。地理变异倾向於不连续遗传变异类型,以经向为主的渐变,经度偏东的贵州种源种子千粒重是湖北种源的1.62倍,种源苗木生长快,生物量高,冠幅度而长,根系发达,据对秃杉不同种源苗期生长发育,生物量测定10个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参照分布区生态特点,将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福建南屿湿地松种源苗期和14 a生的林分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种源种子千粒重、发芽率、成活率差异大,种源间苗高差异显著,地径差异不显著。14 a生湿地松各种源间树高、胸径和材积种源间有一定差异。湿地松种源1 a生苗高与年降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14 a生树高与纬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年降雨量和无霜期呈较大的正相关,说明低纬度区引种湿地松,年降雨量大和无霜期长可显著促进其树高生长。14 a生湿地松各种源生长量均超过火炬松和当地马尾松。  相似文献   

11.
红椿是中国珍贵乡土速生用材树种。为了研究红椿不同种源在武汉地区的适应性和生长差异,对4个红椿地理种源苗期、6 a生幼林树叶片及其生长量性状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种源红椿叶片的复叶长、复叶宽、小叶长、小叶宽、小叶数这5个指标性状,6 a生幼林树的观测值皆大于苗期的观测值。苗期时不同种源间复叶长、复叶宽、小叶长、小叶宽、小叶数、复叶长宽比、小叶长宽比这7个叶片性状皆存在极显著差异;除小叶长外,红椿6 a生幼林树不同种源其他性状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不同种源间不同林龄红椿生长量指标之间也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随着林龄的增加红椿不同种源生长量之间差异也随之增大。4个种源6 a生红椿生长量排序为福建来舟(LZ)>福建武夷山(WY)>江西井冈山(GS)>江西官山(JG)。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苗期的叶片性状间相关显著性较高,6 a生幼林树的叶片性状间除极个别性状表现出显著相关外,大部分性状间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选育乐昌含笑优良种源,对2次6~7年生乐昌含笑多点种源试验林数据作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生长性状及4个形质性状种源间,除树干通直度外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地点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种源与地点互作仅第2次试验的3个生长性状和冠幅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树高、胸径、材积、树干通直度、叶片大小、树冠浓密度和冠幅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各性状种源遗传力处于中等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年生长量"指标值对2次种源试验的生长性状数据做综合分析,采用Francis-Kannenberg模型分析法选择出优良种源6个,分别为南雄江头、始兴刘家山、南雄帽子峰、始兴都亨、仁化长江和江西龙南,材积增益达11.95%~41.03%。  相似文献   

13.
秃杉种源苗期试验研究表明,云南、贵州、湖北等8~12个秃杉种源,70个单株子代,种源群体间性状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性状变异与产地经向相关强於纬向相关的趋势。地理变异倾向於不连续遗传变异类型,以经向为主的渐变。经度偏东的贵州种源种子千粒重是湖北种源的1.62倍,种源苗木生长快,生物量高,冠幅宽而长,根系发达。据对秃杉不同种源苗期生长发育,生物量测定10个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参照分布区生态特点,将秃杉分布区种源划分为3个种源区,2个亚区。变异、区划与选择为秃杉遗传改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湖南怀化、浙江湖州、安徽滁州、江苏南京和江西赣州等5个大叶榉种源为材料,比较了大叶榉不同种源苗期及造林早期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大叶榉苗期和造林早期生长优势明显,显著高于杉木、马尾松和湿地松等速生丰产树种同期生长的行业标准;不同种源间除苗期高生长有显著差异外,造林早期各种源间的生长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不同湿地松种源木材材性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浙江省长乐林场的湿地松 (Pinuselliottii) 18个种源的木材性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 ,种源间木材气干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差异极显著 ;管胞长度与宽度、冲击韧性差异显著 ,而管胞壁厚及胞壁率差异不显著 ;种源内木材气干密度、力学强度及胞壁率差异不显著 ,管胞长、宽和壁厚的差异均显著且高于种源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种源水平上 ,进行木材气干密度、力学强度和管胞形态的种源选择 ,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种源内个体管胞形态 (管胞长、宽和壁厚 )变异大于种源间的差异 ,表明湿地松种源材质改良如在种源选择基础上进行个体改良会取得更好的增益。 18个种源木材管胞长度及宽度、管胞壁厚、胞壁率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 :0 36 15、0 5 993、0 74 73、0 16 98;木材气干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与冲击韧性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 :0 4 14 2、0 2 6 4 6、0 10 82、0 2 977和 0 12 4 6 ;种源树高及胸径的广义遗传力为 :0 4 0 5 7和 0 4 74 7;说明湿地松种源木材管胞性状、木材气干密度及树木生长性状 (胞壁率除外 )受中度或弱度遗传控制 ,通过一定强度的选择 ,能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本研究还从树木生长性状与管胞形态、力学强度方面对 18个种源进  相似文献   

16.
从美国引进三代湿地松种子园半同胞家系种子和全同胞家系种子,开展育苗试验,对其苗高和地径生长进行了测定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湿地松半同胞与全同胞家系间苗高与地径生长均存在显著差异,结合苗高与地径生长性状,通过Duncan法筛选出湿地松半同胞家系S8、S5、S25、S7、S3、S16、S22为苗期生长性状优良的家系,湿地松全同胞家系S21、S17为苗期生长性状优良的家系,从美国引进的湿地松家系苗期生长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对落叶松8个种33个种源的6年试验研究表明,落叶松种间性状差异显著大于种内种源间差异,发展区首先必须进行种的选择才能实行种源选择。长白、华北、兴安3种落叶松苗期表现与径度相关,其它性状各种间、种内均呈不连续的随机地理变异。日本落叶松具有生长快、抗性强的特点,可作为我省中高山优良造林树种,其它种和种源无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广西红锥初选优树子代苗期变异性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对广西 6县 (市 )经初选的且有结实的 4 9株红锥 (Castanopsishystrix)优树进行苗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各优树子代间在种子千粒重、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方面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优树子代内部也存在个体间的遗传差异 ;经苗期物候观察 ,各家系发芽始期、发芽终期和发芽率均存在一定差异。综合 4 9个红锥初选优树子代苗木高生长和地径生长等指标 ,确定东兰D0 2号等 7个优树子代为苗期生长快的优树子代 ,容县R0 8号等 11个优树子代为苗期生长慢的优树子代 ,其余 31个为苗期生长中等的优树子代。同时对其种源与主要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为 :总体上生长指标间均呈正直线相关 ,生长指标与主要地理气候因子间呈负直线相关。 6个种源可分成 3类 ,浦北和容县种源生长较好 ,凭祥和东兰种源生长中等 ,鹿寨和博白种源生长一般。  相似文献   

19.
两次全分布区种源试验证明,杉木种源千粒重、发芽率、苗期及幼林期生长差异显著;生长性状与产地纬度呈现纬向渐变的趋势。根据种源主要性状变异,利用主分量分析方法,把广西参试的29个种源划成桂东源、桂北、桂西北和桂东南三个地理种群和种源区。以生长指标为主,选出广西各杉木造林区优良种源,如融水、融安、三江、那坡、金秀、隆林、贺县、锦屏、三都、从江、大田等,平均材积实际增益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20.
12年生湿地松、火炬松种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12年生火炬松、湿地松7个试验点种源及树种对比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火炬松种源间差异显著,种源与地点互作用显著,但互作方差较小。根据种源的生长(高、径)和适应性(保存率、抗病虫害、耐寒等)选出L-9、6、10火炬松优良种源。这些种源均产自美国东南沿海,最适宜在我国中亚热带发展,其次为南亚热带;北卡州及内陆种源L-2,5,6生长快且较耐寒,适宜在北亚热带种植,湿地松种源间差较小,呈随机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