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播种量研究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膜覆土穴播免耕多茬栽培技术是甘肃省旱作农业区密植作物一项全新的栽培技术,仅有一些经验总结,对其增产、保墒、增效以及生态生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几乎空白。鉴于此,根据省农技总站的安排,期望通过开展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播种量研究试验,对全膜覆土穴播条件下冬小麦的适宜播种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相关性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当播种量为441.45万粒/hm2时,水分利用率最高,达10.96 kg/(hm2?mm);随着播种量增大,籽粒产量、水分利用率降低。秦州区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的最佳播种量为441.45万粒/hm2~539.55万粒/hm2,即9~11粒/穴,理论最高产量可达6463.73 kg/hm2。  相似文献   

2.
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旱地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高产施肥技术。结果表明:在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方式下,N、P、K平衡施肥和增施P肥有利于增加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小麦全株干物质量随生育期的增长而增长;N、P2O5和K2O的施用量分别为180kg/hm2、180kg/hm2、90kg/hm2时,小麦产量和纯收益最高,分别达到了4631kg/hm2和8454元/hm2,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在N、K肥相同施用水平下,随着施P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呈现增加趋势,表明小麦在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条件下,应配套实施N、P、K平衡施肥,以提高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限水条件下冬小麦高产或稳产的种植模式,于2015-2016年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和灌溉方式相结合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耗水特性、表层土壤水分含量、株高、最大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变化的影响。试验设秸秆覆盖,微喷灌(T1);全膜覆土穴播,微喷灌(T2);全膜覆土穴播,滴灌(T3);全膜覆土穴播,不灌水,肥料一次性施入(T4);免耕宽幅沟播,微喷灌(T5);微喷灌对照(T6);畦灌对照(T7);常规种植,不灌水,肥料一次性施入(T8);空白对照,不灌水,不施肥(不种小麦,T9)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T2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其次为T3处理,二者较T6处理分别增加5.0%和3.3%。千粒质量和穗粒数高是其产量高的主要原因,T2、T3处理千粒质量较T6处理分别增加6.3%和7.2%,较T7处理分别增加13.1%和14.1%;T2、T3处理穗粒数较T6处理分别增加11.5%和10.2%,较T7处理分别增加7.3%和6.0%,差异均显著。T1、T5处理总耗水量较T6处理分别减少17.3%和16.1%,土壤水消耗量较T6处理分别减少32.0%和29.8%,差异均显著。小麦生育前期免耕沟播种植模式显著增加耕层(0~20 cm)土壤含水量,全膜覆土穴播模式显著增加21~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在本年度气候条件下,秸秆覆盖种植模式有减产趋势,而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模式有增产趋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覆膜模式不断改进。通过设置全膜双垄沟播、全膜垄作沟播、全膜覆土穴播、全膜平铺(不覆土)穴播4种覆膜模式和不覆膜露地条播(对照)5种方式种植大豆,结果表明:全膜垄作沟播栽培产量最高,达3364.7kg/hm2,较对照增产47.5%,为陇东旱地大豆高产栽培模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分析了淮北地区高产小麦的氮素和密度效应,得出综合效应方程。结果表明:氮素的增产效应大于密度,二者的互作是负效应,增施氮肥能明显增加公顷穗数和穗粒数,增加密度也能增加公顷穗数,但二者增加都会使千粒重下降。施氮量269.9kg/hm2,密度在231.1万苗/hm2,产量最高达8358.3kg/hm2,此时的经济效益也最大。最理想的产量结构是穗数585.1万/hm2,穗粒数37.9粒,千粒重39.2g,最佳产量的施氮范围255.9~287.3kg/hm2,密度228.5~246.7万苗/hm2.  相似文献   

6.
1 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新技术的特点 一是大幅度提高单产.在当地种植后,经测定同一品种、同等地力施肥条件下,比露地小麦增产1853kg/hm2. 二是增加千粒重、粒饱满度,提高了商品性.经测定同一品种全膜小麦比露地小麦千粒重增加12%.籽粒饱满,有光泽.全膜覆盖,抑制水分蒸发,提高地温,增加了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7.
陇中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的土壤水分及产量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高作物对自然降水的利用效率是干旱半干旱区提高粮食产量、增强农田系统抵御干旱胁迫的主要途径之一。试验研究了在大田条件下陇中半干旱区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对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处理的产量可达3518.61kg/hm2,比裸地提高29.13%,比传统地膜覆盖处理提高24.63%;水分利用效率为12.59kg/hm2.mm,比裸地提高19.90%,比传统地膜覆盖处理提高18.76%。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小麦生育前期有效保持土壤水分,中后期可以将深层土壤(40~120cm)水分提到上层供小麦生长所需。  相似文献   

8.
在甘谷县一年两熟区进行的冬油菜后复种大豆,氮磷肥配施对全膜穴播大豆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谷县两熟区,施用氮肥和磷肥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增加大豆的生物产量,是种植大豆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结果显示,氮磷肥配施比单施增产效果显著。当氮磷肥配比每hm2为施氮300kg、磷45kg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为3345kg/hm2,较对照增加34.3%。在生产中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播种方式对旱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甘肃省旱作农业区年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匀、冬小麦生产中春旱严重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5种不同播种方式对旱区冬小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方式能有效调控耕层的昼夜温差,减少冬、春季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和孕穗期之前的土壤温度,提高了农田降水利用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全膜覆土穴播处理的产量可达4268.23kg/hm2,比露地高32.88%;水分利用效率为13.23kg/(hm2.mm),比露地高21.97%。  相似文献   

10.
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最佳播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的最佳播种密度。结果表明:中密度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适中,群体能够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光、肥、水等资源,并且群体中单个植株都能正常生长,其群体产量也较高,所以播种时应以中密度为宜,即播种量大约为40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单粒精播密度对幼龄果园间作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明山西幼龄果园间作花生单粒精播的最适密度,以晋花7号花生为试验材料,在幼龄果园间作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单粒精播密度与双粒穴播对花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随精播密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单株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双仁果率和饱果率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少。当单粒精播密度为18.0和21.0万穴/hm2时,干物质积累量与积累速率均高于对照(双粒穴播处理)。由2014年试验数据结合产量趋势方程得出,单粒精播最适密度为19.18万穴/hm2,与对照双粒穴播相比,可节种20.8%,增产7.39%。  相似文献   

12.
方彦杰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0):176-181
为河西走廊绿洲罐区全膜覆土穴播、垄作沟灌大麦栽培模式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大田条件下研究全膜覆土穴播、垄作沟灌栽培及传统平作条播对大麦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全膜穴播栽培模式有利于大麦发芽,提高出苗率,加快大麦生长发育进程,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大麦叶片数、LAI、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垄作沟灌栽培模式有利于大麦千粒重的提高且具有晚熟效应。全膜穴播处理产量较平作条播和垄作沟灌分别高出10.9%和15.31%。全膜穴播栽培模式最有利于大麦生长发育及高产。  相似文献   

13.
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述了甘肃省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形成背景,分析了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倒伏、机械化覆膜播种技术及中后期脱肥等。提出选择优良品种、规范农业机械标准、提高播种质量、优化施肥及适期播种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优质高产杂交玉米毕单4号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毕单4号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与密度及N、P、K肥施用量的关系,建立了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与密度及N、P、K肥施用量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和模拟寻优,提出了毕单4号获得10t/hm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密度64714~70285株/hm2,N261.65~335.36kg/hm2,P2O5225.00kg/hm2,k2O108.45~191.55kg/hm2。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在合理密植保证单位面积有足够穗数的基础上,主攻穗粒数,增加粒重,对毕单4号实现高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海拔地区玉米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此试验在特定高海拔地区宽窄行栽培模式下,通过选用一个中杆中熟种(元玉3号)和一个高杆中晚熟种(正红311),设计了5.25、6、6.75、7.5、8.25万株/hm2 5个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农艺性状(茎粗、株高、穗位高、折倒伏率等)和产量构成因素(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穗高系数、折倒伏率随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而茎粗、穗粒数和千粒重随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有效穗数和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抛物线变化趋势。在此试验条件下及其类似生态区,元玉3号种植密度为7.19万株/hm2时,产量可达最高期望值12430.9 kg/hm2;正红311种植密度为6.84万株/hm2时,产量可达最高期望值12773.39 kg/hm2。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薏苡栽培技术,提高薏苡产量,笔者以贵州‘兴仁白壳薏苡’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旋转实验设计方法进行田间试验,探讨了种植密度X1、复合肥用量X2和薏苡产量Y 的关系。结果表明:变量X1、X2和产量(Y)之间均符合二元二次多项式模型,且拟合效果较好;种植密度15~18 万株/hm2、施肥量750.00~900.00 kg/hm2的范围内有利于增产,选优组合为种植密度18 万株/hm2、施肥量870.30 kg/hm2。而且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是增产的主要因素,在保证足够有效穗数的前提下,提高结实率以增加穗粒数和穗粒重是薏苡增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长沙烟区烟稻复种体系烟后晚稻的适宜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以丰源优299为材料,于2013-201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开展了烟后晚稻的肥密互作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烟后晚稻全生育期因施氮延长2d,与密度无明显关系;水稻LAI整体随施氮量和密度增大而提高,但是施氮量和密度间存在互作效应,且两年的互作效应有差异;烟后晚稻叶片SPAD值因施氮而明显提高,与密度关系不大;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较稳定,不因密度与施氮量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密度与施氮量对烟后晚稻产量构成因素有明显互作效应,较低密度(152 000~200 000穴/hm 2)条件下,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随密度和施氮量增大而明显提高,而较高密度(210000~300000穴/hm 2)条件下,结实率随施氮量增大而增大,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随施氮量增大表现先升后降趋势,密度300 000穴/hm 2、施氮90kg/hm 2处理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8.
以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为试材,研究不同N肥用量(纯N 0、112.5、225.0、337.5 kg/hm2)和栽插密度(22.5×104、27.0×104、31.5×104穴/hm2)对产量形成及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栽插密度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对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影响较大,在22.5×104~31.5×104穴/hm2的密度范围内,穗数与每穗粒数之间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因而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2)N肥用量对每穗粒数影响较小,对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大,纯N用量为337.5 kg/hm2时,增穗作用不显著,反而极显著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导致减产。(3)稻株吸N量随供N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植株含N率和N素累积量过高不利于叶鞘茎中的N素向穗部运转,降低籽粒N素积累量,导致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而减产。(4)在中等肥力土壤上,施纯N 225.0 kg/hm2,栽插密度22.5×104穴/hm2,高峰苗控制在500.0万/hm2左右,有利于两优培九抽穗前茎鞘叶N素积累和抽穗后向穗部运转,能较好地协调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关系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9.
三年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露地条播种植方式相比,旱区冬小麦地下渗灌与膜上穴播栽培技术体系相结合能更好地发挥节水增产效应,提高水分利用率,小麦植株发育健壮,干物质积累增多,分蘖成穗增加,群体光合能力增强,更为显著的是产量三因素中,每公顷成穗增加了93.0万,穗粒数平均增加1.8粒,千粒重提高了2.1g,每公顷增产2127.0kg,增产率为47.58%,净增产值1265.1元。  相似文献   

20.
旱地冬小麦覆盖黑色液膜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2000年在山西临汾、万荣、屯留就黑色液膜覆盖冬小麦的增产效应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枯水年型条件下,黑色液膜覆盖冬小麦具有较好的产量效应、生物学效应、增温效应和储水供水效应。较好地协调了旱地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问的关系,使每公顷产量达2188.5kg,较对照增产17.95%;水分利用效率达到0.78kg/m^3,较对照提高22.26%。该项研究为旱地小麦覆盖材料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