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进入21世纪,全球性的货币扩张带来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中国因储蓄倾向较高、外汇管理体制、经济的高速增长、金融产品供给的不足和国际资本的不断进入导致了较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首先对流动性过剩进行界定,然后验证我国是否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再探讨分析我国流动性过剩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经济的失衡,国外因素只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国内经济的失衡在于国内有效消费需求的不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足,政府为了加快经济的增长、增加就业,只好增加投资,而投资的不断增加造成了生产的过剩,为了消化过剩的产能,就不得不千方百计增加出口,贸易顺差不断加大,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外汇储备不断增长,被动放款不断增加,国内流动性过剩加剧,通货膨胀形成。加之国外特别是美国的过量的货币发行,这就是流动性过剩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增长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相关性,认为由加工贸易项目顺差与FDI流入所导致的双顺差是造成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而外汇储备增长则造成了基础货币的供给,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上升。这些结论对于治理我国经济外部失衡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别从投资、消费、出口与经济增长运行的关系和资本产出率的角度分析了宁夏宏观投资效率较低的状况。认为,投资、消费和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造成的消费不足以及外部输入促成的过高投资率是造成宁夏宏观投资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善投资效率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营业准入制度的国别效应是指国际资本、跨国投资、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贸易对不同国家或地区营业准入制度设计、调整和变化的反应程度。以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例,从静态来分析,表现为营业准入限制国的资本挤出效应和营业准入开放国的资本集聚效应;从动态来分析,则表现为营业准入限制国因制度调整而创造的投资洼地效应和营业准入开放国因制度供给过剩而产生的资本溢出效应。对欠发达国家和营业准入限制国来说,适度地对其营业准入制度进行有效的调整,选择自由、开放型营业准入制度,可以解决营业准入方面的制度不公和制度供给不足问题,进而以营业准入制度优势来换取国家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分析了造成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的内在原因,为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问题找到了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结构失衡、供给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其原因在于作为公共服务消费者的居民参与不足,没有发挥社区应有的作用.国外公共服务社区化模式,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对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从社区社会资本、社区建设、社区治理等方面对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探讨了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趋势,最后对国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8.
谭慧 《农业与技术》2022,(8):171-174
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中,资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居民储蓄则是在资金中比重最大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村居民储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改善,然而居民储蓄率过高,则反映了消费需求过低、投资不足,降低社会资金的流动性.因此,对山东省农村居民储蓄变化因素的研究分析,有利于...  相似文献   

9.
由于流动性过剩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因而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明确提出,要综合运用金融、财税政策等手段引导资金流动,缓解流动性过剩,可见财税政策在抑制流动性过剩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财税政策作为基点,从贸易顺差、资本流入、外汇占款、进入房市和股市的沉淀资金等方面,分析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并探讨缓解流动性过剩的财税政策,包括:利用出口退税及进出口关税等税收杠杆调整贸易顺差、通过两税合一抑制外资流入、发行财政部特别国债对冲外汇占款以及取消利息税。  相似文献   

11.
绩效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采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公平性、需求结构、供给效率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得出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性失衡所造成的效率损失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协调内外需关系促进经济内外均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持我国宏观经济持续稳定运行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经济内外均衡协调发展。近几年来,宏观经济内外失衡日渐严重。本文认为,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的直接动因是内需与外需发展不协调。本文重点分析了内外需关系失调与经济内外失衡、国内投资与消费矛盾加剧、国内经济结构失衡的逻辑关系,认为只有协调好内外需关系,保持内外经济均衡发展,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持续攀升的压力,进而有助于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分析了我国内外需关系失调的表现;最后提出了协调内外需关系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3.
资金配置方案 激进型:投资股市占总金融资产约30%,投资债券、基金(可以考虑偏股型基金)占20%,投资保险占20%,储蓄占30%。此方案适于65岁以内,身体健康(尤其是无心脏病和高血压)、心态平衡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苹果贸易总量逐年增加,2004年起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苹果出口国。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通过需求因素、供给因素与贸易阻力因素,对中国苹果在主要出口目的国或地区的贸易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由于贸易潜力受人均收入影响很大,中国与以英、法两国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有较大的贸易潜力。然而,由于受购买力不足影响,中国对其周边发展水平相对低下的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尼泊尔等出现贸易过剩,其次,由于美国、加拿大两国的苹果生产量较大,中国对其出口也处于过剩状态。  相似文献   

15.
农村水利设施是准公共物品,具有外部经济性,其公共供给具有特殊性。目前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分布不均,农村水利建设总体上供给仍然跟不上需求的增长,水利体系不完善,资本投入不足。其原因在②投资主体缺失、需求表达不当,根本原因在②水利建设的成本收℃难以匹配性。我国需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大政府的建设力度,吸引农村金融与私人投资,完善水利供给、需求表达机制以及水利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了解我国农民金融资产的规模状况及结构分布,探求农民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客观规律性,以江西为例,在充分掌握2 450户样本农户调查资料基础上,充分运用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对农民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民金融资产在农民财产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农民金融资产的选择行为具有储蓄的较强偏好性、手持现金缘由的多样性、资产选择的多元化趋势等特征;农民收入是农户金融资产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收入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金融资产水平。基于分析结论,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中心—边缘化"治理结构下的政府,忽视或抑制了其他主体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的应然角色与功能,使得非国家身份的治理主体在供给过程中受到制约。通过采用供给曲线和规范性分析梯级法可以推导出政府垄断行为必将导致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存在着过剩与不足。通过借鉴哈马贝斯的"商谈理论",重新界定与优化各供给主体的行为,构建多元主体无缝隙供给模型,从而化解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失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磨玉峰  王文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064-10065,10086
我国西部农村准公共产品的供给一方面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又有"过剩"的现象存在,其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农村准公共产品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不合理的农村准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等。因此,必须改革和创新我国西部农村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杨静  高静 《农业展望》2010,6(9):36-39
2009年,受"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中国奶粉进出口贸易表现出进口增长强劲、出口明显下降的态势。同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范围内对奶粉的消费需求不足,奶粉的生产供给相对过剩,世界奶粉的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然而,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在2010年的下半年内,奶源紧缺所造成的奶粉供给偏紧的情况将会凸显,奶粉的市场价格将会走高,中国奶粉进口将出现"量增价扬"的局面,同时也为中国乳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湖南农村资金存量、需求与供给进行了系统分析。农村资金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流动性不强等问题已经现实地妨碍了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此,提出了适当抑制需求,优化投资主体、农产品利润保障、信贷资金双轨制经营、活化资金存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