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东省扇贝养殖现状及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利平 《齐鲁渔业》2000,17(2):21-23
扇贝是我国重要的养殖贝类之一,1996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783.5万t,其中贝类产量412·7万t,扇贝产量达90万t(占海水养殖产量的11%,贝类产量的22%)。而同年世界扇贝的产量约98万t,可见我国扇贝产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在这90万t产量中,栉孔扇贝约58万t,海湾扇贝25万t,虾夷扇贝5万t,华贵栉孔扇贝约2万t,年产值约40亿元。自1980年以来,我国沿海渔民从扇贝养殖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我省扇贝累计产量达440多万t,收入约200亿元。1扇贝养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海湾扇贝引入秦皇岛近海养殖已近十八个年头,目前已成为秦市沿海渔业经济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海湾扇贝在养成期的一些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与初期引进时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从而为扇贝养殖获得好的产量和效益提供了有力保证,也促进了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为便于交流和新从事养殖扇贝的单位不走弯路,现将近年来沿海渔民在养殖实践中摸索到的一些经验,结合笔者本人在多年推广扇贝养殖技术中的体会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海湾扇贝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海湾扇贝原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这种贝类具有生长快、养成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当年养殖当年收获的特点,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浅海海湾扇贝养殖在我国发展很快,山东、辽宁已大面积养殖。由于我县地处平原沿海、泥沙海岸、半清水半泥沙海域,前几年几经小面积养殖,一直没开展起来。近年来,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对海湾扇贝养殖技术的研究,基本上掌握了本海区的大面积养殖技  相似文献   

4.
虾夷扇贝穿耳养殖技术起源于日本,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对该技术的引进和规模化开发则是近年来的事。虾夷扇贝穿耳养殖是一种全新的养殖形式,穿耳养殖的虾夷扇贝具有生长速度快,易于管理的优点,同时,采用此法养殖可以拓展养殖水域和有效减少敌害的捕食。  相似文献   

5.
<正> 最近几年,我省海湾扇贝养殖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养殖规模仍在迅速扩大。要使扇贝养殖成为我省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相应的工作: 1 科学控制养殖规模,合理开发养殖水域 我省濒临渤海中西部,海岸带总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浅海面积六千多平方公里。根据海湾扇贝的生活习性及我省浅海底质特点,真正适于养殖的区域只有山海关到大清河口这  相似文献   

6.
<正> 日照市浅海养殖历史悠久。从五十年代始养殖海带,七十年代养殖贻贝,由于这两个养殖品种的市场价格低,生产效益不理想,从九十年代初,养殖者逐步由海带、贻贝养殖为主转向栉孔扇贝养殖,且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现已发展扇贝养殖面积2867余公顷。1993年至1995年期间,扇贝养殖连续三年获得了丰产丰收,平均每公顷产值(老口径)达到22.5万元,最高达42万元,为振兴沿海经济、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1996年以来,由于扇贝养殖密度过大,品种单一及浅海生态环境失衡等因素影响,连续三年扇贝死亡惨重,给养殖生产造成极大损失。扇贝死亡后,我们多次出海现场查看,并与养殖群众一起分析,初步确定有以下几种原因:  相似文献   

7.
笔者经过总结,探索出一条栉孔扇贝养殖的新路子——“秋放春收”,即改变栉孔扇贝“春放秋收”的传统养殖方式,避开夏季栉孔扇贝死亡高峰期,这种养殖方法经过推广后,有效地遏制了浅海栉孔扇贝养殖滑坡的现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把其养殖方法介绍如下:一、海区及器材1.海区自然环境条件潮汐类型为正规半日潮,大潮升为1.69米,小潮升为1.39米,平均海面1米;潮流,东流流速小,西流流速较大;水深12~15米,盐度变化在28.8~31,pH值在8.1~8.3,透明度在3~6米,底质以泥沙和砾沙为主;浮游生物量平均为178.5万个/米3;水温在0.9~24.3℃。2.养殖海…  相似文献   

8.
在扇贝传统养殖模式的基础上,对养殖过程中桩木布设、浮绠绳桩绳选择、沉降设施的改造、幼苗标粗、养殖笼具的改进等方面技术进行了试验探讨,增强了深水养殖扇贝抗风浪能力,提高了养殖产量。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四年扇贝全人工育苗的成功为扇贝人工养殖提供了大量的苗种,扇贝的大发展已成为可能。但十年来扇贝养殖一直发展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养殖器材成本高,单台产量低,收益少,甚至亏损。因此,研制一种结构合理,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扇贝生长快的新型养殖器材已是当前扇贝养殖发展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扇贝是我国北方贝类养殖的第一大品种。我国的扇贝养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1979年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及其养成获得成功,从此栉孔扇贝人工养殖开始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80年代初又从日本引进了虾夷扇贝,从美国引进了海湾扇贝,在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分别获得育苗和养殖成功。尤其是海湾扇贝采用控温育苗技术,当年育苗当年即可养成成品贝,更加速了扇贝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于青松 《海洋渔业》2000,22(3):101-103
<正> 山东省烟台市是我国栉孔扇贝养殖的发祥地和最早开展对虾人工养殖的地区之一,扇贝和对虾养殖在整个渔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由于病害严重,出现大面积死亡,扇贝和对虾养殖出现滑坡。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如何解决扇贝和对虾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搞好二次创业,以实现渔业经济跨世纪的辉煌,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紫色海扇贝(Argopecten purpuratus)的养殖有赖于稚贝的全年供应能力。稚贝通常使用批技术加上定期换水在封闭养殖系统(CAS)中生产。实际例子中存活率范围在0到80%,变化极大,使扇贝稚贝的生产变得不可预测。该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在再循环养殖系统(RAS)中养殖扇贝稚贝的可行性,其次是比较当采用传统的智利CAS技术养殖和采用新颖的RAS技术工业化养殖时,两者的扇贝稚贝生长率和达到着床阶段的用时。将数批稚贝养殖在CAS和RAS中.幼苗被喂以在35L的管状光生化反应器中培育的球等鞭金藻.  相似文献   

13.
扇贝是我国北方贝类养殖的第一大品种。我国的扇贝养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1979年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及其养成获得成功,从此栉孔扇贝人工养殖开始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80年代初又从日本引进了虾夷扇贝,从美国引进了海湾扇贝,在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分别获得育苗和养殖成功。尤其是海湾扇贝采用控温育苗技术,当年育苗当年即可养成成品贝,更加速了扇贝养殖业的发展。1995年,仅山东省扇贝产量就达到7.34×10^5 t。  相似文献   

14.
秦皇岛市适宜发展养殖的浅海面积5.3万hm2.自1984年,即开始扇贝养殖的探索试验,到2005年扇贝养殖总面积达到16 446hm2,产量达到122 463t,养殖规模和产量均列全省第一,在全国排在第二位.扇贝养殖产量占全市水产品养殖总产量的比重达到90%以上,不仅在我市的水产养殖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使在全省的海水养殖中的地位也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海湾扇贝养殖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统计,到1998年我国海湾扇贝养殖面积发展到近7000hm^2,养殖产量约30万t。特别是自1997年栉孔扇贝养殖出现大面积死亡以来,海湾扇贝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但在1999年贝苗中间暂养阶段发生了大量死亡,造成养殖苗种严重不足,使养殖面积减少约2/3,经济损失惨重。作者就海湾扇贝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6.
日照市浅海养殖历史悠久,从90年代初,逐步由海带、贻贝养殖为主转向栉孔扇贝养殖,且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现已发展扇贝养殖面积43000余亩。1993~1995年期间,扇贝养殖连续3年获得了丰产丰收,亩均产值(老口径)达到1.5万元,最高达2.8万元,为振兴沿海经济、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1996年以来,由于扇贝养殖密度过大,品种单一,浅海生态环境失衡等因素影响,连续3年扇贝死亡惨重,给养殖生产造成极大损失。扇贝死亡后,我们多次出海现场查看,并与群众一起分析,初步确定有以下几种原因:1…  相似文献   

17.
鲍鱼浮筏式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浮筏式养殖是根据多年的华贵栉孔扇贝养殖经验、参考扇贝养殖模式、在生产中不断摸索改进发展而成的,是近几年我县鲍鱼吊养应用最为广泛、效益最好的养殖模式,具有成本低、抗风浪强、操作简易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海湾扇贝属瓣鳃纲、珍珠贝目、扇贝科种类,又称大西洋内湾扇贝,原产美国东海岸。现主要在山东、辽宁、河北等地开展人工养殖,因其生长快,产量高,成为我国沿海主要养殖品种。目前虽工厂化养殖技术比较成熟,但实际生产中,仍有一些育苗单位育苗失败,笔者现将2012年海湾扇贝育苗生产记录整理出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9.
1 虾夷扇贝苗种培育现状 我国虾夷扇贝育苗始于1980年,大连水产学院从日本引进虾夷扇贝亲贝进行育苗。烟台市于1982年12月,在蓬莱市原马格庄海珍品增殖站,由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引进日本虾夷扇贝亲贝24个进行试验。1987、1988年在北沟镇养殖单位进行虾夷扇贝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20.
韩九皋 《齐鲁渔业》2007,24(10):44-45
目前,我国浅海滩涂养殖业中养殖对象搭配极不合理,几乎清一色的滤食性贝类,并且品种单一。近几年来,我国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时有报道。主要原因就是超高密度养殖,导致部分扇贝摄食不足,或者根本无食可取,营养不良,体质下降,患病和死亡比率增高;而部分扇贝的死亡又易诱发大批扇贝的死亡,导致减产;同时并发了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