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磷肥不同施用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贵州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约66.7万hm2。施用磷肥是玉米高产稳产的必然措施,由于磷肥价格相对较低,磷肥施用过量现象较为普遍,导致磷肥利用率过低,国内化肥磷素利用率一般为15%~20%[1]。研究表明,磷肥施用方式多样,不同施用方式,其增产效果及利用率差异较大[2,3]。为探讨在黄壤上磷肥不同施用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为科学施用磷肥提供依据,于2006年进行了不同施用磷肥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点与材料试点位于遵义县三合镇,海拔900 m。土壤为黄泥土。供试玉米品种:遵玉3号。1.2试验设计试验设置5个处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冬马铃薯合作88进行不同磷肥施用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正常施肥条件下,每公顷施磷肥1 500 kg,可使冬马铃薯合作88生长更健壮,越冬后植株损伤较小,进而增加产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要获得高产丰产,还需各肥料要素的合理协调搭配。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垄作+切块播种、垄作+整薯播种、垄作+整薯播种+去蕾、垄作+整薯播种+叶面喷施、垄作+整薯播种+去蕾+叶面喷施栽培与常规栽培(平作+切块播种)相比,增产效果显著。尤其是垄作+整薯播种+去蕾+叶面喷施增产增收效果最明显,产投比达1.64。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安溪县春种马铃薯的适宜磷肥用量,以马铃薯泉云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磷肥(P2O5)用量水平:0(CK)、30(B1)、60(B2)、90(B3)和120 kg·hm-3(B4),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安溪县感德镇进行了磷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磷处理对泉云3号马铃薯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产量可增产3.29%~12.48%;其中处理B3(90.0 kg·hm-3 P2O5)马铃薯的株高、茎粗、产量、大中薯率、淀粉产量、还原糖含量、粗蛋白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等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分别达到38.00 cm、14.40 mm、35 371.33 kg·hm-2、80.58%、11.70%、0.78%,2.26%和234.47 ...  相似文献   

5.
不同培土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费乌瑞它’和‘克新1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培土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索适合克山地区的培土方法。结果表明:在试验中,费乌瑞它和克新18号均以苗前闷耕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32 631.9kg/hm~2、37 689kg/hm~2,比对照3次培土增产27.32%(费乌瑞它)、44.03%(克新18号);在其他费用相同的前提下,成本可降低1 050元/hm~2。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作为粮食、蔬菜和饲料兼用型作物,在印江县粮食生产中占相当大的比重。由于印江县大部分土壤比较贫瘠,肥力低下而且缺素严重,加之长期"重氮、轻磷、缺钾"的不合理施肥习惯,马铃薯单产水平偏低。为此,文章通过此试验对不同施肥方式,不同施肥量,对马铃薯最佳实际应用效果,为了提高印江县马铃薯单产和指导马铃薯生产提供合理的施肥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有文 《乡村科技》2023,(16):80-82
为促进马铃薯产量不断提升,开展不同栽培方式下马铃薯种植试验。试验共设置5种栽培方式,包括垄作式、沟渠式、条带式、苗钵式、C-槽式,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沟渠式栽培方式下,马铃薯在各时期的株高均最大,马铃薯单株主茎数、单株块茎数均显著高于对照,马铃薯的大薯率、中薯率最大,小薯率最小,产量最大;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中后期、成熟期,茎的干物质分配率以沟渠式栽培方式最大。由此可见,沟渠式栽培方式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施用磷肥对马铃薯品种合作88产量及大薯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马铃薯品种合作 88施磷肥的对比试验 ,验证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本试验中 ,每公顷施用磷肥 6 0 0kg的处理 ,开花结薯期及收获期提前 ,平均单产达到了 4 2 7t/hm2 ,极显著超过了不施磷肥的对照组 ,增产达 19 7% ,且大薯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的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拱棚栽培、覆膜栽培及高垄深沟栽培,在雨水较多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地温、改善土壤供肥状况,可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率;且在不同栽培方式下,马铃薯产量状况表现为覆膜+拱棚栽培>覆膜栽培>高垄深沟栽培>常规栽培>稻草免耕栽培。  相似文献   

10.
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性状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比较4种不同黑色地膜覆盖方式种植,研究不同覆膜方式的集雨保墒效果及对马铃薯生物性状、产量的影响,旨在探索适宜旱作区马铃薯对天然降雨的有效利用途径。结果表明,4种处理以全膜双垄垄侧栽培为最好,保墒增温效果高于其他处理,产量为39 121kg/hm2,单株结薯数为8.5个、单株薯重0.75 kg、大薯率为61.33%,较对照露地种植增产7 394 kg/hm2,增产率为23.31%,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大薯率分别增加1.4个、0.14 kg、15.4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马铃薯磷肥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种植马铃薯667m2施P2O53~12kg均有增产增收效果,且效果明显;667m2施P2O59kg、6kg增产增收效果比其它各处理尤为明显。建议在今后马铃薯生产中,确定磷素最佳经济施用量,在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施P2O56~9kg/667m2为佳。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在阳东县红丰镇珍珠村开展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的产量影响试验表明,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的平均单株重和商品薯率的影响明显不同,对马铃薯的产量影响效果显著,以地膜覆盖方式最好,稻草覆盖方式次之,以露地为最低。  相似文献   

13.
高海拔地区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忠发  彭华 《农技服务》2012,29(9):1017+1022
为研究马铃薯各高产配套技术在增产中所占份额,筛选马铃薯获得超高产的配套技术,研究了高海拔地区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种薯、密度和施肥3个关键因素均达到要求外,采用垄作种植+整薯播种+去蕾+叶面喷施种植马铃薯产量最高,为1 536.05 kg/667 m2;其次是垄作种植+叶面喷施,为1 232.00 kg/667 m2;产量最低的是平作种植+切块播种,为872.66 kg/667m2。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是我国种植比较广泛的作物,具有很高的产量。马铃薯的种植方式与马铃薯生长的土壤温湿度和产量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从不同种植方法对马铃薯田间土壤温湿度和产量的具体表现入手,通过实验分析,对各种影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旱地马铃薯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其产量的影响。方法:于大田条件下,分别给予垄膜覆盖、黑膜全膜覆盖、秸秆覆盖、露地等4种覆盖种植方式的处理,比较其产量及水分利用率(WUE)。结果:垄膜覆盖、黑膜全膜覆盖、秸秆覆盖种植较露地种植分别增产7.69%、13.42%、26.1%,而WUE较露地种植分别增加14.98%、18.74%、32.61%。结论:秸秆覆盖种植相较于其他覆盖种植方式更能提高旱地马铃薯产量,且其WUE亦较好,故推荐作为旱地马铃薯首选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杀青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观察了收获前不同时期人工割蔓与20%百草枯水剂3000mL/hm。喷雾杀青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前人工割蔓和20%百草枯水剂3000mL/hm2喷雾对马铃薯植株均有理想的杀青效果,对块茎贮藏期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影响差异较大。各处理均使块茎淀粉含量略有降低,且都不同程度引起马铃薯减产,杀青时间越早,减产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广东省冬作马铃薯的适宜磷肥用量,设置4个磷肥用量水平0、45.0、90.0、135.0kg/hm~2,以P0、P1、P2和P3表示,在惠东县平海镇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磷肥用量对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品质及块茎氮磷钾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1处理块茎总产量(57 576.0 kg/hm~2)和商品薯产量(55 848.7 kg/hm~2)均较高,分别比P0处理显著提高16.2%和16.6%,较P3处理显著提高8.9%和8.5%;P1处理块茎总产值和经济效益也较高,分别较P0处理显著提高16.5%和20.9%,较P3处理显著提高8.6%和11.3%;P1处理淀粉产量、粗蛋白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较高。不同磷肥用量的块茎氮磷钾含量和氮磷积累量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试验结果可知,P_2O_5 45 kg/hm~2是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施磷量。  相似文献   

18.
覆膜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观测了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覆膜时期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的产量影响明显,全膜覆盖比半膜覆盖增产18.3%,比露地穴播增产35.3%;半膜覆盖比露地穴播增产14.4%;覆膜时期对产量亦有明显的影响,顶凌覆膜比播前覆膜增产6.7%。顶凌全膜覆盖增产增收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以7年生灰枣为试材,设置不同磷肥处理,研究磷肥对灰枣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计算各处理的磷肥农学效率。结果表明,在施肥设计水平范围内,土壤中适量减施氮肥、增施磷肥能提高灰枣叶鲜重、叶绿素a/b值、枣果纵横径及产量,其中处理P3、P4表现最好,与对照(CK)处理相比,分别增产41.35%、62.21%;磷肥农学利用效率分别为5.88%、6.21%,当磷肥施用量超过428.4 kg/hm2(P5)时,灰枣产量及磷肥农学效率均明显下降。从灰枣增产效果以及肥料资源高效利用等综合考虑,新郑地区灰枣的磷肥合理施用量为357 kg/hm2(P4),氮磷钾合理配比约为11∶7∶1。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缺水海岛地区的马铃薯生产方式,研究在不同底肥种类和不同覆盖方式处理下的马铃薯出苗期、产量和商品薯率。结果表明:选择适合的肥料种类作为底肥,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菜籽饼和复合肥均能提高马铃薯产量。覆盖白色地膜出苗最早,覆盖黑色地膜的生产方式能显著提高产量,覆盖白色地膜或黑色地膜均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商品率。在舟山地区运用菜籽饼作为底肥、黑膜覆盖的生产方式,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