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LED光质对石蒜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3组不同大小的石蒜鳞茎为材料,研究了在5种LED光源光照条件下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蓝光、红+蓝混合光有利于提高鳞茎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红光有利于提高可溶性糖含量;与红+蓝混合光相比,红光和蓝光都有利于鳞茎中的淀粉合成。鳞茎各种生理指标增量的热图分析说明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增加量分为一组,彼此之间联动性较好。[结论]根据石蒜生长发育需要,可以利用不同光质促进石蒜鳞茎的生长与发育。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不同光质(100%红光、70%红光+30%蓝光、50%红光+50%蓝光、30%红光+70%蓝光、100%蓝光)及光强(40和100μmol/m~2/s)的LED光源对‘黄皱叶’玉簪(Hosta‘Huangzhouye’)组培苗增殖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簪的增殖数随着蓝光比例的增加有上升趋势,最适增殖条件为光强100μmol/m~2/s,光质为3∶7的红蓝复合光。红光有利于促进‘黄皱叶’玉簪的伸长生长,而蓝光能够抑制这种现象的产生。蓝光能促进玉簪叶片数、鲜重、干重的增加,100%蓝光时叶片数最多,鲜重、干重也达到最大值。蓝色光与红色光相比,更有利于叶绿体色素的合成。玉簪的净光合速率在红蓝光质比为1∶1时最高,且低光强条件明显优于高光强条件。综合光强、光质两方面的因素,在40μmol/m~2/s,光质为1∶1的红蓝复合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最高,达到1.153。  相似文献   

3.
通过开展LED红蓝不同光质对对萼猕猴桃试管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红光及红光比例高的光质处理有利于促进试管苗株高的增长,蓝光对株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红光可促进植株鲜重的增加,但试管苗干物率较低;蓝光处理有利于促进试管苗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利用隶属函数法评价试管苗综合素质,75%红光+25%蓝光光质条件下,对萼猕猴桃试管苗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4.
不同光质下香椿苗的生长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新型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质(红光、蓝光和红蓝混合光),以普通日光灯(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香椿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处理香椿苗的株高、鲜质量、干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均较高。蓝光处理香椿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说明照射红光或蓝光可促进香椿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红蓝LED光源在番茄设施栽培生产上的精准化应用,为番茄苗高品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樱桃番茄千禧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光处理:对照白光(CK)、红/蓝=1∶1(1R1B)、红/蓝=7∶3(7R3B)、红/蓝=3∶7(3R7B)、单红光(R)和单蓝光(B)。于3叶1心期开始进行光照处理,研究不同光处理30 d后对樱桃番茄生长的影响。测定不同光处理下番茄植株生长状态指标(干鲜重、壮苗指数、根冠比)、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LED光处理下番茄植株鲜重均高于对照,其中7R3B最高,比对照增加了50.5%,其次为1R1B处理比对照增加了31.3%;番茄植株干重在1R1B下最高,比对照(1.11 g)增加了61.0%;壮苗指数在1R1B下数值最高,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研究还发现3个红蓝组合光下的植株壮苗指数均高于对照,而两个单色光处理下的壮苗指数均低于对照。使用LED光照处理后,单色红光处理对番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有抑制作用,其他光处理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都有所上升。POD活性随着处理中红光比例的增加而提高,蓝光会降低POD活性;SOD活性在6个光处理下没有显著性差异;MOD活性在1R1B下数值最高,在红光下数值最低。【结论】红蓝1∶1组合光下植株生长健壮,番茄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大,光合效率较高,可以作为人工栽培光源的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不同光源对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l)不定芽再生的影响,采用LED红光、LED黄光、LED蓝光及对照荧光灯光源,选用12-1、12-2、12-3三个结球甘蓝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LED红、黄、蓝色光源下,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100%;在不定芽的诱导中,LED红光的诱导率显著大于LED黄光,与荧光灯没有显著差异,平均诱导率高低依次为:红光>荧光>蓝光>黄光;在继代过程中,从再生系数看,LED红光与LED黄光存在显著差异,与荧光灯存在较明显差异,再生系数高低依次为:红光>蓝光>荧光灯>黄光;在根的诱导中,平均诱导率高低依次为:荧光>红光>蓝光>黄光,培养期间观测发现,LED光源下诱导的根粗壮,须根多,LED红光最明显;但在LED光源培养下有明显的褪绿和瓶壁凝露现象,LED红光下凝露最重;LED光源下先长愈伤组织再长腋芽,叶片变小且易碎,生长势弱,蓝光光源下节间伸长有明显的徒长现象;而荧光灯光源愈伤组织少,腋芽生长正常,没有出现以上现象。  相似文献   

7.
LED光源不同光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发光二极管((1ight-emitting diode,LED)光源,以白色荧光灯为对照,研究红光、蓝光、红蓝组合光(R/B=9∶1、8∶2,7∶3、6∶4、5∶5)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红蓝光处理下黄瓜幼苗生长不良,红蓝组合光处理的黄瓜幼苗在生长、色素合成较单一红蓝光有明显的优势.红光...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西瓜幼苗生长所需最佳LED光源,在智能温室借助栽培架进行光质照射试验,设置白光(W)、红光(R)、蓝光(B)、红蓝光(R_3B_2)、红蓝光(R_7B_3)5个光源水平,研究不同光质照射对西瓜幼苗SPAD值、光合参数及生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红蓝光(R_3B_2)、红蓝光(R_7B_3)处理下西瓜幼苗叶片光合速率均高于白光对照,较对照分别提高38.82%,15.55%和21.23%,蓝光处理下最低;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变化规律与光合速率一致,胞间CO_2浓度与光合速率呈现负相关关系。西瓜幼苗叶片SPAD值以蓝光处理下最低,红蓝R_7B_3处理下最高,单只红光或蓝光质下SPAD值低于红蓝复合光质。硝酸盐含量以蓝光下最高、红光下最低,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以红光下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以蓝光下最高。西瓜幼苗维生素C含量与硝酸盐具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不结球白菜和番茄幼苗为材料,利用LED精量调制光源,设黄光(Y)、绿光(G)、红光(R)、蓝光(B)和红蓝组合光(R∶B=6∶1)5个LED光处理,以日光色镝灯为对照,探讨了不同LED光源对植株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密度红蓝光对番茄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LED处理下不结球白菜体内GA3含量最高;红蓝光6∶1 LED处理下不结球白菜ABA,IAA和ZR含量最高。番茄幼苗IAA含量在绿光LED处理下最高,GA3含量在蓝光LED处理下最高,ABA和ZR含量在红蓝光6∶1 LED处理下含量最高。通过研究不同密度红蓝光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发现,不同红蓝光密度下,番茄叶片IAA,GA3和ZR含量随着光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ABA含量与光密度的大小成反比。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西瓜幼苗生长所需最佳LED光源,在智能温室借助栽培架进行光质照射试验,设置白光(CK)、红光(R)、蓝光(B)、红蓝光(R3B2)、红蓝光(R7B3)5个光源水平,研究不同光质照射对西瓜幼苗光合参数、生理品质及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红蓝光(R3B2)、红蓝光(R7B3)处理下西瓜幼苗叶片光合速率较CK分别提高38.82%,15.55%和21.23%,蓝光处理下最低;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变化规律与光合速率一致,胞间CO_2浓度与光合速率呈负相关关系。硝酸盐含量以蓝光处理下最高、红光处理下最低,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以红光处理下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以蓝光处理下最高;西瓜幼苗维生素C含量与硝酸盐具有负相关关系。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红光处理下活性最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红蓝光(R7B3)处理下最高,蓝光处理下最低,而过氧化氢酶(CAT)在蓝光处理下最高,红光处理下最低。可见,在红光处理下西瓜幼苗光合速率最大,硝酸盐含量最低,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APX和SOD活性最高,西瓜幼苗生长以红光照射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LED不同光质和光强处理对藜蒿(Artemisia selengensis)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红光、蓝光、红光∶蓝光=8∶1、红光∶蓝光=4∶1、红光∶蓝光∶绿光=4∶1∶1和红光∶蓝光∶紫外光=20∶5∶1 6种光质,60、100、140μmol/(m~2·s)3种光强对藜蒿进行人工光源的水培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光质相比,蓝光照射处理下藜蒿2个茎的高度、粗度和单株新增部分地上鲜重和地上干重均为最高,且培养25 d时茎高显著高于其他光照处理。蓝光处理下,藜蒿茎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红∶蓝=4∶1处理下,藜蒿茎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红光∶蓝光∶紫外光=20∶5∶1处理下,藜蒿茎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3种光强下藜蒿在茎高、茎粗、单株新增部分地上鲜重和地上干重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蓝光照射有利于藜蒿生长,可改善部分营养品质,试验光强对藜蒿生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日光温室中采用LED灯管和高压钠灯(HPS)为光源,研究了不同LED光质晚间和早晨补光2h对目光温室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补光处理方式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和叶片生理参数具有显著影响。与无补光对照相比,除高压钠灯晚间补光处理外,其他LED补光处理显著提高了番茄的株高,红蓝光LED早晨补光处理提高了茎粗。红蓝光LED晚上补光处理番茄叶柄数和生长点到第4叶柄处长度指标最高,红蓝光LED早晨补光处理和HPS处理次之。叶片叶绿索含量(以叶绿素仪测得SPAD值表示)以红光LED补光处理最高,HPS处理最低。补光也影响番茄叶片的光量子效率,以HPS处理最高,红蓝光LED晚上补光处理、红蓝光LED早晨补光处理最低。不同补光处理方式对日光温室番茄果实产量和地上部鲜重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LED光质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叶菜类的营养品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镝灯为对照,设置4种不同光谱能量分布的LED光质处理,即红光、蓝光、绿光、红蓝组合光(红光∶蓝光=6∶1)处理,观测不同处理下的小白菜生长情况。[结果]红蓝组合光处理下,小白菜鲜重和干重最大,磷、钾含量最高,亚硝酸盐含量最低;粗蛋白含量在蓝光处理下最高。[结论]红蓝组合光是适合小白菜生长的光源,可应用于作物的生产栽培中。  相似文献   

14.
《农技服务》2015,(8):79-80
针对不同栽培管理条件对芽苗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芽苗菜的栽培温度(10℃、20℃、30℃)、栽培湿度(70%、80%、90%)、不同光质(LED红光、蓝光、红蓝组合光)进行试验测定苗高、苗粗及单株重、粗纤维、水分含量、维生素C含量。葵花籽芽苗菜的光照选择为红蓝组合光照射,蚕豆芽苗菜选择蓝光照射,绿豆芽苗菜选择红光来照射。影响芽苗菜Vc含量蓝光>红蓝组合光>红光。红蓝组合光、蓝光处理下芽苗菜的Vc含量明显高于黑暗和红光处理,但红光明显提高了芽苗菜的生长指标和干物质含量。红光处理的芽苗菜的粗纤维含量最高,且Vc含量最低。综合结果表明,红蓝光对芽苗菜的品质最好,红光处理下的最差,但红光处理下的芽苗菜生长快、产量高。  相似文献   

15.
以彩色马蹄莲组培苗为材料,设置纯蓝光(B)、红蓝光组合R∕B(1∕2)、R∕B(1∕1)、R∕B(2∕1)、纯红光(R)5种LED光质,以白光为对照(CK),研究不同光质对彩色马蹄莲组培苗形态指标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R∕B(2∕1)光质条件下,彩色马蹄莲苗的增殖率比CK处理高42.9%;植株的株高、鲜重、...  相似文献   

16.
以百合品种索尔邦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照光光源(LED、CCFL和PGFL)处理对百合试管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ED照光处理下,百合试管苗的根数、根长、根部及整体干鲜质量、气孔密度、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达到最大值;CCFL照光处理下百合试管苗株高、叶长、地上部干鲜质量达到最大值;PGFL照光处理下百合试管苗的干物率达到最大值。气孔大小、气孔面积与气孔密度呈现负相关。综上所述,LED光源照光处理对促进百合试管苗的生长和提高其品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LED新型光源的不同光质对烟草组培苗增殖的影响,为植物组织培养专用LED光源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以云烟"87"号为试材,通过组织培养方式研究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光、蓝光、绿光等不同光质配比组合,以荧光灯作为对照的光质对烟草组培苗生长增殖效果的影响。[结果]红蓝绿(RBG)光质处理下的烟草组培苗增殖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荧光灯(W2)127.2%(P0.05)。[结论]LED红蓝绿(RBG)组合光质是烟草组织培养增殖阶段的最佳光源。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光质对朝鲜淫羊藿生长、生理和黄酮类成分积累的影响,确定适宜朝鲜淫羊藿栽培生产的光质条件,使用4种LED光源(白光、红光、黄光、蓝光)对盆栽朝鲜淫羊藿进行处理,以白光处理作为对照(CK),测定了各光质处理下朝鲜淫羊藿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叶鲜重、叶干重等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光质对猴樟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对猴樟幼苗开展了LED光源控制试验。设置红光、蓝光、红蓝(7:3)复合光和白光(对照)4个处理,测定了猴樟的生物量、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种光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处理5个月后,与白光相比,红光除增大了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之外,其在猴樟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净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上都显著减小,即红光抑制了猴樟苗的生长和表观光合作用。蓝光下猴樟苗生长性状与白光类似,但PnFv/Fm 减小,Y(NO)增大,说明蓝光显著抑制光合。红蓝光下除了地径减小、叶生物量增大之外,其余指标与白光没有明显差异。4种光质对猴樟苗的综合效应优劣顺序为白光>红蓝光>蓝光>红光。白光下综合表现最优,红光下最差。猴樟设施化育苗中应首选白光和红蓝光等复合光源。  相似文献   

20.
不同光质或波长的光,具有明显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包括植物的形态建成、光合作用、器官生长发育、品质形成等。为探索适宜种植不同食用器官蔬菜的最佳光谱,以上海青油菜和樱桃萝卜为试验材料,探索不同光质对叶菜类蔬菜和根菜类蔬菜地上部、地下部形态建成的影响。通过仿日光LED(λp=640 nm,Δλ=132 nm)为对照,设红光LED(λp=640 nm,Δλ=10 nm)、红/蓝(5∶1)、蓝光LED(λp=460 nm,Δλ=10 nm)处理,测量早期株幅、株高等生长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处理对株幅、真叶的数量无显著影响。相对仿日光(对照),蓝光下植株显著矮化,但地上部鲜重无显著变化;红光促进株高,地上部鲜重显著增加。红/蓝光(5∶1)显著提高了叶菜株高及鲜重,但对根菜株高、地上鲜重、肉质根鲜重及膨大直径均无显著作用。初步表明红光LED(λp=640 nm,Δλ=10 nm)和蓝光LED(λp=460 nm,Δλ=10 nm)不利于肉质根正常膨大;较高红蓝光质比(5∶1)和红光LED可有效促进叶菜植株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