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参种子带菌检测及杀菌剂消毒处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平皿法对10个人参种子样品进行种子表面和种子内部寄藏真菌检测,并测定4种杀菌剂和2种种衣剂对种子消毒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种子样品携带真菌类群主要有青霉属(Penicilium spp.)、镰刀菌属(Fusarium sp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丝核菌属(Rhizoctonia spp.)优势真菌以及少量的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 sp.)、木霉属(Tri-choderma spp.)、根霉属(Rhizopus spp.)和曲霉属(Aspergillus spp.)等劣势真菌。人参种子带菌率较高,种壳带菌率为48%~100%,种子内部带菌率为40%~100%,不同地点的种子外部带菌种类差异明显,种胚寄藏的优势真菌种类和分离频率与种壳的结果基本一致。氟硅唑、福美双、适乐时和15%噁.霜.福种衣剂用于处理人参种子具有较好的表面消毒效果,优于甲霜灵和噁霉灵。 相似文献
2.
五种豆科林草种子带菌检测及药剂消毒处理效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采用平皿测定方法分别检测了来自宁夏,陕西和内蒙的紫花苜蓿,拧条,沙打旺,花棒和踏郎种子的带菌情况和杀菌剂消毒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种子外部携带的真菌类群主要为根霉属(Rhizopus),芽枝霉属(Cladosporium),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青霉菌属(Penicillium spp.)和镰孢霉属(Fusarium spp.)。内部寄藏的真菌类群主要为根霉属,镰孢霉属和交链孢属。其中紫花苜蓿和沙打旺种子内部带菌率较低,分别为5%和0%,花棒和踏郎种子内部带菌率较高,分别达20%和30%。10%福美双种衣剂和13%福土种衣剂对供试种子内外寄藏真菌有显著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3.
青蒿种子带菌检测及药剂消毒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皿法对Q9等18个青蒿(Artemisia annua L.)种子样品进行了带菌检测,并研究了3种杀菌荆对青蒿带菌种子样品的消毒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青蒿种子外部和内部携带的主要真菌类群为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和根霉属(Rhizopus)真菌,其中又以青霉属真菌占优势。在种子外部携带的真菌中,青霉属真菌的携带量在70%以上;在种子内部携带的真菌中,青霉属真菌的携带量在50%以上。白方甲托对各青蒿种子样品所携带的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4.
5.
种子是传播蔬菜病原菌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随着带病种子的播种,病原菌可以直接侵染种芽和幼苗,造成毁种死苗,并且为后期发病提供菌源,加重原有病害的为害,造成更大的损失.蔬菜种子的播前预处理是促进种子提前萌发、预防病害发生、改进商品苗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不同黄瓜品种种子携带真菌的种类及其带菌率差异,采用洗涤法和PDA平板法对12个黄瓜栽培品种进行种子外部和内部带菌检测.结果表明,供试种子外部带菌量差异较大,分离真菌的种类主要为青霉(Penicillium spp.)、曲霉(Aspergillus spp.)、木霉(Trichoderma spp.)、根霉(Rhizopus spp.)等腐生菌及镰刀菌(Fusarium spp.)、链格孢(Alternaria spp.)、蛭孢(Cladosporium spp.)等疑似病原真菌.种子内部寄藏真菌较少,疑似病原菌检出率显著降低,其中携带的镰刀菌分离频率最高,种壳内表皮的带菌率显著高于种胚. 相似文献
7.
种子检测是指种子质量检测和种子携带病菌、害虫、草籽等检测。通过种子带菌检测,了解种子带菌种类,为种子包衣的设计、种子消毒方式的选择、预防病害初浸染源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花生果为材料,进行程序化检测,在搜集的18个样品中检测出11种有害真菌。本文就检测方法作一介绍。该检测方法也适用于对大豆、西瓜、向日葵、油菜等种子的检测。检测样品为收集的省内18个样品。检测方法为4种。1目测检验样品来源、产地、包装方式;种子质量含百果(粒)重(g)、种皮开裂(%)、畸形籽粒(%);种粒霉变(不同色泽的霉状物),种粒发芽率(%);表面… 相似文献
8.
9.
高压静电场处理对黄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高压静电场对黄瓜种子进行选种,并通过均匀设计安排实验,对黄瓜种子进行不同时间和电场强度的高压静电场处理,对结果进行了直观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并依此进行预报,找出处理时间和电场强度的最佳取值组合。 相似文献
10.
11.
为研究不同产地肉苁蓉种子携带真菌优势菌群和带菌率的差异,采用平皿法对肉苁蓉种子进行外部(洗涤法和干种子法)、内部(种子消毒法与种仁消毒法)带菌检测。结果表明,肉苁蓉种子携带菌群主要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p.)、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p.)、镰孢属(Fusarium spp.)、青霉属(Penicillium spp.)及少量的散囊菌属(Eurotium spp.)。不同产地肉苁蓉种子携带菌群及带菌率差异不显著,但分离频率有一定差异。研究结果为肉苁蓉种子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轻玉米种传真菌病害的发生,需探索合理的种子处理方法以降低带菌率。以‘郑58’为试材,用PDA平板培养和滤纸发芽试验方法,测得不同温度处理后种子内藏真菌带菌率和发芽指标的数据。结果表明,30℃~50℃处理的种子均能带菌,带菌率在3.3%~23.3%之间,且随温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而下降,真菌种类也随之减少。40℃和45℃(10~20 min)处理的种子带菌率为10%~13.5%,显著低于对照(P<0.05),45℃(30 min)和50℃处理的种子带菌率最低,为3.3%~6.7%。不同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30℃无影响,35℃和40℃(10~20 min)明显提高了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P<0.05),40℃(30 min)使发芽率下降,45℃~50℃显著降低了各发芽指标(P<0.05)。40℃处理10~20 min,能有效降低种子内藏真菌带菌率33.5%~50.0%,促进种子发芽,可用于播前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versiforme(GV)对接种立枯丝核菌黄瓜生长及根系内源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不接种植株为对照对接种GV的植株接种立枯丝核菌,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不同处理根系IAA、GA3、Zeatin、ABA含量,观测其动态变化。【结果】(1)GV与立枯丝核菌对黄瓜根系内源激素的影响不同。接种GV使黄瓜根系IAA、GA3、Zeatin、ABA含量增加,立枯丝核菌侵染使黄瓜IAA、ABA含量增加,而GA3和Zeatin含量下降。(2)与对照病株相比,接种GV植株根系具有较高IAA、Zeatin、GA3含量而ABA含量较低。【结论】接种GV能促进植株生长,接种GV植株根系IAA、GA3、Zeatin含量相对增加和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有关,IAA在植株对病菌侵染的防御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旨在筛选能同时有效抑制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晚疫病菌生长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几种杀菌剂对供试病原菌的EC50值,并通过EC50值比较病原菌对供试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番茄早疫病菌对25%啶菌噁唑EC、25%咪鲜胺EC表现敏感,对50%腐霉利WP、0.3%丁子香酚SL和10%多抗霉素 B WP表现中抗;番茄晚疫病菌仅对25%啶菌噁唑EC表现敏感,对25%咪鲜胺EC、0.3%丁子香酚SL和10%多抗霉素B WP表现中抗,对50%腐霉利WP则表现高抗。2种病原菌对2×108 cfu/g绿色木霉菌WP和8×109 cfu/mL枯草芽孢杆菌AS较为敏感,EC50值均小于1×108 cfu/L。化学杀菌剂中啶菌噁唑,生物源杀菌剂中丁子香酚、绿色木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2种番茄致病真菌的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用量少且毒性低,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平板法对甘肃省的4个皮燕麦和裸燕麦种子样本的种带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出的真菌超过19个属。表面不消毒的皮燕麦和裸燕麦种子带真菌率均达100%,交链孢属真菌Alternaria spp.为优势菌,分出率达38%~98%。单个样本中出现频率≥10%的有12个属的真菌:Alternaria,Bipolaris,Botrytis,Chlamydomyces,Cladosporium,Epicoccum,Fusarium,Gonatobotrys,Mucor,Penicillium,Rhizopus,Trichothecium。不同来源种子样本种带真菌种类差异极大:镰刀菌属真菌Fusarium spp.仅在通渭的燕麦样本中分离到,且早熟禾镰刀菌Fusarium poae为优势种类,占分出镰刀菌总数的40%~100%;葡萄孢属真菌Botrytis spp.仅从合作的燕麦样本中分离到一些种带真菌,可以使种子霉腐或侵染种子根和胚芽。 相似文献
16.
几种杀菌剂复配对棉花红腐病菌的联合毒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世高等7种杀菌剂对棉花红腐病菌的室内毒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复配剂的筛选.结果表明,施保克对棉红腐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为0.0923 mg·L-1;三唑酮、世高、丙环唑、阿米西达毒力依次减弱,代森锰锌的毒力最小.施保克分别与世高、三唑酮、代森锰锌、丙环唑、多菌灵,世高与代森锰锌复配等组合的EC50值均大于单剂或其中之一的EC50值, CTC值均低于50,表现明显的拮抗作用;世高与多菌灵按2∶1,1∶1,1∶2,1∶3,1∶5配比复配对病菌的EC50值范围为0.9742~1.4938 mg·L-1,平均为1.2247 mg·L-1;CTC1∶1> CTC1∶3> CTC1∶2> CTC2∶1> CTC1∶5,表明各配比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1∶1配比的EC50值为0.8509 mg·L-1,明显低于单剂的EC50值,CTC为286,增效作用最大.综合经济效益和增效作用两方面考虑,1∶3配比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不同育苗基质对黄瓜生长及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讨丛枝菌根真菌在蔬菜育苗上应用的可能性,以黄瓜为供试作物进行适用育苗基质的筛选,研究其对菌根真菌侵染和作物苗期生长的影响。试验以Glomus etunicatum、Glomus intraradics、Glomu mosseae为供试菌根真菌,采用4种基质配方:分别是陶粒+珍珠岩+蛭石(4:3:3)、(陶粒+珍珠岩+蛭石)+草炭=9:1、(陶粒+珍珠岩+蛭石)+保水剂(9:1)、蛭石+保水剂(1:1)。结果表明:接种3种菌剂后,蛭石+保水剂处理侵染率显著最低在10%以下,其余3种基质处理侵染率均高于22.61%,尤其是接种G.intraradics后黄瓜幼苗根系侵染率最低为87%。黄瓜幼苗在(陶粒+珍珠岩+蛭石)+草炭处理中壮苗指数显著高于其余3种基质处理;(陶粒+珍珠岩+蛭石)+草炭既获得了较高的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又提高了幼苗壮苗指数,为菌根化苗培育的理想基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