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共和县天然草地牧草产量与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让  李金红  蓟尚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141-6142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青海省共和县天然草地产草量与气象因子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以天然草地产草量为参考数列,以牧草生长季积温、平均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以及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和牧草生长期各月的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候因子作比较数列,对天然草地产草量进行了多因素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共和县的降水量可基本满足牧草生长发育的需求,而日照时数和温度因子则成为主要的限制因子。该研究结果客观、定量地揭示了天然草地产草量与各气候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池再香  潘徐燕  张普宇  汤苾  熊应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23-19625,19640
以贵州西部1978~2008年马铃薯平均产量作参考数列,以马铃薯生长期(3~8月)≥5℃积温、平均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日平均最高温度和日平均最低温度等气候因子做比较数列,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贵州西部马铃薯产量的气候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水分、光照3个综合因素对马铃薯生产具有协同作用,在水分、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热量因子对马铃薯产量起着主要作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2种评价方法均可作为评价贵州西部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因子,二者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气候因子对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解气候因子对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运用积分回归分析法对青海省三江源同德地区气候因子对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积分回归模型,计算出4-9月各旬温度、降水、日照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系数.结果表明: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旬平均气温大于降水量,即热量条件>水分条件,光照条件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4.
高寒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青海省兴海县天然草地产草量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了天然草地牧草产量与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高寒草地天然牧草产量变化的总体特征为波动中呈显著上升趋势,牧草产量以每年183.21 kg/hm2的速度上升。牧草产量前后5年对比分析,前5年牧草平均产量较多年平均值低646.4 kg/hm2,后5年平均牧草产量较多年平均值高646.4 kg/hm2,前后5年牧草产量平均值相差1 292.8 kg/hm2。在影响因子中,降水量与牧草产量之间的关系最密切,降水量是高寒草地牧草产量形成的限制因子。在水分条件充足的情况下,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樟子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水分因子是影响华北落叶松、樟子松直径、树高连年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主要包括年平均相对湿度、年降水量、上年11月-当年1月平均蒸发量、上年6~8月份降水量。  相似文献   

6.
三江源兴海地区西北针茅产量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占雄  谢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513-10515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三江源兴海地区西北针茅(Stipa sareptana Beckervat.krylovii)牧草产量的因子。结果表明,影响西北针茅牧草产量的主成分因子以水分因子为主,温度和光照因子其次;以各因子为自变量,西北针茅牧草产量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产量回归方程,方程的相关系数达0.9873,各因子影响牧草产量的大小为4月降水量>4~8月降水量>7月降水量>8月日照时数>6月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7.
共和盆地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青海省共和盆地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影响因子,即年降水量、≥0℃年积温、年平均温度、年日照时数、3~8月≥0℃积温、3~8月日照时数、3~8月均温、3~8月降水量等22年资料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作为最主要综合指标的第一主成分中的≥0℃年积温、3~8月≥0℃积温、3~8月平均温度的影响,贡献率是59.167 98%;第二主成分中的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和3~8月均温的作用,贡献率为25.51548%;第三主成分中的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3~8月降水量、3~8月日照时数因素,贡献率为9.301 132%。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形成是众多自然因子综合作用下相协调的产物,其中热量因子是牧草生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降水量季节分配对天然牧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降水量季节分配对草地产草量影响的一般规律.根据对三江源兴海县天然草场连续9年的牧草产量统计.分析了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对天然牧草产量的年度波动影响,并应用积分回归模型,计算出4月上旬至9月上旬各旬降水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系数.结果表明:降水量的年度变化及其季节分配直接导致了天然牧草产量的年度波动;4月上旬至5月上旬、6月中旬至8月上旬及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旬降水量对牧草产量均具有正效应,是牧草对水分需求的3个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影响宁夏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驱动因子,对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年均温度(℃)、4~9月平均温度、≥0℃年积温(℃)、年降水量(mm)、4~9月降水量(mm)、年蒸发量(mm)、湿润度、日照时数(h)以及无霜期(d)等影响因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宁夏干旱区草地初级生产力的最主要综合因素为水分因子、热量因子、光照因子和干燥因子,贡献率分别为50.17%、21.82%、11.84%和8.80%,其中热量因子为负效应,干燥因子的作用无足轻重;影响半干旱区草地初级生产力的最主要综合因素为积温-光照因子和水分因子,贡献率分别为63.76%和31.50%,积温-光照因子为负效应.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形成是自然因子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水分是影响干旱区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关键因素,积温、光照是影响半干旱区草地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2016年整个花铃期每日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降水量、相对湿度为气候因子,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气候因子与棉花综合品质进行关联度分析,得出5个气候因子对棉花综合品质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日最高温度日平均温度日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对一个棉花生育期内的取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日最高温度作为花铃期对棉花品质影响的主要因子,影响棉纤维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11.
周秋霞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9(11):163-165,168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6年《西安邮电学院擘报》所载的学术论文、作者及引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归纳出该刊一些特点。该刊通信、计算机科学载文较高,这体现了本校科研方向和专业特色。而所载文章作者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本省。篇均引文量偏低。  相似文献   

12.
凡纳滨对虾新品系体形性状对其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材料,对其体质量(y)、全长(x1)、体长(x2)、头胸甲长(x3)、第1腹节高(x4)、第1腹节宽(x5)、第3腹节高(x6)和第3腹节宽(x7)等8个性状进行了测定,通过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计算了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分析了不同体形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并建立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8个表型性状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全长、体长、第3腹节宽和第1腹节宽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y=0.069x1+0.202x2+0.336x5+0.577x7-28.026(R2=0.955)。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全长、第3腹节宽和第1腹节宽。2个性状对体质量的共同作用中,体长和全长对体质量的共同作用最大,其次为体长和第3腹节宽。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G9分册《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2008年所载论文的载文、作者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揭示该刊载文的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14.
基于网络数据库对《情报杂志》学术影响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CNKI的<中国引文数据库>,对<情报杂志>核心期刊的载文量、作者发文、基金发文、被引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该刊的学术影响力情况.  相似文献   

15.
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在主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多指标体系中对测定指标的评价、排序及简约,实现对多指标体系的降维.[方法]举例将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引入主成分分析中.[结果]测定指标对主成分逐步回归分析保留了对主成分影响显著的指标,剔除了对主成分作用较小或存在共线性的指标;通径分析揭示了测定指标对主成分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体现了指标间的相互作用.通径分析中测定指标对主成分决定系数的分解结合主成分特征值的百分贡献率可对测定指标进行评价,提取反映总体主要信息,真正实现测定指标的简约.[结论]主成分分析结合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可对多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评价,实现测定指标的真正降维.  相似文献   

16.
中国花鲈不同养殖模式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花鲈养殖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海水鱼养殖产业之一,对该行业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有利于促进该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实地调研数据评估了不同养殖模式下花鲈养殖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经济效益方面,池塘养殖模式下花鲈单位产量总成本最低。其中池塘养殖模式下为16.69元/kg,普通网箱养殖模式下为31.48元/kg,深水网箱养殖模式下为36.62元/kg。在成本结构方面,可变成本所占比例均高于固定成本,其中饲料成本占比最大,其余成本项目根据养殖模式而产生差异。在盈亏平衡分析与敏感性分析中,池塘养殖易受市场波动影响,普通网箱养殖具有一定的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基于此,建议池塘养殖主产区加强产业集群程度,延伸产业链。网箱养殖户应提高科学养殖技术水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管理部门应通过对花鲈苗种质量和养殖环境的有效监管为养殖生产者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7.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67份四川小麦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分析,并对性状之间进行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旨在为小麦的遗传改良与育种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四川小麦地方品种植株总体偏高,有效穗数多数在10个以下,小穗数平均为20.4,部分品种穗粒数较多、大于70粒,但千粒重和单株产量较低,平均值分别为27.5和11.2 g。筛选出一些单一或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材料。性状相关分析表明:随着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单株产量显著提高。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都表明: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正向直接影响较大。多元回归方程:Y=-21.96 1.54X2 0.18X3 0.42X5解释了单株产量变异的97.09%。因此,高产育种时,宜考虑选择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高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8.
晚粳稻米品质性状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统计分析系统SAS软件,对湖北省主栽晚粳稻品种的稻米品质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并求出了各稻米品质性状对米质综合评分的影响力及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垩白、整精米率、胶稠度是决定米质好坏的3大主要因子,而且它们的变异幅度较大并具有较大的优中选优的潜力。对米质评分影响最大的主成分首先是加工及外观品质因子,其次是粒形因子,最后是蒸煮及营养因子,各稻米品质性状间具有多重的、复杂的相关关系,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高的晚粳米的胶稠度较硬,糙米率、精米率高的晚粳米的蛋白质含量较低,垩白大的米粒较长,米饭较软。  相似文献   

19.
利用安化国家基本气象站1980~2010年大气能见度观测资料,选取不受气象因素影响的数据,利用百分位分析法、等级分析法、Ridit分析法和小波分析,研究了安化山区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安化大气能见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较差"大气能见度出现频率明显增加,20世纪90年代大气能见度水平反常优于80年代,这在很大程度上由人类活动和降水偏多造成的。相对国内其他大城市而言,安化山区年和季大气能见度年际波动特征十分显著,这与山区复杂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是分不开的。复Morlet小波分析表明,1980~2005年的年Ridit值周期变化比较明显,周期为7年左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揭示大果甜杨桃叶片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及挖掘其优异种质资源,提高优胜大果甜杨桃种 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平。【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 5 种大果甜杨桃种质资源 为研究材料,对 6 个复叶性状、3 个顶生小叶性状和 3 个侧生小叶性状进行测定,通过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其叶片表型及多样性特征。【结果】12 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 9.97%~28.94%,平 均变异系数为 16.86%,多样性较为丰富;大果甜杨桃叶片 12 个表型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可为其叶片 性状的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成分分析将 12 个数量性状分为 4 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80.723%, 可作为大果甜杨桃叶片性状选择的综合指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平方欧氏距离为 5 时,将所有材料分为 3 个类群,第 2 类群在复叶长、复叶宽、复叶主轴长等 9 个表型性状指标中均最优,可作为叶片性状育种优先考 虑的种质资源。【结论】综合各供试杨桃品种表型性状的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分析结果,大 果甜杨桃 2 号在复叶长、复叶宽、复叶主轴长、复叶鲜质量、小叶数量、顶生小叶长、侧生小叶长、侧生小叶 宽和侧生小叶鲜质量 9 个表型性状指标中表现较优,可作为叶片性状育种优先考虑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