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配方①(松杉木屑77%,麦麸20%,石膏2%,蔗糖1%)为最适宁香8号生长的培养料配方。该配方培养料的菌丝生长势最强,子实体形态最佳,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83.4%。  相似文献   

2.
雅梅 《食用菌》2011,(6):36-36
以稻草农作物下脚料为碳源添加复合肥、蔗糖、奶牛粪等,可以栽培双孢蘑菇,配方①(稻草60%,奶牛粪33%,复合肥1%,蔗糖2%,尿素1%,石灰1%,石膏2%),该配方培养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势强,产量及生物学效率较高。配方③与配方①差异最小。  相似文献   

3.
王尚堃  安志华 《食用菌》2007,29(2):29-30
以棉子壳、玉米秸、麦秸、豆秸、玉米芯为主料,对鸡腿菇栽培上常用的5个培养料配方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用玉米芯为主料菌丝生长发育、品质均最好,感杂率、畸形菇率最低;仅产量而言,5个配方产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棉子壳、豆秸、玉米芯、玉米秆和麦秸。  相似文献   

4.
不同配方培养料栽培鲍鱼菇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鲍鱼菇培养料配方以配方④(棉子壳40%,木屑40%,麸皮18%,糖1%,碳酸钙1%)和配方⑥(棉子壳10%,木屑37%,玉米芯27%,玉米粉4%,麸皮20%,糖1%,碳酸钙1%)表现较好,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平均值分别为1.39 mm/d和1.37 mm/d;子实体产量较高,平均生物学效率分别为60.74%和58.90%。  相似文献   

5.
曾应林 《食用菌》2014,(2):36-36
试验结果表明,葡萄枝粉栽培茶薪菇生物学效率可达76%,且菌丝生长浓密整齐,与杂木屑料栽培茶薪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袁留照  张洪海 《食用菌》2004,26(3):16-17
采用生物有机复合肥在双孢蘑菇培养料中进行生产性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复合肥能缩短培养料堆制发酵时间、提高培养料的质量;与合成料相比,能促使蘑菇菌丝健壮生长和增强抗性,能使蘑菇增产8%~15%,商品率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发酵隧道技术处理不同配方培养料,以不同含氮量和不同石膏含量的双孢蘑菇培养料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建堆发酵、接种养菌、出菇管理,并对其进行堆肥温度、菌丝生长速度、培养料含氮量和生物学效率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以高产、高生物学效率为目标结合生产成本因素,最后确定含氮量1.3%、石膏含量2%、石灰含量2%、磷肥含量1.5%的培养料更适于应用生产。  相似文献   

8.
曾应林 《食用菌》2013,(6):58-59
棕色蘑菇(AgaricusbrunnescensPeck)俗称棕蘑,其子实体的营养、口感和香味更接近于野生口蘑,营养丰富,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28%和1.26%,均高于双孢蘑菇2796。受到欧美及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青睐,也是我国鲜食的优质蘑菇品种。  相似文献   

9.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针菇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用醋糟、麦秸、高粱秸和玉米秸为主料,适当搭配棉籽壳栽培全针菇。试验设五个配方,配方1、2、3和4为试验组,配方5为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除配方2外,其余试验组的生物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配方4最好,菌丝生长过度快,长势好,产量高,品质好,生物效率高达132%,比对照提高33.3%。  相似文献   

10.
棕色蘑菇(Agar/cusb/sporus)俗称棕蘑,菌盖为自然棕色,菌柄白色,肉质致密、紧实。与传统栽培的白色双孢蘑菇品种相比,菌盖较大,柄粗,口感较细嫩鲜美,香味浓郁。且其克服了白色蘑菇品种由于易褐变而导致的商品质量迅速下降的问题,现已风靡欧美等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高品味食用菌,产品出口市场广阔,栽培前景看好。目前从日本引进的棕色蘑菇品种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试种或引种成功。我们在棕色蘑菇引种试验基础上,对菌丝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文隽  雷萍  孙悦迎 《食用菌》2010,32(3):32-33
研究了白灵菇菌种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发育和出菇等情况。结果表明:最佳的母种培养基为棉子壳综合培养基,最佳原种培养基为麦粒培养基,最佳栽培料培养基为配方①培养料(棉子壳80%,麸皮13%,玉米面4%,石灰1.5%,蔗糖1.5%).生物效率可达58.60%。  相似文献   

12.
培养料自热后发酵栽培蘑菇陈国朱(福建省莆田市食用菌开发中心351100)陈玉先(莆田市郑坂中学351142)近年来,我市蘑菇栽培从零星分散、每户栽培五十、一百平方米的小户经营,迅速转变为大户栽培,每户栽培四、五百平方米或几千平方米,最大的已达1.7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ZM - 1棕蘑菌丝和 333白蘑菌丝做了大量的相关环境条件适应性的对比试验 ,得出结论 :适宜ZM - 1棕蘑菌丝生长的棉壳培养料中尿素用量为 2 %左右 ;培养料含水量 5 5 %~ 6 0 % ;菌丝培养最适温度 2 1~2 8℃ ,菌种缺氧冷藏 (4℃ )一年对菌丝无明显影响 ,这为棕蘑菌种生产、培养、保存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4.
为选择适合我省栽培的蘑菇品种和最佳栽培基质配方,设计了棕色蘑菇1号、大棕蘑和双孢蘑菇2796,分别利用配方1和配方2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2更适合3个品种的生长,棕色蘑菇1号与大棕蘑的产量性状差异不显著,产量均比2796略低,生物转化率约为25%。棕蘑1号具有较强的耐低温性。  相似文献   

15.
巴西蘑菇培养料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1个配方进行试验,筛选出一种适合巴西蘑菇生长的高产培养料配方:棉籽壳42%,麦草28%,牛粪20%,麦轶5%,石灰2.5%,过磷酸钙1%,石膏1%,尿素0.5%。用这种培养料栽培巴西蘑菇,产量可达到9.12~9.59 kg·m~(-2),生物学效率为39.65%~41.70%。  相似文献   

16.
棕色蘑菇俗称棕蘑,也称波希美亚种,是英国的代表种,营养价值高,品质优良,是一种既可鲜销又可加工的绿色保健食品。ZM-1是由日本丸虹株式会社提供的棕蘑新品种,我们于2000年下半年引进,2001年春季进行小面积出菇试验获得成功,当年秋季开始在两只菇房试种50m~2,分别获得6.8kg/m~2、7.3kg/m~2的较高产量。现将一年来在试种过程中摸索出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以木粒、甘蔗渣部分替代木屑栽培容耳1号,结果表明:配方(1)(木屑43.48%,木粒33.91%,麸皮19.71%,碳酸钙2.90%)栽培效果较好,木耳产量高、品质好,生物学效率为100.51%,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8.
陈国朱 《食用菌》1996,18(6):17-19
无粪蘑菇栽培,我市自1989年总结鉴定推广以来,面积逐年增加,技术也不断创新,产量明显提高,年栽培面积已超过250万m~2,生物转化率约45%,单产约11kg/m~2。高产的关键技术为以下三方面。 一、培养料后发酵 近年来,我市塑料菇房迅速兴起,与原来土墙菇房比较,具有成本低,建造易,保温保湿性好,产量高等优占。为适应本地菇房特色,掌握后发酵技术,设计了四个处理的试验:Ⅰ自热后发酵1;Ⅱ自热后发酵2;Ⅲ加热后发酵;Ⅳ一次发酵。每处理用一座菇房,栽培面积200m~2,用料5000kg。结果四个处理分别收鲜菇2398kg、2270kg、2351kg和1580kg,生物转化率分别为47.9%、45.4%、47.0%和31.6%。从试验中可看出三个事实:①后发酵的产量比一次发酵的高48.1;②自热后发酵的产量比加热后发酵高2%;③同是自热  相似文献   

19.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白灵菇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6种配方培养料对白灵菇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培养料对白灵菇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生育期、子实体性状、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等均有较大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使用以棉籽壳为主料的培养料栽培白灵菇优于以玉米芯、木屑为主料的培养料,其中配方①培养料(棉籽壳80%,麸皮13%,玉米面5%,石灰1%,石膏1%)的菌丝生长速度快、生长势最强,出菇较快且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可达50.73%)。  相似文献   

20.
韩丽荣  何莉莉 《食用菌》2005,27(2):19-19
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是一种高温季节发生的菌类。产品除以鲜品供应市场外,还制成罐头出口。我国大陆于1972年开始进行鲍鱼菇的开发研究,现已在内地部分地区开发和推广。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我们进行了不同培养料配方栽培鲍鱼菇试验,现将部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