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根据泡桐根条萌发能力强,含水量高(经测定达80%以上)的特性,笔者于1981年对泡桐短根育苗的效果做了如下试验。一、材料和方法试验选用同一无性系的白花泡桐种根,按粗(1.6-2.6厘米)、中(1.1-1.5厘米)、细(0.5-1.0厘米)划分为三级,各级又分为15、10和5厘米三种长度,共组成9个级,即15粗、15中、15细,10粗、10中、10细,5粗、5中和5细。试验分两部分进行。第一、1981年2月初  相似文献   

2.
<正> 泡桐种根的贮藏,各地通常用砂藏、室内堆置和露天堆放等方法。哪种方法较好,没有报道过。我们为探索泡桐种根贮藏的适宜方法,对白花泡桐的种根用不同方法贮藏,测定其含水量下降的比例,研究其对种根发芽时间、发芽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一、材料和方法选用本院苗圃的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1978年1月3日苗木出圃后,选取种根90条,按粗、中、细分为三级。粗的直径为1.6—2.6厘米,中的为1.1—1.5厘米,细的为0.5—1.0厘米。每级30条,随机分为三个组合,每个组合包括粗、中、细各10条,在室内经过一周阴干后,分别在室内常温条件下,用  相似文献   

3.
我场职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实行领导干部、工人、技术员三结合,多育苗、育好苗。今年在水东苗圃育杉苗30亩,获得亩产18万株(按虚面积计算,若按实面积算亩产苗30万株),平均苗高27厘米,根径粗0.4厘米;最高达62厘米,根径最粗达0.8厘米的优良成绩,为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提供了大批壮苗。在培育杉苗过程中,我们主要掌握了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泡桐的营养器官具有很强的萌芽能力,采用理根育苗,解决造林所需的苗木.①在种根年龄相同的情况下,种根越粗,养分含量越多.种根粗壮的发芽率和成活率都高于种根细弱的,如资阳县大佛公社四大队用直径1厘米以下的和直径1.5—2.5的种根,各育苗0.3亩(其它条件相同),结果,种根直径1.5—2.5厘米的出芽率为90%,平均苗高为0.69米.种根直径在1厘米以下的出芽率仅15%,苗木平均高为0.28米.太  相似文献   

5.
刚竹属散生竹,次生枝育苗非常困难。1973—1974年我们进行了埋株分植育苗试验,效果较好。如1974年,埋株8株,共产生有根苗152株,幼竹最高55厘米,根径最粗0.2厘米。1975年离体分植,成活108株,当年繁殖竹苗526株,最高103厘米,根径最粗0.5厘米,1株分植竹又繁殖成1丛小竹苗。  相似文献   

6.
香柏(Cupressus funebris Endl.)一般采用种子育苗,种子育苗两年才出圃定植,时间较长。一九七八和一九七九年我们进行了香柏的插条育苗试验,并获得成功。插条育苗一年苗高达1米以上(种子育苗一年苗高仅40—50厘米)可出圃定植。香柏插条育苗是选取0.3至1厘米粗的枝条,截取插条长为10—15厘米,其截口应平滑。在苗床上以20厘米的行距开浅沟,沟宽5厘米,沟内以5厘米间距插条,插条入土深3—5厘米。扦插时应使插条靠于浅沟一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生长快,适应性强,材质坚硬,深受群众喜爱,是陕南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一九七四年开门办学中,我们调查了南郑山口子、勉县金丰大队等社队林场的马尾松育苗。他们的经验很好,培育的一年生苗木高达30—35厘米,最高的50厘米;根径0.3—0.4厘米,最粗的0.45厘米。苗齐、苗全、苗状,亩产30—35万株。现将其主要作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过去我省云杉育苗主要用遮荫方法,成本较高,花费人力也多。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从1973年开始了云杉全光育苗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4年生全光苗高15.2厘米、基径粗0.4厘米,分别比4年生遮荫苗高11.8厘米、基径0.2厘米的高29.6%和96.5%。由于全光育苗生长健壮,因而造林成活率也由70%提高到85—90%。通过几年的探索,我们认为,要搞好云杉全光育苗,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细致整地播种前一年秋季要深耕(20—25厘米)圃地,春季土壤解冻后,再深翻一遍(15—20厘米),每亩施六六六粉4斤,堆肥5方,耙平  相似文献   

9.
<正> 为更快地培养量多质好的泡桐苗,我们于1979年进行了泡桐根段(粒)育苗试验,共育根440小段,首获成功。现介绍于下: 一、选地及整理因泡桐根质地脆,穿透力差,应选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的壤土作圃地。苗圃地在前一年冬天深翻30厘米以上,育苗前每亩施足猪牛粪或堆肥30—40担,并均匀翻入土中,平整耙细,以待育苗。  相似文献   

10.
这里介绍一种简易的毛白杨育苗法,用温水浸泡插穗育苗法,这种方法不需复杂的工序。易操作,易掌握,效果较好,据我们试验,成活率可达90%以上。一、选条:从圃地选择生长健壮,发育良好,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也可选用根蘖条。二、处理种条:将采集的种条,按上、中、下分别剪截,下部条穗长18厘米,中部20厘米,上部条长22—25厘米。切穗上端保留1—2个健壮侧芽,切口要平滑,切忌劈  相似文献   

11.
1983年,我们在曹村公社十二里庄大队,用地膜覆盖埋根育泡桐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年平均苗高4.07米,地径5.1厘米。当年出圃4米以上的一级苗占49.3%,比露地埋根育苗多4—27%,现将育苗情况介绍如下。 一、用地膜覆盖埋根育泡桐苗的方法 育苗地为沙壤土,在地表以下70厘米处有一层厚20厘米左右的壤质夹层,夹层以下为纯沙土。土壤透性良好,PH值7.2,地下水位在3米左右。育苗地有较好的排灌条件。育苗种根采自本大队苗圃的两年生泡桐,50厘米土层内的根系。地膜为农用聚氯乙烯塑料薄膜。  相似文献   

12.
1980年,我场共培育国外松苗15.2亩,共用种子42.2斤,计产合格苗33.23万株,平均每斤种子产苗7874株.平坦分场创造了湿地松育苗高产记录,每斤产苗11082株,铁路林分场、老山科研所创造了火炬松育苗高产纪录,每斤分别产菌10000株、11111株.苗木生长良好,湿地松苗平均高25—30厘米,粗0.4—0.6厘米,最高52厘米,粗0.9厘米,火炬松苗平均高20—25厘米,粗0.5厘米,最高54厘米,粗1.2厘米.  相似文献   

13.
<正> 葡萄育苗有扦插、压条、嫁接、营养袋、电热育苗等方法,但以扦插育苗应用较多。现将葡萄扦插育苗方法简介如下: 一、插条的剪截: 供扦插用的插条一般剪留2—3芽(10—20cm)一段,上端离芽眼1.5厘米左右剪成平茬,下端离芽1厘米左右剪成45度的斜茬,剪好后每30根扎成一捆,标好品种,底部戳齐,将基部放人清水中浸一昼夜,充分吸水。  相似文献   

14.
近多年来,我场油松育苗连续获得了稳定丰产。据调查,培育的一年生苗一般高达7—12厘米,根径0.16—0.23厘米,亩产14—20万株;两年生苗高16—18厘米,根径0.3—0.4厘米,亩产10—16万株。为造林、次生林改造,提供了大量优质合格苗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不少新的泡桐育苗方式逐渐得以推广。我县除泡桐露地育苗外,还有地膜育苗、纸钵育苗,以及温床催根技术等。为了探求最佳的育苗方式,我们于1984年进行了不同埋根育苗方式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于后。一、材料与方法试验地设在我县许庄镇上吕村11队育苗专业户周增耀责任田内。树种为豫选1号泡桐。地膜宽度40厘米。(一)处理方式:试验分4种处理。1.处理Ⅰ催根 高垄 地膜。种根入农膜温床催根,根原始体普遍出现后,移栽  相似文献   

16.
目前枣粮间作面积迅速发展,需要培育大批优质枣苗。为此,我们进行了枣树地膜覆盖归圃育苗试验。现将育苗方法和效果介绍如下,供参考。一、育苗方法首先将育苗地全面深翻(30厘米以上),每亩施基肥7500公斤,灌足底水,水渗后待土壤松散时,分大小行栽植。大行宽1米,小行70厘米,株距25—30厘米。选金丝小枣1年生、高20—50厘米、带母根10—20厘米的根蘖苗,随起苗,随沾泥浆,随包装运输。运回后及时将苗根浸泡在清水中,24小时后开沟栽植。栽前将苗梢  相似文献   

17.
柳杉是我区的主要用树树种,群众乐于栽植,但往往因缺少苗木或苗木质量不佳而影响基地建设。为此,我站于1982年在高一、水门头大队进行了育苗试验,当年苗高平均30.3厘米(最高达61厘米),根径0.30厘米(最粗达0.57厘米),每亩产苗(高25厘米以上)12.12万株,达到了丰产壮苗要求。1983  相似文献   

18.
刺槐林质好,生长快,分布广,适应性强,是苏北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了尽快实现林木良种化,我们沿黄河故道两岸,选择优树,在张圩林场采用封闭催根育苗,成活率达96%,苗木生长较旺盛.现将做法介绍如下:一、插池设置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东西向挖深0.5米、宽1米的沟.沟内灌足水,铺一层湿沙.二、剪取根穗一般在3月初,剪取选定优树的插根.粗度为0.5—2厘米,长度为15厘米.剪好的根,要按大小头顺序放,并分级,分无性系,以备扦插.三、插根时间3月上旬至4月初.四、扦插方法在插池内的湿沙上开沟,将插根大头向  相似文献   

19.
我场的四个苗圃都为沙壤土,过去繁殖毛白杨主要是采用平埋法。为了改进埋条方法,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今年进行了不同埋条方法的对比实验,其中弓形埋条育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苗全、苗旺、幼苗根系完整;亩产苗4500株左右。一年生苗木平均高163.3厘米,比平埋的高11.7%。平均基茎1.41厘米。除母条粗头切口及其附近有粗根外,在母条上方,幼苗茎基上长出3至5条长20厘米以上的支根,形成了幼苗自己的根系(图1)。  相似文献   

20.
早在1976年时,我区曾有人对泡桐埋根造林技术做过试验,当时主要在平原灌区的畦梁上应用过。1984年,我们在蒲城县平路庙乡第一次将埋根造林直接应用在农桐间作上,试验面积13.3公顷,并结合应用了河南农学院“泡桐速生丰产,培育无病壮苗技术”。取得了显著效益。具体做法是;选用豫杂一号桐根,根粗1.5—2厘米,长15厘米左右。凉晒1—2天后,于3月下旬上床催芽,在气温为20—30℃时,约10天左右即可露自,一般15天可全部露白。埋根坑深100厘米,宽60—80厘米,内施30—40公斤土肥、0.5—1公斤磷肥。栽植采用两种密度:一种是农桐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