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裴晓勇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2,(1):17-21
我国长期采用的工业与城市偏向型发展模式,导致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长久下去,这种现象会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稳定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该文通过分析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的现状与原因,提出我国应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建立高效合理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而提高我国农村基本公共设施、文化、基础教育及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力度。 相似文献
2.
对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从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缘由及作用、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对策、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基层政府组织建设与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3.
利用第二次农业普查的数据,通过分析目前山东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总体水平,比较山东、全国与东部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状况,发现山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探析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原因,并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5.
城乡“二元结构”利益固化的财政政策,导致局部地区城乡公共服务差异大,且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因地而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根本目标在于实现公共服务城乡统筹发展,应加快扩大国家财政“三农”支出比重、明确地方财政承担“三农”支出的责任、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并同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农村社会组织是最能代表农民利益的群体,其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着坚厚的制度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政府公开采购、政府定向采购和政府补助是其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3种模式。鉴于影响这3种模式运作的影响因素不同,它们分别有不同的运作流程。3种模式的优化组合、基本公共服务生产效果评价、农村社会组织异化、政府监管、模式运作的区域化以及实践经验的理论提升等6个问题是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7.
王启东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9(3):108-110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利益主体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显现,需要通过制度安排,加大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日趋完善,但城乡二元分割的现象也更加明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阶段,国家政策对于“三农”的倾斜力度不断加大,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力加快农村的发展速度,协调好城乡间的统筹关系,加快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步伐,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是顺利实现统筹的关键举措。为解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下、供给不足的问题,应深入研究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机制,补齐农村这块“短板”。本文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文献梳理,按照城乡统筹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当下存在的问题、解决机制以及对策研究进行整理,提出今后可能深入研究的发展空间,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分析了广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现状,继而提出了广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建立管理制度体系、完善权责体系、健全要素保障机制、创新供给模式、构建评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广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性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城乡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基本公共设施供给和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究其缘由,城乡二元体制、财政投入有限、政府缺位错位等是根本因素。江西省南昌县在城乡教育、卫生医疗、就业保障和公共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有效供给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湖南省近年来加大了对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力度,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但是,湖南省农村公共产品及服务供给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乡村基础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当地农民的需求,水利设施整体匮乏、村组道路进展缓慢、乡村教育与医疗亟待提高、科技服务急需完善。要扩大湖南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有效供给,需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方投入的筹资渠道;需科学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及服务供给的结构和优先次序;需健全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的监督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满足农村居民的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实现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必须改革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单中心供给模式,构建起与后农业税时代相适应的新农村社会 治理结构的“政府主导、市场引入、社会协同、农民合作”的多中心供给模式。该文分析了多中心供给模 式的依据、实现路径,并结合成都市的实践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以及供给效率低下的现状迫切需要新的供给管理理念。该文提出了基于精益管理的精益供给理念,并就该理念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4.
胡旺联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7,(2):38-41
小额信贷是20世纪90年代政府采用的一种最直接的扶贫方式,也是一种新兴的农村金融业务方式。但由于在我国还不完全具备小额信贷推广实施的条件,对它的性质和特征的认识,还停留在原有的公益性和扶贫性上,对它的有偿性和商业性的特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该文分析了小额信贷产生发展的条件,并提出了改善这些条件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锋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20,(3):12-20
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以及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都离不开农村的人力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人口素质持续提升,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也相应提升。但是城乡人口受教育水平差距仍然明显。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到底怎么样?城乡差异情况又如何?形成城乡差异的动因如何?该怎么应对?为回答这几个问题,文章系统梳理、分析了我国城乡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历史数据,构建了人口受教育水平指标; 对比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与城市人口存在近30年的差距,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15年的差距。约束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提升的因素是综合性的,例如城镇化进程、农业行业工资水平差异、城乡收入差异等。据此并结合文献调研情况,该文提出对策建议,包括增加农村教育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推动城乡人口双向流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等,以此促进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整体提升,为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16.
郭秋玲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8,(4):30-33
长期以来,我国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历史性欠账较多,供给严重不足。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仍存在着各级政府职责不清等诸多问题。该研究基于治理和善治理论,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旨在实现公共产品的最优配置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使农村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农民的“原子化”和村两委的“泛行政化”导致公共事务治理陷入困境。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重要的经济组织,具有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明确合作社的参与路径对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依据农村公共事务的内容,合作社的参与路径分为三个方面:(1)参与经济事务治理,包括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规模生产与产业化经营、提供资金支持、优化配置公共资源;(2)参与政治事务治理,包括参与民主选举、影响决策制定、监督公共事务、培养社员民主意识;(3)参与社会事务治理,包括承担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组织文化教育活动、提供社会保障、调解农村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18.
林安红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7,60(1):10-14
该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的资源困境的现状解读,指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的资源困境与公共利益是相悖的。面对这种相悖的状况,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协调发展,公共利益的调适与平衡,怎样才能实现?该文以公共政策分配为工具,结合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监控——公共政策评估——公共政策终结这一完整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如何在这一完整的运作流程中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促成城乡公共产品资源配置间互动的平衡,以达到实现公共利益的调适与平衡,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魏珊珊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1,(1):39-4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我国城乡统筹的有力保证。目前对新农保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该制度的建制、建立的必要性、制度设计及制度的城乡衔接等几个方面。对这些文献的焦点问题进行整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