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病原鉴定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周至、户县的猕猴桃根结线虫的二龄幼虫、雌虫和雄虫的形态观察与与数据测量,鉴定出该线虫属于根结线虫属的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gto(kofoid and White,1919)chit-wood,1949)。化学防治试验表明,呋喃丹、克线磷、久效磷、DBCP、甲基异柳磷五种药剂中,以甲基异柳磷防治效果最好,DBCP、克线磷次之,呋喃丹防治效果最差。猕猴桃果园施用化肥,会加重根结线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桃树砧木品种筑波4号筑波5号对爪哇根结线虫的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桃树砧木品种筑波4号(Prunus persica'tsukuba-4')和筑波5号(P.persica'tsukuba-5')的抗根结线虫性能和抗原价值,对实生钵苗采用人工接种、根系次氯酸钠-酸性品红染色等方法研究了其对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的抗性.结果表明:接种后30~40 d,90株筑波4号中9株有线虫侵入,1株产生根结,侵入根中的13条线虫有11条未发育,2条发育至3龄阶段,无雌成虫形成;90株筑波5号中11株有线虫侵入,5株产生根结,侵入根中的24条线虫20条未发育,4条发育至3龄阶段,无雌成虫形成.表明2品种高抗爪哇根结线虫;实生苗个体间存在显著的抗性分离现象,但分离范围较小,只存在免疫和高抗2种基因型;免疫株率分别为98.9%和94.4%;对爪哇根结线虫均具有极强的抗侵入与抗发育能力,接种侵入率分别为0.014%和0.027%,根中线虫分别有15.4%和16.7%发育至3龄幼虫阶段,未形成成虫.筑波4号、筑波5号是极优异的抗爪哇根结线虫桃砧木品种和抗原植物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
从发生根结线虫病害的丝瓜、柑桔、水蜜桃等作物的根上的根结线虫卵囊上分离获得6株绮丽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elegansLendner)。接种试验证实这些分离物可寄生南方根结线虫的卵。  相似文献   

4.
1986~1988年,系统观察了牡丹、芍约根结线虫病害的症状。发现根结线虫侵染牡丹、芍药的营养根,不侵染主根系。发病严重的植株,单株根结重量可达300~400g;形态学研究证明:牡丹根结线虫为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芍药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牡丹、芍药田间的许多杂草是据结线虫的野生寄主。初步防治试验认为:秋季(9月中旬),分根移栽时,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杀线剂1000倍液浸根10min,防效为75%。在生长季(4月下旬),用10%克线磷或15%涕灭威颗粒杀线剂处理田间土壤,防效分别为62%,74%左右。  相似文献   

5.
杉木半穿刺线虫病病原线虫是柑桔线虫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在福建一年发生10~12代,以卵囊和二龄幼虫在根部或根际土壤中越冬,二龄雌幼虫侵袭根部,完成一世代时间是3~5周。种群数量自然消长与土温有关,而主要与杉木根萌发期一致。虫口密度一年内出现两个高峰期,阳坡比阴坡高,随林龄增大而递增。线虫在土壤中垂直分布深度达1.2m,而虫口密度最大是分布20~60cm土层。卵囊的活卵率平均为85%,卵的孵化率在杉木浸汁液中是90%,在清水中是70%。在清水中从卵发育至雄成虫需46~55天,雌幼虫在根外不能发育成虫。卵的发育最高温度35℃,致死温度40℃,雌雄虫性比为56:1。  相似文献   

6.
<正> 柑桔根结线虫病又叫柑桔根瘤线虫病,在我国各柑桔产区发生为害。病株树势衰弱,严重者整株枯死。一般减产10%~15%,重者减产50%以上。 1.为害特点。此病原线虫为害根部后,使幼嫩根组织过度生长,形成大小不一的根瘤。新生根瘤一般乳白色,后逐渐变为黄褐色。以细根和小支根受害最严重,有时主根和侧根也可受害,细根受害在根尖形成根瘤,小支根受害后除产生根瘤外,还引起肿胀、扭曲、短缩等症状。严重受害时,可产生次生根瘤,并发生大量小根,使根系交互盘结成团,最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纳米技术,将黄皮酰胺(Clausenamide)制备成纳米微乳剂,增强其在使用环境中的稳定性,延长药效并提高其生物活性和防治效率。【方法】使用界面聚合法制备黄皮酰胺纳米微乳剂(NMEC),用zeta激光粒度分析仪和透射电镜(TEM)对纳米颗粒的粒径及形态进行测试和表征观察,在紫外灯下进行光降解测试,并用NMEC对爪哇根结线虫进行室内杀线活性测定和盆栽防效试验。【结果】制备的NMEC的等效粒径为(124.4±5.5)nm,包封率达到(95.17±1.42)%,4和6 h光降解率分别较黄皮酰胺丙酮溶液低18.52%和14.32%。NMEC对爪哇根结线虫的卵和2龄幼虫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100 mg/L NMEC处理卵的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药剂(常规黄皮酰胺、灭线磷和克线磷)处理;在48 h时,200和400 mg/L NMEC处理2龄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90.67%和99.33%,显著高于同质量浓度对照药剂处理,并且200 mg/L NMEC的杀线活性显著高于400 mg/L对照药剂处理。在盆栽试验中,NMEC处理空心菜的鲜质量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和对照药剂处理;在药剂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NMEC处理的根结数和根结指数分别为17.67和2.91,均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药剂处理;在药剂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NMEC处理的根结数和根结指数分别为8.91和1.75,与质量浓度400 mg/L对照药剂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结论】NMEC对爪哇根结线虫具有良好的杀线活性和防治效果,应用和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渍法测试质量分数为3%的阿维菌素EC、质量分数为10%的噻唑膦GR、质量分数为15%的灌根阿维·毒EC及质量分数为1.8%的阿维·丁硫克百威EC在不同质量浓度和时间处理下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囊、卵孵化及2龄幼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均对线虫卵、卵囊孵化起抑制作用,对2龄幼虫有致死作用。随着药剂质量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线虫卵、卵囊孵化的抑制率,2龄幼虫的死亡率显著提高。其中10%噻唑膦GR 25 mg/L对线虫卵囊孵化的抑制效果最好,处理8 h抑制率达76.9%,16 h后达100%;3%阿维菌素EC 10 mg/L对线虫卵孵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处理8 h达80.9%,16 h后达100%,同时不同药剂对2龄幼虫的活性测试结果表明,3%阿维菌素EC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杀灭活性较强,其LC50为1.970 1 mg/L,15%灌根阿维·毒EC的活性最弱,LC50为919.878 1 mg/L。  相似文献   

9.
4种杀线虫剂对红掌相似穿孔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杀线虫剂克线磷、福气多、涕灭威、卡线特对红掌相似穿孔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红掌在被相似穿孔线虫侵染前或侵染后,在根际土壤中施用供试药剂,均能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且在侵染前用药防治效果更好;每盆施用克线磷1.2 g、福气多1.5 g和涕灭威0.9 g,不仅能有效地杀灭红掌根和根际介质中的相似穿孔线虫,且能将病级控制在1以下;在红掌被相似穿孔线虫侵染发病的情况下,施用上述药剂虽然也能有效地杀灭线虫,但因施药前红掌根部被线虫侵染而严重腐烂,故对植株病情的恢复效果较差;卡线特对红掌有药害,不宜用于红掌相似穿孔线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10%噻唑磷颗粒剂、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5%灭线磷颗粒剂、1.8%阿维菌素乳油、0.5%阿维菌素颗粒剂和5亿活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等6种杀线虫剂对香蕉相似穿孔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香蕉植株在被相似穿孔线虫侵染前或侵染后,在香蕉根际土壤中施用以上6种杀线虫剂均能有效地防治该线虫的发生与危害,且在该线虫侵染香蕉植株前用药防治效果更好。其中,10%噻唑磷颗粒剂表现出最好的防治效果,各制剂用量处理防治效果均达100%,但在试验过程中香蕉植株表现出了轻度药害;而0.5%阿维菌素颗粒剂不仅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还可有效促进香蕉植株的生长。建议在田间可将10%噻唑磷颗粒剂低剂量和0.5%阿维菌素颗粒剂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11.
昭通市苹果绵蚜的越冬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绵蚜在云南昭通市10月下旬部分虫就进入越冬期,翌年1月中下旬开始迁移活动。冬季,苹果绵蚜主要集中在主干上的结疤、剪锯伤口等部位,各龄虫均能越冬,其中,以2龄虫为主,1龄虫、2龄虫、3龄虫、4龄虫和成虫占总虫量的比例分别为8.4%、34.9%、23.2%、19.9%和13.7%。在田间尚未采集到性蚜和卵。与发生高峰期比较,冬季田间蚜群量和每蚜群虫量分别下降31.2%和67.3%。  相似文献   

12.
鞭节华扁叶蜂是浙江省新发现危害柳杉立木的毁灭性害虫。幼虫取食2年生枝梢的针叶和树皮,引起枝梢枯死或脱落,最后整株枯死。该虫在浙江丽水la发生1代,以预蛹在土室内越冬。幼虫5~7龄,4龄以后食量较大。成虫无明显趋光性,每雌平均产卵27.6粒,雌雄性比1:2。  相似文献   

13.
寄主龄期对菜蛾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被寄生时的龄期对菜蛾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发育历期、结茧率及羽化雌蜂寄生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寄生于3龄小菜蛾幼虫的菜蛾绒茧蜂其卵—幼虫期的发育较寄生于2龄或4龄个体的要快,结茧率及羽化后雌蜂寄生能力要高,但寄生不同龄期寄主个体间的成蜂羽化率没有差异,表明小菜蛾3龄幼虫较2、4龄幼虫对菜蛾绒茧蜂的适合性要高.不同龄期被寄生的小菜蛾幼虫均有部分个体在寄生蜂幼虫成熟啮出前死亡,这种死亡在2龄、3龄时被寄生的个体中主要发生在幼虫期,而4龄幼虫被寄生的个体死亡发生期则逐渐向蛹期转移,4龄第三天被寄生的小菜蛾蛹期死亡率达62.5%,表明小菜蛾4龄幼虫对菜蛾绒茧蜂的适合性随年龄增加迅速下降.文中还讨论了寄主龄期适合性与该蜂产卵选择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黑荆盗毒蛾是黑荆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在福建一年发生3代,以幼虫越冬,卵成块产于小枝条上,5~8天孵化,幼虫5龄,主要取食嫩叶,幼虫老熟时下树,多在草丛或枯枝落叶中结茧化蛹,蛹期8~10天,成虫羽化后当晚即可交尾,第二天开始产卵,每堆产卵量127~386粒,90%敌百虫体积分数1×10-3,80%敌敌畏体积分数5×10-4,20%氰戊菊酯体积分数1.25×10-4对1~3龄幼虫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饲养天蚕温度与幼虫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25℃和30℃,稚蚕1-3龄期,相对湿度70%,大蚕4~5龄期,相对湿度75%,饲养天蚕幼虫,探讨天蚕幼虫在不同温度下的食叶量、消化量以及消化率,对天蚕幼虫的生长发育速度以及茧质等方面进行试验调查。结果表明:25℃区的各项指标优于30℃区和20℃区。5龄期叶丝转化率,雌、雄平均茧层率25℃区8.0%〉30℃区7.5%〉20区6.7%。可确认适宜的饲养温度:1-3龄的稚蚕为25℃~28℃,湿度70%;4~5龄的大蚕为22℃-24℃,湿度为75%。  相似文献   

16.
娄金贵  许小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398-1398,1401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力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减弱,1~3龄期幼虫的LC50值小于0.2mg/L;4龄后幼虫的敏感性降低,LC50值为0.457 mg/L,毒力仍然很高。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对甜菜夜蛾有优异的防治效果,用0.5%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EC(ai)3.0 g/hm2,防治效果90%左右,持效期10 d以上。  相似文献   

17.
枯叶蛱蝶规模化人工繁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成虫繁殖的空间条件、补充营养、卵期保育和幼虫饲育技术等的研究,找出了枯叶蛱蝶规模化繁育中的关键条件.在2头/m2的成虫密度条件下,雌蝶在一个高3 m、占地50 m2的网室空间内平均产卵量达到2457粒;10%~20%蜂糖水溶液能满足成虫营养需要,雌蝶平均产卵量为236.8~243.3粒;在蜂糖水中加入5%乙醇后,雌蝶平均产卵量最高达到279.8粒;将每日产下的卵收集起来在小玻璃瓶内保育,在卵临近孵化时将小瓶夹在寄主叶片附近;幼虫1~2龄期间在室外寄主上套袋放养,放养虫口密度为100~150头/袋;3~5龄期在室内饲养,饲养密度为600~800头/m\+2,室内温度控制在19~28℃;健康蛹不需要附着在物体下亦能正常羽化,但不宜在低温下贮存.   相似文献   

18.
对西方(ApismeliferaL.)采用1和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的王台接受率和不同时间取浆浆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2日龄工蜂幼虫的王台接受率(80.67%)极显著高于1日龄(49.33%)(P<0.01);(2)1和2日龄幼虫产浆的台平均产浆量最高峰分别在各自移虫后第84h和第72h,浆量较高时段分别在移虫后第78—90h和第68—78h.2个日龄幼虫产浆最高浆量之间及浆量较高时段的浆量均无显著差异,但采用2日龄幼虫产浆的比1日龄幼虫的提前12h达到台平均产浆量高峰和浆量较高时段.(3)采用2日龄幼虫产浆其总产浆量可比采用1日龄的增加56%.通过试验认为,西方蜜蜂产浆采用2日龄幼虫,并在移虫后第66—78h内取浆最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具有较好杀线虫效果的生物杀线虫剂。[方法]对根息患和线虫必克分别采取拌根和稀释100、300倍灌根浸泡盆景处理,阿维菌素乳液稀释500倍灌根浸泡盆景处理,比较这几种生物杀线虫剂对盆景植物携带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根息患和线虫必克对盆景根围的植物病原线虫均有明显的杀灭作用。根息患和线虫必克稀释后浸泡盆景的作用效果显著优于拌根的作用效果,其中,以根息患稀释100倍的杀灭效果最佳,与阿维菌素稀释500倍相比,无论是杀线虫剂的药效作用,还是持效期方面,作用效果十分接近。[结论]根息患稀释100倍灌根浸泡盆景处理对盆景植物携带线虫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扶桑绵粉蚧已入侵广西,并在朱槿上成功定殖,且对朱槿造成一定的为害,研究杀虫剂对其毒杀作用, 可为其大暴发时的应急防治提供参考。采用浸叶法测定了丙溴磷、毒死蜱、吡虫啉、印楝油对取食朱槿的扶桑绵粉蚧 的毒杀效果,用Probit Analysis 建立毒力回归方程,比较了扶桑绵粉蚧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印楝油对 扶桑绵粉蚧的直接毒杀作用较弱,药后3 d 最高浓度(10 mL/L)对一龄若虫的致死率仅为66.43%,对其他3 个虫龄 几乎无直接毒杀作用;另外3 种化学杀虫剂均具较强的毒杀作用,药后3 d,大多数试验浓度的校正死亡率在50.00% 以上,最高浓度的死亡率均超过90.00%;不同虫龄的敏感性顺序为一龄跃二龄跃三龄跃雌成虫,药剂的敏感性顺序为 丙溴磷跃吡虫啉跃毒死蜱。说明化学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的直接毒杀效果显著,但不同虫龄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差异 较大,田间用药宜根据虫龄结构,选择合适的药剂、剂量和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