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旱荒漠区抗旱节水造林技术应用效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荒漠区 ,造林能否成功 ,完全取决于水分因子 ,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抗旱节水造林技术 ,最大限度地创造造林条件 ,是抗旱造林研究的主要课题。经历年来的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总结出了 6种抗旱节水造林技术 ,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我县大量应用推广抗旱造林实用技术,从而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成活率由过去50% -60%,提高到现在90%以上,现将近几年在实践中常用的几种抗旱造林技术介绍给大家,供参考应用。一、覆膜造林技术覆膜造林技术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湿度,形成的小气候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发育。近两年来,通过对比试验,覆膜造林比不覆膜造林成活率可提高  相似文献   

3.
赤峰市各地抓住今春墒情好的实际,及早动手,做好春季造林的各项准备:春造动员“早”准备;生产任务“早”落实;苗木供应“早”筹备;抗旱物资“早”到位;造林技术“早”培训。  相似文献   

4.
巴林左旗套袋覆膜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业局自1994年开始试用塑料套袋、覆膜抗旱造林技术以来,经过近20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一整套塑料套袋、覆膜抗旱造林技术,大幅度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为巴林左旗林业生态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套袋造林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套袋造林即小根系苗木套袋造林,是对一年生山杏、沙棘实生苗或二年生落叶松、油松实生苗进行套袋造林。赤峰市巴林左旗于1994年进行试验,当年  相似文献   

5.
杨树深栽造林技术孙海鹏杨树深栽造林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单位、个人所认识和应用,推广面积不断扩大。本文介绍一些杨树深栽的技术要点及生产中应注意的事项。杨树深栽造林是抗旱造林的一种新方法。其操作步骤是先用开沟犁开出深45厘米左右的深沟,再在沟底用锹挖坑,坑...  相似文献   

6.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抗旱造林综合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并在生产中进行试验总结,提出了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抗旱造林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7.
抗旱造林技术在北方地区尤其在辽西地区较为常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了解不同植物的耗水特性,并应用有效的抗旱造林技术,提高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通过对辽西地区抗旱造林综合技术分析和阐述,重点分析了植物耗水特性、树种选择、整地方式、造林时机选择,育苗技术、栽种技术等,结合树木的生长情况,因地制宜,采用针对性的抗旱造林技术措...  相似文献   

8.
豫南地区随着春旱的持续和加剧 ,对春季育苗、新造林、经济林管理等林业生产带来了不良影响。本文通过一系列防旱抗旱林业技术的应用 ,降低春旱对林业造成的损失 ,对春旱地区的林业生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林业近讯     
“抗旱造林系列技术”在呼通过鉴定 10月23日,赤峰市敖汉旗林业局研究的“抗旱造林系列技术”在呼和浩特市通过技术鉴定。“抗旱造林系列技术”中的造林整地深度、培育壮苗技术、栽植前苗木保湿技术、深栽保墒及中耕抚育深度技术等应用效果显著,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平均保存率达82%以上,比传统造林技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中的抗旱造林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对黄土高原的地貌、植被情况以及退耕还林现状和退耕还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综合评述了退耕还林过程中所采取的抗旱造林技术措施,主要围绕抗旱造林树种的选择、蓄水保墒技术以及林分合理配置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指出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应用及水源工程建设是今后退耕还林中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提高沙棘造林成活率的机理与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黄土高原地区沙棘造林后幼苗水分平衡与成活率的关系,证明维持幼苗水分平衡是提高沙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环节,据此提出了几种应在生产中推广的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水袋滴渗抗旱造林技术和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运用较成功的抗旱造林技术。笔者从操作方法、作用机理、应用效果、成本概算、适用范围5方面介绍了水袋滴渗抗旱造林技术。通过对留袋造林、脱袋造林后一个生长季内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苗木生物量、苗木根系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脱袋造林更有利于保存土壤水分。建议容器苗造林采用脱袋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3.
造林新技术在干旱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察右后旗地处乌兰察布盟后山地区,干旱少雨,风大沙多,造林成活成了关键性的问题。虽然,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抗旱造林技术,但远远不能满足生态建设的最大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功能水处理技术、ABT生根粉、抗旱保水剂及坐水返渗法和地膜覆盖技术等,已在林业生产中被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抗旱造林粉、BGA激活剂、ABT生根粉和浸根造林等抗旱技术对梭梭造林的影响,在民勤干旱沙区开展了有关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抗旱造林技术处理对造林林分保水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BGA土壤激活剂使梭梭造林林分(100 cm)土壤含水率提高53.24%;(2)抗旱造林技术对梭梭的生长差异显著,BGA土壤激活剂处理的梭梭植株高相对对照处理增长5.32 cm,枝长增长2.81 cm; (3)抗旱造林技术对于提高梭梭造林成活率有促进作用.ABT生根粉、抗旱造林粉2种处理对于对照处理成活率分别提高8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抗旱造林技术是包头市重点推广的林业适用技术 ,可有效解决干旱地区造林与缺水之间的矛盾 ,经过多年的实践 ,已在造林中广泛应用 ,并不断有了新的发展。文章主要介绍了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及其在包头市造林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突泉县大力推广抗旱造林系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应对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对林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兴安盟突泉县林业局积极筹措资金,推广抗旱造林系列技术,全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1)植苗造林采用深坑整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容器育苗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应用。容器苗造林已成为“三北”地区抗旱造林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科左中旗林业工程技术人员不断总结抗旱造林经验 ,在林业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了适合沙沼地区造林的新技术——注水抗旱机械造林技术 ,该技术利用普通的机械设备 ,对植树机稍加改装 ,在该旗强烈干旱年份 ,造林后连续 70天未降透雨的情况下 ,取得了造林成活率达到 90 %以上的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樟子松覆膜套笼抗旱造林复合技术应用模式(“六位一体”造林技术) 主要内容:樟子松覆膜套笼抗旱造林复合技术是榆林市横山县林业技术干部根据当地实际总结出的集保水、防晒、防虫为一体的抗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即:在流动、半固定沙地先行搭设生物沙障,再栽上灌木如紫穗槐、柠条、沙蒿等固定流沙,套种以蓖麻,然后每亩混交栽植33~40株樟子松。其主要技术路线是搭设障蔽—大坑换土—壮苗深栽—浇水覆膜—套笼—生物防虫。  相似文献   

20.
对干旱区、半干旱区造林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提出了先进适用的抗旱造林技术,经过实践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水源缺乏情况下工程造林的成活率问题,提高了造林质量,本技术可作为抗旱造林的重要技术措施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