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采用碟片法探究了7 种杀菌剂对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的抑菌效果,测定了 7 种杀菌剂对大白菜软腐病病原菌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46%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 41.035 6 μg·m L-1;其次为 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和 0.3%四霉素水剂,EC50值分别为 140.404 2,174.103 6,235.957 0 μg·m L-1;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和 20%噻菌铜悬浮剂抑菌效果较差,生产中不推荐使用;生防药剂 10 亿芽孢·g-1枯草芽杆菌可湿性粉剂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大田试验进行药剂筛选,筛选出对甘薯茎腐病的有效防控药剂,以期为甘薯茎腐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采用含毒介质法中的最低抑制浓度法,对19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在此基础上选取6种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开展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溴硝醇的抑菌效果最强,抑菌最低有效浓度为4.69 mg·L-1,其次为噻霉酮、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加收米)、土霉素、硫酸链霉素、春雷·噻唑锌,抑菌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7.50、18.25、28.13、37.50、75.00、150.00 mg·L-1。大田试验选取的6种药剂中,春雷·噻唑锌的防治效果最佳,可达82.16%,其次噻霉酮、中生菌素、溴硝醇和春雷·中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55%、77.18%、76.56%、75.02%,均可作为田间甘薯茎腐病的有效防控药剂。  相似文献   

3.
核桃黑斑病是危害核桃生产的重要细菌性病害,近年来在陕西严重发生。为探究陕西省核桃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制定核桃黑斑病的田间防治策略。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陕西省内核桃黑斑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获得纯培养物,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获得2种病原株系HTX和HTP,分别鉴定为野油菜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通过对21种药剂进行室内抑菌试验,筛选出7种药剂对2种病原菌株系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噻霉酮、琥胶肥酸铜和噻唑锌对核桃黑斑病危害的叶片、果实的防治效果均在67.67%、61.53%以上,防治效果好,可用于核桃黑斑病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4.
水稻细菌基腐病防治药剂筛选和田间防效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杯碟法,测定了12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菌的室内毒力和其中4种药剂的田间防效。结果显示,12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菌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在商品推荐的最高有效成分用量时,20%噻菌铜悬浮剂、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20%噻森铜悬浮剂、20%溴硝醇可湿性粉剂和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等抑菌效果相对较佳。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防效较好在737%以上,而20%溴硝醇可湿性粉剂、3%中生菌素可溶性粉剂和20%噻菌铜悬浮剂孕穗期也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5.
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和白粉病是生产中严重影响黄瓜产量和质量安全的3种关键病害,田间常混合发生且发生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评估了几种新型杀菌剂对黄瓜生产中3种关键病害的综合控制效果。结果表明,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2 000倍液处理对黄瓜霜霉病防效最优,对白粉病也有一定的兼治效果;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3 500倍液对黄瓜白粉病防效优异,药后7~23 d防效为68.7%~77.6%,对黄瓜霜霉病也有较好的兼治作用;20%噻唑锌悬浮剂500倍液和3%噻霉酮微乳剂600倍液处理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效最佳,其中噻霉酮对霜霉病和白粉病也有一定的兼治作用。建议田间瓜类多种病害混发时,根据不同病害发生程度可选用吡唑醚菌酯、氟菌·戊唑醇等杀菌谱广的药剂,细菌性病害发生重时可选用噻霉酮、噻唑锌等药剂,轮换使用进行防治,避免或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选用3种化学杀菌剂、2种抗生素类杀菌剂、2种植物源杀菌剂、1种微生物杀菌剂进行了烟草田间细菌性病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种化学杀菌剂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500g/L氟啶胺悬浮剂、40%噻唑锌悬浮剂防效均达80%以上,其中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防效达91.49%;微生物杀菌剂1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效80.71%;抗生素杀菌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2%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防效75%以上;植物源杀菌剂2.1%丁子香芹酚水剂、20%植物WF油悬浮剂防效将近70%。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贵州省兴义市安龙县白魔芋软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并探究杀菌剂对病原菌株的室内抑制活性,以期为白魔芋软腐病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对采集自贵州省安龙县白魔芋种植基地具有软腐病典型症状的白魔芋茎部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纯化,利用柯赫氏法则对分离所得的菌株进行致病性检测,结合形态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对病原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选取13种常见杀菌剂,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不同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确定引起贵州省安龙县白魔芋软腐病的病原为环状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菌株编号XYmy-A1。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供试杀菌剂中有7种药剂对菌株XYmyA1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80%乙蒜素乳油、5%氨基寡糖素·20%乙蒜素微乳剂、25%溴菌腈微乳剂、3%中生菌素可溶液剂和0.3%四霉素水剂在供试浓度下对病原菌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而1.5%噻霉酮水乳剂和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只有在高浓度下对病原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中,0.3%四霉素对菌株XYmy-A1的抑制效果最强,其对病原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0.1980 mg/L,其次是25%溴菌腈微乳剂,其EC50为9.1359 mg/L。【结论】引起贵州省安龙县白魔芋软腐病的病原菌为环状果胶杆菌,可首选0.3%四霉素水剂和25%溴菌腈微乳剂进一步开展田间防效试验,1.5%噻霉酮水乳剂、3%中生菌素可溶液剂、80%乙蒜素乳油和5%氨基寡糖素·20%乙蒜素微乳剂可作为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梨火疫病防治用药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的生态风险,参照GB/T 31270.10—2014《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第10部分:蜜蜂急性毒性试验》在室内采用连续摄入法和接触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意大利蜜蜂的急性毒性,并引入危害熵值(HQ)就其生态风险作初步评价。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45%中生菌素原药、85%春雷霉素原药和4%春雷霉素水剂对意大利蜜蜂的48 h致死中浓度(LC50,以有效成分计,下同)和半致死剂量(LD50,以单只蜜蜂、有效成分计,下同)分别为208、253、247 mg·L-1和412、2 434、223μg,毒性等级为低毒;0.3%四霉素水剂对意大利蜜蜂的48 h LC50和LD50分别为45 mg·L-1和2.86μg,毒性等级为中毒;3%中生菌素可溶液剂、3%噻霉酮微乳剂和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对意大利蜜蜂的48 h LC50分别为110、65、107 mg·...  相似文献   

9.
不同药剂防治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可杀得3000和春雷王铜的400倍液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预防效果最好,与波尔多液效果相当。上述药剂与春雷霉素或代森锰锌混配防效优于使用单剂。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 9%春雷霉素·噻霉酮可湿性粉剂在黄瓜上的残留情况及使用安全性,从提取溶剂、净化方式等方面优化了前处理方法,将黄瓜样品经有机溶剂提取后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下,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春雷霉素和噻霉酮的残留情况。结果显示:春雷霉素采用含 1%甲酸的甲醇水溶液提取,经过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MCX)SPE 小柱净化,噻霉酮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可达到理想要求;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分别在 0.025~1.25 mg·L-1,0.01~1 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 相关系数分别为 0.999 8,0.999 9;春雷霉素添加水平为 0.05,0.2,1 mg·kg-1时, 平均加标回收率在 73%~81%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 10%;噻霉酮添加水平为 0.01,0.1,1 mg·kg-1时, 平均加标回收率在 73%~94%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 10%。田间试验结果显示:9%春雷霉素·噻霉酮可湿性粉剂,以 47.25 g.a.i.·hm-...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药剂药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筛选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有效药剂,为猕猴桃溃疡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稀释划线法分离纯化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用于室内毒力测定,采用抑菌圈法测定16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2014年选用11种杀菌剂分别采用枝干病斑直接涂抹50倍药液和纵刻枝干病斑后涂抹50倍药液及叶面喷施药剂商品推荐用量的方法进行猕猴桃溃疡病田间防效试验;2015年选用10种药剂进行枝干病斑直接涂抹10倍药液及辛菌胺等4种原药涂抹进行猕猴桃溃疡病田间防效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0.15%四霉素AS、1.8%辛菌胺醋酸盐AS、3%中生菌素WP、20%叶枯唑WP和80%乙蒜素EC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27.3114、8598.8929、19486.8899、20482.1833和42113.8064 mg/L.枝干直接涂抹50倍80%波尔多液WP和20%叶枯唑WP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效分别达70.6%和64.1%;纵刻病斑涂药防效仅为47.6%和8.6%;枝干直接涂抹10倍液80%乙蒜素EC、0.15%四霉素AS、80%波尔多液WP及20%叶枯唑WP的防效分别为79.3%、60.0%、50.1%和41.3%;叶面分别喷施80%乙蒜素EC 1000倍、0.5%香菇多糖AS 1000倍、0.15%四霉素AS 600倍、1.8%辛菌胺醋酸盐AS 500倍及46%氢氧化铜WG 500倍液,对猕猴桃叶片溃疡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均在80.0%以上.[结论]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时先使用波尔多液冬季清园;1月下旬~3月上旬可选用10~50倍乙蒜素、四霉素和波尔多液涂抹枝干病斑;3月中下旬开始喷施乙蒜素、香菇多糖、四霉素、辛菌胺醋酸盐或氢氧化铜等药剂防治叶片病害,也可选择叶枯唑、松脂酸铜等药剂替代使用,间隔10 d左右喷1次,连喷3~4次.  相似文献   

12.
筛选高效的猕猴桃溃疡病防治药剂和配套的田间施药技术,为病害的防治提供有效措施和技术指导,以提升植保水平和农产品品质。采用管碟法对10种试验药剂进行了室内抑菌初筛,田间试验中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同时设置清水对照。(试验方法太罗嗦,一两句话概括即可)结果表明:(1)室内筛选:从10种药剂中筛选出4种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分别为80%乙蒜素、0.15%四霉素、3%中生菌素和98%盐酸土霉素,抑菌圈直径均大于40 mm,抑菌率分别为70.49%、70.49%、68.85%、65.57%,透明度均在+++以上,其中80%乙蒜素抑菌效果最好,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0.4978 mg/L。(2)田间防效:稀释400倍的乙蒜素防效最高,达68.77%;采用灌根+注干的施药方式防效最好,达到71.41%。80%乙蒜素及配套的使用方法可为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提供新手段,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5种药剂对2株立枯丝核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w=25%丙环唑、w=12.5%戊唑醇、w=80%乙蒜素、w=25%咪鲜胺和w=5%井冈霉素5种杀菌剂对R-HKB和R-DZC两株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毒力。结果表明:丙环唑对R-HKB的毒力和戊唑醇对R-DZC的毒力均最大,其EC50值分别为0.0132mg·L-1和0.4131mg·L-1;井冈霉素对R-HKB和R-DZC的毒力均最小,其EC50值分别为714.4948mg·L-1和663.4171mg·L-1。其毒力倍数分别比丙环唑和戊唑醇小(54128.4倍和1606.0倍)。提示:丙环唑和戊唑醇对R-HKB和R-DZC两株立枯丝核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以及田间防效,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在室内测定该病菌对17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并选择其中9种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对硫酸链霉素水剂(AS)、氢氧化铜w=53.8%水分散粒剂(WG)、农用硫酸链霉素w=72%可溶性粉剂(SPX)3种药剂的敏感性强,其EC50达到18.72~23.79mg/L,为高度敏感;其次为氢氧化铜w=46.1%水分散粒剂(WG)、中生菌素w=3%可湿性粉剂(WP)、盐酸四环素有效成分(AF)、施纳宁w=45%水剂(AS)、叶枯唑w=20%WP、链·土霉素w=90%AF、三氯异氰尿酸w=85%SPX、乙酸铜w=20%WP、加瑞农w=47%WP 9种药剂,其EC50为61.98~131.53mg/L,为中度敏感;而噻霉酮w=1.5%水乳剂(EW)、喹啉酮w=33.5%悬浮剂(SC)、壬菌铜w=30%微乳剂(ME)、铜大师w=86.2%WP和噻菌铜w=20%SC 5种药剂敏感性略差,其EC50为208.1~317.38mg/L,为低度敏感。9种杀菌剂田间试验防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氢氧化铜w=46.1%WG对猕猴桃溃疡病防效最好,平均防效达到87.6%;其次为农用链霉素w=72%SPX、中生菌素w=3%WP和叶枯唑w=20%WP,防效分别达到74.7%、69.0%和64.0%,噻霉酮w=1.5%EW的防效为51.6%;而以噻菌铜w=20%SC、壬菌铜w=30%ME及喹啉酮w=33.5%SC的防效均较差,仅为23.9%~35.1%,与对照药剂施纳宁w=45%AS的防效略低或相当。说明,氢氧化铜、硫酸链霉素、中生菌素、叶枯唑及噻霉酮均可作为陕西目前及今后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较理想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5.
针对烟草角斑病绿色防控药剂单一,亟需筛选出高效低毒杀菌剂用于烟草绿色防控实践。采用平板计数法对12种不同性质的杀菌剂进行室内抑菌试验,选出室内抑菌效果好的6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评价。结果表明:室内抑菌效果最好的是实验室自行改良的中草药专利杀菌剂WF、12%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1%丁子香芹酚水剂,抑菌率100%;其次是1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40%噻唑锌悬浮剂,抑菌率分别是82.84%和76.14%;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抑菌率63.47%,其它杀菌剂的抑菌率低于50%,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抑菌率仅为44.1%。田间试验效果由高到低分别是1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40%噻唑锌悬浮剂、中草药杀菌剂WF、12%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4种药剂田间防效在60%-65%之间,这4种药剂可以推荐应用到烟草角斑病的绿色防控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为测定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抑菌活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悬滴法分别测定了该物质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物质对所测6种病原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在129.18~1113.85 mg·L-1之间,其中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129.18 mg·L-1;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在160.51~356.03 mg·L-1之间,其中对小麦叶枯的抑制率最高,EC50为160.51 mg·L-1。与4种常用药剂对小麦赤霉及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的抑制作用比较,BHT的抑制中浓度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7.
蒋承耿  刘琼  陈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098-1099,1102
[目的]筛选烟草青枯病的有效防治药剂。[方法]采用室内抑菌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法研究了几种杀菌剂对烟草青枯病病原菌的毒力和田间防效。[结果]40%硫酸链霉素SP室内抑菌效果较好,EC50为65.39 mg/L,其次是3%中生菌素WP,EC50为361.51 mg/L;36%三氯异氰尿酸WP和0.1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FG的EC50分别为426.40和708.09 mg/L。20%噻唑锌SC对烟草青枯病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第3次施药后30 d的平均防效达70.08%,3%中生菌素WP和72%农用链霉素SP防效分别为66.95%和61.42%;各药剂处理与空白对照相比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结论]为贵州六盘水市烟草青枯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复配对桃枝枯病菌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10种生物药剂对桃枝枯病菌的毒力,将毒力强的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咪鲜胺、多菌灵和烯唑醇进行复配,探讨复配剂对桃枝枯病菌的联合毒力效果。[结果]毒力作用最强的生物农药是中生菌素,其次是申嗪霉素和梧宁霉素,其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041 9、0.231 4和0.655 4μg/m L,与3种化学药剂复配,发现申嗪霉素与3种化学农药复配均达到增效作用,而中生菌素和梧宁霉素与化学农药复配大多配比具有增效作用或相加作用。[结论]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能增加对桃枝枯病菌的毒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