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目的云南松地理种源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研究不同种源间云南松子代幼苗生物量及其异速生长,以期深入了解云南松幼苗生物量分配在不同种源间的变异。方法通过容器植苗,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了9个地理种源云南松子代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差异及其与种源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并运用标准化主轴回归分析了云南松幼苗各器官在种源间的异速生长关系。结果云南松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在种源间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永仁种源茎和叶以及总生物量最大,但根生物量及其分配比最小,云龙种源各器官生物量和总生物量较小,但具有最大的叶生物量分配比。生物量及其分配受种源地理气候因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海拔和年均温影响较大。云南松各器官间的异速生长关系在种源间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样的情况在器官生物量与个体大小之间也有发生。结论尽管物种相同,云南松幼苗各器官生物量在种源间的分配关系无一致的协同变化规律,体现了云南松子代幼苗因不同种源地理气候因子长期影响而形成生物量分配模式上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优良引进树种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的抗旱适应性,采用模拟长时间持续干旱的控水盆栽方法进行试验,生长季末测定处理幼苗的单株生物量及根系形态性状,通过分析干旱胁迫(中度和重度干旱)下较适宜水分条件(CK)的变化,重点探讨根系的生长反应及关联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幼苗根系生物量、主根长度和粗度、一级侧根数都减少,根生物量比例、根冠比、主根长度与粗度的比值均增大;二级侧根数在中度干旱下增加而在重度干旱下减少。所受影响,根系在植株整体及其组成中最低,且一级侧根低于二级侧根,主根长度低于其粗度。幼苗通过促进根系发育或生物量在土壤中的分散分布来应对旱情,同时也具有构成上的协同自适应性。对干旱胁迫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敏感性,可见四翅滨藜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3.
干旱是植物伤害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之一。干旱造成的农作物减产甚至超过其他环境胁迫导致的减产的总和。全球变化带来降雨分配不均,造成干旱的频繁发生。为了研究杨树根系形态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策略,试验设置干旱胁迫处理和正常供水处理,以3个杨树种群作为研究材料,研究杨树幼苗根系形态和干重指标受到干旱胁迫后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种群根系形态对干旱胁迫存在不同的适应性变化,但根生物量累积均受到干旱胁迫抑制。河北种群通过在干旱条件下维持更细的平均直径、更大的生物量、0~0.5 mm直径的细根长度和更大的比根长等,从而具有更优越的干旱适应特性。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对茶树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人工控制水分的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下茶树根系形态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茶树根系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茶树根长随干旱的持续而不断增加,第20天时达到132.74cm,与对照相比显著增长,增幅为18.6%,根直径逐渐减小,较对照减少0.3mm,一级侧根和二级侧根数增加,根表面积逐渐增大,根体积增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在农业上有较大抗旱性差异的4种陆稻(高抗旱性品种‘白花山’,中抗旱性品种‘紫糯谷’,低抗旱性品种‘遥矛’,不抗旱性品种‘旱谷’)进行研究,得出抗旱性不同的这4个陆稻幼苗根系活力随着PEG浓度的增强和胁迫时间的延长,都呈逐渐下降趋势,抗旱性强的陆稻品种的三个指标数值均要显著高于抗性弱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马尾松苗木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不同程度的周期性干旱胁迫对广东乐昌、湖北远安、湖南汝城、浙江江山、安徽霍山5个种源马尾松苗木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各种源马尾松苗木随土壤水势的下降,其外部形态受到的伤害不断加重,但同一胁迫水平上各种源间外部形态无明显差异.(2)干旱胁迫下,各种源马尾松苗高生长都受到抑制.其中干旱胁迫对苗木高增长量影响最小的是浙江江山种源,重度干旱胁迫下其苗高增长量为1.86 cm,增长率为15.79%;其次为湖北远安、安徽霍山、湖南汝城种源;干旱胁迫对苗高增长量影响最大的为广东乐昌种源,在重度胁迫下苗高增长量只有0.35 cm,苗高增长率仅为2.33%.(3)马尾松各种源生物量对干旱胁迫的反应趋势基本一致,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重,生物量积累受抑制作用增强.5个种源中受影响较小的为湖北远安、广东乐昌种源;其次为安徽霍山、湖南汝城、浙江江山种源.  相似文献   

7.
以9个地理种源半年生云南松子代幼苗252株实生苗为对象,分析不同种源半年生苗木的生长节律,比较表型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和变异系数在种源间的变化以及与种源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并分析云南松幼苗各器官生物量在种源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苗高、地径生长均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节律,符合“S”型生长曲线,速生期均在7-9月;2)表型性状(除叶面积、根长和根表面积)在种源间均不显著,新平种源各性状值均最大;3)从变异来看,根系的稳定性最低,地径的稳定性最高,云龙种源的表型性状比较丰富,永仁种源的表型多样性程度最低;4)各器官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在种源间差异显著(P<0.05),新平种源具有最大的生物量。表明不同地理种源半年生云南松子代幼苗种源间的差异主要由生物量决定,初步选择出新平种源为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干旱胁迫下间作牧草对油橄榄根系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设置4种水分条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8%、15%、12%、9%,以18%土壤含水量作为对照),各水分条件下以不间作为对照,油橄榄幼苗盆内分别进行3种间作牧草处理,即间作苜蓿、间作红三叶、间作苜蓿+红三叶。对油橄榄在牧草间作与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多个根系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及相关性分析,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不同牧草间作处理下油橄榄的抗旱性比较。结果表明:(1)轻度水分胁迫促进油橄榄根系总长度和根系生物量的增大,干旱胁迫加剧则显著降低了根系的总根长、根平均直径、总表面积、总根体积,间作牧草后降低幅度减小。(2)间作牧草明显增加油橄榄根系生物量、比根长、比根面积,以间作红三叶处理最为显著。(3)随着土壤含水量减小,油橄榄根系组织密度增大,间作苜蓿和间作苜蓿+红三叶处理在重度干旱胁迫下高于不间作对照。(4)相关分析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间作牧草能够增强油橄榄根系的耐旱性,间作红三叶处理的油橄榄根系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华北4 产地黄栌幼苗根系形态对干旱胁迫的短期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西山、北京延庆、山东泰山和山西绛县4 个产地的黄栌幼苗为材料,研究了田间模拟试验条件下苗木根系对土壤水分胁迫的短期形态响应。结果表明:1) 黄栌幼苗通过调整根系形态以适应持续干旱环境,持续重度胁迫环境中生长的幼苗根尖数量、根系分枝数量、根系表面积以及平均根系直径分别比对照平均高46.5%、15.5%、3.4%、8.6%,且分别比持续中度胁迫环境中生长的幼苗平均高90.5%、34.2%、15.6%、18.4%。2) 4 产地持续干旱环境中幼苗的0.0 ~0.5 mm 根系长度和根尖数量分别占总量的54.7% ~93.5%和95.1% ~99.5%,因此,0.0 ~0.5 mm 细根对干旱胁迫的反应比其他径级根系更为敏感。3) 恢复灌溉后,不同产地黄栌幼苗根系生长的恢复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山西绛县幼苗根系生物量的相对生长量在中度胁迫复水后分别是北京西山和北京延庆幼苗的29.0 和48.6 倍,在重度胁迫后恢复灌溉则比北京西山幼苗高280%,因而表现出极强的敏感性和生长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2a苹果砧穗组合‘长富2号’/‘M9-T337’与‘长富2号’/‘MM106’为试材,在防雨棚内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中度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处理下苹果根系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2种砧穗组合的根系总长、表面积、根尖数、根干质量、比根长、比表面积和根系水导均降低,且矮化砧穗组合‘长富2号’/‘M9-T337’的降幅均显著小于半矮化砧穗组合‘长富2号’/‘MM106’;不同水分条件下2种苹果砧穂组合根系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干旱条件下,根系中蔗糖和山梨醇质量分数均较对照增高,有利于维持细胞膨压、降低渗透势;不同苹果砧穂组合根系激素质量分数在2种水分条件下都存在显著差异,干旱胁迫后根系ABA质量分数均显著增加,IAA质量分数相比对照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并不显著,其中‘长富2号’/‘M9-T337’的IAA质量分数显著高于‘长富2号’/‘MM106’。因此,干旱胁迫后2种砧穗组合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差异表明其根系在干旱条件下对水分吸收和利用存在差异,以及矮化砧穗组合‘长富2号’/‘M9-T337’具有更好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L9(34)正交设计,在温棚内开展定量水分控制的云南松苗木培育试验,了解浇水间隔和浇水量及其处理组合对苗木针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9个处理组合的叶绿素a、b及其总的、类胡萝卜素、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0.428~0.944、0.053~0.268、0.517~1.211、0.130~0.257 mg/g、9.400~28.235 μg/g、0.312%~0.382%。2 d浇水1次,1次浇1/4饱和含水量的处理组合,即短间隔与较少浇水量的组合有利于叶绿素a、b及其总的和类胡萝卜素的积累;与之相反,3 d浇水1次,1次浇1/4饱和含水量(长间隔少量浇水)的处理组合则提高脯氨酸含量,以抵御干旱对苗木的伤害;1 d浇水1次,1次浇1/4饱和含水量提高蛋白质的积累。处理组合间以上6个指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短间隔少量浇水是解除云南松蹲苗现象、培育无蹲苗期壮苗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起源林分的直径分布规律,为云南松科学经营提供理论和方法论依据。利用样地调查数据,运用Normal、Weibull、Beta和Gamma 概率密度函数拟合了云南松天然林和飞播林的直径分布,并对径阶分布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表明,川西南高原云南松中等偏小胸径林木占大多数,大径阶林木少,直径分布曲线严重左偏,林木直径变动程度较大。飞播林直径分布集中,生长竞争剧烈,天然林离散程度大,后续林木数量不足。模型拟合结果显示,Normal模型和Gamma模型拟合曲线形态与实际不符,总体估计株数偏小;Weibull模型和Beta模型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整个径阶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符合度,更适于描述该地云南松直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采用L9(34)正交设计(增加1个对照),进行根博士追肥和IBA叶面喷施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影响的试验。苗龄45 d时开始第1次追肥和叶面喷施激素。分别于苗龄90、135、180 d与225 d时测定其地径和苗高,255 d时测定主根长和一级侧根数。结果表明,苗龄225 d时,平均地径和苗高分别为1.46~2.02 mm和4.5~5.2 cm,测定时,主根长和一级侧根数分别为21.7~31.1 cm和8~12条·株-1。除135 d和225 d外,其余各阶段地径与苗高均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影响地径和主根长的主导因子是追肥频率,苗高和一级侧根数的则是根博士浓度;侧根与苗高协同生长,主根长与地径生长呈正相关。30 d追施1次300倍的根博士溶液与叶面喷施0.15 g·L-1IBA溶液的组合促进苗木生长。试验根博士与IBA配合应用可防止云南松产生蹲苗现象。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对云南松种子萌发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云南松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进行发芽试验,并测定芽苗的胚根、胚轴长度。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EG-6000(5%)能促进种子萌发,种子发芽率、日均发芽率、发芽指数均达到最大;而随着PEG-6000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受到限制,各项发芽指标均呈下降趋势;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加,云南松种子的胚根长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胚轴长度则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随着PEG-6000浓度的上升而增加,可能是云南松在水分胁迫下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  相似文献   

15.
刺槐和油松由于其具有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等优点被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先锋造林树种,其栽培分布范围广泛。随着全球变暖和水资源短缺日益加剧,干旱已成为刺槐和油松生长中面临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引发了人工林林分退化、自然更新差、“小老树”和树梢干枯等问题。了解干旱胁迫对刺槐和油松生长的影响及响应机制对改进抗旱栽培技术、提高林分生产量、促进育种和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有重要的意义。从生长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变化方面概述刺槐和油松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从选育新品种、抗旱栽培技术及基因工程方面总结提高两者抗旱性的途径,并对未来刺槐和油松耐干旱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为刺槐和油松的耐旱研究及种植和抚育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Pb超富集植物金丝草(Pogonatherum crinitum)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Pb浓度的土壤异质胁迫室内模拟试验,定量测定不同Pb胁迫浓度和斑块中金丝草的根长、体积、表面积、平均直径等形态指标,以及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物量,比较不同异质Pb胁迫下金丝草根系形态指标及生物量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异质Pb胁迫对金丝草根长、根体积、表面积影响较明显,但对根平均直径的影响较小;随Pb胁迫浓度的增加,金丝草在Pb胁迫斑块和无Pb斑块的根长、根体积和表面积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无Pb斑块均大于Pb胁迫斑块;无Pb左室、Pb胁迫右室及整株根冠比均随Pb胁迫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表明轻度Pb胁迫条件下金丝草根系生物量分配较多,但随Pb胁迫浓度的增大,地上部的生物量所占比例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7.
计划烧除对云南松林土壤理化性质及可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烧除是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措施,为了正确评价计划烧除后生态环境的响应,以滇中云南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一年一度的周期性连续低强度计划烧除对云南松林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可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计划烧除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表现在土壤表层,随着土层的加深影响减弱。有机C、全N、全P在0~20 cm土层计划烧除样地显著低于未烧除样地;全K、速效P、速效K在0~10 cm土层,硝态N、pH值在0~60 cm土层显著高于未烧除样地。2)计划烧除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也主要表现在土壤表层。土壤含水量在0~60 cm土层、容重在0~20 cm土层计划烧除样地高于未烧除样地,毛管持水量在0~10 cm土层低于未烧除样地。3)计划烧除改变了土壤表层团粒结构,减弱了土壤抗蚀能力。计划烧除使土壤粉粒、黏粒、有机碳含量在0~10 cm土层下降,沙粒在0~10 cm土层升高,土壤可蚀性因子K在0~40 cm土层增加,土壤可蚀性增强。计划烧除对云南松林土壤理化性质及可蚀性影响主要在于土壤表层,随着土层加深受到计划烧除影响越来越弱。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细叶云南松种子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0%,0.5%,1.0%,1.5%,2.0%,2.5%,3.0%,3.5%,4.0%)模拟干旱条件研究其种子萌发、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细叶云南松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总体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在前15 d,0.5% PEG浓度下发芽率最高,为29.50%,说明低浓度(0.5%)PEG胁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细叶云南松种子萌发.2)随着PEG浓度的升高,细叶云南松种子中MDA含量呈低—高—低的变化,PEG浓度为1.0%和2.5%时MDA含量分别为最低和最高,为对照的0.90倍和1.85倍;SOD活性先升高再降低,1.0% PEG胁迫下SOD活性达最高,为222.30 U/g FW,4.0% PEG胁迫下最低,为对照的0.50倍;CAT活性逐渐降低,4.0% PEG胁迫下其活性最低,为对照的49.34%.结论:轻度干旱(0.5%PEG浓度)对细叶云南松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细叶云南松种子的抗旱能力不强.  相似文献   

19.
云南松不同种源1年生播种苗木生长节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南林业大学苗圃地对云南松主分布区范围内7个种源的苗木地径、苗高生长量进行定期观测,采用Logistic方程对各种源苗木的生长进程拟合,分析不同种源1年生苗木的生长节律。结果表明:地径、苗高生长均呈现 “慢—快—慢” 的生长节律,符合 “S” 型生长曲线,且拟合准确度较高;根据拟合后的方程,获得物候参数,将地径、苗高1年生长划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3个阶段。地径和苗高在不同生长阶段开始、结束和持续的时间上具有差异,存在异速生长现象,苗高较地径更早进入速生期;地径生长持续时间和日均生长量在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分别为82~111、81~108、6~62d,0003~0008、0011~0027、0004~0017mm;苗高分别为33~61、60~86、80~133d,0115~0197、0231~0475、0044~0163mm。 速生期所占时间虽然短,但生长量所占比例却最大,地径、苗高速生期生长占年生长期的1/3,而生长量达到年生长量的57%以上,其中地径速生期日均生长量是其他2个阶段的13~36倍,苗高速生期日均生长量是其他2个阶段的20~61倍。实测地径、苗高的生长和理论生长极值k拟合度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7031和09989,地径、苗高在速生期的生长量与Logisic方程线性回归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9。说明云南松不同种源的生长符合 “S” 生长曲线,且用Logistic方程指导云南松苗木培育具有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