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在茶树生理生化研究中,结果表达多采用干物重的百分含量方式,由于它是两个要素量的比值,在解释某些处理效应时常常会混淆处理效应的结果,如限制生长的任何处理,即使效应结果是某一成分要素不增加或减少,用干物重的百分含量表示也会出现增加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浓缩效应。反之亦然即所谓的稀释效应。因此探讨茶树生理生化研究中的结果表达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含有儿茶素的单宁物质,不仅在茶叶,而且在其他植物里都是一种极端不稳定的化合物。曾不只一次地被证明:单宁物质的含量因作物的生长条件不同而有所改变。其中已证明:茶叶中单宁的含量随着茶树的向北推进显著地减少。可是,在文献中还缺少关于地理要素对茶树儿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华北地区不同小麦品种在正常和缺水条件下N、P、K的吸收利用特点,进一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选用3个不同生态类型品种(沧麦6001、邯麦9、济麦22),设置相对含水量分别为60%~80%(正常)和40%~60%(亏缺)两个浇灌水平,进行人工气候室箱体栽培试验,测定各小麦品种不同器官N、P、K含量和分配、干物质积累以及对籽粒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含量和分配具有明显的器官特性,其中籽粒N和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K含量最低。水分亏缺限制了沧麦6001籽粒N和K的吸收,同时促进了N和P向籽粒的转运;限制了邯麦9茎秆K的吸收,促进了P向颖壳的转运;限制了济麦22叶片、籽粒P的吸收,同时促进了N向颖壳和籽粒的转运,从而改变了小麦不同部位养分比例平衡以及干物质积累。N、P含量与干物质积累呈显著正相关,K含量与其呈显著负相关,但均未直接影响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亏缺灌溉下(亏缺量为24.39mm),邯麦9穗数、产量及济麦22穗数显著降低,而沧麦6001穗数、穗粒数和产量显著提高。因此,适度控制水分并提高营养元素向籽粒的转运效率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茶叶种植的要素中,土质环境是尤为关键的。土质环境包括地质化学构造、土壤含水量、重金属元素含量以及土壤的疏松程度。这些元素决定了茶叶的品质。以印度、斯里兰卡、中国茶园为例,茶树的土质环境不同导致种植的茶叶种类与口感都有很大差别。探究石化污染对茶叶品质及环境风险评估的影响,对于长久发展茶叶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钾素是水稻生长发育必须三大要素之一,随着水稻氮、磷化肥用量的增加,水稀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而土壤和有机肥供给的钾素常常供应不足,为此大面积增施钾肥已成为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稻株缺钾与否,可以根据植株内部生理状况判断,茎叶钾含量(K_2O占干重%)  相似文献   

6.
花生生产中推广施用的几种复合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复合肥料,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的肥料。其主要优点一是能同时供给花生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避免单一化肥易造成的养分失调;二是能改善单一化肥的挥发、吸潮、结块等不良性状;三是有效养分含量高,施用量相应减少,节省运费和人力;四是便于人工机械施用。但复合肥料也存在肥料的养分比例与土壤养分含量和花生需肥比例不一定协调的缺点。故施用复合肥时,还需根据土壤养分丰缺和花生的需肥规律,采用单元素化肥进行调节,以达到养分平衡。为更科学的施用复合肥料,本文对目前花生生产中大面积推广施用的复合肥予以介绍,供作参 。  相似文献   

7.
龙翔 《茶叶》1989,(1):34-36
一、前言茶叶品质是色、香、昧、形等要素相互作用而联结着的一个系统,是各种物理、化学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构成茶叶品质系统的不单是组成系统的要素,而且还有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茶叶品质系统的特点,我们在分析和研究茶叶品质时,要着眼  相似文献   

8.
韩学伟 《福建茶叶》2016,(4):148-149
生态茶园旅游事实上包含三大要素,即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文化要素。这三大要素对于生态茶园旅游景观的构成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生态茶园旅游是旅游业与茶业相互结合的产物,同时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实现了茶叶资源与茶文化的融合。本文首先就生态茶园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就开辟生态茶园旅游的创新思路提出了若干看法,希望能够对生态茶园旅游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张利斌  曹靖雯 《中国茶叶》2022,(2):43-49+55
提高民族地区茶产业竞争力对巩固脱贫成果、振兴乡村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湖北恩施州茶产业为研究对象,对九要素模型进行拓展,基于人力资本视角构建了分析恩施州茶产业竞争力的新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人力要素是恩施州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包括政府、企业家和投资者、茶企员工、茶农,他们分别提供政策、资金、技术、劳动等要素,在撬动物质要素、把握发展机遇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磷素是水稻生长发育需要的三大要素之一。水稻要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磷,而土壤中含有的磷往往是不足的,在自然界土壤中一般含磷素(全磷)为0.01—0.22%,变幅较大。辽河下游滨海稻田的各类土壤都普遍缺磷,尤其是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更少,就是比较肥沃的土壤,随着水稻产量的提高,也需要相应的增施磷  相似文献   

11.
姜天龙  李美佳 《玉米科学》2015,23(6):154-158
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利用2001~2013年东北三省玉米生产的投入和产出面板数据(Paneldata),对玉米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北三省玉米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态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进步的贡献,技术效率在研究阶段变化不大,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较弱。黑龙江省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东北三省中最快,其次是吉林省。  相似文献   

12.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弘扬茶文化提升茶品牌“入世”后的市场竞争,不仅是质量的竞争,价格的竞争,服务的竞争,更主要是一种品牌的竞争,是一种文化的竞争,是一种智慧的竞争。我们必须把握建立名牌的要素如品质、价格、营销、宣传、打假等要素。  相似文献   

13.
提高水稻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是贯彻落实“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新粮食安全观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长江流域612户水稻家庭农场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实证研究水稻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农地细碎化程度等环境因素对水稻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水稻家庭农场的耕种面积和规模报酬呈现倒U型关系,且适度经营规模区间为8.0~9.3 hm2;水稻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未达到有效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相对较低。基于此,本研究主要从规范农地流转市场、完善家庭农场市场竞争机制、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家庭农场主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有效提升水稻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4.
黄杰辉 《中国稻米》2024,(1):118-119
<正>基于外部视域分析,农业英语翻译需求源自于农业经贸、技术、文化等多维度的交流需求扩大,而从内在原因出发,“职业化”现象是导致农业英语翻译需求激增不可忽视的因素。现阶段,我国农业已然迈入“职业化”的历史阶段,它的表征包括一系列“要素取代”,例如农业专业人才(生产力要素)取代传统型农民,数智化设备(生产工具要素)取代传统型农具,复合型农场所需种子、肥料(生产资源要素)的供应体系,也从传统型的自主留种、  相似文献   

15.
从生态茶园的内涵来讲,它本身就体现着人文和自然两种因素的结合,它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出现的。从其内容体系构成来看,它主要包含有三个要素,即人工要素、自然要素以及文化要素,这三个要素也是构成生态茶园旅游景观的主要部分。在现阶段经济发展态势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生活层次的提升欲望越来越强烈,生态茶园旅游作为茶文化旅游的重要项目,可以在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同时满足文化追求。对于生态茶园来说,就需要把握这一机遇,结合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大旅游开发和管理力度,创新生态茶园旅游发展途径,从而实现自身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钦州坭兴陶,陶类属性,国家地理标志定位为钦州地域出产的陶类制品。有别于其它陶器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质地,优于其它陶器的是"窑变"色彩,体现其价值的是艺术含量(器型、图式、纹样)、审美要素和人文因素的附加值。然而当代陶瓷在科学技术支持及材料工艺综合作用下,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交叉延伸发展是它的生命特征。本文介绍一款已荻国家专利并捆绑另一项技术的坭兴陶茶壶(星壶)(下简称星壶),从三个方面审视和展现其实用的、科学的和审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河南主推小麦品种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小麦品种对春季低温胁迫的响应,以郑麦366、郑麦7698、矮抗58等12个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拔节期低温(-6℃)和孕穗期低温(0℃)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叶片生理指标、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分析了寒害级别与各生理指标增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幼穗发育进程慢的强耐寒性小麦品种的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低温条件下的增幅大于幼穗发育进程快的弱耐寒性品种,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幅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拔节期和孕穗期低温处理,使供试小麦品种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均下降,拔节期低温对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的影响更为严重,孕穗期低温对穗粒数和产量的影响更为严重。拔节期低温引起的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增幅与小麦所受寒害级别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孕穗期低温引起的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增幅与小麦所受寒害级别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这些结果说明,不同小麦品种的耐寒性强弱在拔节期和孕穗期的表现并不一致,与寒害水平显著相关的生理指标也有差异,应结合两个时期的综合表现评价小麦品种春季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河北地区不同氮磷钾水平对夏大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大豆品种冀豆17为供试材料,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大河试验站设置不同的氮磷钾用量水平田间试验,分析不同氮磷钾水平对夏大豆收获期土壤养分含量、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期0~20 cm土层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为7.55~9.62 mg·kg-1、14.0~27.2 mg·kg-1、139~218 mg·kg-1;与缺素处理相比,施氮、磷、钾使0~20 cm土层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16.8%~25.2%、34.3%~93.6%、18.7%~62.6%。土壤速效氮含量较低时,施氮使大豆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产量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5.6%~43.8%、13.7%~42.8%和12.2%~29.4%,且大豆产量与施氮量(0~195 kg·hm-2)显著正相关;施氮使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1.31%~3.39%、脂肪含量降低2.55%~3.40%,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速效磷、钾含量处...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氮、钾肥施用量及配比对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啤酒大麦品种扬农啤7号为材料,测定并分析了氮、钾肥配施对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及麦芽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扬农啤7号的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及麦芽品质性状在氮肥施用量间的差异均显著(P0.05);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麦芽α-氨基氮含量、糖化力呈增加趋势,麦芽脆度、浸出率及库尔巴哈值呈降低趋势;在相同氮水平下,钾肥施用量对扬农啤7号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及麦芽品质性状有一定影响,但无规律。除2017—2018年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千粒重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外,籽粒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及其构成要素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穗数及籽粒产量与麦芽α-氨基氮含量及糖化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麦芽浸出率及库尔巴哈值呈极显著负相关。氮肥水平太高导致扬农啤7号品质下降,兼顾高产与优质,扬农啤7号高产优质的氮、钾肥配施技术为:氮肥150 kg·hm~(-2),基肥∶拔节肥∶孕穗肥=4∶4∶2;钾肥150kg·hm~(-2),作基肥一次性施用。  相似文献   

20.
厘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油菜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状况,是提高油菜综合生产能力的逻辑起点。本文基于1979-2020年间11个油菜主产省份的投入产出相关数据,在使用Global Malmquist指数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基础上,分别使用Kernel密度估计、δ收敛和β收敛,分析其动态演进及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时序特征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油菜全要素生产率在剧烈波动中实现一定增长,表现为技术诱导型增长模式,而技术效率对其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从动态演进来看,油菜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异不断缩小。从收敛性来看,油菜全要素生产率的δ值整体呈波动下降态势,自2012年始基本稳定在0.01以下,出现明显收敛趋势,说明存在δ收敛。油菜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将空间效应引入收敛模型后,其收敛性依旧显著,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为进一步提高油菜全要素生产率,本文提出推进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区域化发展战略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