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种子市场也空前活跃。如何做好基层种子质量监督和市场管理工作,让农民使用优良放心种子,保证农业生产安全,促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种子市场也空前活跃。如何做好基层种子质量监督和市场管理工作,让农民使用优良放心种子,保证农业生产安全,促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3.
周治华 《种子科技》2005,23(5):270-271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将种子市场放开、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今天,种子管理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深入探讨新形势下的种子市场监督管理、种子经营行为规范和农业生产用种质量保证的有效措施,维护品种选育者、种子生产经营者和广大用种农民的根本利益,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和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张晓  王小红  张慧  强成波 《种子科技》2012,30(10):24-2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出台实施,保障了品种育种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既活跃了种子市场,也给用种农民选择质优、高产、适应性强的品种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种子又是经营销售的一种特殊的生物商品,种子质量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种子管理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5.
孙庆 《种子科技》2012,30(10):12-13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种子市场的全面放开,我区种子企业数量逐渐增多,种子市场异常活跃,销售网点出现"井喷"延伸到乡(镇)村。在市场繁荣的背后也出现不良现象,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品种多、乱、杂,消费者不得要领,难以准确选种。笔者从事种子管理工作多年,现结合我区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后,种子市场异常活跃,开创了种子行业全新的格局,也对种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的形势下,种子的生产经营中也势必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需要种子管理工作者去发现分析并解决.  相似文献   

7.
夏平辉 《种子科技》2000,18(5):259-262
随着种业的深化改革 ,种子市场异常活跃 ,种子公司、种子经营部、种子店迅猛增加。无疑 ,这对搞活种子流通 ,方便农民购种是大有好处的。但各自的经营目的不同 ,也使种子经营领域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 ,一些伤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 ,既损害了农民利益 ,也搞乱了种子市场。为此 ,切实整顿种子市场 ,强化种子经营管理 ,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用种 ,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显得十分重要。1 种子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 经营管理体制问题。现行的种子机构大多数还是按行政区划设置的 ,仍属行政、事业、经营“三位一体”的体制 ,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然…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种子市场也非常活跃。如何加强种子管理工作,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值得深思。 1种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种子经营准入门槛低 种子市场放开后,种子经营队伍逐渐扩大,各行各业的人开始进入种子行业,由于种子经营准入门槛低,  相似文献   

9.
闫鑫 《种子科技》2012,30(9):15-16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科技兴农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基层种子市场作为服务“三农”第一线的直接责任人,对保证供种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种子执法年活动”的开展,我市种子市场经营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农作物种子质量不断提高,诚信经营、守法经营理念不断加强。但是,面对日趋活跃放开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经营形势,我市种子市场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时,种业发展的新形势也对如何加强基层种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李剑峰 《种子科技》2011,29(4):9-10
自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我国种子市场逐年活跃,由此催生了一大批种子企业。特别是2006年国办发40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下发后,到2007年6月底,各级原国有种子公司先后与其农业主管部门脱钩,种子市场进一步放开,为民营种子企业扫清了最后的障碍,真正实现了种子市场的自由竞争。  相似文献   

11.
从种子违法案件的查处论种子市场的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寿尧  刘锦峰 《种子》2002,(4):87-88
《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和加入 WTO,作为朝阳产业的种子市场全面开放 ,传统的国有种子公司为主体的种子经营模式正在裂变 ,种子经营格局走向多元化 ,个体种子经营活跃 ,民营种子企业异军突起 ,外资种子企业不断扩大发展。种子经济正在由过去的计划经济干预型转为市场经济调节型 ,由部门垄断转为行业竞争 ,由单一经营形式转为多种经营形式。市场快速发展 ,促进了种子产业发展 ,加快了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与此同时 ,在这体制转轨的初始阶段 ,生产、经营、管理者认识上的偏差 ,一些市场参与者急功近利 ,片面追求眼前短期效益 ,致使种子市场鱼…  相似文献   

12.
永胜县种子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2000年颁布实施以来,随着种子市场的不断竞争和优胜劣汰,各大种子经营企业为了抢占种子市场,增加市场份额,纷纷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和区域代理,建立自己的种子销售网络,农作物种子市场显得格外活跃,种子行业垄断经营的格局由此被打破,形成了经营主体多元化、供应网点扩大化、从业人员复杂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种子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市场不能简单地局限在种子经营上,它应包含种子的生产、检验、包装、销售,甚至品种管理、质量管理、市场管理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种子经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种子市场格外活跃,发展势头迅速,打破了过去国营种子部门通过行政手段垄断种子市场的格局,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种子经营企业的市场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出现了种子经营者的多元化,从业人员素质不一,加上管理不到位,这就为种子产业的发展、市场的净化留下了隐患。据南京地区调查,《种子法》颁布实施前二年种子经营户200家,而《种子法》颁布实…  相似文献   

14.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市场管理直接影响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应对种业体制的深化改革,政企必须分离,种子管理者在观念、职能、人员、经费、设备等方面应尽快到位。目前,种子市场异常活跃,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执法主体和形式不合法,经营手续不齐全、商品种子处理不规范等问题依然严重,使种子领域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种子法>的实施,种子市场逐步放开,乡镇一级的种子市场表现得异常活跃.  相似文献   

16.
黄桂蓉 《种子》2004,23(6):88-88
随着<种子法>的出台,种子市场的放开,种子市场变得十分活跃.种子企业冲破地区封锁,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由此,种子代销个体经营者迅速增加,2004年赤水市就有种子代销户109户.赤水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四川合江县一桥之隔)和生态类型,要搞好种子市场管理,保证农业生产用种的安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过三年种子市场管理的实践和探索,得出了以下初步的经验和做法,供广大读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曾荔波  张光福 《种子》2005,24(5):80-81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种子市场秩序关系到增产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问题.随着种子市场的开放,市场上各类品种越来越多,各企业经营手段不断翻新,农民对种子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对管理部门的要求越来越严,使得种子市场管理的工作量不断加大,管理成本不断增加.如何规范种子市场秩序,为企业做好服务,让农用上优质、高产、放心的良种,成为各级管理部门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和我国加入WTO,种子市场进一步放开,市场更加活跃,加强对种子质量的监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近几年的工作实际,谈谈对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的初浅看法.  相似文献   

19.
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开展了2004-2005年"种子质量管理服务年"活动,并确定每年2月为"种子市场整顿月",种子管理部门采取措施得力有效,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开展"种子质量管理服务年"和"种子市场整顿月"活动,探索出了一套加强种子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种子零售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目前,种子市场呈现出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终端销售零散化、种子选购自主化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活跃了种子市场,方便了群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种子市场放开后也扩大了管理部门的监管范围,增大了监管难度。由于缺少必要的检验设备、仪器、快速高效的检测技术手段和交通工具,虽然依法加强了对种子市场的监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仍然存在,亟待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