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0.1mol/L氢氧化钠作为平板PDA培养基碱化剂,壳灰作为培养料的碱化剂,考察微碱化培养基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种碱性物质均可显著提高灭菌后培养基的pH;不同碱化程度的培养料在菌丝生长过程中pH均不断下降,并逐步趋于一致。PDA培养基和培养料pH为6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长势较好。  相似文献   

2.
菌渣二次栽培草菇过程中基质内碳氮元素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料栽培杏鲍菇后的菌渣再用于栽培草菇,是目前食用菌栽培基质循环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本试验对杏鲍菇栽培前后以及草菇栽培前后的培养料进行取样分析,检测培养料中总碳、总氮、木质素和总糖含量变化。检测结果发现,杏鲍菇栽培过程,培养料含氮量从1.74%提高到1.89%,含碳量从35.83%下降到31.50%,碳氮比显著下降,木质素相对含量从26.61%降低到20.63%;杏鲍菇菌渣堆制过程中,含氮量进一步提高,达到2.21%,含碳量35.29%,碳氮比15.97%,木质素相对含量提升到33.92%;经过栽培草菇,培养料含氮量降低到1.94%,含碳量下降到29.52%,碳氮比15.24%,木质素相对含量下降到24.61%。分析表明,杏鲍菇和草菇均能高效降解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并能有效地提高培养料含氮量,栽培过程中对木质素的分解能力高于对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分解。  相似文献   

3.
营养和环境条件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研究了杏鲍菇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和环境条件,结果表明,适宜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黄豆粉,最佳碳氮比是60:1,最佳无机盐是硫酸钙。杏鲍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培养料最适含量为75%,最适pH为5.4。  相似文献   

4.
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杏鲍菇2号菌株进行工厂化袋栽生产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杏鲍菇栽培袋装料量,可提高其相对产量;杏鲍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主要靠培养基自身的含水量,一定的含水量是确保其高产、优质的先决条件;麦粒菌种具有菌丝萌发速度快,菌丝强壮,接种方便的特点,可缩短生长周期节约成本;杏鲍菇菌种长满培养料时,经一定后熟期,促使培养料养分充分分解和积累,可满足子实体生长发育的需求;后熟后,采用牛苔藓草覆盖,既能保湿、防止杂菌污染,又能有效控制空气交换,有利于杏鲍菇子实体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
以酒糟为主料,利用不同体积质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和高温高压蒸汽进行灭菌,考察其对平菇酒糟培养料理化性状及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方式的灭菌率均达85%以上;灭菌前后培养料pH、粗纤维、粗蛋白基本无变化;灭菌对培养料的挥发性成分(醇、醛、酮、有机酸)去除效果,高温高压灭菌优于过氧乙酸灭菌;高温高压灭菌的培养料平菇菌丝平均长速最快,为0.4 cm/d,菌丝浓密洁白、粗壮。综合比较得出,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效果较好,可以作为一种更有效的酒糟培养料灭菌方式。  相似文献   

6.
不同桑枝屑配比培养料对杏鲍菇生长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桑枝屑配比培养料对3个杏鲍菇品种菌丝生长及产量影响的试验,得出在棉籽壳培养料中添加桑枝屑,可以提高菌丝生长速度;当培养料中桑枝屑比例达到30%时,A1、A2菌株产量与对照相当,A3菌株产量显著降低,当培养料中桑枝屑比例达到60%,3个菌株产量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杏鲍菇生产过程中菌丝纤弱稀淡(弱菌丝)菌包的培养料进行微生物检测和不同温度培养试验,探索了菌包培育过程中出现菌丝纤弱稀淡和培育周期延长的原因。结果表明,引起菌丝生长缓慢和纤弱稀淡的根本原因是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料包在冷却过程中细菌大量增殖;常压灭菌的料包在冷却过程中当培养料温度在40℃~70℃区间时,引起"弱菌丝"现象的腐败细菌快速增殖,55℃时为最佳增殖温度,通过对冷却过程温度和时间的控制能有效避免"弱菌丝"现象,确保产量和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不同碳氮比培养料栽培杏鲍菇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15,(1)
试验采用棉子壳、干稻草、玉米芯、麸皮、玉米粉和黄豆粉为原料,按不同原料的碳氮比(C:N)进行培养料的配方设计,配成5组具有一定梯度性C:N的培养料栽培杏鲍菇.探索培养料的不同C:N对其菌丝生长状态和子实体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料组合C:N为25:1~35:1杏鲍菇的菌丝生长状态良好;在培养料组合C:N比为30:1~35:1杏鲍菇子实体的生物学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运用ArcGIS软件观测菌物生长,获得不同搔菌方式下的杏鲍菇菌丝生长形态,以及菌丝恢复的生长速度,了解工厂化瓶栽杏鲍菇栽培过程中菌丝恢复过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搔菌方式下的杏鲍菇菌丝恢复趋势一致,第2天开始大量恢复,第5天基本完全覆盖料面;菌丝覆盖料面后第6天开始大量形成原基。  相似文献   

10.
培养料pH对真姬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培养料pH对真姬菇菌丝长速、头潮菇生物学效率、总生物学效率、朵数、单朵重和产茬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灭菌前培养料pH在7.2~8.4较适宜真姬菇生长,最适pH7.8左右.  相似文献   

11.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天厨2000菌株进行工厂化瓶栽生产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菌种长满培养料后,经一定后熟期,促使培养料养分充分分解和积累,可满足子实体生长发育的需求;进行搔菌,可刺激料面菌丝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子实体原基形成与分化;搔菌后不必喷水,应采用无纺布覆盖,既能保湿、防止杂菌污染,又能保证空气交换,有利于杏鲍菇子实体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2.
在真姬菇培养料中分别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比例的钙源,测定不同处理真姬菇培养料灭菌前后pH,观察真姬菇菌丝长势,测定菌丝生长速度,统计子实体产量.结果表明,培养料添加轻质碳酸钙或贝壳粉,真姬菇发菌速度较添加石膏或氢氧化钙快,且添加贝壳粉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平菇菌糠提取液对四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桂云  马怀良 《北方园艺》2010,(22):170-171
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了平菇菌糠提取液对黑木耳、平菇、鸡腿菇和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菇菌糠不同量的提取液对平菇和鸡腿菇的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而对黑木耳和杏鲍菇菌丝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从而表明,平菇和鸡腿菇不宜用平菇菌糠栽培。种植黑木耳和杏鲍菇时可以用平菇菌糠作为培养料,菌糠用量比例达40%也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七种培养料对糙皮侧耳熟料栽培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棉籽壳、玉米芯、大豆秸、棉柴屑、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糠、废棉、木屑等7种培养料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熟料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秸、玉米芯、废棉吸水能力和持水能力都比较强;糙皮侧耳栽培期间,7种培养料含水量和pH值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除灭菌后到菌丝满袋期培养料含水量和pH值上升外,其它时期均下降;糙皮侧耳菌丝在大豆秸上生长最快、长势最好,在木屑和玉米芯上生长最慢、长势最差;在废棉、大豆秸上产量较高,在木屑上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15.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杏香鲍鱼菇、雪茸等,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其菌肉肥厚,质地脆嫩,营养丰富,是侧耳属中风味最好的一类,市场前景广阔。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氮比培养料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以选出利于菌丝生长的培养料碳氮比配方。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重金属元素对杏鲍菇和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子实体重金属富集情况,试验在培养料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铅(Pb)、砷(As)、镉(Cd)、汞(Hg),观察供试食用菌菌丝生长形态、生长速度,统计计算第一潮菇的生物转化率,测定子实体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培养料添加重金属质量浓度小于1 mg/kg时,菌丝生长速度变慢,但菌丝更洁白浓密,第一潮菇生物转化率更高;重金属质量浓度大于1 mg/kg时,会明显抑制菌丝的生长,且菌丝稀疏、长势差,第一潮菇生物转化率下降;试验条件下,子实体中Pb、As的富集量未超过绿色食品的标准,Hg添加质量浓度大于0.2 mg/kg、Cd添加质量浓度大于0.5 mg/kg时,金针菇和杏鲍菇子实体中的Hg和Cd的含量开始超过绿色食品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发酵隧道技术处理不同配方培养料,以不同含氮量和不同石膏含量的双孢蘑菇培养料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建堆发酵、接种养菌、出菇管理,并对其进行堆肥温度、菌丝生长速度、培养料含氮量和生物学效率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以高产、高生物学效率为目标结合生产成本因素,最后确定含氮量1.3%、石膏含量2%、石灰含量2%、磷肥含量1.5%的培养料更适于应用生产。  相似文献   

18.
钟德山  宁康健 《食用菌》1992,14(2):16-16
本文为料瓶规格及培养料装量影响菌丝长满瓶所需时间研究的继续(见《食用菌》1991第2期).即将培养料配方、酸碱度、接种量、培养温度等控制在同一水平上,专门分析培养料不同含水量及装量的情况下,平菇菌丝生长特性和菌丝长满瓶所需的时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92年我区灵芝干品出口量大,价格看好.为使灵芝原种迅速生长,我们借鉴了麦粒制平菇原种的摇瓶快速培养法.现将结果简介如下:(一)操作方法培养料为麦粒.浸泡12小时后煮沸,拌石膏粉、装瓶、灭菌、接种(泰山赤灵芝).7月30日扩原种70瓶,8月4日菌丝满料,菌丝浓白、粗壮,8月9日当菌丝长到瓶的1/3时摇瓶把菌丝团摇散,使菌丝与麦粒混匀.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运用ArcGIS软件分析菌丝生长形态和菌丝恢复生长速度,了解工厂化瓶栽杏鲍菇搔菌后的菌丝恢复情况:菌丝第2天开始大量恢复,第5天基本完全覆盖料面;搔菌后第一天菌丝恢复缓慢,适应环境后开始快速生长,菌丝覆盖料面后第6天开始形成大量原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