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7月份气温水温将是一年中较高的月份。月平均气温为28℃~30℃,月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6℃~38℃,养殖水温在28℃~32℃之间。天气炎热、降水量增加,易造成环境突变,导致养殖动物应激反应;同时水产养殖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投饲量加大,新陈代谢加快,残饵和排泄物增多,易导致养殖水体中有机质浓度及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容易超标,水质恶化,水体中病原菌增加,是水质易变、病害暴发和流  相似文献   

2.
<正>8月份广东省气温、水温较高,预测全省的气温在25℃~39℃之间,养殖水生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也是病害的高发季节。要重点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及时做好调控,防止水质恶化,保持良好水质是预防病害的关键措施之一。目前是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流行高发期,罗非鱼养殖要注意做好水质调控、降低养殖密度等预防措施,防止发生暴发性流行。8月~10月是刺激隐核虫病流行的又一个高峰期,有可能会在局部  相似文献   

3.
<正>我省6月份气温一般24℃~35℃,养殖水温20℃~31℃。6月份既是鱼类的快速生长时期,也是病害的高发阶段。由于水温较高,鱼类的摄食量增大,养殖水体中鱼粪、残饵的数量增大,加上冬春期间的积累,养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的数量较大,水质极易恶化,容易引起鱼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4.
<正>9月份广东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较高,是水生动物病害的高发季节,要注意做好防风、防洪措施,特别是洪水过后,要防止水质恶化和病害传播。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大量的残饵、排泄物沉积于塘底,易造成水质恶化,及时做好水质调控,保持良好水质是预防病害的关键措施,要注意做好亲鱼的饲养管理工作,提高鱼体的抵抗力。预测全省的气温在26℃~38℃之间,养殖水温在23℃~34℃。根据近几年广东省水  相似文献   

5.
<正>常言道:"养鱼先养水",表明水质对养殖水产品很重要。养殖中华鳖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其摄食、生长与生存,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蔓延,甚至中毒或死亡往往是水质变坏所导致,因此水质在中华鳖养殖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水质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因子对中华鳖生产的影响,为无公害养殖者提供一些参考资料。1.水质物理因子1.1水温中华鳖是变温动物,它适宜生长温度为25℃~35℃,最适生长温度为28℃  相似文献   

6.
<正>7月份广东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持续升高,天气闷热,养殖鱼类要注意防止出现泛塘,虾类要注意防止出现应激反应。提前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及时做好调控。预测各地气温在24℃~37℃之间,养殖水温在22℃~31℃,平均水温在27℃左右。水生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也是病害的高发季节。根据近几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全省易发的病害主要  相似文献   

7.
<正>7月份我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持续升高,天气闷热,养殖鱼类要注意防止出现泛塘,虾类要注意防止出现应激反应。提前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及时做好调控。预测各地气温在24℃~37℃之间,养殖水温在22℃~31℃,平均水温在27℃左右。水生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也是病害的高发季节,根据近几年我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全省易发的病害主要有鱼类出血  相似文献   

8.
<正>7月份广东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持续升高,天气闷热,预测各地气温在24℃~37℃之间,水生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也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季节。要加强日常管理,坚持巡塘值班,多注意观察鱼类的摄食和水质情况,要防止水质突变造成鱼、虾的缺氧和出现应激反应。提前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及时做好调控。目前是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流行高发期,罗非鱼养殖主产区要注意做好水  相似文献   

9.
<正>10月份广东气温开始逐步下降,昼夜温差大,要注意做好防风、防洪措施,预测气温在22~34℃之间,养殖水温在20~30℃之间。养殖水生动物进入后期生长阶段,及时做好水质调控,保持良好水质,注意加强后期饲养管理,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等,提高鱼体的抵抗力,达到预防病  相似文献   

10.
<正>本月辽宁地区气温上升较快,雨季来临,水温20℃~25℃,进入养殖鱼类摄食旺季,各种水生动物生长快,由于池鱼放养时间较短,水质污染较轻,细菌性重大疾病不易发生。随着水温升高及投饵量的加大,残饵及代谢物增多,各种病害也随之发生。应注意调控水质,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1.
<正>7月份,全国气温、水温进一步升高,天气闷热,出现暴雨、强对流等天气情况。由于处于养殖生产旺季,投饵量加大,残饵和排泄物增多,容易导致养殖水质恶化,造成病害暴发和流行。同时,7月也是台风多发季节,水质极易突变,造成鱼类应激反应。因此,需提前做好病害预防工作。一、病害预测1.鲤春病毒血症:主要发生对象为鲤鱼、锦鲤、金鱼等,发病水温在8℃~20℃,尤其在15℃~17℃易发生。2014专项监测结果表明,在部分地区出现阳性样品。江苏、河南、四川、重庆、新疆等地的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2.
<正>6月份广东省气温、水温逐步上升,雷雨天气较多,养殖的水生动物病害发病率将呈上升趋势。雷雨、闷热天气现象较频繁,鱼塘容易因缺氧而发生泛池,加强日常管理,发现缺氧应及时开增氧机、加注新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中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及时做好水质调控,保持水体的稳定。预测各地气温在22℃~36℃,养殖水温在20℃~30℃,平均水温在25℃左右。一、病情预测  相似文献   

13.
<正>点篮子鱼是我国南方海水养殖的经济鱼类之一,目前被积极推荐为新的养殖对象。本试验利用温泉地热水成功培养出大规格点篮子鱼苗种,为低盐度地区养殖点篮子鱼提供参考。一、试验条件1.地热水试验地点位于威海市汤泊温泉度假有限公司养鱼场,养殖用水是通过深水井从地下700米抽取的地热水,出水口水温冬季78~80℃,夏季82~83℃。水质经化验监测达到养殖用水要求,人可以直接饮用。2.养殖池点篮子鱼苗种养殖池面积4.3亩,  相似文献   

14.
单环刺螠对水温、盐度和pH的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岩  白海娟  王亚平 《水产科学》2006,25(10):513-516
以单环刺螠幼螠为材料测定其生活环境的部分水质指标。单环刺螠幼螠生存,水温超过31.6℃会导致幼螠死亡,且降温后幼螠不能恢复;幼螠生存的盐度为13.8~35.9,适宜盐度20.8~35.2;幼螠生存的pH为4.0~10.5,适宜pH 5.96~9.01。盘锦地区近岸沿海和海水养殖池塘可以进行单环刺螠的养殖,水质因子可以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南美白对虾池塘温室二茬养殖水质动态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监测两茬南美白对虾池塘温室的水质指标,研究了两茬养虾水质变化进程和动态对比。监测结果显示,第一茬养殖水体的水温在25.00~29.95℃,盐度在1.30~18.50,pH在8.30~10.98,溶氧量在7.34~16.09 mg/L,COD在6.63~16.73 mg/L,氨氮在0.32~4.07 mg/L,亚硝酸盐氮在0.01~0.78 mg/L,硝酸盐氮在0.05~1.87 mg/L,悬浮物在0.0047~0.393 8 mg/L;第二茬养殖水体的水温在24.70~31.80℃,盐度在1.15~16.25,pH在7.89~9.06,溶氧量在5.68~11.06 mg/L,COD在6.28~21.55 mg/L,氨氮在0.16~0.76 mg/L,亚硝酸盐氮在0.00~0.96 mg/L,硝酸盐氮在0.07~2.11 mg/L,悬浮物在0.0105~0.1984 mg/L。研究表明,池塘温室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的水质条件能满足南美白对虾生长的需求,同时第二茬养殖水质条件较第一茬差,建议在养殖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溶氧量以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同时及时开展轮捕,降低池塘的承载量,可降低对虾病毒病暴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本地区受到厄尔尼诺气候的影响,气温一年比一年高。入夏以来虾塘水温高达34℃,造成了水体藻相变化大,水质难控,病害爆发严重,对虾养殖进入了高温管理阶段。高温季节虾池内容易出现的水质问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倒藻,包括养殖前期的倒藻及养殖中后期的倒藻;二是蓝藻暴长,主要体现是浓绿水及大蓝水;三是甲藻,体现为红水,这些现象的出现致使对虾发病。现将水质问题特征及处理措施总结如下。一、倒藻养殖过程中出现倒藻情况,主要是由早期  相似文献   

17.
正双棘黄姑鱼,本地俗名:赤嘴鮸,肉食性,是广东省饶平县目前海水网箱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其盐度适应范围为14~32‰,适宜温度为7℃~32℃,其中最适温度为18℃~28℃,要求水体透明度在50~80cm、流速每秒20cm以下,在适温范围内,日最大食量可达体重16%。一、海区的选择利用网箱养殖成鱼,应选择避风条件好,海陆交通方便,水质清新,水流畅通,流向平直而稳定的海区;水深5米以上,网箱箱底在最低潮位时距离海底1.5米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审批颁发:龙光华审核:李坚明分析员:胡大胜2 0 1 4年5月,广西各地的养殖水温逐渐回升至22℃℃~25℃,养殖水体水位较低、水质状况不佳,而且刚刚越冬过来的养殖动物抗病能力较低,极易引发各种疾病。一、预测预报1.养殖对虾:易发生白斑综合征、偷死病等,重点关注桂南沿海对虾养殖区域。2.淡水养殖鱼类:易发生小瓜虫病、溃疡综合征、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水产品出口面临严峻考验,对水产养殖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鲍,作为海中珍品,由于它的养殖周期长,经济价值高,所以对鲍的养殖技术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现就以北方品种——皱纹盘鲍沉箱养殖为例,结合我们近几年的养殖经验,对其健康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以供参考和推广。一、皱纹盘鲍的生活习性皱纹盘鲍昼伏夜出,在饥饿时白天晚上均可摄食。它主要生活在水流畅通、水质清新、海藻丛生的岩礁地段,适宜生活的水温范围在3℃~28℃,最适生长水温范围在15℃~24℃之间,水体盐度在30‰以上,活动时间一般在日落后2小时~3小时以及日出前2小时~3小时,…  相似文献   

20.
<正>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在两广和海南地区俗称沙参,粤港澳地区也称为秃参。糙海参属热带海参,为广温和广盐南方海参品种,温度13~35℃,盐度20~40‰的水质都能生存,适合我国南方人工养殖,且已有不少养殖成功的报道。湛江市是凡纳滨对虾养殖大市,虾池分布广泛。糙海参与凡纳滨对虾池塘混养可解决对虾养殖品种单一从而提高虾池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效益,为广大对虾养殖户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