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解海南山竹果皮和果肉的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为引导消费、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采自海南五指山的山竹果实为材料,用95%的乙醇提取山竹果皮和果肉多酚,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总酚含量。对获得的山竹果皮和果肉多酚提取物进行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山竹果皮多酚含量很高,达21.36mg/g(干重),对·OH、DPPH自由基和ABTS+·均具有良好的清除活性,且呈现浓度依赖性,IC50分别为37.39、41.34、41.37μg/mL;山竹果皮多酚对乙酰胆碱酯酶和α-葡萄糖苷酶也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且呈现浓度依赖性,IC50分别为29.46、7μg/mL;山竹果肉多酚含量较低,为0.388mg/g(干重),清除DPPH自由基、ABTS+·和·OH活性较弱,但表现出浓度依赖效应。山竹果肉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中等程度的抑制活性(IC50为2.24mg/mL),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较弱。山竹果皮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山竹果肉多酚具有中等程度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一定的抗氧化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蛇莓为中国民间常用草药,具有良好的生物和药用活性,目前对其抗氧化、降血糖、防治老年痴呆方面研究较少。【方法】以总酚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蛇莓多酚的微波辅助提取条件;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铁还原能力为指标,考察其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改良的荧光法考察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能力;采用吸收光谱法考察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能力。【结果】微波辅助提取蛇莓多酚的最佳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67%,料液质量体积比1∶18(W/V),微波功率280 w,微波时间为112 s,在此条件下蛇莓总酚得率为5.21%;蛇莓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8.63μg/m 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值为32.11μg/m L,铁还原能力为2 190.33μg Fe SO4/mg;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值为223.89μg/m L,低于标准对照物阿卡波糖(310.81μg/m L);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IC50值为202.95μg/m L。【结论】蛇莓多酚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能力,具有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和降血糖、防治老年痴呆药物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两粤黄檀茎不同溶剂(95%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和铁离子(Fe2+)还原能力检测体外抗氧化活性;体外建立酶反应体系,以pNPG作为底物,检测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两粤黄檀茎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优异的抗氧化能力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两粤黄檀茎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作为天然抗糖尿病药物研究和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雪胆多酚与氨基酸的联合抗氧化作用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Folin-Ciocalte法测定多酚含量。利用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和铁还原能力法,评价雪胆多酚与组氨酸、缬氨酸、甘氨酸之间的联合抗氧化活性。并通过体外法测定雪胆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雪胆多酚、组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组氨酸与雪胆多酚联合、缬氨酸与雪胆多酚联合、甘氨酸与雪胆多酚联合均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抑制性实验结果表明,雪胆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作用,属于可逆性抑制中的反竞争性抑制类型。【结论】利用体外抗氧化评价方法,明确了雪胆多酚与氨基酸之间具有协同抗氧化能力,以及雪胆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抑制作用,为雪胆多酚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3个品种嘉宝果叶提取物的酚类成分和生物活性,为嘉宝果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大红钻、保利斯塔和乔尼尔3个嘉宝果品种的叶片提取物总酚和黄酮含量,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UPLC-MS/MS)分析提取物的酚类成分,并测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 (DPPH·)、2,2'-联氮-双 (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 (ABTS+)、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和降糖活性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α-淀粉酶抑制活性),对总酚含量与生物活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3个品种嘉宝果叶提取物的总酚和黄酮含量分别为458.78~535.51 mg GAE/g和99.46~233.42 mg RE/g,总酚含量以乔尼尔最高,黄酮则以大红钻最高。大红钻和保利斯塔叶片的酚类成分以没食子酸、鞣花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较高,乔尼尔则以没食子酸、鞣花酸和槲皮素-3-O-葡萄糖苷含量较高。乔尼尔叶提取物的DPPH·和ABTS+清除能力最强,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8.48和77.02 μg/mL,其总抗氧化能力也最强,为0.922 mmol/g; O2-·清除能力、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则以保利斯塔最强, IC50分别为0.893 mg/mL、 14.96 μg/mL和57.42 μg/mL。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总酚含量与DPPH·、 ABTS+和O2-·清除能力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抗氧化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降糖活性相关性不显著 (P>0.05)。【结论】 3个品种嘉宝果叶提取物的酚类含量和成分存在差异,乔尼尔的综合抗氧化能力最强,降糖活性则以保利斯塔最强,但均是开发抗氧化和降血糖健康产品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种番石榴醇提物的抗氧化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功能性成分含量,为番石榴功能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宜盆红’、‘帝王’、‘山美白’、‘山美红’等4个品种番石榴果实为试材,测定其醇提物对DPPH·、·OH、ABTS+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并探讨功能活性与物质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4种番石榴醇提物中,‘帝王’醇提物对DPPH·、·OH、ABTS+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半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1.25,1.83和1.48mg/mL;‘山美白’次之,IC50分别为1.46,1.94和1.68mg/mL;‘山美红’的IC50分别为1.61,2.58和1.94mg/mL;‘宜盆红’最弱,IC50分别为2.02,3.15和2.28mg/mL。4种番石榴醇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0.04~0.19mg/mL,均远低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的IC503.13mg/mL。4种番石榴的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22~20.70mg/g和21.65~50.68mg/g,总多酚含量与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但与·OH自由基清除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4种番石榴醇提物中,‘帝王’醇提物抗氧化能力及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山美红’醇提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4种番石榴醇提物的抗氧化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功能性成分含量,为番石榴功能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宜盆红’、‘帝王’、‘山美白’、‘山美红’等4个品种番石榴果实为试材,测定其醇提物对DPPH·、·OH、ABTS+ 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并探讨功能活性与物质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4种番石榴醇提物中,‘帝王’醇提物对DPPH·、·OH、ABTS+ 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半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1.25,1.83和1.48 mg/mL;‘山美白’次之,IC50分别为1.46,1.94和1.68 mg/mL;‘山美红’的IC50分别为1.61,2.58和1.94 mg/mL;‘宜盆红’最弱,IC50分别为2.02,3.15和2.28 mg/mL。4种番石榴醇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0.04~0.19 mg/mL,均远低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的IC50 3.13 mg/mL。4种番石榴的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22~20.70 mg/g和21.65~50.68 mg/g,总多酚含量与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lt;0.05),但与·OH自由基清除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相关性均不显著(Pgt;0.05),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gt;0.05)。【结论】4种番石榴醇提物中,‘帝王’醇提物抗氧化能力及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山美红’醇提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分别利用酵母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金银花枝叶,对比了发酵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并测定了发酵产物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对FRAP亚铁离子的还原能力。结果表明,4种发酵产物对3种病原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乳酸菌发酵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抑制能力最强,酵母菌发酵产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能力最强。乳酸菌发酵产物清除DPPH能力最强(IC500.07 mg/mL);酵母菌发酵产物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IC500.06 mg/mL)及还原亚铁离子能力最强(IC500.44 mg/mL)。研究结果可为金银花枝叶的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松针多酚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作用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利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在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等要素对松针多酚提取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松针多酚提取工艺;并利用优化工艺条件,测定了6种松科植物松针的多酚提取量。进一步利用不同多酚含量的松针提取液,分析松针多酚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ABTS+)、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松针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8 min、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 g∶25 ml;在此条件下,6种松科植物松针多酚提取量为19.97~53.41 mg/g。6种松科植物松针多酚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范围为22.76~159.90μ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范围为0.092~0.184 mg...  相似文献   

10.
紫甘薯具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因此有抗氧化活性,为探明新选育的滇紫甘薯抗氧化组分和活性,为滇紫甘薯系列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云南农业大学选育的滇紫甘薯新品种的花色苷、总黄酮、绿原酸、总酚、β-胡萝卜素等物质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不同滇紫甘薯品种的花色苷含量和总还原力均高于对照;滇紫甘薯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表现为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说明滇紫甘薯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且与含量呈正相关。其中,β-胡萝卜素含量在滇紫甘薯24号中较低,但其他营养物质含量均较高,尤其绿原酸含量最高,且对ABTS和DPPH 2种自由基的EC50较小;滇紫甘薯54号花色苷含量、总黄酮含量和总还原力最高,清除ABTS和DPPH 2种自由基的EC50最小,抗氧化活性最强。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滇紫甘薯24号和滇紫甘薯54号抗氧化组分较为均衡,滇紫甘薯24号和滇紫甘薯54号可作为功能型食品添加剂或保健食品原料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研究白术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将白术的87%甲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不同溶剂萃取物,以清除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总还原能力为评价指标,研究各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探讨抗氧化活性与总多酚、总黄酮及总多糖含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白术不同极性的萃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相的抗氧化活性最好,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 021±0. 003)、(0. 031±0. 005) mg/m L,乙酸乙酯相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是(37. 54±0. 51)%、(30. 53±0. 92)%。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总还原能力与总多酚含量呈现相关关系(r分别为-0. 901、-0. 870、1. 000),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总还原能力与总黄酮含量呈现显著相关关系(r分别为-0. 912、-0. 976、0. 913),白术各萃取物中黄酮类和多酚类可能是主要的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桑叶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自由基清除能力,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抑制作用进行研究,旨在获得充分保持桑叶黄酮活性的新型制备方法,为桑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波–半仿生法提取桑叶黄酮,考察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4个因素对桑叶黄酮得率和DPPH·以及OH·的平均清除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桑叶黄酮提取工艺,评价桑叶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结果】桑叶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0 mL/g、提取总时间97 min(3个阶段的时间比例为1∶2∶2)、超声温度49℃、超声功率400 W,黄酮得率为(38.23±0.42) mg/g,自由基平均清除率为(57.04±0.97)%。桑叶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抑制的IC50值为(1.081±0.130) g/L和(1.204±0.190) g/L。超声波–半仿生法比单一超声波法提取桑叶黄酮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强,比单一半仿生法提取桑叶黄酮的得率高。【结论】采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的桑叶黄酮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且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有...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青梅(Prunus mume)果实不同极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按极性梯度对乙醇提取物的水悬液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液-液萃取,获得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及剩余的水相4个组分。分别测定乙醇提取物原液和这4个组分的多项抗氧化能力指标,包括总抗氧化能力(TEAC)、氧化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亚硝酸盐清除能力、三价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以及其中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结果显示,经萃取后剩余水溶物的抗氧化能力比乙醇提取物降低,各萃取物比乙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增强,其中以正丁醇萃取物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次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也以正丁醇萃取物最高,水相含量最低,与抗氧化能力具有一致性。说明青梅主要抗氧化组分存在于正丁醇萃取物中,总黄酮和总多酚是其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4.
以嘉宝果果皮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嘉宝果果皮多酚提取工艺,并测定提取物清除·OH、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以及体外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嘉宝果果皮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时间50 min、温度70℃、料液比1 g:50 mL,此条件下嘉宝果果皮多酚的提取率可达10.10%.优化提取后的嘉宝果果皮提取物对·OH、DPPH·和ABTS+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0.506、0.052、0.437 mg/mL,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IC50值分别为0.003、1.348 mg/mL,说明嘉宝果果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及体外降糖活性,可作为功能活性成分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5.
绞股蓝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杨酸法、二苯代苦味基肼自由基(DPPH.)法和Fe3+还原能力试验3种方法,对绞股蓝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以乙醇、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为样品提取剂,以Vc作阳性对照。结果表明:除石油醚提取物外,绞股蓝各提取物都表现出较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其中粗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半清除率浓度为0.203 mg/mL;绞股蓝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也有很强的清除作用,以乙酸乙酯萃取物清除能力为最强,半清除率浓度为0.008 mg/mL。同时,以上提取物还对Fe3+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乙酸乙酯萃取物的还原力优于对照品Vc。  相似文献   

16.
比较10个不同品种猕猴桃总酚含量及其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差异,分别对其猕猴桃皮和果肉中的总酚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旨在分析得到总酚含量与清除自由基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0个品种猕猴桃皮总酚含量约是果肉总酚含量的8~16倍,而猕猴桃皮总酚提取液清除自由基能力高于果肉,猕猴桃皮DPPH自由基清除最强的是黄金果,最弱的是海沃德,并且总酚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相关系数为r=0.78,猕猴桃果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的是金魁,最弱的是海沃德,并且总酚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相关系数为r=0.85。猕猴桃的抗氧化活性与所含酚类物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紫外285nm处测定抗氧化活性物质(蛋白质、芳族胺、酚类等化合物)的含量,在450nm处测定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采用DPPH法测定不同溶剂橡子提取物的自由基消除能力,测定羟自由基消除活性及橡子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研究麻栎橡子抗氧化活性及抗糖尿病活性。结果表明:70%甲醇提取物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最高,而水提取物中最少;70%甲醇提取物和70%乙醇提取物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70%甲醇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的消除能力最强;橡子的水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强;甲醇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较高。说明麻栎橡子具有抗氧化活性和抗糖尿病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黑莓、桑椹、红布李、紫薯、黑米、黑豆为试验材料,乙醇为溶剂,对6种食材进行花青素提取;采用DPPH和ABTS 2种方法测定6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利用Pearson原理分析6种提取物中花青素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初步探索二者规律;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花青素提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以期为花青素的深度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种食材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能力大小顺序为红布李桑椹黑莓紫薯≈黑米黑豆,其中红布李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与维生素C相近,其IC_(50)值为39.38μg/mL,且花青素含量与抗氧化能力显著正相关;研究发现5种食材花青素提取物均对乙酰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谭西  王馨悦  周欣  陈华国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11):2263-2272
[目的]对富含花青素的巨峰葡萄提取物指纹图谱进行测定并构建其特征图谱,考察不同产地巨峰葡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活性及α-淀粉酶抑制活性,研究巨峰葡萄花青素的谱—效关系,明确其结构与生物活性规律,为富含花青素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2个产地巨峰葡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花青素提取,检测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并构建特征图谱,综合评价不同产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AChE抑制活性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并对其进行谱—效关系研究.[结果]确定9、12、21、50和55号5个峰为巨峰葡萄的指纹图谱特征峰.12个产地的巨峰葡萄花青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下同),以山东产地的含量最高(3.93 mg/g),湖北产地的最低(0.13 mg/g).福建产地的巨峰葡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最强,其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强于其他产地的巨峰葡萄;山东产地巨峰葡萄提取物的AChE抑制活性最强(抑制率33.6%),其次是福建产地;浙江产地巨峰葡萄提取物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最强,其次是新疆产地,内蒙古产地的抑制活性最弱.谱—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DPPH和ABTS法均可用于评价巨峰葡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5个特征峰与生物活性有较强的关联性,其中12、21和50号峰与其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相关,9、21和55号峰对α-淀粉酶抑制活性有一定贡献,12、21和50号峰对AChE抑制活性具有较大贡献.[结论]富含花青素的巨峰葡萄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α-淀粉酶抑制活性和AChE抑制活性,可作为抗氧化、预防治疗高血糖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物质.  相似文献   

20.
华中五味子藤茎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中五味子藤茎为材料,采用硅胶柱层析、MCI树脂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分离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ABTS方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全面了解华中五味子的化学成分,明确其藤茎中药效成分及活性作用。结果表明:1)从藤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1)、pinobatol (2)、Matairesinol 4′-O-glucoside (3)、(-)-secoisolariciresinol-O-a-L-rhamnopyranoside (4)、(-)-secoisolariciresinol 9-O-α-L-arabinopyranoside (5)、(-)-儿茶素 (6) 和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7);2)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3)化合物2~7清除ABTS自由基IC50值分别为14.43、13.45、7.39、3.84、1.88、14.11 μg·mL-1;化合物4~6抗氧化活性与阳性对照品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