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非空间结构的浙江省毛竹林固碳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毛竹单株生物量模型及其林分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基于非空间结构的毛竹林固碳潜力模型,并阐述模型的生物学意义;应用Matlab提供的Linprog函数与Solve函数,对所建模型在满足约束条件下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当1度竹、2度竹、3度竹和≥4度竹占毛竹样地总株数的百分比均为0.25,毛竹林分立竹度为4363株·hm-2,平均胸径为12.1691cm时,毛竹林碳储量达到最大,其值为42220.2149kg·hm-2;根据优化结果与2004年浙江省毛竹林结构现状,提出增加毛竹林固碳量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8.
闽北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闽北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获取林分、地形和土壤相关基础数据,分析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林分因子及地形因子间的关系,探讨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闽北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总体均值为(25.55±12.05)g·kg~(-1),变异系数为47.16%;不同土层中,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立竹度和海拔呈正相关关系,与叶面积指数和坡度呈负相关关系,且下坡位大于上坡位,阴坡高于阳坡。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海拔、立竹度和叶面积指数是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并构建利用海拔、立竹度和叶面积指数估算闽北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回归方程。该结果对准确估算森林碳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武夷山不同毛竹林类型毛竹生长与土壤养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武夷山不同毛竹林类型的毛竹生长效果和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毛竹混交林对培肥土壤、增加有机质、控制病虫害以及维护毛竹林分长期的生产力具有效果。竹杉林、竹阔林的林分密度较毛竹纯林明显增大,分别增长48.9%、54.3%,毛竹+杉木的混交方式对促进毛竹生长效果为最好,其林分立竹量、平均胸径、新竹产量最大,而毛竹+阔叶树的林分由于乔木所占比重稍大,影响了毛竹行鞭发笋和胸径生长,但其毛竹生物量最高,比毛竹纯林增加了20%。竹阔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于竹杉林、毛竹纯林,全N含量也相应增大,但磷素明显缺乏。 相似文献
10.
采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一元分布、二元分布、林分综合指数和距离分析方法,探讨小陇山林区2种典型天然林空间结构特征。结果显示:(1)油松天然林混交度为0.397,树种隔离程度较低,锐齿栎天然林混交度为0.797,混交良好,油松、锐齿栎天然林胸径大小比数分别为0.507、0.485,林分均处于中庸状态,角尺度分别为0.511、0.508,林木分布格局均属随机分布。(2)油松、锐齿栎天然林中相同混交程度或优劣程度的林木大多处于随机分布,相同混交程度或分布格局的林木处于不同优劣程度的林木大致相等。区别在于油松天然林中同一优劣程度或分布格局的林木大多与同种相邻,而锐齿栎天然林中同一优劣程度或分布格局林木大多处于强度和极强度混交。(3)油松、锐齿栎天然林林分空间结构指数(FSSI)分别为0.526、0.739,林分空间结构距离(FSSD)分别为0.788、0.576,锐齿栎林空间结构明显优于油松林。FSSI和FSSD具有极显著的线性关系,FSSD=-1.481 5×FSSI+1.625 7,R2=0.990 6(P < 0.01),二者在表述林分空间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研究表明:二元分布、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和距离分别是从林木水平和样地水平研究林分空间结构较为有效的方法,可为小陇山林区林分微观结构分析和精细的结构调整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毛竹天然混交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对不同林分组成的天然混交林生长因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毛竹天然混交林的空间利用比较合理,群体结构相对稳定,其中8竹1杉1阔混交林林分密度和平均胸径较适中,分别为1 970株/hm2和10.8 cm,平均冠幅、竹冠空间分布容积和竹冠水平分布面积以及竹叶面积、叶面积指数等因子均大于纯竹林,分别为纯竹林的111.7%、118.5%和130.5%以及111.4%、111.4%;7竹3杉+阔混交林林分密度和平均胸径次之,分别为1 542.2株/hm2和10.1 cm,平均冠幅、竹冠空间分布容积和竹冠水平分布面积均大于纯竹林,分别为纯竹林的114.7%、107.8%和100.0%,叶面积指数与纯竹林相差甚小,竹林生长良好,体现了冠幅与胸径、林分密度之间的密切相关规律。不同林分组成的天然混交林各种树冠水平分布面积均大于纯竹林的树冠水平分布面积,其中4竹4松1杉1阔混交林的树冠水平分布面积最大,为6 861.2 m2/hm2,是纯竹林的17.48倍,对光利用率较高,生产的物质较多。 相似文献
12.
木质林产品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生态系统三大碳库之一,对森林生态系统和大气之间的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在减缓碳排放上具有巨大贡献(Apps et al.,1999;Dias et al.,2005;白彦锋等,2009):一方面,林产品有一 相似文献
13.
毛竹林细根生物量及其周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土钻取样法,对湖南会同林区集约经营毛竹林地土壤细根生物量及其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林细根生物量为7.734 9 t·hm-2,其中活细根和死细根分别占91.5%和8.5%,并且毛竹林0~20 cm层活细根和死细根生物量分别占林地活细根和死细根总量的57.9%和60%.毛竹林活细根和死细根生物量在1年中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其变化范围分别为4.864 7~10.796 4和0.353 8~1.005 7 t·hm-2,基本上2-6月份呈上升趋势,到6月份出现最高峰值,8-12月份下降,次年2月为最低值.采用改进的最大值、最小值法计算模型计算出毛竹林细根年生长量、年分解量和年周转率分别为6.895,0.312 4 t·hm-2和0.93次·a-1. 相似文献
14.
以套网振落法在"蜀南竹海"毛竹竹冠采到昆虫113种(类),隶属于13目,54科.整个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中优势度最明显的为同翅目类群,在4个调查样地林区内,其相对多度为30%~51%,其次是蜘蛛类,相对多度为19%~43%.昆虫亚群落的优势物种为同翅目的一种小绿叶蝉(Empoasca sp.),且该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4个调查样地林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趋势为Ⅲ号样地林区》Ⅱ号样地林区》Ⅰ号样地林区》Ⅳ号样地林区;而优势集中性指数则为Ⅱ号样地林区》Ⅲ号样地林区》Ⅳ号样地林区》Ⅰ号样地林区,表明Ⅱ号样地林区由于环境条件和林相特点致使害虫大发生的可能性较其他林区大.群落多样性指数(H')的季节动态表现为低→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5-6月和8-9月.以竹冠节肢动物群落内主要类群的物种数和多度为变量,对不同样地林区4~10月的7次调查样本进行群落季节格局的最优分割分析,结果表明最适分割数为5,该分割将群落的季节动态区分为5个时期,该划分基本反映出竹冠主要害虫的发生、消长与气候的年变化和竹林季相的关系,对于指导毛竹害虫综合治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冰冻雪灾对黄山区毛竹林的损害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安徽省黄山区2008年1月冰冻雪灾对毛竹林的损害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此次雪灾对毛竹林破坏严重,各类受损竹比例达45.8%,其中翻蔸竹13.9%,断裂竹9.4%,对竹林生态系统影响较大.从毛竹生物学影响因子看,年龄和胸径对受灾程度的影响不大;而从各林地状况因子与毛竹受灾程度的关系看,海拔、地形、坡向和立竹度对毛竹受损率影响显著,T检验P值分别为0.008,0.000,0.045和0.052,并呈现出不同的主要受损类型,经营状况和树种组成的影响程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18.
海拔对毛竹林土壤物理性质和水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毛竹分布南缘的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气候过渡区,选择土壤类型、坡度、坡向、经营水平等一致的3个海拔梯度毛竹林,对土壤物理性质和水分特性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相同海拔梯度毛竹林随土层的加深,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粘粒和砂粒含量增大,而毛管孔隙度和粉粒含量减小;海拔对毛竹林30cm土层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影响不显著,而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大;不同海拔梯度毛竹林30cm土层的土壤微结构颗粒组成为砂粒〉粉粒〉粘粒,粘粒、粉粒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小,砂粒含量趋于增大;试验区随海拔的升高,土壤物理性质和水分特性趋于有利于毛竹林生长变化。 相似文献
19.
毛竹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工老化过程中毛竹种子活力及其生理生化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活力指数下降较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快.老化6天时活力指数下降72%,老化12天时种子活力基本丧失.伴随着种子活力下降,表现出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MDA含量升高,POD,SOD和CAT酶活性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内源GA3和IAA含量降低,ABA含量升高,GA3/ABA比值降低等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相关分析表明:S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和GA3,IAA,GA3/ABA,与种子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MDA和AB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膜脂过氧化引起的生物膜损伤是加速毛竹种子老化的重要原因,内源激素失衡也是影响种子萌发和加速老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