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人罗廪的《茶解》云:“煮茶须甘泉”。从唐代至今的茶叶专家、学者在论茶时,差不多都提到了泡茶的“择水”问题。茶圣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强调了好茶必须用好水来烹煮:“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在山水中又特别注重了泉水:“其山水拣乳泉石池瀑流者上。……使新泉涓涓然酌之”。他在考察、研究、总结茶叶产地、栽培、采制、器具、煎煮等茶技时,登山涉水,沐雨栉风跑遍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的长江两岸和浙江、陕西、广西部分地区,对所到之处的泉、江水进行煮茶品评。建国后,特别是七十、八十年代,笔者因用党史人…  相似文献   

2.
杭州泉话     
杭州是名茶之乡,俗话说,“好茶需好水”。这是因为茶与水的关系至深,明代许次纾《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谈》中也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见,水质能直接影响茶质,中国人历来很讲究泡茶用水,尤其是古代文人雅士更是对佳水孜孜以求。古人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也就是认为“清轻甘洁”的泉水最宜泡茶。作为“茶都”的杭州,同样名泉荟萃,宜茶之水很多。宋人耐德翁在《都城纪胜》书中说:从五代吴…  相似文献   

3.
张献庆 《农业考古》2005,(2):300-300
一日,朋友至鄙人“春雨茶叶店”小坐。见友前来自是不亦乐乎,忙沏上一杯上好的浙江武义高山有机茶热情款待。朋友细品轻闻,脸露微笑对高山天然有机茶赞不绝口,并称此茶色、香、味、形俱佳,然唯叹好茶并无好水泡,正所谓“茶性必发于水”。朋友所言之水,乃茶圣陆羽所说“山水上,江水中……”大自然中的山水溪泉,这说明水对茶的重要影响。鄙人对此并无深究,只知上海自来水之氯气甚浓,现已直逼黄浦江上游吴淞江取之。据报载,已达直接饮用水标准。但经水厂处理,仍非理想的泡茶用水。除非要有“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似的那份“活水还需活水烹”的闲情雅兴,方能泡出一杯有好水、好茶、好品味的上乘之茶。不过。茶逢知己话就多。由品茗“斗茶”话“斗水”又延伸至“斗联”。朋友说不论何水泡茶,何不“斗联”助兴。鄙人问友何以“斗”之。友说,以前曾有台湾人士在网上出一上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此联顺读倒读均为同句同意,你何不借此上联以“茶意”应对。  相似文献   

4.
“水与茶串香”,“泉美茶香异”。古人为泡出好茶,不遗余力地寻觅甘泉活水。唐代茶圣陆羽,一生对泡茶之水作过仔细地研究比较后,在他的《茶经》一书中得出结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陆羽所说的“山水”,即山泉之水。因此,他将天下的山水名泉排定座次,共分20等,即:庐山康王谷谷帘泉第一,无锡惠山泉第二,蕲水县兰溪泉第三,宜昌石鼻山下蛤蟆泉第四,苏州虎丘山观音泉第五,庐山观音桥招隐泉第六,长江南零水第七,南昌西山东瀑布水第八,桐柏山淮河源泉第九,六安龙穴山龙池水第十,丹阳观音山玉乳泉第十一,扬州大…  相似文献   

5.
董军  何礼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714-2716
"禅宗五山"是南宋朝廷钦定的五大禅宗寺院,是江南禅寺的典型代表,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五山"山水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是山水营建的佳作。该研究通过对"五山"山水环境的深入研究,归纳了"五山"山水环境的普遍规律,解读出蕴藏于山水环境背后的风水观、山水崇拜观、审美观以及意识形态的内向性等深层的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荥经县位于四川雅安地区中部,是古代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曾赋诗吟颂:"荥经之水,岩石嶙峋;荥经之城,空气氤氲。"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先生有感于荥经山水之灵秀,特制"家在清风雅雨间"印绶一方。  相似文献   

7.
茶之梦     
茶之梦江苏省作家协会忆明珠说茶是我日常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大概不为过,我之于茶,已是"不可一日无此君"。更甚而至于"不可一夜无此君"。许多人睡前不吃茶,因为茶能提神,兴奋大脑,影响睡眠。我则相反,临上床时必重沏一杯浓茶,放在床头柜子上喝上几口,才能睡...  相似文献   

8.
山水茶叶故乡情陕西略阳舒义顺山为水之骨,水为山之魂。茶与山水结缘,山与茶水为伴。名山大山出好茶,大山名山有好水。好茶还需好水泡,好水泡茶两相宜。据《汉书·地理志》等汉、魏人记载,古云梦泽在南郡华容县(西汉直县,南朝梁废。东汉建安13年,即公元208年...  相似文献   

9.
武夷茶史文献杂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夷茶史文献杂撷嘉兴博物馆陈行一“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这是唐朝精于茶道的诗人徐夤,把武夷岩茶的独具风味和武夷山水的清奇秀丽联系起来的评语,山美水美茶亦美。的确,武夷山之所以名扬中外,不仅仅是它的山水秀美,风光奇丽,还因为它是清香甘...  相似文献   

10.
宋霞 《农业考古》2021,(2):202-206
水的择取和烹煮对茶之真味真香的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品决定茶品,故有"水为茶之母"的说法。陆羽《茶经·五之煮》详细记载了烹茶之法,以及对水次第品级的等级排列。在《茶经·六之饮》中陆羽将水品的评判视为"茶之九难"的核心,可见宜茶之水鉴别之重要。"水"的意象在道家视域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水"几于道"的无为品格和其对本真自性场域的开显,使其在诸形万物中成为"道"的现实表征。故而对宜茶之水的择取、烹煮和育华,便成为温润滋养茶叶和成就茶人精行体道的契点。  相似文献   

11.
平生最爱茶     
我平生无其他嗜好,惟痴茶。茶是得天地山水之浸孕的瑞草,是天人合一的精灵。焚一柱香,沏一壶茶,捧一卷书是我家居生活追求的极致,它使我健康,给了我一份好心情。  相似文献   

12.
一日,朋友至鄙人“春雨茶叶店”小坐。见友前来自是不亦乐乎,忙沏上一杯上好的浙江武义高山有机茶热情款待。朋友细品轻闻,脸露微笑对高山天然有机茶赞不绝口,并称此茶色、香、味、形俱佳,然唯叹好茶并无好水泡,正所谓“茶性必发于水”。朋友所言之水,乃茶圣陆羽所说“山水上,江水中……”大自然中的山水溪泉,这说明水对茶的重要影响。鄙人对此并无深究,只知上海自来水之氯气甚浓,现已直逼黄浦江上游吴淞江取之,据报载,已达直接饮用水标准。但经水厂处理,仍非理想的泡茶用水。除非要有“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似的那份“活水还需…  相似文献   

13.
"茶禅一味"考辨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馆潘林荣"茶禅一味"是中国茶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特质,其中既道出了茶与禅宗的密切关联,同时在某种意上说也包涵了中国士大夫对茶文化内在精神的深刻把握。然而,也许是"茶禅一味"之说流传久远,且又"语焉不详",抑或是时过境迁...  相似文献   

14.
早在唐宋时期我国已注意到煎茶的水质优劣问题。唐代陆羽的《茶经》说:“点茶,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出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多汲者。”宋代蔡襄的《茶录》说:“水泉不甘能损茶昧。”这些论茶名著中都言及煎茶的水品问题。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记有这样一个故事:唐代宗时,李季卿去湖州当刺史,路过扬州,遇到陆羽,李季卿说:“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扬子南零水又殊绝。今者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于是,让诚实可靠的军士,携带水瓶,…  相似文献   

15.
湖北茶泉     
冯祖祥 《农业考古》2002,(4):160-164
茶之为饮 ,传说起自于随州厉山神农氏部落 ,饮茶历史固为悠久。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前进。人们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 ,已逐步认识到水质的优劣 ,直接影响着茶汤的色、香、味的发挥 ,择水烹茶 ,尤为切要。陆羽在《茶经》中云 :“其水 ,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 ,拣乳泉 ,石池慢流者上。其瀑布湍漱 ,勿食之。久食 ,令人有颈疾。”“其江水 ,取去人远者。井水 ,取汲多者。”明·许次纾《茶疏》 :“精茗蕴香 ,借水而发 ,无水不可与论茶也。”古人其言虽简 ,而于论水备至。湖北地处长江中上游 ,境内崇山峻岭 ,峡谷幽邃 ,溶洞伏流 ,茶泉分布…  相似文献   

16.
茶文化:自然与人文精神的综合体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赖功欧在实体性的文化形态中,茶文化最好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茶本自然之物,它来自于大自然。人们在品饮茶的同时,也在品评着山水之灵,自然之美。当茶超越实用层面而进入到艺术层面,进入到精神层面,体现出...  相似文献   

17.
一.湖州与茶 湖州,即湖边之州,据说这是湖州得名的最初缘由。 然而,湖州的著名却不是因为其是湖边之州,而是因为茶,不仅仅因为湖州产好茶,远在唐代就出产名闻全国的贡茶——顾渚紫笋茶,更因为湖州培育出了中国茶学的奠基人陆羽,陆羽在湖州生活了30多年,完成了中国茶学的奠基之作或者说是开山之作——《茶经》,被后人称为"茶神"、"茶圣"等。  相似文献   

18.
浙江长兴顾渚山,地处太湖西走廊,背山面湖,山水清远,自然环境优越,所产紫笋茶、金沙泉自唐代宗大历五年(770)被列为贡品,直至清朝,续贡达800余年的历史。顾渚山麓建有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皇家茶厂——贡茶院,今遗址尚清晰可见。唐代“茶圣”陆羽和田园诗人陆龟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这充分说明茶与水的关系。自古以来,对于水的选择十分注意。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曰:选水以山水最佳,次江水,次井水。明代钱椿年在《茶谱》中又重述:“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清代饮茶用水更为讲究,正如梁章钜《归田琐谈·品泉》载:“品泉始于陆鸿渐(即陆羽),然不及我朝(清代)之精”。清代,以水的轻、重作为分类标准,列出泉水的品第者,为乾隆皇帝。据载,乾隆皇帝一生多次东视、南巡,塞外江南,无所不至。但是他每次出巡时,总带有一个特制的银质小方斗,命侍从“精量各地泉水”,然后再以精  相似文献   

20.
中唐上元初年,青年陆羽流寓江南湖州,他寄居杼山妙喜寺,结庐苕溪之湄,和山水清远的湖州结下平生之缘.期间,陆羽写有<杼山记>、<吴兴图经>等一系列著作,并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从此,"茶道大行",茶成为风靡中华之"国饮",陆羽也被誉为"茶仙"、祀为"茶神"、尊为"茶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