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难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难以提升从业的岗位层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关键在于提高拟转移农民的素质和就业能力,重点在于加强对拟转农民就业前的培训。  相似文献   

2.
“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推进农村城镇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城乡统筹的最佳选择.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畜牧业则是实现城镇化和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农民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城镇化发展。近年来,我市采取了多种措施,积极改善农民工务工环境,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效显著一是农民工技能培训落实到位。近3年来,全市通过“技能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等累计培训农民12万多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转移就业率达80%以上,仅2005年就鉴定培训学员18500人,发证17020人,其中初级2998人、中级11793人、高级981人、技师1248人。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目…  相似文献   

4.
<正>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适应多种经济成分发展、走向竞争性市场就业的新特点。因此,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应当有进一步的思考,以选择新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一方面,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将达到3.99亿人;另一方面,“缺技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技术就当然成为农业职业技能开发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这表明我们党已经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摆到了十分突出的重要位置,成为我们农业农村工作必须重视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社会增效和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按照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要求,针对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的因素,分析研究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现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他们的转移就业技能,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8.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有11390万人,比上年增加920万人,增长8.8%。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3.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发展历史证明了的社会经济规律,我们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应该顺应这个规律。  相似文献   

9.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一要挖掘当地潜力,二要改变人口分布结构,三要拓展劳务输出的渠道,四要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五要建立城乡就业平等竞争机制,六要深化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298-5299
从5个方面论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对策。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拓展农业就业规模;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推动小城镇建设则增加农村地区当地就业机会;加强技能培训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关键;同时应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成功转移对农村、对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安徽省是个农业大省,同时也是农村劳动力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巨大,切实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安徽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上分离出来,以市场为导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的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过程,桂西地区属于我国典型的西部地区,行政区划主要包括百色市、河池市和崇左市,行政区划土地面积87060平方公里,总人口980多万人,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41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这就表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农村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农业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不断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已成为一种潮流。做好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相似文献   

15.
岔河镇是洪泽县的一个劳务输出大镇,人口4万,农业人口3.8万,占总人口的95%。年输出务工经商人员1.8万人,占全镇农村劳动力的88%。农民通过外出务工增加了收入,繁荣了农村经济。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外出务工技能,岔河镇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积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强化部门合作,整合培训资源,在继续抓好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把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现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今年共组织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00人,其中转移就业1070人,转移就业率达90%。在开展农民技能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6.
刘英华 《现代农业》2010,(11):61-62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在产业升级和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阶段,积极创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二次转移”.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广大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原存在的剩余劳动力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究竟采取何种对策解决.现提出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7.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既是农民增收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又是迈向工业化、城镇化,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根本措施。目前,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渠道少、能力差、障碍多、速度慢,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拓宽农民转移就业渠道、增强农民转移就业能力,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县级人民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十七大再次明确提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这是党中央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适时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推进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9.
一、总体思路 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贯彻“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坚持依法、有序、自愿的原则,在认真分析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搞好区域规划,制定相应政策,把握适度规模,通过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和培训促动,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对于涪陵推进新创业,加快工业化、建设大城市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文章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措施和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