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玉田县玉田镇小陈府村寿庆瑞,采用甘蓝-冬瓜-白菜3茬间套种栽培模式,承包0.33hm^2地年纯收入18000元。第1茬甘蓝平均3940kg/667m^2,每667m^2收入1650元;第2茬冬瓜平均4780kg/667m^2,每667m^2收入950元;第3茬白菜平均5500kg/667m^2,每667m^2收入2150元。扣除3茬每667m^2投入成本费用1150元,每667m^2纯收入3600元,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阜新地区花生栽培技术瓶颈及对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1阜新地区花生发展概况 阜新地区位于辽宁省西部丘陵地区,这里十年九旱,风沙较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土质脊薄,粮食单产低,却很适宜花生的生长.平均单产200kg/667m^2。收入1000元/667m^2,比种玉米增收500元/667m^2.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好项目。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现已种植6.7万hm^2,总产已达2亿kg,占全国总产量的2.5%。产业化已有雏形.民间作坊式企业有5000多户,年加工花生0.5亿kg。现代加工企业有一座,可生产花生油及蛋白,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区乌龙坝镇靠边屯村,2005年全村扣了6.7hm^2塑料大棚,春茬栽植了甜瓜,秋茬种植茄子、辣椒、大白菜等蔬菜。仅春茬6.7hm^2甜瓜,总产量达25.75万kg,平均每667m^2产量达2562kg,总收入达76.86万元,平均每667m^2收入达7648元,纯收入达4085元。靠边屯村塑料大棚春茬甜瓜高产高效主要采取了以下4项措施。  相似文献   

4.
初秋时节,山西省壶关县集店乡农民成立了“番茄协会”。在协会指导下,实行统一服务管理,全乡近300户农民在山地上种植的50hm^2旱地番茄,平均单产达到6000kg/667m^2,收入突破8000元/667m^2,是种粮收入的10倍。  相似文献   

5.
杂交鳢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池塘专养模式研究杂交鳢的养殖技术。杂交鳢鱼种放养密度为7000尾/667m^2、5000尾/667m^2;采用膨化颗粒饲料投喂,结合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等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平均饲料系数为1.367,平均单产3447.5kg/667m^2。杂交鳢售价13元/kg,除去养殖成本,平均每667m^2利润达7327.8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2003~2004年在贵阳市花溪区鱼种场进行池塘河蟹生态养殖试验,其结果为:蟹鱼套养2004年总产值达到105315.75元,纯收入2764.43元/667m^2,蟹平均规格为128.15g,最大个体210g,平均单产115.33kg/667m^2,回捕率45%,鲢鳙鱼303.75kg,投入产出比为1:1.65。河蟹单养总产值达到32340元,纯收入2475.37元/667m^2,蟹平均规格为125.35g,最大个体为190g,平均单产为107.8kg/667m^2,回捕率为43%,投入产出比1:1.62。完成了该项目的各项指标,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优质高产抗病杂交水稻"金优117"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品种系湖南金键种业和常德市农科所育成,2005年1月通过重庆市品种认定,编号为:渝引稻2005006号。2004年参加重庆市引种试验,平均单产558.5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5%:2005年参加重庆市新品种展示,平均单产588.2kg/667m^2。若采取高产配套技术栽培,单产可达650kg/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池塘主养、混养及河道粗养几种模式研究三角鲂的养殖技术。主养的三角鲂鱼种投放密度为700尾/667m^2和1000尾/667m^2,混养和粗养的密度分别为50尾/667m^2和10尾/667m^2。通过投喂自行研制的配合饲料,结合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等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养池三角鲂平均单产为355.0kg/667m^2.饲料系数为1.68,平均成活率93%;混养池三角鲂的平均单产为41.0kg/667m^2,河道粗养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大棚水果黄瓜、长豆、金花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棚水果黄瓜、长豆、金花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明显。大棚水果黄瓜每667m^2产量3000kg,价格按平均6.0元/kg计,每667m^2产值18000元;长豆每667m^2产量1250kg,价格按平均3.0元/kg计,每667m^2产值3750元;金花菜每667m。总产量6500kg,价格按平均4.0元/kg计,每667m^2产值26000元,一年三熟合计每667m^2产值47750元。  相似文献   

10.
小麦条播覆膜超高产与节水栽培技术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7年的小麦条播覆膜栽培与露地种植对比试验.证明在宁夏气候条件下,条播覆膜栽培能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产。2001-2004年4年平均产量为696.01kg/667m^2,比对照515.02kg/667m^2增长181kg/667m^2,增产35.1%:最高单产为2003年743kg/667m^2,比对照536kg/667m^2增长207kg/667m^2,增产38%.说明条播覆膜小麦产量及三要素都有较大的增产潜力,随不同的气候年型与管理水平的差异各要素增长有所侧重.但总体是增产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壤铁锰结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锰结核是土壤成土过程中的产物。我国近年来对土壤铁锰结核的物理性状、内部结构、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锰矿物类型的鉴定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及形成时代,同时对铁锰结核所引起的土壤环境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今后一段时期铁锰结核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深化土壤铁锰结核形成机制、铁锰结核的空间比较性研究以及铁锰结核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试管开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莹  林庆良 《北京农业》2007,(36):46-49
植物试管开花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主要从不同外植体、植物激素、营养水平和环境因素4个方面说明对植物试管开花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哺乳动物显微受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注射部位、精子状态、精子发生、卵子状态、卵子激活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显微受精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了在我国开展显微受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对适宜新辟桃园的除草剂品种进行了比较,筛选并研究了合理的混用技术。在所选的5 种药剂中,克芜踪的速效性最好,但持效期短。用20% 克芜踪3 000m l/hm 2 喷施,药后10天,杂草平均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1.1% 和96.2% ;药后15 天,杂草开始复生,防效下降;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降至35.4% 和67.7% 。草甘膦系列的除草净度高、防效持久,但药效发挥较缓慢。用41% 农达5 250m l/hm 2,药后2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7% 和93.1% ;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仍达94.0% 和93.7% 。克芜踪、草甘膦系列除草剂与禾耐斯(乙草胺)混配,能互补长短,提高药效。混用后,克芜踪防效提高2% ~8% ;农达、草甘膦防效提高2% ~5% 。人工锄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仅为70.6% 和84.1% ,且山地表土层松动后易造成水肥流失。  相似文献   

15.
相思树种的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茎尖的培养、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3个方面详细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来相思树体外繁殖的研究进展,并分析总结了相思树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近况,从而提出了相思树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认为只有在阐明相思树体外再生的生化、生理机制的基础上,才能对其体外繁殖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促进更多、更有价值的林木基因工程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我国苜蓿抗霜霉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霜霉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提出苜蓿霜霉病的防治更侧重于“防”,更依赖于科学的田间管理与草地利用等综合防治措施,即牧草混播、合理施肥、合理利用、搞好田间卫生、种子处理,最后指出了苜蓿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盘锦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俊和 《农学学报》2015,5(11):113-117
为了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对盘锦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各月气温日变化趋势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型。晴天和多云天气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昼高夜低;阴天和雨雪天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变化比较平稳。不同天气条件下冬季日光温室室内总辐射最大值出现月份不同,有无草帘对温室内总辐射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江淮地区小麦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蔡祖玉  张先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19-3119,3141
试验结果表明:江淮地区N、P、K的施肥配比为1∶0.5∶0.5时,小麦增产又增效。  相似文献   

19.
我国苜蓿褐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苜蓿是农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牧草之一。苜蓿褐斑病是由苜蓿假盘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世界性豆科牧草病害,对它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褐斑病的田间病情调查与病原菌的鉴定。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的研究者开始对褐斑病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苜蓿褐斑病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不仅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我国有关的科技人员和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20.
6月份 做好夏蝗、一代玉米螟、一代二化螟的防治工作. (1)6月上旬是夏蝗防治的最佳适期,在蝗情侦察准确的基础上,进行及时防治可确保蝗虫不起飞危害.各区县除了国有荒地为区县植保站进行蝗虫监测及防治外,农田蝗虫监测及防治由农民自觉进行,若发生蝗情应及时向当地植保部门汇报和咨询,以取得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