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幸奠权 《新农村》2000,(12):12-12
1.小鹅瘟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1~20日龄和30~40日龄为发病高峰期。死亡率30%~40%,最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相似文献   

2.
1.小鹅瘟.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腊肠粪.  相似文献   

3.
<正> 1 小鹅瘟。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防治:①搞好孵坊和鹅舍的消毒。②刚孵出的雏鹅每只注射高免血清1ml免疫,治病时皮下注射1.5ml。③母鹅注射鸭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1ml,或鹅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给母鹅注射,500倍稀  相似文献   

4.
一、小鹅瘟 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但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具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相似文献   

5.
一、小鹅瘟 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呈周期性,死亡率30%~40%,有的高达70%.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腊肠粪.  相似文献   

6.
1.小鹅瘟 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高者可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相似文献   

7.
一、小鹅瘟此病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有的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相似文献   

8.
1、小鹅瘟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均易发病,但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高峰期.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甚至高达70%.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水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拉腊肠粪.  相似文献   

9.
小鹅瘟是小鹅的最烈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50%~95%。小鹅瘟病毒主要通过病鹅的分泌物、排泄物、种蛋及病鹅饮过的水、饲料、用具、场地等传播。雏鹅患病日龄为2~30天,以5-20日龄发病最多,病死率达75%~100%。一个月以上极少发病。最急性型发病多见于出壳后3~10日龄雏鹅,无先期症状,病突发倒地死亡。急性型发病多见于5~15日龄小鹅,病程1~2天,  相似文献   

10.
辛丰 《新农村》2009,(2):20-20
1.小鹅瘟 多发于春夏期间,尤以7~20日龄雏鹅发病较多,病程1个月左右。死亡率40%~70%。  相似文献   

11.
一、小鹅瘟的流行情况小鹅瘟主要发生于2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100%。最早发病为2~5日龄,其死亡率高达95%以上;6~10日龄雏鹅死亡率为70%~90%;11~15日龄死亡率为50%~70%;16~20日龄死亡率为30%~50%;21~30日龄死亡为10%~30%;30日龄以上死亡率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12.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一般为40%~80%,在新疫区高达90%~100%。该病的传染源是患病雏鹅,主要传播途径是经消化道传染,雏鹅最早发病一般在4~5日龄开始,数日内可波及全群,死亡率一般为70%~95%;10日龄以上雏鹅感染后,死亡率一般不超过60%,20日龄的感染后发病较少。该病的潜伏期3~5  相似文献   

13.
《饲料博览》2005,(1):56-56
病原:该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小鹅瘟极其相似,但种鹅在开产前注射(有的甚达3次)小鹅瘟弱毒苗,其下一代于3日龄开始发病和死亡,死亡高峰集中在10~18日龄,应用小鹅瘟高免血清进行预防和治疗无效,死亡率为15%~25%,最高可达100%,30日龄后基本不发病。终于在1997年程安春发现该病是由腺病毒引起的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  相似文献   

14.
一)小鹅瘟。由小鹅瘟病毒引起。主要危害1-60日龄小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死亡率30%-40%,最高可达70%。病鹅精神沉郁,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鼻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便稀呈灰白或淡黄绿色,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相似文献   

15.
1.小鹅瘟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20日龄和30~40日龄为发病高峰期,死亡率30%~40%,最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拉灰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发病后5~8小时死亡。防治:(1)搞好孵坊和鹅舍消毒。(2)刚孵出的雏鹅每羽注射高免血清1毫升,病鹅皮下注射1.5毫升。(3)母鹅注射鸭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1毫升,或注射鹅胚弱毒菌100倍稀释液;雏鹅用500倍稀释液滴鼻免疫。(4)鸡鸭制备的卵黄抗体每羽1毫升,腿部皮下注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小鹅瘟是小鹅的最烈性传染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小鹅一旦染病,病死率高达50~95%;特别是新养殖区和批量饲养时,覆灭性的养殖户(场)也不难所见。小鹅瘟病毒主要通过病鹅的分泌物、排泄物、种蛋及病鹅饮过的水、饲料、用具、场地等传播。现将防治所得综述如下。雏鹅患病日龄为2~30天,以5~20日龄发病最多,病死率达75~100%;一个月以上极少发病。最急性型发病多见于出壳后3~10日龄雏鹅,无先期症状,病突发倒地死亡。急性型发病多见于5~15日龄小鹅,病程  相似文献   

17.
1.小鹅瘟。此病应以预防为主。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连用2次小鹅瘟疫苗,进行超前免疫。也可对雏鹅用抗鹅瘟血清实行紧急免疫,预防量为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保护率可达90%。治疗病鹅,15日龄以下每只注射1毫升,15日龄以上每只注射2毫升,隔日再注射1次,治愈率可达70%~85%。也可用高蛋黄注射液进行紧急防治。  相似文献   

18.
小鹅瘟病是发生在4~30日龄小鹅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5%以上。1956年江苏农学院首先在扬州发现,1961年分离出病毒,并正式定名为“小鹅瘟”。该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鹅细小病毒,仅有一种  相似文献   

19.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于4~30日龄的雏鹅。绥中县某养鹅场,2010年5月2日购进雏鹅1000只,8日龄发病,5月12日来就诊,经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小鹅瘟     
《饲料博览》2005,(1):55-55
病原: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败血性传染病。3~4日龄,以至15日龄以内的任何品种的雏鹅易发生,30日龄以上的雏鹅很少发病。日龄愈小,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愈高。10日龄以内的雏鹅,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5%~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