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王啸博  曹颍  郭伟  马琳  刘秀丽 《园艺学报》2023,(11):2417-2434
运用扫描电镜对玉兰亚属44种(8个种,36个品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44种植物的花粉粒均为单粒,具单沟,为N1P3C3类型花粉,呈长球形或超长球,中等大小(41.49~69.46)μm×(18.50~27.64)μm,左右对称。花粉极面观近球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侧面观为舟形。花粉壁表面纹饰较为原始,可以分为6类:孔状纹饰、疣状凸起纹饰、横纹状纹饰、脑沟状凹陷纹饰、短棒状孔穴纹饰和瘤状凸起纹饰。研究结果表明:玉兰亚属不同植物花粉形状、萌发孔沟等特征近似,外壁纹饰差异较大,因此花粉形态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种类;但不能准确区分玉兰品种,仅可作为品种分类的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利用扫描电镜对莲属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测试材料的花粉形态极为相似,赤道面观均为长椭圆形,极面观均为三裂圆形,且都具有3条萌发沟。外壁纹饰基本为脑状纹,且外壁纹饰存在着深浅的变化。这些花粉的形态特征为莲的分类学和系统发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石蒜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石蒜属(Lycoris Herb. ) 1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系统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石蒜属植物花粉形态均为两侧对称, 赤道面观呈舟形或肾形, 极面观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 具有单萌发槽或萌发沟, 槽长几乎达两端; 花粉的外壁具网状纹饰, 可划分为粗网状纹饰和细网状纹饰两种类型; 根据扫描电镜清楚观察到在网眼底壁及网脊上是否附有小乳突或小瘤状突起, 又划分为无乳突粗网、乳突粗网和无乳突细网、乳突细网4个亚型。通过花粉形态特征结合其他性状的比较分析,对石蒜属植物的种间分类与系统演化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香玲"、"西林3号"、"西洛2号"、"强特勒"和"哈特勒"5个核桃品种的花粉为试材,用TTC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法测定了不同贮藏温度及时间下花粉的生活力。结果表明:5个核桃品种花粉在室温(20℃)下贮藏生活力最低,在3℃和-20℃下贮藏生活力较高;随贮藏时间延长花粉生活力显著下降。用TTC染色法测得的花粉生活力显著高于离体培养法,2种测定方法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香玲"、"西林3号"、"西洛2号"和"强特勒"花粉适于在3℃下贮藏,"哈特勒"花粉适于在-20℃下贮藏,贮藏时间为6~9d。  相似文献   

5.
明确黄皮花粉的形态特征及种质间的亲缘关系可为其系统分类鉴定提供孢粉学依据。以福建省11个产地的33份黄皮种质花粉为试材,经固定、清洗、逐级脱水、干燥、喷金镀膜等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结构,分别对花粉群体(放大800倍)、花粉个体(放大3500倍)、花粉赤道面中部的外壁纹饰(放大8000倍)等超微形态特征进行照相和相关指标测定,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表明,黄皮花粉为近球形或长球形,极轴长17.97~23.76μm,赤道轴长17.11~20.55μm,均有3条萌发沟,辐射对称,分布均等,3条沟在极面不会交汇,有沟界极区,属于赤道三沟类型(NPC),外壁纹饰为网状突起。33份种质花粉间差异主要表现在大小、形状、外壁纹饰和萌发沟性状等方面,花粉形态特征具有一致性和多样性,在遗传距离10处可将这些种质分为3类。  相似文献   

6.
以四川西南地区20种凤仙花属(Impatiens L.)植物为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对其花粉形状、外壁纹饰以及萌发沟类型等特征进行观察,并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探讨其花粉的形态特征及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结果表明:20种凤仙花的花粉大多为单粒4沟类型(占75.00%),少数为单粒3沟类型(占20.00%),仅1种为单粒5沟类型。不同种花粉在大小、赤道面观、极面观等性状上差异显著;极面观多为椭圆形、距圆形和胶囊状,少数为三角状圆形和五边形;花粉外壁纹饰均为网状纹饰,其网眼稀疏程度、大小、网眼内颗粒物密度等存在较大差异。综合上述特征将20种凤仙花属植物分为7个亚类型。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4个主成分因子,基于花粉形态的聚类分析可将20种凤仙花属植物分为3大组,其中康定凤仙花、波缘凤仙花和天全凤仙花等聚为第1支;贝苞凤仙花、滇南凤仙花和山地凤仙花等聚为第2支;白花凤仙花、纤袅凤仙花和菱叶凤仙花等聚为第3支。  相似文献   

7.
莲种质花粉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扫描电镜对不同来源的31份莲种质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花粉外部形态均呈近球形,赤道面观均为椭圆形,极面观大部分呈三裂圆形,少量种质有近圆形。所有莲种质除都具3条萌发沟外,在5个种质中还首次发现具有散沟的花粉(六沟花粉)。不同种质间花粉形态特征具有差异,尤其是萌发器官和外壁纹饰细部特征的差别,体现了不同莲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可为种质间亲缘关系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单奇  张琴  闫春霞 《北方园艺》2021,(16):83-89
以32个栽培牡丹品种为试材,采用扫描电镜的方法,对栽培牡丹品种的花粉进行形态学比较,以期为栽培牡丹品种在花粉形态的分类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32个栽培牡丹品种的花粉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花粉均呈单粒存在,均具有三拟孔沟,在赤道轴、极轴长、萌发沟长、网脊宽、网孔直径、极面观、赤道面观以及外壁纹饰上均有很大不同,通过对花粉形态的量化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的32个栽培牡丹品种进行品种群分类.通过对花粉形态进行的主成分分析,发现花粉外壁纹饰、花粉粒大小以及花粉萌发结构能够作为品种群分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玫瑰品种资源花粉形态的观察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对我国37个玫瑰品种的花粉形状、大小、外壁纹饰等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玫瑰花粉粒为长球形至超长球形,具三孔沟;根据穿孔的数量和形状以及条纹的有无,可以将玫瑰花粉外壁纹饰分为穴状、条纹-穴状、条纹-网状3个类型;玫瑰品种间花粉形态类似,但外壁纹饰、穿孔形态和数量等有较明显差异,可以作为区分品种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十二个李品种的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12个李品种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12个品种的花粉均属于中等大小的花粉(25~50 μm),花粉粒两端均为圆弧状.一些李品种的花粉外部形态差异明显,赤道面观分别呈长球形和扁球形之分,扁球形花粉的萌发孔在赤道面凸出角端;极面观有三裂片圆形和三角形之分;均具三孔沟,外壁纹饰均为条纹孔穴型,具平行分叉条纹或平行条纹呈皱波状,脊表面有或少或多的孔穴.不同李品种在花粉粒大小、萌发孔、形态上均表现一定的差异性,对于李品种的区分、引种、选育和生产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凤仙花属部分植物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扫描电镜对10种国产凤仙花属( Impatiens L. ) 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本属植物花粉为单粒花粉, 左右对称, 大小为1510~3112μm ×2511~4211μm, 具角萌发孔, 4沟, 沟细 而短; 花粉外壁具网状纹饰, 网眼明显, 大小不一。根据花粉形状, 可将凤仙花属花粉分为近圆形、椭圆 形和矩圆形3类。种间花粉差异主要表现在大小、形状、网脊宽度、网眼内附属物等方面。花粉特征与植 物表型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从花粉萌发孔类型来看, 与水角属(Hydrocera Bl. ) 的3沟花粉相比, 凤仙花属在凤仙花科内处于较为进化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鸢尾属12种(变种)植物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鸢尾属12份材料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1)白花马蔺和马蔺花粉大小相似,形状、萌发孔、外壁纹饰和网脊形态相同,网脊宽度不同;(2)四川鸢尾、薄叶鸢尾和锐果鸢尾的花粉形状、外壁纹饰和网脊形态相同,均无明显萌发孔,锐果鸢尾花粉较小,表明这3个物种的亲缘关系较近;(3)蝴蝶花和扁竹兰花粉大小基本相同,前者形状为扁球形,后者为近球形;萌发器官、表面纹饰和网脊形态相同,网眼内无颗粒,表明这两物种亲缘关系较近;(4)扇形鸢尾与蝴蝶花和扁竹兰二者相比,在花粉粒大小,表面纹饰均上均有较大差异,表明扇形鸢尾与蝴蝶花和扁竹兰的亲缘关系较远。讨论了鸢尾属5个亚属的花粉形态特征及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柿属8种植物花粉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对中国国家柿种质资源圃收集的7份已知种和1份分类学未知柿资源(德阳柿)的花粉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1)其花粉均具三孔沟,近球形,极面观圆形,花粉大小为(24.7 ~ 52.8)µm ×(23.8 ~ 47.9)µm,萌发沟内有疏密程度不同的拳头状和丝状物,表面穿孔明显或不明显,外壁纹饰均为谷穗状条纹,但各个种间条纹宽度和萌发沟长度存在显著差异。(2)聚类分析结果,君迁子、浙江柿和油柿为第Ⅰ类群,西村早生、美洲柿和华中雄株为第Ⅱ类群,德阳柿单独为第Ⅲ类群;各个种花粉粒的大小与其倍性正相关。(3)德阳柿花粉形态明显区别于其他材料,本试验的结果为进一步确定德阳柿分类学地位提供了孢粉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富士芽变系品种花粉形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忠业  伊凯  李作轩  刘志  王冬梅  杨锋 《园艺学报》2006,33(6):1299-1302
 用扫描电镜对富士和长富2号、福岛短枝富士、早熟富士、望山红等芽变系品种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 这些富士芽变系品种的花粉粒侧面观为长椭圆形, 极面观为三角形; 具3拟孔沟;花粉表面为条状纹饰, 有穿孔。‘福岛短枝富士’花粉粒大, 极轴长最长, 为42.25 μm; 赤道轴长为25.08μm, 略短于‘早熟富士’, 明显长于其它3个品种; ‘富士’的P /E值最大, 为1.75, 其次是‘长富2号’和‘望山红’, 分别为1.73和1.71, 三者明显大于‘早熟富士’的P /E值。P /E值可作为芽变品种鉴定的重要指标。每个品种的花粉纹饰各有特点, 可通过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来鉴别以上的富士芽变系品种。  相似文献   

15.
砂梨品种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扫描电镜对砂梨(P.pyrifolia Nakai)的79个品种的花粉粒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砂梨品种花粉粒为近球形、扁球形、长球形,极面直径为22~34μm。2.花粉粒极面观多呈三角形或椭圆形,少数为近圆或方形(菱形);多数具3条萌发沟,少数有4条萌发沟。3.花粉表面雕纹(纹饰)多为条状纹,亦有网状纹、云片状纹、波浪状纹及瘤状纹,在条纹间有的无孔穴,有的有不同密度、不同大小的孔穴,条纹粗细亦存在着差别,证明品种间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6.
山东20个石榴品种花粉亚微形态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日立S-570扫描电镜对山东省20个石榴(Punica granatum)品种花粉的亚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花粉具3条萌发沟,属N3P4C5类型;赤道面观均呈近长球形,极面观呈三裂圆形或三角形;花粉粒极轴长23.08 ~ 28.57 μm,赤道轴宽13.07 ~ 19.74 μm;供试品种间花粉的大小、表面纹饰等均有明显差别。初步认为花粉粒的形态特征可以作为石榴品种间分类的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17.
以连翘(Forsythia suspense)长花柱和短花柱植株的花为试验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对花粉形态进行观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中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花中总多酚含量。结果表明,连翘花粉粒形状主要呈长球形、近球形和纺锤形。极面观多近圆形或三裂圆形,三条萌发沟延伸达两极,表面网状纹饰。生长环境对花粉粒大小的影响不显著。短花柱型植株的花粉粒极轴长和赤道轴长分别显著高于长花柱型的(P0.05)。环境对长、短花柱花中化学成分均有较大影响;长花柱型花中松脂醇–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显著高于短花柱型花(P0.05)。  相似文献   

18.
川鄂连蕊茶花粉的形态、生活力及贮藏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林  杜克兵  陈法志  包满珠 《园艺学报》2010,37(11):1857-1862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川鄂连蕊茶(Camelliarosthorniana Hand.-Mazz.)花粉的形态特征,并采用培养基法对其花粉生活力及贮藏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川鄂连蕊茶的花粉呈扁球形,具有山茶属植物花粉形态的一般特征,但与连蕊茶组(Sect.Theopsis Coh.St.)的其它植物相比,本种在花粉的赤道面观、极面观、沟界极区宽窄、沟膜的有无以及萌发孔盖的有无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初步判断川鄂连蕊茶在山茶属中具有较为特殊的分类地位。川鄂连蕊茶新鲜花粉在含100mg·L-1H3BO3+200g·L-1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上培养48h后萌发率可达94.28%,在室温下自然干燥24h后于4℃条件下贮藏60d后仍具有85.28%的萌发率,可解决与山茶(C.japonica)之间杂交育种中花期不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唇形科中的紫苏属、黄芩属、鼠尾草属共3个属植物的9份试材的花粉粒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紫苏属植物5个变种的花粉粒形态为扁球形或近扁球形;黄芩、丹参、一串红的花粉粒形态为近长球形;蓝花鼠尾草的花粉粒为近球形。紫苏属植物5个变种、丹参、一串红、蓝花鼠尾草的花粉粒均为6沟花粉粒,黄芩为3沟花粉粒。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的紫苏属、黄芩属和鼠尾草属植物的花粉粒外壁均为网状纹饰,但在网眼的大小、形状、网眼内是否存在穿孔和网脊上是否有突起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紫苏属、黄芩属和鼠尾草属植物之间花粉粒形态特征的差异为其分类学提供了孢粉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