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东海县温泉镇读者史某来电:村民黄某享有低保待遇,今年本村安排他进村办企业工作,他以各种理由推托。请问:不劳动能享受低保吗?答:农村低保原则上每季度审核一次。保障对象家庭成员减少或者家庭收入增加的,不得继续领取或者多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就业后,家庭月人均收入低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08,(9):53
江苏省沭阳县韩山镇葛志俊读者来信:我是一位患有脑血栓病人,独身一人,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现在国家政策好,让没法生活的人拿上低保,现村里一些条件比我强的人都拿上了低保,我现在没有劳动能力,生活也比较困难,请问:我该怎样申请低保?  相似文献   

3.
1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贴。补助对象: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且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农村居民。补助标准:按农村低保标准与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差额进行补助(2010年各地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1200元)。  相似文献   

4.
两会说三农     
《中国农垦》2007,(4):5-6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三农”和投入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声音:关注西部农村低保;严防污染企业“上山下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城市低保在2002年已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市贫困问题得到缓解,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的贫困问题却越来越突显出来。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它将成为防止农民落入绝对贫困的最后一道社会安全网,为实现“全民低保”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文章结合安徽省九华乡农村低保的实施状况,对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推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论述,探讨改进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福建农村低保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成功经验包括:确立低保制度,建立工作体系,保障低保资金,明确低保标准与对象。搞好低保工作,创新工作机制、落实低保资金、核定收入水平、确立低保对象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丹阳市司徒镇农村低保调研的基本情况,通过调研发现,当地低保工作中存在着低保资金来源单一、低保对象确定工作存在疏漏、低保标准划分不合理等问题。指出应通过完善低保立法、确定合理的低保标准、建立混合筹资机制与广泛寻求支持等措施,以期促进低保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记者田庆林)据全省民政工作会议透露,我省将大力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降低或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5月底前,全面落实城乡低保提标10%的政策。农村低保补差、五保户供养省级补助标准。  相似文献   

9.
对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的城乡低保政策作出系统梳理,比较分析四城市的城乡低保相关数据作了,对四地的城乡低保建立时间、城乡低保标准、城乡低保并轨、城乡低保覆盖面进行小结。  相似文献   

10.
农村低保对象的目标定位与动态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云  吴维玮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070-14072,14102
农村低保对象的确定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首要环节,低保对象的准确定位直接影响到低保制度的实施效果。本文着重分析农村低保对象的定位偏差,最后提出需要建立有效的目标定位机制将有限的低保资源瞄准那些最贫困的群体,利用网络化平台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完善低保对象的退出机制,最终实现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卫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31-8732,8736
在总结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和贫困问题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学者关于农村低保制度与农村扶贫开发政策衔接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一方面,基于我国城市化加快与贫困程度加深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扶贫政策和低保制度有必要作出重大调整、转变;另一方面,指出低保制度和扶贫政策的真正衔接没有一套万能的经验可循,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该从管理、资金和政策上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的有机结合。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农村低保政策的瞄准效率及救助的充足性进行评估,发现现阶段农村低保保障效果较差,深入分析其原因,提出了几点建议。即促进农村低保制度管理的规范化;增强农村低保标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建立合理的评审机制,严格执行低保政策;完善监督机制等加快农村低保治理转型,以不断增强农村低保政策的保障效果,助力国家扶贫战略。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人才介入农村低保工作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调查显示,农村低保基层工作人员状况是影响低保工作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结合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性与农村低保工作的特点,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社会工作人才介入农村低保救助工作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期探索出一套适合农村低保并有利于促进城乡低保一体化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4.
政策     
《中国农垦》2010,(3):1-2
农业部:2010年为农民办理26件实事,农业部:千方百计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国家扶贫办:我国将扩大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衔接试点范围  相似文献   

15.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现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文章从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及运行现状出发,结合山东省低保制度的实施情况,指出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有利于低保制度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如规范低保对象,科学确定低保标准;落实低保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健全基层低保机构等。  相似文献   

16.
《福建农业》2010,(3):25-25
为保障重庆市低保对象家庭元旦春节期间基本生活,确保各区县(自治县)及时将低保金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近日市财政预拔区县(自治县)2010年城乡低保市级补助资金2.4亿元,其中城市低保资金1.5亿元、农村低保资金0.9亿元。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207-208
农村低保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但在政策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低保对象认定尚不科学、低保水平偏离经济发展水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农村低保政策目标原则在实际中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8.
政法快讯     
《农家致富》2010,(2):52-52
国家加强城乡低保保障力度财政部、民政部近日向地方预拨今年城乡低保补助资金430亿元。这批资金含农村低保补助资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5):213-214
在农村低保资格的识别中,村级民主评议作为农村低保的基础和审核环节之一,对于能否准确地确定低保对象至关重要。纵观现有文献,由于农村低保制度具有中国特色,不便与外国进行比较,且建立历史较短,学术界对农村低保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保障水平等方面,在农村低保的民主评议与识别机制的关系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值得更加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20.
筹措农村“低保”资金是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关键。通过对新疆、甘肃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的调查,拟提出筹措和保障贫困县农村“低保”资金的途径和办法:中央、省(区、市)政府财政资金是解决贫困县农村“低保”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应取消贫困县承担“配套资金”的办法,建立以中央、省两级政府财政支付贫困县农村“低保”资金为主渠道,社会参与救助的农村“低保”资金筹措和保障机制。合理确定中央、省政府两级财政支付贫困县农村“低保”资金的比例,确保贫困县农村“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