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国宏 《新农村》2014,(9):41-41
今年93岁高龄的陈福堂老人家住辽南农村。老人一生务农,勤于耕耘。脾气和蔼,从容大度。老人十分注重饮食养生,多年来,他一直遵循自己独创的“三粥两糊”饮食养生法。“二粥”即玉米粥、荞麦粥、绿豆粥;“两糊”即花生糊和芝麻糊。老人日常饮食谱中,“三粥两糊”是不可或缺的主食,它们伴随老人安然度过了90多个春秋。  相似文献   

2.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掠影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农村“空巢老人”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既面临精神上的窘困,更承受着繁重的农事负担。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日益增多的农村核心家庭造成了更多农村空巢家庭的出现,且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致使空巢老人城乡倒置局面的形成,并产生了很多农村空巢家庭问题,其中也包括农村空巢老人的情感表达问题。通过田野调查法对农村空巢老人的情感表达进行调查,并且对老人们的话语进行分析,发现农村空巢老人有着强烈的情感表达,但满足度比较低,造成其情感的“消极化”、“失范化”、“隐秘化”、“空洞化”。随着空巢老人的增加以及情感问题的日益突出,需要国家、社会及其个人多种力量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汉族来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人的生活及养老问题更为严重.笔者利用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从老人的收入、支出、生活照顾、医疗保障以及养老方式等方面归纳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人的生活及养老现状,指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农村老人收入不稳定,加入“新农合”、“新农保”的比例低,农村敬老院长期维持难等问题.并提出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加大“新农合”、“新农保”的政府补助力度,增强农村敬老院的自我发展能力等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一份《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让许多人震惊。研究发现,农村老人自杀现象“已经严重到触目惊心的地步”。老人之所以自杀,除了生存艰难、疾病缠身,更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亲情。  相似文献   

6.
农村消防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农村大部分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儿童、妇、残等人群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农村多为木质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低;消防工作缺乏监督管理;农村人口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自救能力差等因素,导致我区农村“小火亡人”事故居高不下。因此,构筑农村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对我区加强农村消防工作,遏制农村火灾事故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时政     
漫画:公交拒载 福州公交公司农村线路“友情提示”不拉老弱病孕。福州公交公司担心老人、孕妇万一在公交车上出事情不好办,就张贴了以“因道路状况复杂。路面颠簸,故谢绝孕妇、病弱者以及65岁以上老人乘坐。如有发生意外,本公司不予承担任何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友情提示”。  相似文献   

8.
一则把“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的消息近日占据各大媒体显着位置,与“为老人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形成补充,此次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加入“应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法条,关注的则是老人的精神需求。所有老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都应得到满足,这是一个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相比于城市生活的老人,农村的老人可以享受到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资源更加有限,他们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农家顾问》2006,(3):18-19
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说,我国在“十一五”规划开始之际,要大力推进农村敬老院的建设,为丰富农村老人生活、保障老人健康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敬老院建设是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自行选择在当地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也可以在家分散供养。国务院最近公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10.
今年4月13日,笔者在湖南隆回县岩口镇农村走访时发现,“空巢老人”已成为留守农村的主力军。走进村庄,所见三三两两都是老人。或围坐闲聊,或独自发呆。或牵着孙儿张望,田野里忙碌的身影几乎全是50岁以上的老人。正在犁田的老李感触地说:“等我老得不能动的时候,家里的田土谁来种?”老李子女们都在外打工赚钱,谁也不想回家守着田土过日子,他和老伴在家既要照顾孙子孙女,还要种田,感觉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1.
田奇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13-22715
以2011年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全面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经济状况和养老意愿。研究表明,重庆市农村老人空巢率较高,经济收入偏低,以居家养老为主。由于与子女空间距离远,长期的空巢状况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由此对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并从宏微观2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日前说,我国在“十一五”规划开始之际,要大力推进农村敬老院的建设,为丰富农村老人生活、保障老人健康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中大部分青壮年劳力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致富.致使农村剩下数量庞大的留守群体(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据尤溪县初步调查估算,全县农村“三留”人员数量达5、3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4,3%。其中卜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达1.2万人.60岁及以上的留守老人大约在3万左右,留守妇女的数量也有0.9万人左右。留守群体中大部分存在着不懂科技、生产技能缺乏、生活艰辛等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4.
吴晓林  牛磊 《甘肃农业》2006,(11):92-93
农村五保是我国社会救济事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五保老人在整个五保供养对象中占有绝时数量,其供养工作是保障困难人群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机制之一,是建设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对湖南部分农村的实际调研发现:农村五保老人物质供应不足、发展权受到漠视,从“衣、食、住、医、葬”、政治权利等制度安排的内容,以及心理精神供养需求的伦理内容指标考察来看,农村五保老人具有“孤、老、病、贫、弱”等形式的脆弱性特质。  相似文献   

15.
张魁 《农家顾问》2005,(8):12-12
时下农村从事第三产业和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出现了许多只有老人和小孩在家的家庭。这些家庭老人身体健康的,还能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但难以兼顾到辅导孩子学习的“任务”;还有的老人因健康状况不佳,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了,照料孙子辈更成为了难事。  相似文献   

16.
专家预测,“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乃至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空巢老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亟待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7.
最近到农村走访,只见新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但浪费耕地的现象也随处可见。作者问一位老人:“建新房的用地有什么规定没有?”“乡政府批!”我又问:“乡政府根据什么条件批?”“凭关系!”老人答得倒也干脆,但却令人十分惊讶和诧异。老人的回答虽有点以偏概全,但令人深思!说明了农村某些地方确实存在用地的随意性和用地把关不严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正>陕北农村的“过事”,一般是指婚丧嫁娶、小孩满月、老人过寿等期间所有活动的总称,包括各种文化习俗仪式和饮食。在陕北农村,虽然“过事”程序不多,但仪式却不少,而且每个仪式都有非比寻常的意义。陕北农村“过事”的整个过程,是陕北传统文化的一次精彩上演,是当地乡土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是村民团结合作的一次大合练。在陕北农村,“过事”至今有吃大锅饭的习俗。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吃大锅饭是改善伙食的一次难得机会。  相似文献   

19.
高龄化背景下农村高龄老年群体养护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张大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4,(9):2752-2753,2808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我国社会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水平较低、农村高龄老人基本没有经济收入和农村高龄“空巢老人”迅速增加等问题的出现,使得农村高龄老人面临严峻的养护困境.通过初步研究,认为其原因主要集中于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社会保障制度责任缺失和机构养老机构发展缓慢等方面.单方面依靠社会保险、救助等手段的效果是有限的,农村高龄老人养护问题已成为亟待社会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去年,省财政按照1000元的年供养标准,将10.2万“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了“五保”供养范围,以改善他们的生活,但对于很多散居的“五保”老人来说,能够实现集中供养,成为他们的迫切愿望。最近,来自省民政部门的消息说,今年,我省将建185所农村敬老院,增加床位5000张,到“十一五”期末,实现改扩建农村敬老院385所,新建60床/院的敬老院840所,以尽量满足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