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项目实背景及简况   临沭县是中国最大的杞柳种植、加工基地,种植加工柳条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杞柳种植面积10万余亩,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一杞柳之乡".……  相似文献   

2.
解贻萍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124-126
杞柳是霍邱是经济林栽培主要树种之一,有较长的栽培利用历史,全县杞柳种植面积已达7000hm2,杞柳产业已初具规模,为全县五大支柱性产业之一,以安徽庆发集团和安徽华安达集团为龙头的大小柳编企业39家,近30万人从事杞柳编织。柳编制品出口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外汇1亿多美元。介绍了霍邱县杞柳的产地概况、栽培利用历史、种质资源情况及综合利用现状,提出了杞柳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以期为霍邱县杞柳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基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经济林氮磷钾元素调查数据、区划图、经济林分布图等数据,利用3S技术、克里金插值法、重分类和栅格计算方法,对该区域经济林种植土壤氮磷钾元素进行空间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适宜苹果种植的土壤氮磷钾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和中部区域,西北部分区域其值偏高,东南部地区其值偏低;适宜花椒种植的土壤氮磷钾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东部边缘,西部区域其值偏高,南部地区其值偏低;适宜葡萄种植的土壤氮磷钾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南部地区和西部区域,西部小片区域其值偏高,东部及南部地区其值偏低.麦积区经济林种植土壤氮磷钾施肥没有统一标准,土壤中氮、磷、钾等土壤肥力分布不均衡,应尽快因地制宜的对麦积区经济林栽培进行科学管理和标准规划.  相似文献   

4.
结合麦积区经济林种植测土配方案例,依据经济林种植区土壤养分和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标准,以3S技术为核心,以C#和Ar-cEngine技术为手段,以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构建了经济林种植土壤适宜性信息查询平台,将遥感分类结果和空间数据库进行叠加,实现土壤种植适宜标准设置,空间数据的加载,空间分布查询和专题图的输出,果农实测值的输入、修改、查询、删除,实测值与标准值的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测土配方单表,指导经济林的施肥和管护。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山东省微山县将发展杞柳种植、加工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涝洼地、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头戏来唱。目前,杞柳种植面积已经达到6.5万亩,杞柳产业已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特色产业、富民产业。  相似文献   

6.
杞柳俗称簸箕柳,是一种丛生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为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主要用来编织柳条箱、簸箕、篮等工艺品。杞柳根系发达,又可做护堤岸林。杞柳跳甲和柳兰叶甲是杞柳幼苗期的重要叶部害虫。成虫和幼虫均可为害。初令幼虫在叶背剥食叶肉,仅留叶脉呈纱网状。后期幼虫和成虫将叶咬成不规则的孔洞和缺刻,被害叶不久干枯脱落,尤以春季幼枝嫩叶萌发时受害最重,对柳条生长影响极大。杞柳跳甲除为害杞柳外,有时也为害杨树的叶片。  相似文献   

7.
水是万物之源,经济林的栽培种植以及生长同样离不开水源。受自身生长特性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经济林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因此,水源成为影响经济林种植发展的主要因素,增强经济林分布区内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将抗旱保水栽培技术应用于经济林的种植培育中逐渐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工作。基于此,本文围绕抗旱保水栽培技术在经济林种植培育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如何加强对经济林抗旱保水栽培的管理两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东省微山县将发展杞柳种植、加工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涝洼地、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头戏来唱。目前,杞柳种植面积已经达到6.5万亩,杞柳产业已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特色产业、富民产业。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植密度对杞柳产量及经济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我县杞柳的种植水平,开展不同栽植密度对杞柳产量、经济寿命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密度应选择适中的10×40厘米、10×30厘米为宜,即能获得高产稳产,又有较长的经济寿命。  相似文献   

10.
以1年生杞柳扦插苗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施加氮肥(0、100、200 kg·hm-2·a-1)与硫肥(0、100、200 kg·hm-2·a-1)进行正交试验.生长180 d后,分别测定不同施肥处理对杞柳生物量、重金属吸收量、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施加氮肥、硫肥显著促进杞柳生长及对铅(Pb)、镉(Cd)的吸收,其中同时施加N(100 kg·hm-2·a-1)、S(200 kg·hm-2·a-1)处理的生物量、重金属吸收量最高.同时施加氮肥、硫肥显著增加Pb、Cd根部生物富集系数,但是显著降低Pb、Cd枝、叶转运系数.施加氮肥显著降低土壤pH值,同时施加氮肥、硫肥显著降低土壤有机质、速效钾质量分数,显著增加土壤速效磷、硝态氮、有效硫质量分数.主成分分析(PCA)显示,杞柳Pb、Cd吸收总量主要受生物量及根系Pb、Cd质量分数的影响,根系重金属质量分数又受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铵态氮质量分数的影响.因此,合理施加氮肥、硫肥能促进杞柳生长,改变土壤化学性质,提高重金属生物利用度,提高杞柳对重金属的提取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临沭县委、县政府立足杞柳生产加工的传统优势和沐河沿岸的自然优势,面向国际市场,把发展杞柳生产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来抓,使杞柳生产加工成为了该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杞柳种植面积已达5300多公顷,加工销售企业达120余家,其中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7家,农村编织户4万余户,从业人员达10万余人,是全国最大的杞柳种植基地和条  相似文献   

12.
山东郯城县是“中国银杏之乡”、“中国杞柳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和“全国粮油生产基地县”。郯城是我国栽培银杏最早的地区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郯城银杏享誉国内外。杞柳种植、加工业是当地一项传统的资源技艺型产业,有近千年的发展历  相似文献   

13.
杞柳枝条细长、柔韧、洁白,是条编工艺品的原材料。发展白柳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致富项目。杞柳喜光、喜湿、耐涝,喜氮肥,适量的磷、钾、硼等肥料有利于提高白柳的品质。杞柳根系发达,对土壤适宜范围广,最适宜在沙质土壤中栽植。不要在重盐碱、粘土和薄土层上栽杞柳。1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杞柳扦插育苗方法,结合省级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对项目实施地的自然条件、土壤处理、苗木扦插、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针对杞柳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提出了具体防治措施,为杞柳育苗和丰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启全 《山东农业》2001,(10):27-28
近年来,我们临沐县把发展外向型农业作为振兴全县农村经济的战略重点来抓,不断优化社会环境,突出工作重点,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县初步形成了杞柳、蔬菜、桑蚕、板栗等九大外向型农业支柱产业,其中杞柳种植面积达0.53万公顷,拥有编织技工7.2万人,出口销售企业160余家,柳制品出口供货额达5亿元,被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2000年,全县农副产品出口供货值比1997年增4长了120%。  相似文献   

16.
针对经济林抗旱保水栽培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分析,在土壤保湿、适地种树、科学种植以及适当修建储水池等方式下,提升经济林的成活率,切实发挥抗旱保水栽培技术的应用价值,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按密度大小划分为9个密度段,4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分析杞柳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产量与密度是高度显著相关的,利用曲线拟合寻找产量与密度的关系,最终得到杞柳最佳种植密度为16.5万~18.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林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成为严重生态问题.研究提出在脐橙经济林内套作大豆、套作百喜草、间作梨树3种种植方式,并在不同坡位进行3种种植方式下的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雨季水土流失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套作大豆具有较好的保水效果,套作百喜草次之,上坡位间作梨树也有一定效果.套作大豆或百喜草有利于表层土壤容重的降低,然而该种植方式对中、下层土壤改良效果不明显;间作对土壤容重上、中、下各层次均有改良.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中、上两个坡位,研究发现套作大豆和百喜草均可显著降低中坡和上坡的水土流失量.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正阳县花生常年种植面积150万亩以上,素有"中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中国花生之都"之称,由于常年种植,出现土壤酸化、连作障碍等,影响花生正常生长,在花生上使用能百旺,可以调节花生正常生长,促进花生增产.  相似文献   

20.
土壤肥料科学施用及推广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属于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使用土壤肥料不仅能改善土壤的状况,针对土壤的肥力进行调节,还能提高农业种植的产量及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反之,不合理使用土壤肥料将会导致土壤肥料浪费及破坏生态环境等现象出现,严重危害农业生产进步。因此,有效科学的土壤肥料施用及推广尤为重要,为了分析土壤肥料科学施用及推广措施,笔者针对现阶段土壤肥料不科学施用产生的危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