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玉米田两种阔叶杂草苍耳和藜对草铵膦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和藜Chenopodium ablum是我国北方及黄淮海玉米产区主要杂草,其发生和生长会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为明确我国北方及黄淮海玉米主产区的藜和苍耳对草铵膦的敏感性水平,本试验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检测苍耳和藜种群对草铵膦的敏感性,以期为转基因抗草铵膦玉米田杂草防控提供数据支持.结果...  相似文献   

2.
苍耳属(Xanthium L.)植物具有较强的入侵性,对农林业生产有较大的影响.为有效防治和控制刺苍耳(X.spinosum)和意大利苍耳(X.italicum)在宁夏的入侵态势,对这2种植物在宁夏的入侵情况、分布状况、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刺苍耳在宁夏地区以同心县为中心,形成了严重的入侵危害,并开始向周边...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扩大,杂草等有害生物传入我国的风险也大大增加,海关部门从进境货物中截获到大量杂草,其中以苍耳属植物的截获量最大.本文系统分析了2003-2017年我国海关部门截获苍耳种类的情况:全国进境货物中共截获苍耳属杂草28种,70 269种次,其中检疫性苍耳26种,56 888种次;美国、澳大利亚和巴西是截获...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我国非重要的检疫性杂草——苍耳属Xanthium杂草快速高效的分子鉴定,利用Illumina二代测序平台对白苍耳X.albinum、意大利苍耳X.italicum、直刺苍耳X.ripicola、刺苍耳X.spinosum、柱果苍耳X.cylindricum、宾州苍耳X.pennsylvanicum、蝟实苍耳X.echinatum、苍耳X.sibiricum和北美苍耳X.strumarium共9种苍耳属杂草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的unigene序列数分别为103 362、93 506、87 452、83 822、70 994、66 397、57 598、57 164和57 134个。利用生物信息分析方法对9种苍耳属杂草转录组进行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和物种间的特异性序列预测和筛选。经过PCR试验验证,筛选获得了可以有效鉴定上述9种杂草的6对SSR引物和13对特异性引物,提高了苍耳属杂草鉴定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苍耳对大豆枝叶,根系的干扰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田试验于1986和1987年进行,以确定苍耳对大豆根系、枝叶的干扰效应。植株生长在多孔的膜管内。苍耳的营养生长期较大豆长,成熟时,株高两倍于大豆。由于苍耳枝叶、全株(根十枝叶)的干扰,大豆的根、茎、干重及种子产量均下降,全株干扰下降最多。苍耳枝叶干扰造成大豆粒重的损失占全株干扰损失的48%,而大豆的干扰对苍耳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6.
刺苍耳是一种外来杂草,目前已入侵新疆伊犁河谷。通过定点调查与线路踏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刺苍耳在伊犁河谷的发生分布与危害状况;通过刺苍耳发生地定点定期观察,掌握刺苍耳在伊犁河谷的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目前,刺苍耳在伊犁河谷的伊宁市、伊宁县、霍城县、察布查尔县、巩留县、特克斯县、尼勒克县、新源县及昭苏县均有分布,其中霍城县、新源县分布最广,数量最多,昭苏县分布最少。刺苍耳在伊犁河谷表现为一年生草本,4月萌芽,5月为营养生长高峰期,6月下旬开花,7月初结果,9—10月为果熟期,11月枯萎死亡。刺苍耳目前正在向农田和景区扩散,对伊犁河谷的农业生产、旅游业及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7.
入侵植物刺苍耳对小麦和苜蓿种子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物实验法,研究刺苍耳([WTBX]Xanthium spinosum[WTBZ])不同构件的水浸提液对小麦和苜蓿种子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刺苍耳植株不同构件的提取液对小麦和苜蓿种子的萌发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根、茎和叶水浸液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012 50 g·mL-1,且化感作用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刺苍耳根、茎、叶水浸液对小麦和苜蓿种子萌发的抑制, 不仅表现为降低种子的最终发芽率,还表现为延长种子的萌发周期。不同构件水浸液的化感效应强度整体表现为:叶>根>茎,并且化感效应强度随水浸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8.
matK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在苍耳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atK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从国外截获的7种苍耳属植物进行物种区分鉴定研究,采用DNeasyOPlantMiniKit试剂盒进行总DNA的提取,应用通用引物对其matK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得到7种苍耳属植物的marK序列,利用MEGA5.1软件对这7种苍耳属植物的matK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并构建系统树,结果显示:matK序列能从基因位点层面对苍耳属植物进行区分鉴定。  相似文献   

9.
外来入侵杂草意大利苍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车晋滇  胡彬 《杂草科学》2007,(2):58-59,57
意大利苍耳(Xanthium italicum Moretti.)为菊科苍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本文对意大利苍耳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分布及危害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0.
使用ITS、ITS2、psbA-trnH、rbcL和matK等序列对截获的10种苍耳属(Xanthium)杂草进行扩增测序,比较各序列的扩增和测序效率,采用最近距离法和相似性搜索算法评价不同序列的鉴定效率。采用最佳鉴定序列计算种间K2P距离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ITS、psbA-trnH2个序列的扩增效率和鉴定效率最高;ITS序列的种间变异最大,其次是psbA-trnH序列,matK序列的种间变异最小;ITS序列的NeighborJoining(NJ)树可明显地将不同苍耳属杂草种分开;psbA-trnH序列可明显地将国内苍耳种和检疫性苍耳种分开。说明利用DNA条形码能够准确地鉴别苍耳属杂草,ITS和psbA-trnH序列是鉴别苍耳属杂草较理想的条形码组合。该研究结果为苍耳属杂草的分子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棉花枯萎病的寄主,据国内外过去的报导其范围比较狭窄,只有棉花和秋葵;近年来报导寄主较多,陈延熙等1978年从棉花枯萎病田未显症状的苍耳上分离到棉花枯萎病菌,并指出苍耳(Xanthium japonicum)也是棉花枯萎病的宿主之一。 我们于1980年通过室内、温室和田间试验,经过回接,证明苍耳表现明显枯萎病症状,确实为棉花枯萎病菌一种寄主。苍耳是棉田常见的杂草,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2.
苍耳杀线虫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苍耳叶5种溶剂提取物对番茄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的活性。结果表明,苍耳叶5种溶剂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杀线虫活性,其中丙酮与甲醇提取物120mg干粉/mL的防治效果最佳,分别为75.54%和73.83%。不同溶剂对苍耳叶的提取率间存在明显差异,且这种差异与不同溶剂提取物杀线虫活性间的差异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同时苍耳叶提取物对番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苍耳属植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医学方面,苍耳(Xanthum sibiricum Patrin.)成熟带总苞的果实(俗称苍耳子),具有抗炎、抗过敏、抗氧化、抗组胺、抗乙酰胆碱及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寒头疼、鼻渊流涕、风疹瘙痒等.在植物保护方面,苍耳属植物具有杀虫、抑菌、杀线虫和抑制杂草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苍耳等14种植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以番茄灰霉菌、辣椒丝核菌、黄瓜枯萎菌、黄瓜黑星菌和番茄早疫菌为供试菌,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对14种植物提取物的离体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 g/mL时,苍耳茎叶、百部根、龙葵对辣椒丝核菌和黄瓜枯萎菌的抑制率达到100%;黄花蒿、苦参根、狼毒根对5种供试菌的抑制率均在60%以上。苍耳根、苍耳茎叶、泽漆、苦参根、龙葵、黄花蒿、蒲公英提取物至少对1种供试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大于90%。本试验中,苍耳茎叶和根提取物对供试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显示了很高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刺苍耳(Xanthium spinosum L.)为菊科(Compositae)苍耳属(Xanthium)植物,多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等地,危害较大,被誉为恶性入侵植物。本文对刺苍耳的形态学特性、物候学特性、繁殖特性、生理生态特性、应用价值、入侵及预防等方面进行归纳,发现刺苍耳花期长、结实量高、繁殖能力强、耐寒性较强,总苞具钩刺,能通过牛羊、货物等广泛传播,环境适应性强,这为刺苍耳大面积的繁衍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刺苍耳可用于生物柴油、吸附剂以及医学等方面,但其能通过化感作用抑制本土植物的生长发育,对入侵地危害极大,且目前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后续在应对入侵机制和防治措施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进行科学有效的生物防控,减轻其入侵危害,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以trn H-psb A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从国外截获的9种苍耳属杂草及1种国内苍耳进行物种鉴定研究。采用DNeasy Plant Mini Kit试剂盒进行总DNA的提取,应用通用引物对其trn H-psb A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得到10种苍耳属杂草的trn H-psb A序列,并利用MEGA 7.0软件进行比对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苍耳属杂草trn H-psb A基因序列共有543个位点,其中有53个变异位点,31个变异信息位点,22个单突变位点,30个碱基缺失;种间遗传距离为0~0.093,种内无遗传差异;进化树显示10个苍耳物种均处于独立分支,能够利用该条形码对苍耳属杂草进行区分鉴定。  相似文献   

17.
苍耳系菊科,苍耳属,是大豆田的恶性杂草,也是有毒杂草,幼苗茎叶中含有一种对神经及肌肉都有毒的生物碱,对人畜有剧毒。苍耳生长、蔓延速度快,植株高大,生长繁茂,生活力强,叶片阔大,遮荫力强,与大豆争水、争肥、争光,为害十分严重。据报道,每平方米有1株苍耳,常减产2~3成。为了掌握苍耳的生长为害习性,并为防除提供依据,作者自1981年起,对其生物学、生态学习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开展了大面积防除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8.
意大利苍耳的药剂防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意大利苍耳(Xanthium italicumMoretti.)为外来入侵有害杂草,近年来扩展迅速,对农林业生产具有潜在危害性。用72%2,4-滴丁酯乳油50 ml/667m2、25%灭草松水剂400 ml/667m2、20%使它隆乳油60ml/667m2,在意大利苍耳4~5叶期进行茎叶处理,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19.
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和藜Chenopodium album是常见的两种阔叶杂草,其在玉米田发生严重,影响了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本文利用整株生物测定法对我国东北及黄淮海玉米产区采集到的苍耳及藜种群对草甘膦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种子室内培养至5~6叶期,喷施草甘膦后14 d称量鲜重,计算抑制杂草种群50%...  相似文献   

20.
苍耳不同分离物对害虫的拒食和忌避活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跟踪分离苍耳的活性成分,对苍耳叶和果实的甲醇提取物进行了液-液萃取分离,测试各萃取分离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菜青虫(Pieris rapae)和桃蚜(Myzus persicae)的拒食、忌避(或产卵忌避)活性以及对其化蛹和羽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苍耳的乙酸乙酯分离物较之于甲醇水分离物具有更高的活性。在0.05 g/mL处理浓度下,苍耳叶乙酸乙酯分离物对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选择性拒食率高达100%和44.13%,对菜青虫非选择性拒食率为94%,对小菜蛾的选择性产卵忌避率都在50%以上,对桃蚜的选择性忌避率高于70%;同时,苍耳果实乙酸乙酯分离物处理叶片后,菜青虫幼虫无一化蛹,小菜蛾高龄幼虫发育为成虫的比率仅为对照的13.80%。以上结果提示,苍耳的有效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分离相中,对菜青虫的作用效果好于小菜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