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果树的果实采收后,并非当年生产管理的结束,而是翌年生产优质、高效果实的开始,切不可粗心大意,马虎从事.  相似文献   

4.
<正> 秋季各种果树的果实采收后,即将进入越冬期。此时加强管理,对于增加树体营养、促进花芽分化、加粗树干、增强树势、安全越冬、确保明年的丰产、稳产、优质都有重要的作用。果实采收后的管理措施是: 1.保护好叶片。叶面积越大、越多,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营养也就越多,花芽形成也就饱满。所以,在采果时应注意保护好叶片,采果后采取措施保护叶片不受病虫危害,应及时喷布杀菌剂和杀虫剂加以防治,切莫采后放松管理。  相似文献   

5.
1.注意摘心 9月下旬前,对所有未封顶的新梢,将其尚未木质化的细嫩部分全部摘除.使养分蓄积于已木质化的组织内.促使叶片肥大.光合效能强.枝条成熟度高.芽眼饱满。  相似文献   

6.
果实采收以后,有相当一部分果农往往会产生松懈思想,放松了对果树的管理,这是十分错误的.9、10两个月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正是果树的第二或第三个生长高峰,这一阶段的管理措施直接影响着花芽分化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翌年果实的产量和质量,所以稍有疏忽,将贻误全年.……  相似文献   

7.
果树采收后是树体营养物质积累和花芽分化的重要时期,因此,做好这个时期的果园管理,对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果树抗寒力和提高来年产量具有重要意义。1.深翻树盘在土壤中过冬的病菌和害虫很多,如苹果和山楂花腐病菌、桃小食心虫、枣步曲等,在休眠期进行深  相似文献   

8.
(1)早浇水 在冬季里,由于寒风的侵袭,无论是土壤还是果树都失去了较多的水分。所以,在果树发芽之前,务必要浇足水,浇透水,以便有充足的水分而保证果树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
1调日粮根据不同兔龄按饲养标准配制日粮,适当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能量饲料,要求饲料新鲜洁净、无发霉变质、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易消化。保证家兔每天有充足的青绿饲料,如青草、青菜等。  相似文献   

10.
<正>秋季摘心初秋,要对未停止生长的徒长枝,及时进行摘心,控制其继续伸长,以利于集中养分促进结果枝组织充实,促进花芽分化。肥水管护秋季可对杏园每667米2追施速效氮肥50~100千克或尿素30~50千克,并施磷钾肥  相似文献   

11.
果树在生长发育期内,其所需要的营养,大部分来自当年树体的积累。现在就果树产后的几项管理要点介绍如下:1.修剪枝条果树采果后必须进行一次夏季修剪,剪除干枯枝、病虫枝、劈折枝,对结果后显著衰弱下垂的结果枝要进行适当回缩。对树冠内萌生的徒长枝,有生长空间的要采取摘心、扭梢等措施,控制营养生长;对没有生长空间的要及时疏除。  相似文献   

12.
13.
<正>果树采摘后开始进入花芽分化始期,果树花芽分化期管理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来年生产力的发挥。为了有效地克服果树可能发生的"大小年"现象,为来年果树可持续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采果后必须切实跟进以"五早"为重点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1.防病治虫.保护秋叶。在果实采收时要尽量减少对叶片的损伤,同时尽量少用或不用打老叶的管理措施。生长后期要严格控制退菌特和硫制剂农药的施用,防止造成叶片过早老化,降低光合效率。采果后的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白粉  相似文献   

15.
<正> 要提高黄豆的结实率,获得高产,除选用优良品种、适时播种外,加强黄豆的田间管理也尤其重要,其具体措施是抓好六防: 1 中耕培土防草荒。在3~4叶期进行1次中耕,深度为3~5cm。中耕时将细土培到豆蔸基部起垄,既能除草松土,又能保墒防倒。在中后期还应进行2~3次  相似文献   

16.
17.
18.
翟洪民 《农家参谋》2008,(10):17-17
石榴树,特别是幼龄石榴树冬季易遭冻害,因此采果后应加强管理,以减少病虫的危害、促进翌年石榴优质高产。一、早施基肥改冬季或早春施基肥为秋季采果后落叶前施基肥,使肥料提早发挥作用,促进根系、树势及早恢复,增强对冬季寒冷的抵抗能力。施肥时可在树冠外缘挖深30~50厘米、宽4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9.
葡萄采收后,会普遍出现树势衰弱。因此,果实采收后加强管理,对植株越冬抗寒及翌年新枝生长等都有积极作用,这是争取翌年葡萄丰收的基础。其主要管理技术如下:一、修剪和清园在做好夏剪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摘心  相似文献   

20.
一、采收韭菜采收标准是株高达35厘米,平均单株叶片5~6个,生长期在25天以上。早春第1刀为了抢早上市,株高20~25厘米、3~4片叶时即可收割。施药后15天之内不要收割,以免造成药害,影响品质。采收宜在晴天清晨进行,阴雨天前及雨后均不宜收割。镰刀要锋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