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水稻主推品种介绍(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农业》2012,(4):5-6
(续第3期)一季晚稻品种(9个)T优109水稻(湘审稻2007037)适宜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2天左右,株高124厘米左右,每667平方米有效穗15.7万穗,每穗总粒数173粒,结实率78.9%,千粒重26.7克。2005年、2006年区试每667平方米产量542.85公斤。6月1日-5日播种,每667平方米秧田播种量10公斤、大田用种量1.25公斤-1.5公斤。  相似文献   

2.
2012年,湖南省粮食生产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抽样调查数据表明,湖南省2012年粮食总产达到300.65亿公斤,比2011年增产6.7亿公斤;粮食面积达到490.8万公顷,比2011年增加6.9万公顷,每667平方米产量408.4公斤,比2011年增加3.4公斤。全省粮食生产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抓水稻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安全齐穗三项关键技术的落实,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良种荟萃     
《湖南农业》2011,(3):10
杨优1号水稻杨优1号水稻(湘审稻2010010)是湖南农业大学金农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三系杂交中熟中籼稻,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的山丘区做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株型较紧凑,株高108.5厘米,每667平方米有效穗15.7万穗,每穗总粒数155.5粒,结实率83%。高感稻瘟病,抗寒性强,抗高温能力强。2008年和2009年2年区试每667平方米产量541.33公斤。  相似文献   

4.
对含中量元素可溶性肥料的鑫宇绿叶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鑫宇绿叶肥在水稻上应用表现出如下效应:(1)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改善水稻经济性状,增加每穗总粒数与每穗实粒数,提高结实率及增加千粒重。(2)明显提高单产,667 m2产量达486.5 kg,与对照比较,其增产达极显著水平。(3)显著提高经济效益,667 m2产值达778.4元,比对照高70.4元,投入产出比为1∶8.8。  相似文献   

5.
陵两优268(国审稻2008008)是湖南省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011年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全生育期112.2天。株高87.7厘米,株型适中,每667平方米有效穗数22.8万穗,穗长19厘米,每穗总粒数104.7粒,结实率87.1%,千粒重26.5克。6667平方米示范片农业部专家现场测产验收667平方米产量620.1公斤。每667平方米秧田播种量15公斤、大田用种量2~2.5公斤。软盘抛秧3.1~3.5叶抛栽,旱育小苗3.5~4叶移栽,水育小苗5叶左右移栽。  相似文献   

6.
在水稻上进行氮磷钾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推荐施肥处理N2 P2 K2产量最高,每667 m2为556 kg,比不施肥处理N0P0K0增产83 kg,增产17.5%;每667 m2有效穗数增加5.99万穗,结实率提高1.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一、水稻产量期待第三次突破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0%,而总产占粮食总产的40%。稻米是我国50%以上人口的主食。在我国人口每年增加约1500万,而耕地不断减少的形势下,要保证粮食自给,就必须大力提高水稻单产。   在提高水稻单产的诸措施中,选育和推广良种最为经济有效。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利用矮秆基因率先育成高产抗倒品种,形成了第一次“绿色革命”;在70年代初,又在世界上首次将杂交籼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单产的这两次重大突破,促使我国水稻平均单产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先后跃上每667平方米(1亩)产250公斤和300公斤的平台。其后,随着主要是良种更新和良法的推广应用,到90年代初期,我国水稻以播种面积计,单产又进一步提高到接近400公斤的水平,从而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但是,当前水稻高产更高产的难度越来越大,90年代以来单产处于徘徊局面,迫切需要实现水稻单产的第三次重大突破。   二、超级稻的由来   “中国超级稻研究”是农业部遵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开展新的技术革命的指示,站在开创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战略高度,筹划未来,期望最终以科技来解决下世纪初我国粮食供求矛盾,从1996年开始组织实施的农业部重大科技项目。1998年和1999年又被列入总理基金项目和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   超级稻,包括超级常规稻和超级杂交稻。从广义上说,所谓超级稻,应是在各个主要性状方面如产量、米质、抗性等均显著超过现有的品种(组合)水平;从狭义上说,是指在抗性和米质与对照品种(组合)相仿的基础上,产量有大幅度提高的新品种(组合)。现阶段的超级稻是指狭义的概念,它是我国水稻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深入。在矮化基础上寻求产量的突破,需要构建理想的株型并与强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这是超级稻现阶段的特定含义。农业部于1996年制订了超级稻产量、米质和抗性标准,如长江流域的超级杂交稻,至2000年,要求连续两年在两个地点66700平方米(百亩)片上平均每667平方米产超过700公斤,主要米质指标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抗当地1~2种主要病虫害。开展超级稻研究,就是要促成水稻单产的第三次飞跃,力争为2010年达到全国水稻平均每667平方米产460公斤左右,并为在2030年育成广义概念的超级稻,使水稻产量跃上500公斤的新台阶做好技术储备。   三、主要超级稻品种和组合介绍   我国的超级稻育种由于技术路线先进,育种与栽培技术到位,已达国际领先水平。自开展超级稻研究后,已育成10多个超级稻苗头品种和组合,累计推广100万公顷左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我国水稻年种植面积3000万公顷,如每年种植200万公顷超级稻,每667平方米增产100公斤,则每年可增稻谷100亿公斤,这对我国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主要超级稻品种和组合介绍如下:   1.两系法籼型超级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   两优培九是江苏农科院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协作育成。在江苏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分别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和9.2%。作一季中稻大面积每667平方米产650~750公斤,比汕优63增产10%~15%。1998年江苏建湖113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产734公斤,比汕优63增产15%~20%。1999年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9月在湖南郴州66700平方米(百亩)片经专家实割和测产验收平均每667平方米产778公斤,最高田块667平方米产达808公斤。   两优培九产量潜力高,适应性广,结实率85%左右,充实度良好,抗性和株型等综合性状优良,米质上佳,所测9项指标中6项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通过现场鉴定和品尝,米质被评为江苏省1999年11个审定品种之首。其缺点是在某些地区后期有早衰现象。两优培九因是杂交稻,需年年制种,不能自行留种。   2.三系法籼型超级杂交稻组合协优9308   协优9308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区试和生产试验667平方米产分别比对照汕优63增产7.2%和12.8%。1999年春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1999年10月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省内外专家对浙江省新昌县66700平方米示范片考察验收,66700平方米片平均667平方米产超过700公斤,其中的高产田块1141平方米(1.71亩)667平方米产高达812.54公斤,单产创浙江省历史最高纪录。2000年10月,农业部科教司组织有关专家在相同地点66700平方米示范片进行实割和测产验收,66700平方米示范片平均产量达789公斤,最高田块达818公斤。协优9308集超高产、优质和高抗于一体,但由于弱感光,生态适应性欠广。同样,因是杂交稻,需年年制种,不能自行留种。   3.北方直立穗型超级粳稻沈农系列品系   沈农606由沈阳农业大学稻作室育成,为沈农265的衍生品系。沈农265于1997年13340平方米(20亩)验收平均667平方米产734公斤,获辽宁省水稻小面积高产竞赛第一名,但该品系米质略逊。沈农606在保持沈农265的超高产特性的基础上,米质和抗性有了重大改进。1999年9月辽宁省科委组织省内外专家对沈阳市胡台镇种植的沈农606进行测产验收,折每667平方米产达815.4公斤;2000年由辽宁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对沈阳市苏家屯区红菱镇沈农606-3、新民市胡台镇沈农606-14和盘锦市东风农场沈农265三个66700平方米片进行测产验收,平均667平方米产达809.6公斤。沈农606适于北方粳稻区种植,引种南方,生长量变小,产量下降。因是常规稻,可自行提纯留种。  相似文献   

8.
一、水稻产量期待第三次突破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0%,而总产占粮食总产的40%。稻米是我国50%以上人口的主食。在我国人口每年增加约1500万,而耕地不断减少的形势下,要保证粮食自给,就必须大力提高水稻单产。   在提高水稻单产的诸措施中,选育和推广良种最为经济有效。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利用矮秆基因率先育成高产抗倒品种,形成了第一次“绿色革命”;在70年代初,又在世界上首次将杂交籼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单产的这两次重大突破,促使我国水稻平均单产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先后跃上每667平方米(1亩)产250公斤和300公斤的平台。其后,随着主要是良种更新和良法的推广应用,到90年代初期,我国水稻以播种面积计,单产又进一步提高到接近400公斤的水平,从而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但是,当前水稻高产更高产的难度越来越大,90年代以来单产处于徘徊局面,迫切需要实现水稻单产的第三次重大突破。 二、超级稻的由来 “中国超级稻研究”是农业部遵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开展新的技术革命的指示,站在开创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战略高度,筹划未来,期望最终以科技来解决下世纪初我国粮食供求矛盾,从1996年开始组织实施的农业部重大科技项目。1998年和1999年又被列入总理基金项目和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   超级稻,包括超级常规稻和超级杂交稻。从广义上说,所谓超级稻,应是在各个主要性状方面如产量、米质、抗性等均显著超过现有的品种(组合)水平;从狭义上说,是指在抗性和米质与对照品种(组合)相仿的基础上,产量有大幅度提高的新品种(组合)。现阶段的超级稻是指狭义的概念,它是我国水稻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深入。在矮化基础上寻求产量的突破,需要构建理想的株型并与强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这是超级稻现阶段的特定含义。农业部于1996年制订了超级稻产量、米质和抗性标准,如长江流域的超级杂交稻,至2000年,要求连续两年在两个地点66700平方米(百亩)片上平均每667平方米产超过700公斤,主要米质指标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抗当地1~2种主要病虫害。开展超级稻研究,就是要促成水稻单产的第三次飞跃,力争为2010年达到全国水稻平均每667平方米产460公斤左右,并为在2030年育成广义概念的超级稻,使水稻产量跃上500公斤的新台阶做好技术储备。 三、主要超级稻品种和组合介绍   我国的超级稻育种由于技术路线先进,育种与栽培技术到位,已达国际领先水平。自开展超级稻研究后,已育成10多个超级稻苗头品种和组合,累计推广100万公顷左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我国水稻年种植面积3000万公顷,如每年种植200万公顷超级稻,每667平方米增产100公斤,则每年可增稻谷100亿公斤,这对我国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主要超级稻品种和组合介绍如下:   1.两系法籼型超级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   两优培九是江苏农科院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协作育成。在江苏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分别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和9.2%。作一季中稻大面积每667平方米产650~750公斤,比汕优63增产10%~15%。1998年江苏建湖113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产734公斤,比汕优63增产15%~20%。1999年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9月在湖南郴州66700平方米(百亩)片经专家实割和测产验收平均每667平方米产778公斤,最高田块667平方米产达808公斤。 两优培九产量潜力高,适应性广,结实率85%左右,充实度良好,抗性和株型等综合性状优良,米质上佳,所测9项指标中6项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通过现场鉴定和品尝,米质被评为江苏省1999年11个审定品种之首。其缺点是在某些地区后期有早衰现象。两优培九因是杂交稻,需年年制种,不能自行留种。   2.三系法籼型超级杂交稻组合协优9308   协优9308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区试和生产试验667平方米产分别比对照汕优63增产7.2%和12.8%。1999年春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1999年10月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省内外专家对浙江省新昌县66700平方米示范片考察验收,66700平方米片平均667平方米产超过700公斤,其中的高产田块1141平方米(1.71亩)667平方米产高达812.54公斤,单产创浙江省历史最高纪录。2000年10月,农业部科教司组织有关专家在相同地点66700平方米示范片进行实割和测产验收,66700平方米示范片平均产量达789公斤,最高田块达818公斤。协优9308集超高产、优质和高抗于一体,但由于弱感光,生态适应性欠广。同样,因是杂交稻,需年年制种,不能自行留种。   3.北方直立穗型超级粳稻沈农系列品系   沈农606由沈阳农业大学稻作室育成,为沈农265的衍生品系。沈农265于1997年13340平方米(20亩)验收平均667平方米产734公斤,获辽宁省水稻小面积高产竞赛第一名,但该品系米质略逊。沈农606在保持沈农265的超高产特性的基础上,米质和抗性有了重大改进。1999年9月辽宁省科委组织省内外专家对沈阳市胡台镇种植的沈农606进行测产验收,折每667平方米产达815.4公斤;2000年由辽宁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对沈阳市苏家屯区红菱镇沈农606-3、新民市胡台镇沈农606-14和盘锦市东风农场沈农265三个66700平方米片进行测产验收,平均667平方米产达809.6公斤。沈农606适于北方粳稻区种植,引种南方,生长量变小,产量下降。因是常规稻,可自行提纯留种。  相似文献   

9.
汉寿县自1999年引进湘晚籼13号水稻以来,现成为高档优质稻主栽品种,12年间共种植有12.5万公顷,每667平方米产量418.5公斤,单产比同熟期杂交晚稻相差无几。在岩汪湖镇和大南湖乡出现了多个超高产栽培样板,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522.6公斤、高产丘块达到545.5公斤。  相似文献   

10.
"特优216"是广西玉林市农科所用龙特甫A不育系为母本与自选的玉216恢复系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早籼杂交水稻中熟新组合.该组合1998年早造参加广西区种子总站水稻新品种(组合)筛选试验,分南、中三个试点,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488.5公斤,比对照汕优桂99(ckl)667平方米产量为431.5公斤,每667平方米增产57公斤,增产13.2%;比对照特优63(ck2)667平方米产量为464.8公斤,每667平方米增产23.7公斤,增产5.1%,评为入选组合.1999-2000年参加广西水稻区试,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454.0公斤和442.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4.38%和1.3%,评为入选组合.  相似文献   

11.
施用新型长效硅钾肥能增强水稻分蘖势,延长有效分蘖期2d,每667m2有效穗增加1.67万;能促水稻大穗、多粒,增加千粒重;比常规肥料增产16.22kg/667m2,增收25.51元/667m2;比空白对照增产127.89kg/667m2,增收188.78元/667m2。  相似文献   

12.
<正>适宜湖南省种植的2014~2015年早稻(国审)良种补贴主导品种,现介绍如下。潭两优8 3(国审稻2 0 1 0 0 0 2)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由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09.4天。株型适中,叶鞘、叶耳、稃尖无色。株高82.7厘米,穗长19.4厘米,每667平方米有效穗数22.2万穗,每穗总粒数109.1粒,结实率84.4%,千粒重26.1克。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褐飞虱和白背飞虱。2008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早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每667平方米产量501.2公斤;2009年续试,每667平方米产量502.96公斤。  相似文献   

13.
《湖南农业》2006,(11):7-7
陆两优611水稻由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选育而成。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早稻种植。品种审定编号:湘审稻2006007。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两系杂交迟熟早籼稻,在湖南省作双季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07天左右。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耐肥抗倒。叶鞘、叶耳、叶缘、稃尖均为紫色,剑叶直立,长宽适中。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抽穗整齐,叶下禾,后期落色好,不早衰。籽粒饱满,无芒。湖南省区试结果:每667平方米有效穗21.85万穗,每穗总粒数115.6粒,结实率82_3%,千粒重26.1克。抗性鉴定:叶瘟5级,穗瘟9级,高感稻瘟病;白叶枯病5级,中感白叶枯病。产量表现2004年湖南省区试平均667平方米产量511.8公斤,比对照金优402增产5.0%,增产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667平方米产量506.85公斤,比对照金优402增产3.25%,增产不显著。2年区试平均667平方米产量509.3公斤。  相似文献   

14.
水稻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每667平方米分别在苗期、分蘖期、孕穗期、抽穗灌浆期,用丰瑞达冲施肥每次220克与防治病虫害用药时一起施用(不用其他追肥),每667平方米可增产稻谷80公斤~100公斤,增产效果显著。如:辕门口办事处翠云村谭新民2006年种植谷优527水稻,面积2335平方米,每667平方米底肥用氮酸氢铵5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移栽大田后不用其他追肥,用“丰瑞达”肥在分蘖期、  相似文献   

15.
长效硅钾肥在水稻上应用的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2年在池州市贵池区进行了长效硅钾肥在水稻上应用的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长效硅钾肥能增强水稻分蘖势,分蘖率提高94%,延长有效分蘖期2d,有效穗增加1.67万/667m2,并能促水稻大穗、多粒,增加千粒重;与习惯施肥相比,每667m2施用长效硅钾肥32.6kg,水稻可增产2.6%,增收25.5元。  相似文献   

16.
一、晚稻秧苗一叶一心期,每667平方米(1亩)用30克多效灵兑水100公斤喷雾,能防止秧苗徒长,移栽后返青快,可以增产6% ̄10%。二、整田时,每667平方米用1.25公斤硫酸锌作叶面肥撒施,可增产7.7%;移栽时,每667平方米用400克硫酸锌拌稀泥巴蘸秧根,可增产8.4%;在水稻灌浆期喷施0.1%硫酸  相似文献   

17.
沼液对水稻生育及产量影响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水稻施用沼液,探讨沼液对水稻生长发育、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增强抗病性,提高产量。特别是经沼液处理后,比化肥处理每667 m2有效穗数增加0.8万条,比对照增加3.4万条。从产量看,经沼液处理每667 m2比化肥处理增产72.0 kg,比对照增产165.8 kg。  相似文献   

18.
(续第2期第25页) 丰源优299(见第24页图3,湘审稻2004011)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品种,2005年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 全生育期114天,株高97厘米.每667平方米有效穗数19万穗,穗长22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135粒左右,结实率80%左右,千粒重29.5克.适时播种,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1.5 ~2公斤,秧龄控制在30天.合理密植,插植规格为17×24厘米,每穴插二三粒谷的秧,每667平方米插8万~10万基本苗.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9.
刘永会 《农技服务》2014,31(8):108-108
为探讨水稻施用锌肥的效果与用量,开展了水稻大田施用锌肥试验,结果表明,施锌对水稻生育期、经济性状和产量影响明显,施用锌肥可提早水稻分蘖和抽穗,改善水稻经济性状,明显提高产量水平,水稻株高增加2.3~3cm,有效穗增加6.59%~6.82%,结实率提高1.9%~2.7%,千粒重增加1.2~1.3g,单产增加53.4~62.3㎏/667㎡,增产9.8%~11.4%。水稻大田生产中锌肥施用量1.5㎏/667㎡较为适宜,增产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20.
吴波 《农家顾问》2006,(12):30-31
两优932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是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通过了湖北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是湖北省第一个通过国审的水稻品种。主要特征特性①产量高。一般单产(667平方米产量)650千克,高产栽培可达800千克以上,一般有效穗19万~20万,每穗总粒220粒左右,结实率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