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回顾总结了近20年来宁夏小杂粮的科研、生产、加工、出口等各项工作的进展,论述了宁夏发展小杂粮产业的支(承)点及发展小杂粮产业的优势,进而提出加快宁夏小杂粮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琦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7,(1):38-40
农民增收缓慢问题一直困扰着宁夏南部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该文通过分析宁夏南部山区农民收入的现状以及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种植地选择、整地施肥、选种、种球种植等方面论述了郁金香的露地栽培技术,为宁夏南部山区郁金香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介绍干旱山区造林技术,包括整地、苗木选择、苗木运输、栽植等方面内容,以为宁夏南部干旱山区造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8.
根据菊芋植物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菊芋丰产技术,包括茬口选择、品种选择与种块处理、整地施肥、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从而达到菊芋优质高效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近50年宁夏南部山区冰雹气候特征。[方法]选取宁夏南部固原、西吉、泾源、隆德、六盘山5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0~2009年冰雹观测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宁夏南部山区冰雹空间分布规律、冰雹年际、月际等气候特征和变化趋势;并提出了固原冰雹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结果]近50年宁夏南部山区冰雹具有明显的年、季、月和日变化特征。3~10月都有可能出现冰雹,主要集中在5~8月,占全年的72.0%,6月冰雹发生的机率最大,占全年的21.7%,是典型的夏季多雹区;固原冰雹发生的年际变化较大,多寡相间,并有平均约为3年的周期性;固原冰雹二阶时间趋势为反抛物线型,20世纪60~80年代冰雹发生次数呈增加趋势,70、80年代为冰雹多发期,进入90年代后冰雹呈减少趋势,近20年来冰雹显著减少;固原冰雹主要集中在12:00~21:00,出现冰雹的次数占总次数的85%。固原地区冰雹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山区、丘陵地区冰雹多,河谷川道及北部平川地区冰雹少;冰雹云主要发源于六盘山、南华山、月亮山、西峰岭、云雾山等山地;冰雹云移动方向一般由西北向东南方或由北向南移动,也有一部分原地生消。根据冰雹地域分布,结合冰雹灾情资料,可将固原市冰雹风险划分为高发区、中发区、低发区三级区域。[结论]该研究为冰雹天气的预测预警和人工防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宁夏南部山区构建和谐社会呼唤生态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快发展是宁夏南部山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而宁夏南部山区的大发展又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如果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就会阻碍经济发展。因此,宁夏南部山区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文章立足于宁夏南部山区的实际。坚持用生态经济学的指导方法,因地制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以期推进宁夏南部山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3.
宁夏南部山区河流水资源状况及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宁夏南部山区清水河、葫芦河、泾河流域降水量、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因降雨量持续减少,水资源量急剧减少,而用水量日益增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4.
15.
荞麦生育期短、避旱耐瘠、适应性强、营养丰富、食疗同源,是我国北方和西南干旱、高寒山区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既是重要的填闲补种和救灾备荒作物,也是我国三大优良蜜源作物之一,还是良好的食物性药用植物。荞麦全身是宝,幼叶嫩枝,成熟的秆、茎、叶、花、果、皮壳无一废物,商品 相似文献
16.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GY-07-16和天薯11号2个品种抗逆性好、产量高,建议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宁夏南部山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倾斜、舆论宣传引导、健全合作经济组织、改革机制、品牌龙头企业带动、贯彻法律法规、推进林业保险、培养技术人才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深化当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适宜宁夏南部山区栽培的抗寒、抗病虫害及高产的冬小麦新品种(品系)。[方法]以南京农业大学保存的185份冬小麦种质资源为试材,当地主栽品种宁冬7号为对照(CK),于2017—2021年在宁夏南部山区进行种质资源适应性试验与筛选评价,比较各品种(品系)的抗寒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经过3年适应性试验,共筛选出10份抗寒性强、早熟的冬小麦种质。其中,8份种质抗寒等级为Ⅰ级,2份种质为Ⅱ级;10份种质的返青期比CK提前3~5 d,成熟期比CK提前4~7 d,株高、穗下茎长和穗长均低于CK。引进种质的株高与原栽培地相比降幅明显,其中南大2419/(中优9507) BC4F4-3D&5B降幅最大,达43%。进一步对10份抗寒性种质进行丰产性试验表明,9份种质的4年平均产量超过CK,其中7份种质产量与CK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论]综合抗寒性、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LS6106和YKM5适合在宁夏南部山区开展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其他8份种质可推荐作为新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9.
顾云峰 《新农村(黑龙江)》2013,(22):355-355
本文以宁夏南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立足点,以有效地提高宁夏南部山区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为目标,围绕信息技术需求、产业布局等,对信息化关键技术集成应用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主体功能区划实施、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区域移民、新农村建设、全球气候变暖等新形势下,区域产业及其结构的空间调整势在必行。宁夏南部山区的人口、经济的空间调整和布局为其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了极大的机遇。该研究在分析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探讨了推进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以期为该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