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述了鄂州市粮食生产现状,提出了稳定粮食生产,鄂州要严格保护耕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强科技支撑力、加强项目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气象站1954~2009年雷暴资料,分析了雷暴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趋势系数、倾向率、绝对变率和MK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雷暴变化趋势和突变时间。结果表明:半个世纪以来同德地区雷暴总体呈极显著的减少趋势,每10年减少4.5天;雷暴的初日有推后的趋势,雷暴终日呈显著的提前趋势;雷暴主要发生在4~10月,占全年总雷暴发生数的99.5%。冬季无雷暴发生,夏季雷暴发生次数占全年总数的66.7%,春季次之为19.0%,秋季较小为14.3%;雷暴期呈显著的缩短趋势,年雷暴日数在1998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  相似文献   

3.
鄂州市作为湖北省第一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正在积极、快速推进城镇化发展,全力打造新型城镇化城市。通过建立城市经济-资源-环境(ER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法、隶属度函数构建ERE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测算了鄂州市2000-2013年ERE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1)鄂州市经济发展迅速,资源、环境发展相对滞后。(2)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度2000-2013年平均处于中级协调水平且有下降的趋势,经济-资源子系统矛盾是阻碍ERE系统协调发展度上升的主要原因。(3)资源消耗、环境保护问题成为制约鄂州城市发展的关键,应根据鄂州市实际情况制定协调发展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利用1964~2012年修文县逐年雷暴观测资料,采用5年滑动平均、线性倾向等方法,对修文县雷暴天气的年际变化和雷暴发生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修文县各月均有雷暴天气出现,雷暴天气主要发生在3~9月,其中8月最多,12月最少。一年四季也均有雷暴天气发生,且雷暴天气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雷暴发生的概率非常低。雷暴天气发生最为频繁的是20世纪80年代,其次是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60年代和70年代相对较少。从总的气候趋势来看,雷暴天气总日数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3.17d/10年。  相似文献   

5.
车子下了316国道鄂州段,沿着一条碎石路,穿过一片树林,转弯就进入了位于荒湖中的"四合院"。"走,转一转",车刚停稳,被鄂州市段店镇骆李村村民称为"湖人"的主人涂传江热情地迎了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菏泽市雷暴的发生规律及特点。[方法]根据1971~2007年菏泽市八县一区的雷暴观测资料,建立四季和年雷暴出现次数的时间和标准差序列,分析雷暴的发生规律及分布特征。[结果]菏泽市雷暴的出现次数由牡丹区向四周逐渐递减。雷暴次数的年际变化呈交替增减,总体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年雷暴日数自西北向东南稳定性减小。雷暴发生主要集中在4~9月,季节性明显,7月最多,11、2月没有。雷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每天的15:00~2:00为雷暴活跃期。平均雷暴初日自西北向东南逐渐提早,平均雷暴终日自南向北逐渐推迟。[结论]该研究为菏泽市的防雷减灾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1954—2007年景德镇市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1954—2007年景德镇市雷暴发生的气候特点,结果表明:景德镇市大部分雷暴是2 d或2 d以上连续发生的,最长持续时间高达14 d。雷暴发生频率最高的月份是7月和8月,这2个月雷暴发生次数占全年雷暴总次数的39.4%,而以12月雷暴发生次数最少。在一天中易出现雷暴的时间有3个高峰期,分别为6:00—7:00、16:00、18:00—21:00。雷暴方向以西南和西北方向最多。  相似文献   

8.
湖北鄂州市蒲团乡农场职工袁艮州把“一年内种出三季瓜”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成为远近闻名的“瓜状元”。1985年,袁艮州为走出一条种田增收的新路,赴安徽、河南学习西瓜种植技术,并把当地的师傅请回农场传授技术。由于西瓜在鄂州当地比较畅销,连续几年他都取得了较好效益。在他和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通过不断引进国内大蒜品种在鄂州市蔬菜科研所基地示范种植,对比试验,总结分析,筛选出适合鄂州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效的大蒜新品种。并集成先进管理技术,供广大农民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广西罗城县1980—2009年的雷暴资料,通过统计分析雷暴活动的状况,年变化趋势,季节、月和日分布特征,找出了雷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分析了1980—2009年来雷暴发生影响的天气系统,计算出各天气条件下雷暴发生的概率。为今后雷电活动监测和分析提供依据,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同时也比较具体地提出了灾害的防御措施,从而为加强罗城县雷暴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64—2013年菏泽市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雷暴的年、月、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菏泽市雷暴日呈现减少的趋势;菏泽市雷暴季节特征明显,主要发生在春、夏、秋季3个季节,以夏季为主,冬季雷暴极少;菏泽市雷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主要发生在下午和夜间。  相似文献   

12.
封雅琼  梁倩  马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861-9862
利用1960 ~2013年潍坊市的雷暴观测数据,基于Visual FoxFPro、SAS、EXCEL等软件,对潍坊市雷暴移动路径、分布方位及时空分布特点和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潍坊市的雷暴路径多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雷暴发生主要方位是西北和西南2个方向;雷暴月际变化呈单峰型分布,7月发生雷暴的次数最多;雷暴多发生于夏季,发生在春夏之交和盛夏季节的雷暴日占全年总数94.56%,16:00~20:00为每天发生雷暴的高峰时段.  相似文献   

13.
合浦县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嘉聪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246-246,248
雷暴所形成的雷电灾害是世界上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所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而合浦县是雷暴集中多发区,研究分析雷暴变化特征对防灾减灾意义重大。利用合浦县1970-2008年的雷暴资料,分析了雷暴日数的年、季、月,雷暴初、终日的变化特征和影响雷暴发生的天气系统,并提出防雷暴灾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丽水地区雷暴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71-2000年丽水市及各县的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丽水雷暴气候的特点,总结了雷暴的时、日、月、季节及年变化特征,探索丽水市雷暴的发生规律,以指导群众科学防范雷暴灾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衢州地区雷暴天气的发生规律,应用1973—2013年衢州地区5个常规站龙游县、衢州市、江山市、常山县、开化县雷暴气象观测资料,对衢州地区雷暴天气现象出现的时间、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衢州全市平均每年发生雷暴天气日数为51.4 d;全市各站雷暴天气发生初日一般发生在2月中下旬到3月上旬,雷暴天气发生终日一般发生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全年各月雷暴天气平均发生日数分布近似为正态分布,7—8月为雷暴天气发生高发期;全市雷暴天气发生日数空间分布为东部少,西部相对较多,雷暴天气发生空间分布和地形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71~2010年武当山风景区周边十堰、丹江口和房县3个气象观测站雷暴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小波变换和M-K分析,讨论了武当山景区雷暴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0年雷暴日数总体变化呈减少趋势,每10年雷暴日数减少0.7d,全年雷暴天数达21.7 d;除12月无雷暴发生外,其余11个月均有雷暴发生,4~9月雷暴日数占全年的94.4%,其中7~8月占59.6%,属于强雷季节。武当山风景区雷暴地域分布南部多于北部,雷暴表现出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存在6年的显著年际周期,同时还存在2~4年8、~10年的振荡周期。雷暴突变最为集中的时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7.
近50年临清市雷暴气候特征统计分析及其灾害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临清市1961-2010年雷暴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近50年临清雷暴日数的年、季、月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市雷暴呈减少趋势,年雷暴发生期无明显变化。20世纪60~80年代雷暴逐年代减少,变化较明显,90年代变化不明显;21世纪初10年雷暴变化最明显,为各年代最低值,年平均雷暴日数只有20.9天。临清雷暴只发生在春、夏、秋三个季节,主要发生在夏季,占全年的77%,冬季无雷暴,季节性明显。雷暴的月变化明显,其中7月份雷暴活动最频繁,约占全年的1/3。针对雷暴的变化特征及当今雷灾的新特点,初步探讨了雷暴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T639数值预报产品FY-2E卫星云图及相关定量产品,分析了2014年7月29日陕北出现的一次局地雷暴天气过程,基于雷暴发生的三要素讨论了中尺度不稳定与雷暴发生之间的关系、抬升与触发的异同以及天气系统与雷暴抬升机制之间的关系,并对产生雷暴机制的物理量和有利于雷暴发生的中尺度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暴是在条件不稳定层结下产生的,位势不稳定的建立有利于雷暴机制的形成与发展;雷暴发生区形成较强的湿度梯度,有利于雷暴发生区产生垂直环流。上升区在湿空气区,下沉区在干区,这个垂直环流圈的进一步发展反过来又维持了湿舌,是强对流的一种触发机制。有利的中尺度环境场和边界层辐合线的形成是雷暴的触发机制。高层的辐散场与短波槽的配置,有助于低层850 h Pa和地面辐合线触发雷暴。  相似文献   

19.
华东地区雷暴天气对流有效位能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华东地区16个测站1986 ~2006年的逐3h地面观测资料和08:00、20:00探空资料,对该地区雷暴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对流有效位能(CAPE)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华东地区雷暴发生频数从北向南呈递增趋势;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冬季最少;春夏季午后至傍晚是雷暴的频发时段,午夜至上午是北部地区雷暴的另一个高发期;夏季雷暴发生时CAPE值较大,春季雷暴发生时CAPE较小;无雷暴发生时CAPE值远小于雷暴发生时CAPE值;干型雷暴发生时CAPE值大于湿型雷暴.  相似文献   

20.
以中部粮食主产区湖北省鄂州市1991、2012年土地利用调查变更数据为基础,根据土地利用方式对鄂州整体景观重分类,分为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养殖水面、水体和其他用地6类。通过Fragstats软件计算景观格局指数,从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类型水平分析鄂州景观数量和空间格局变化,以此建立生态危险评价模型来对生态环境进行响应。根据地统计分析中半变异函数拟合和克里金插值分析生态环境变化。1991-2012年,耕地和其他用地面积减少,破碎度增加;水体面积减少,破碎度减少;林地、建设用地和养殖水面面积增加,破碎度减少。鄂州城市整体各景观类型呈均衡趋势发展,景观多样性增加,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化分布,但耕地大面积减少,导致植被覆盖降低,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