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密肥条件对小麦中期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婧霖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167-168
本试验设密度和施氮量两试验因素,考察其对小麦茎蘖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群体茎蘖数与密度、施氮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随密度、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群体茎蘖数在不同的密度、施氮水平间总体上呈极显著差异;拔节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无效分蘖的退化消亡,在群体自身的调节作用下,各处理间茎蘖数与成穗数在总体上差异变小.密度和施氮量对小麦群体茎蘖数和成穗数表现一定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2.
为合理、经济地施用肥料,提高小麦单产,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3.
2007~2008年,以扬麦1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与氮肥运筹条件对该作物产量与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扬麦13基本苗以225万/hm~2左右最为适宜,过大或过小的基本苗都不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其中基肥:分蘖肥:追肥以7:1.5:1.5最为适宜,适宜的追肥时期在返青至拔节期。  相似文献   

4.
施肥和密度对一季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施氮量、施钾量及栽插密度对一季稻两优培九的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栽插密度为每公顷25万穴的条件下,氮肥的适宜用量为225kg/hm2左右,钾肥的用量应在285kg/hm2左右;为了保证足够的穗数,施氮量在每公顷225kg的条件下,总株数应在33万穴左右。同时就超高产水稻的源库关系及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等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扬麦13号产量及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水平下,增加基本苗数,单位面积茎蘖数显著提高,茎蘖成穗率和单株成穗率显著降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显著提高,每穗粒数、千粒重显著降低,单位面积产量呈"低-高-低"变化趋势,基本苗数210万根/hm2处理产量最高;籽粒品质影响甚微。在相同基本苗数条件下,增施氮肥,单位面积茎蘖数显著提高,茎蘖成穗率显著降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产量、每穗粒数显著增加,千粒重显著降低;面团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延长,弱化度显著降低,评价值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弱筋小麦扬麦15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行距和施氮量及其互作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试验设计了2个密度处理150×104/hm2和225×104/hm2基本苗,2个行距处理24 cm和30 cm,3个施氮量水平150、210和270 kg/hm2。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和密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穗数的增加是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行距对产量没有明显的影响,但高密度扩行加剧群体竞争,降低产量。密度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面粉面筋含量均有显著的同步调控效应,随密度的增加显著降低,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升高。在中等施氮条件下,高密度处理无论何种行距均能使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因此,采用225×104/hm2基本苗、24 cm和210kg/hm2施氮量可同步协调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系,达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7.
进行了施氮量与氮肥运筹对扬麦22小麦产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为225 kg/hm~2、氮肥运筹为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5∶1∶2∶2的处理,籽粒产量最高,为7 200.30 kg/hm~2。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海丰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较大的中早熟小麦品种"扬麦11"的适宜氮肥用量,进行了不同氮素水平对小麦茎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成穗率逐渐增加,超过一定范围则成穗率下降;在施氮量为0~270 kg/hm2范围内,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超过270 kg/hm2时,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产量下降与高氮条件下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的下降有关;通过分析施氮量与实际产量的相关性,得出海丰种植基地小麦最佳施氮量为292.5 kg/hm2。  相似文献   

9.
密肥调控对啤酒大麦鄂32380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L9 (34)正交表头设计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密度、施氮量对啤酒大麦鄂32380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密度处理中以每公顷基本苗210万的产量最高,为6 514.5 kg,但不同密度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②鄂32380的产量随着总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不同施肥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③密肥互作对产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以每公顷基本苗210万、施氮量165 kg和基本苗150万、施氮量165 kg为优势处理组合,每公顷产量分别为7 327.5和7 242.0 kg,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组合.④通径分析结果,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是影响鄂32380产量的两个主要因子,生产上实现高产稳产的策略是:主攻穗数,提高穗粒数,兼顾增粒重.  相似文献   

10.
氮肥运筹对小麦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其品质,2001~2002年我们就小麦氮肥运筹技术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1.
氮肥不同运筹方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适宜淮南地区强筋小麦干物质生产的氮肥运筹,本研究以红皮强筋小麦镇麦18为试验材料开展二因素裂区试验。主因素为施氮量,设置低氮N1(210 kg/hm2)、中氮N2(240 kg/hm2)、高氮N3(270 kg/hm2) 3个水平。副因素为施氮比例,设置R1(基肥∶分蘖肥∶拔节肥∶穗肥=5∶1∶2∶2)、R2(基肥∶分蘖肥∶拔节肥∶穗肥=3∶1∶3∶3) 2个水平,分析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比例组合对镇麦1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单茎和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各器官干物质生产量及经济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氮量下,中施氮水平时,R1施氮比例可显著提高成熟期生物产量,中低施氮水平时,R1施氮比例可显著提高经济产量;R1施氮比例下,成熟期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以中施氮水平时最高。总体上,N2R1  相似文献   

13.
豫东沙壤土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豫东沙壤土小麦施氮量的研究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产量提高,生育期推迟,冬前分蘖变化不大,最高蘖和有效穗呈抛物线型变化。回归分析表明,666.7m2最经济施氮量为纯氮21.35 kg,产量为522.38 kg,最高产量施氮量为纯氮23.59 kg,产量为524.57 kg。  相似文献   

14.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施氮量、播期和密度对扬麦16产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播期、密度、施氮量与播期互作、密度与播期互作均对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11月3日播种、150万/hm2密度、240 kg/hm2施氮量,最有利于实现扬麦16高产.  相似文献   

15.
16.
密肥条件对杂交中籼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优质杂交中籼两优6326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密度对两优6326的产量有显著影响;225.0 kg/hm2施氮水平的产量最高,262.5 kg/hm2施氮水平的产量次之,以上两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比其他施氮处理极显著增产;密度以22.2万穴/hm2的产量最高,其次为33.3万穴/hm2,最低为16.7万穴/hm2。施氮量和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对单位面积穗数影响最大,每穗总粒数次之,结实率相对较小,千粒重最为稳定。试验表明,两优6326适宜的施氮量为225.0kg/hm2,密度为22.2万穴/hm2。  相似文献   

17.
不同密度及施氮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二因素五水平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组合施氮量与密度条件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氮肥的产量效应及其对油菜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均大于密度,所以提出在生产中应当确定合理的栽培密度,同时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来提高油菜产量.在试验条件下,当密度、施氮量组合为每亩施纯氮15.71kg结合种植密度7.06千株·667m-2时油菜产量最高,可达到179.23kg·667m-2.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与高产优质水稻镇稻11相适宜的施肥量及运筹方式,本试验设计了4个施氮量及运筹方式处理。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270 kg/hm2,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1∶0.63∶0.88∶0.94时,产量最高,达9 980.85 kg/hm2,表明该处理是水稻夺取高产的最佳模式,它符合高产水稻的生育规律、物质积累、营养吸收、群体质量及其相互关系,是比较完善的水稻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体系,值得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02~2003年,以扬麦9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与氮肥运筹条件对扬麦9号产量与群体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区扬麦9号基本苗以15万左右最为适宜,过大或过小的基本苗都不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生长后期过多、过迟施氮对扬9号没有增产效果,其中基肥:分蘖肥:追肥以7∶1.5∶1.5最为适宜,适宜的追肥时期在返青到拔节期间。  相似文献   

20.
郑建敏  廖晓虹  杨梅  饶世达  蒲宗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21-17222,17257
[目的]加快新品种川麦51的推广应用速度,明确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实现其应用价值。[方法]在四川省广汉连山地区和四川省金堂县分别开展了川麦51的密度、施肥量试验和播期试验。[结果]在广汉连山地区,施氮量达到12 kg/667m2,基本苗为14.32×104/667 m2时,产量最高,适宜播期为10月26日;在四川省金堂县,施氮量达到15kg/667 m2,基本苗为16.1×104/667m2时,产量最高,最佳播期为10月28日。[结论]川麦51适宜在四川省内各麦区及云南、贵州、湖北、陕西汉中等部分麦区种植,一般在10月底播种,基本苗保持在16×104/667 m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