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凉粉草含药血清与抗菌药联合使用对连续传代的携带fos A3耐药基因的产CTX-M型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应用二倍微量稀释法测定各抗菌药及凉粉草含药血清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以凉粉草含药血清的亚抑菌浓度(1/2 MIC)与抗菌药联合使用对大肠埃希菌进行传代。结果发现,凉粉草含药血清联合抗菌药对大肠埃希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与凉粉草联合使用可显著增强氨基糖苷类、生物碱类、多磷类、利氟霉素类、磺胺类抗菌药对耐药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磷霉素钠和硫酸阿米卡星体外联合抗大肠埃希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磷霉素钠和硫酸阿米卡星单一药物和联合使用对大肠埃希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磷霉素钠和硫酸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的MIC值分别为64μg/mL和22μg/mL。联合应用对大肠埃希菌FIC指数为0.45,小于0.5,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4,(12):1967-1970
本试验初步探讨秦皮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诱导含fosA3型耐药基因大肠杆菌传代的体外抑菌活性,为耐药大肠杆菌感染疾病提供治疗参考方案。采用二倍微量稀释法体外分别检测秦皮水提取物与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1/2 MIC的秦皮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诱导含(fosfomycin resistance gene,FosA3)型大肠杆菌的传代试验。秦皮水提取物的MIC为1.0g/mL,以0.5g/mL的秦皮水提取物与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诺氟沙星、粘杆菌素、痢菌净、磺胺间甲氧嘧啶、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噻呋钠、氟苯尼考和磷霉素11种抗菌药联合诱导传代后MIC显著降低。结果显示:秦皮水提取物联合抗菌药诱导耐药细菌体外抗菌活性明显增强,对含fosA3型大肠杆菌具有耐药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讨金不换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对含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 (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1,NDM-1)基因不动杆菌传代的体外抑菌活性,为金不换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二倍微量稀释法体外分别检测金不换水提取物与抗菌药对受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亚抑菌浓度(即1/2 MIC)的金不换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作用对含NDM-1不动杆菌进行传代。结果显示,金不换水提取物的MIC为0.25 g/mL,以0.125 g/mL的金不换水提取物与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痢菌净、磺胺间甲氧嘧啶、头孢他啶、头孢噻呋钠、美罗培南8种抗菌药联合作用传代后MIC明显降低。综上所述,金不换水提取物部分联合抗菌药诱导耐药细菌体外抗菌活性明显增强,对含NDM-1的不动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加味黄连解毒汤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机制研究。用肉汤稀释法确定加味黄连解毒汤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低于MIC的浓度,在不同时间下培养耐药大肠埃希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逆转效果;提取ESBLs,测定酶活性及含量;运用96孔酶标板结晶紫法测定并分析加味黄连解毒汤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0.5 g/L加味黄连解毒汤作用7 d,逆转效果最佳,可显著增大头孢吡肟的抑菌圈直径。加味黄连解毒汤可以抑制ESBLs的活性和含量(P0.05)。加味黄连解毒汤能够抑制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形成,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其中0.5 g/L的加味黄连解毒汤作用于产ESBLs大肠埃希菌7 d后,对生物膜形成的抑制率为31.5%。说明加味黄连解毒汤能够通过抑制ESBLs的活性和含量以及生物膜的形成,从而逆转大肠埃希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AmpC酶基因型在上海地区猪鸡源大肠埃希菌中的流行情况,收集2016-2017年上海地区12个养殖场950份健康猪鸡粪便,采用传统细菌学方法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采用药敏试验进行大肠埃希菌AmpC酶表型筛选以及PCR方法对常见的3种AmpC酶基因型(DHA-1、CMY-2、ACT)进行检测。共计分离出762株猪鸡源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头孢西丁MIC≥32 μg/mL且阿莫西林/克拉维酸MIC≥32/16 μg/mL的菌株共计86株,占比11.3%(86/762)。PCR结果显示:AmpC酶基因型 CMY-2阳性率为64.0%(55/86),DHA -1阳性率为4.7%(4/86),未检出 ACT 型。上海地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AmpC酶基因主要以CMY-2型为主。  相似文献   

7.
板栗花作为民间用药在临床上已有应用,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缺乏相关理论研究。为了解板栗花的抑菌效果,本研究将板栗花的水煮提取物制备含0.001 g/mL,0.01 g/mL,0.1 g/mL和1 g/mL的板栗花提取物药平板和药敏片,分别对供试菌株大肠埃希菌O4、大肠埃希菌O8、大肠埃希菌O101、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当板栗花提取物浓度为0.01 g/mL时,所有供试菌株均高度敏感,这为板栗花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鸡血藤不同极性段提取物制备及体外抑菌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丙酮和乙醇等不同极性溶剂对鸡血藤有效成分进行提取,测定了鸡血藤不同极性段提取物对鸡大肠埃希菌、鸭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鸡血藤的各种提取物对鸡大肠埃希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小于13 mm,属低度敏感;对鸭大肠埃希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属中度敏感,其抑菌圈直径大于13 mm,小于19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高度敏感,其抑菌圈直径在19 mm以上。鸡血藤微波提取物对鸡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700 mL/L乙醇提取物对鸭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均为15.63 mg/mL。  相似文献   

9.
黄芩中黄芩苷的正交提取工艺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提取法提取黄芩中黄芩苷,HPLC法检测其含量,并测定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供试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最佳正交提取工艺为A2B2C3,即乙醇浓度70%、体积100mL、冷浸36h,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0.50mg/mL和0.20mg/mL。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选取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牛津杯法对2种生物碱进行了药敏试验,采用液体倍比稀释法测定了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奶牛子宫中分离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苦参碱对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和MRSA的MIC分别为12.5 mg/mL和25 mg/mL,氧化苦参碱对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和MRSA的MIC分别为25mg/mL和50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