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生骡驹溶血病也叫新生骡驹溶血性黄疸,中兽医称为"血滚毒",是初生骡驹吮食初乳后迅速表现以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溶血性疾病.又叫幼骡尿血.  相似文献   

2.
骡驹溶血病即新生骡驹溶血性黄疸,见于马骡驹.也见于驴骡驹,《驹儿经》中称之为“血滚毒”,现在中兽医称之为“驹尿血病”。这是对骡驹危害性较大的一种常发病,其特点是骡驹出生时活泼健壮,但食母乳后不久即发生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等症状。如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及时抢救,死亡率很高,对繁殖骡子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新生骡驹溶血病也叫新生骡驹溶血性黄疸,中兽医称为“血滚毒”,是初生骡驹吮食初乳后迅速表现以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溶血性疾病。又叫幼骡尿血。症状:牧民陈某养母马一匹,八岁,产公骡一匹,第二日发病,笔者诊治主诉:骡驹生后一切正常,健康活泼,吮食初乳后精神迟钝呆立一旁,  相似文献   

4.
正1新生骡驹溶血病的诊治新生骡驹溶血病又称新生骡驹溶血性黄疸,是驴和马远源性种间杂交产生的一种特异性免疫反应而导致的结果。研究分析认为,因为胎儿(骡驹)接受了公驴红细胞的特性(抗原性),由于骡胎儿的这种抗原性刺激,部分母畜产生了免疫性抗驴抗体(凝集素),这种抗体可由血液进入乳汁,骡驹吮初乳后,抗体由肠黏膜吸  相似文献   

5.
新生骡驹溶血病是新生骡驹吸吮母马初乳后发生的一种免疫性疾病,以贫血、黄疸及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治疗时,患骡驹应立刻停止吃母马乳汁,采用输血疗法可根治,供血者血型应与输血者血型相吻合,但目前兽医临床条件无法实现上述要求。笔者采用新生骡驹溶血病输  相似文献   

6.
<正> 骡子使役性能好,抗病、耐粗饲,寿命长,深受群众喜爱.但因患新生骡驹溶血病而造成的死亡,直接影响着骡子的发展.该病是初生骡驹常见的一种急性溶血性疾病.马骡驹发病率可高达30%.骡驹生后数小时到三天内发病.病情变化重剧,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病因是父本驴的遗传特性传给其胎儿骡,使骡驹的红细胞带有父本的特性,它刺缴怀孕母马产生对应的抗体——抗驴体.这  相似文献   

7.
按常规方法给试验骡、驴多次静脉输入牛全血,虽出现一定的输血反应,但很快停止消失,一切恢复正常。5匹传贫病马多次输牛血后,输血反应同上,其中3匹含铁细胞减少或消失,临床症状消失;2匹死亡。加用抗过敏药物,输牛全血临床抢救新生仔驹脓毒败血症3例(骡驹2例,马驹1例)痊愈,抢救新生骡驹溶血病3例,亦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1.用于抱窝母鸡醒抱。每只母鸡灌服醋2~3毫升,每天1次,连用2~5天。2.预防新生骡驹溶血病。醋50~70毫升,用胃管给新生骡驹投服,每隔两小时灌服1次,连用4~6次。3.预防鸡白痢。将食醋用冷开水稀释成浓度为5%的溶液,供雏鸡自由饮用,断绝其他水源。每天天黑时倒弃未饮完的醋溶液,更换新溶液。连用5~7天。4.治疗牛、羊、猪尿素中毒。成年牛:醋2000毫升,白糖500克;犊牛: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岷县蒲麻镇畜禽常见病的调查与分析,基本摸清了该地区的畜禽发病规律。对马、骡肠阻塞应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用西药治疗牛缺磷性破腿病,用母体血治疗新生骡驹溶血病,膀胱造瘘术治疗猪尿结石等,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对绵羊梭菌性疾病以及猪瘟、牛出败、绵羊痘、羔羊口疮,鸡新城疲,鸡白痢,鸡副伤寒,鸡大肠杆菌病等的定期预防注射,使绵羊梭菌病发病率由10%下降到0.2%,其他疫病亦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马属动物新生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疗效。将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的206匹马属动物新生驹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马属动物新生驹的疾病特征进行相关的预防与治疗,并对马属动物新生驹疾病预防与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发现,通过马属动物新生驹疾病预防与治疗结果的分析,针对于各种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有效率均控制在85%以上,预防与治疗效果十分理想。由此可知,本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马属动物新生驹疾病预防与治疗措施十分有效,因此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 新生幼畜胎毒症以马驹、骡驹、牛犊多见。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有些学者认为是一种新生幼畜毒血症。临床所遇到的病例,多是怀孕母畜患胎气后产下的新生仔畜。其症状特点是幼畜产出后1~5天就表现出明显的病理体征,如精神欠佳,体温稍高(38.6~40.5℃),心跳加快(每分钟100~150次),呼吸困难(每分钟40~80次),口色绛红,间歇性腹痛,肚腹稍胀,肠音时高时低,排粪粘少或不排粪,不吃奶或少吃奶。一般病程为3~10天,如不及时抢救治疗,死亡率达85%以上。对于这种病  相似文献   

12.
尿血是耕牛常见病,多因暑热炎天,使役过急,饮水不足,心受热邪,流注小肠,郁积于膀胱而发生尿血,中兽医有"热入小肠多尿血,小肠尿血伤心热"之说.尿血分为排血尿液中含有鲜血、血丝、血块和红血球溶解的血红蛋白尿两类.通常尿路感染或尿路受机械刺激损伤的尿血.可见尿液中有鲜血或血丝;而传染病、侵袭病和代谢病出现的血尿,以血红蛋白尿为多.中兽医根据临床症状将尿血分为心热尿血症、肾伤尿血症和脾虚尿血症3种.  相似文献   

13.
在驴怀骡驹的妊娠中期或后期,出现以食欲废绝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称之为驴怀骡妊娠毒血症。本病多呈慢性经过,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此病的发生主要是驴在妊娠后期所需的营养较多,但由于孕驴本身存在营养不良,又加之运动量不足,使代谢机能降低,母体不能满足胎儿的营养需要,这时母体就得动用体内储存的糖元、脂肪、蛋白质,使母体的营养损耗过多,造  相似文献   

14.
驴产前不食多发生于驴怀骡驹的末期,一般在产前一个月左右发病,经产驴比初产者多. 1 病因 由于妊娠后期胎儿较大,代谢旺盛,饲料调配不当,缺乏某些营养成分,逐渐引起气血不调;或因精料过多,运动不足,影响脾胃机能,出现少食或不食. 2 症状 怀骡的患驴常有少食、少饮,到不思饮食,结膜、口色黄白,舌如绵,苔薄白,味甘臭,粪球干小,后期下痢;脉细而弱,心音、肠音弱,体表温度低,体温变化不大,后期偏低,腹围大,胎水多,触诊腹部有波动感.后期则卧地不起,四肢发凉,心力衰竭,呼吸较弱,最后死亡.  相似文献   

15.
妊娠毒血症是孕畜特有的一种代谢疾病,多发生于妊娠后期.产前半个月左右发病率高,又叫妊娠中毒症、临产拒食症等。最常见于怀骡驹的马和驴。临床上以产前顽固性拒食为特征,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母畜和胎儿的死亡。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经验.现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院用夹板绷带固定的方法,对三例新生驹的屈腱挛缩进行矫正治疗,均获治愈。其主要疗法是:1、使小驹行侧卧保定。2、用棉花包裹患肢,术者用力使挛缩的屈腱伸直,同时,助手用夹板绷带固定矫直了的患部,使其保持直伸状态。  相似文献   

17.
1个月龄的幼畜,易患不爱吃奶和吃料的食欲不振病,这是消化不良造成的。可采取下列验方治疗。 1.乌梅40克,姜黄、黄连、猪苓各10克,共为细末,驹犊每次15~20克,猪、羊各1/4量,用开水冲服,每日2次。 2.白茯苓、炒山药各45克,车前草(盐炒)90克,共为细末,驹  相似文献   

18.
耕牛尿血又称血尿,是热邪郁结膀胱或劳伤脾肾而致血随尿出之病。多发于夏秋季节的役用牛。一、病因。耕牛多因长时在烈日下放牧或使役过急,久渴失饮而发生尿血。  相似文献   

19.
<正>1.马口疮。口疮病又称口炎病,各种家畜均可发生,但以马、骡最为多见,多发于夏、秋两季。临床表现多以口舌肿胀或溃破成疮。后期口流带血黏液,恶臭难闻。粪便干燥或秘结,尿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尿血作为耕牛最为常见的病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耕牛的健康。而该病主要发生于炎热的夏季,由于夏季较为高温炎热,耕牛饮水不足,致使心受热邪,郁积于膀胱而导致出现尿血现象。而尿血通常表现在以下几点病症,主要包括血块、血丝、以及红血球等。当耕牛尿路出现感染时,通常在其尿液中可发现部分鲜血或者血丝。基于上述存在的情况,本文主要对耕牛尿血现象作出了全面分析,并针对耕牛出现的具体病症,利用中药对其进行治疗,致使耕牛的身体健康得到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