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引进地膜之后, 经过30多年的应用,其发展速度之快、推广面积之大、经济效益之好,引发了农业领域的“白色革命”。但随之而来的地膜残留及其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为改善地膜残留及其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现对不同地膜的降解性能及保温保墒性进行实际试验检测, 以研究不同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地膜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新疆大面积推广使用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增产。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带来显著效益的同时,也由于年复一年地使用地膜和不能及时回收,随每年耕翻土壤而积累在耕作层内,致使耕地遭到严重的残膜污染,给农业生产特别是棉花生产带来潜在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厚度地膜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及废旧地膜100%回收用时量和一次性揭膜残留量,筛选出适合我县适用的新型地膜,提高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以期为我县农膜的合理使用提供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地膜厚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的温湿度,较厚地膜相对于较薄地膜来说,提高了作物的出苗率,对作物的生物学性状也有一定的改善,产量也有所提高。同时,从地膜回收再利用角度来看,地膜越厚约有利于回收。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建平县是产粮大县,通过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粮食产量稳步提升,但仍然暴露出了地膜污染、土壤肥力下降、肥料施用过量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危害,归纳总结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对全县的农业生产和农业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蓝田县园艺站通过对旱地地膜西瓜品比试验,旨在对各试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抗病性、商品性等初步对比分析研究,秦红7号、金华F1B和秦红9号长势健壮、抗逆性、抗病性较强,比较适应旱塬的气候特点和西安地区的消费习惯,建议进一步试验示范,然后在西安地区露地地膜西瓜生产中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云南红河州农业发展为背景,从农机推广部门的角度,对红河州部分县乡农机推广部门的工作状况和农民使用农业机械情况进行了大量调查,阐述了农业机械在红河州使用过程中的推广机制、政策、市场、农民心理等诸多方面的障碍因素,并揭示这些障碍因素的相关性,探索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草莓四膜覆盖生产在栽培方式上属于冷棚促成栽培。即在深冬低温期不使用加温设备,而是在大拱棚内加盖二膜、三膜及地膜来提高保温效果,并采用休眠期短品种、高垄栽植、膜下微喷、科学管理温、湿度等技术措施,进行深冬栽培,使草莓提早上市,可使草莓鲜果最早于12月下旬上市,而且采收期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5月份,产量达1 000~1 500kg 。采用四膜覆盖促成栽培技术的草莓售价一般在20~60元/kg, 经济效益比大拱棚二膜覆盖(只有外膜和地膜)生产提高5 000~15 000元,每亩收入可达2.0~3.5万元。  相似文献   

8.
选择抗病、耐抽薹、较抗风磨、有较好的抗寒性且生育期有差异的菠菜品种:如,胜先锋、武迪。最佳栽培日期:10月15~31日。条播,行距20cm。 4~5叶1心定苗,株距6~8cm。12月20~31日覆盖地膜并打孔。冬季盖膜前喷药;春季揭膜喷药后必须于2d内重新将地膜盖回,以提高膜内气温,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株高35cm左右及时收获。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大城县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为了鼓励基层农技人员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提升自身科技文化素养,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和科技示范户服务,县农业局与中国知网合作,建设和使用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前期由于重视不足,书屋的使用量小,没有发挥书屋应有的作用,今年加强了整改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书屋平台的创建与使用,使我们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欢欣鼓舞,借助农业科技书屋之力,大展农技推广服务之宏图。让我们学到不少新知识,增长了才干,鼓起我们农技推广服务之正气。让我们发自肺腑,感慨万千。从而使“认真听,仔细看,农技推广服务面对面”的活动得以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太和县粮食烘干设备发展及技术使用情况,对本县的烘干设备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到大力发展粮食烘干机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必然要求,是联合收获技术配套的需要,是粮食品质安全的保障。因此要把粮食烘干机械化作为社会化服务的内容,切实加强宣传、示范、引导,推广应用粮食烘干机械化技术,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12.
农业领域的信息化,相对金融、通讯、文教卫生、交通、能源等领域而言,起步晚,发展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薄弱,且缺乏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人才。然而,最近十年,随着中央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连续九个中央“一号文件”集中关注农业,农业信息化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金农工程”,一大批农业信息化项目建成,形成了标准化的信息交换和管理体系,大量农业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投入实际使用,极大促进了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快速发展,提高了农业信息服务整体水平。  农垦,中国农业的国家队,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扮演着带头示范作用。十一五期间,借势农业信息化发展大潮,农垦信息化工作同样是翻天覆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垦区主管部门、规模企业、国有农场网络环境、计算机软硬件完备;管理部门大多建立了政务系统,实现了公文流转、统计和财务预决算的电子化;企业信息化广泛应用,80%的农场和事业单位实现了财务信息化管理;信息化队伍发展壮大,全员信息化素质普遍提高。同大农业信息化相比,农垦的信息化工作还具有系统、深入、实用的特点。“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农垦土地信息化管理系统”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的信息系统出现,标志着农垦信息化进入注重实效的深层应用阶段。  农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农业信息化的重点目标之一。《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60%”的具体要求。作为农垦人,我们的目标就是80%,甚至90%。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展用信息化提升土地管理水平的实践,可谓是顺风顺水,又算得上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大范围、即时性农业技术培训服务问题,2013年,农牧局建成农业科技网络书屋1个,开通农技员个性化书屋153个。通过培训,全体技术人员掌握了网页浏览,资料查找、下载等操作,掌握了书屋的使用方法。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的开通,恰似给农技人员配了一个随身顾问,一个万能活字典,使广大农技人员如虎添翼。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之下,全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也取得很大程度的提升,但还是实现不了现代化。因此,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很必要。对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特征作出了明确的基本判断,即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已具有坚实基础,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的新时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又一次飞跃提供了有力的导向。  相似文献   

15.
地膜是农业生产重要物质资料之一,地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产量和效益的提高,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力的飞跃发展,随着地膜应用量和使用年限增加,大量残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不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进行,也对农业环境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如何科学使用地膜,同时加强残留地膜回收与治理,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市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进大果型早熟辣椒品种皖椒10号,经两年试种,种植效益较好。该品种在早春低温、弱光环境下座果率高,整个生长势强,株型松散, 全生育期131 天。相对于老品种可适当推迟播种,减少管理成本。多层覆盖为钢架大棚棚膜、室内小拱棚膜、小拱棚膜上无纺布、地膜共四层覆盖。棚型为二代塑料大棚(GP—C9532型复式日光温棚)。播种方式为平盘撒播(2叶1心时分苗)或 50孔穴盘播种,播后覆膜,采用地热线辅助加温,加盖无纺布保温。病虫害防治原则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使用化学农药防治。  相似文献   

17.
高淳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从2013年阿里巴巴开展战略合作建立中国特色高淳馆,到2015年升级为南京馆,开展电子商务高峰论坛,通过近三年来对农业电商发展主体培育,农业电子商务得到迅速发展,农业电商经营主体大幅增长。为学习借鉴外地农业电子商务管理和运营的先进理念、成功做法,推动高淳区农业电子商务再上一个新台阶,高淳区农业局于3月组织相关人员赴浙江省临安市、桐庐县、丽水市、遂昌县四地,对不同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了的深入细致的考察学习,结合本区实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了循环农业的基本原理、“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在重庆三峡库区实际应用和经验作法,分析了存在问题,同时对循环农业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做出总结,认为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确保主要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带动了农业农村的深刻变革,催生了新的生产力,丰富了耕作制度,改造和提升了生产方式,为大幅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当前,南通市正处于率先在江苏江北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处在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农业农村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要求日益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更加迫切。南通农业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越来越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引领和支撑。  相似文献   

20.
荥阳市的农业网络科技书屋使用是从2013年元月中旬开始的,领导重视,精心组织,骨干带头,在农委掀起登录农业科技网络书屋高潮,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一年来获得6次单位金牌书屋用户,50人次获得个人金牌书屋用户,明显提高了农技指导员的业务素质。现在大多数农技指导员遇到问题,都是主动利用自己的账号查找解决办法,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