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于2011—2012年引进蟠桃品种玉霞蟠桃、中农蟠桃10号、瑞蟠21号定植于天水市秦安县。通过系统观察表明,瑞蟠21号在当地表现晚熟,玉霞蟠、中农蟠桃10号在当地表现中熟,3个蟠桃品种均适应性强、果实品质优良,产量高,适合在该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2.
盆栽食果型桃以收获果实为目的,因此首先要选择坐果率高、外形美观、风味浓郁的品种。目前,比较好的品种有“丹墨”、“早红珠”、“曙光”、“五月火”、“阿姆肯”、“早红2号”、“早露蟠桃”、“早黄蟠桃”等。晚熟品种主要用于盆景和延迟栽培。花盆要选择整洁、美观、具有  相似文献   

3.
沈波 《农村科技》2012,(3):45-46
一、品种选择 设施桃树主要推广品种:蟠桃有早露蟠桃、早黄蟠桃、瑶池早红蟠桃等;油桃有丽春、超红珠、中油4号、中油5号、早红宝石、曙光、华光、千年红、双喜红等;水蜜桃有春雪、京春、雨花露等。  相似文献   

4.
3月29日,湖北省农业厅在孝感市举行了湖北名桃——孝感“七仙红”桃授牌仪式,“七仙红”桃被授予“湖北名桃”称号。“七仙红”桃主要有天仙红红肉桃、油蟠桃、中油桃16号、金水梨等系列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早熟蟠桃胚败育的发生规律,对早熟蟠桃‘沪蟠1号’和晚熟蟠桃‘玉露蟠桃’的果实和种胚的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沪蟠1号’果实的硬核期持续时间较‘玉露蟠桃’少2周,果实其余的发育时期持续时间基本相同;‘沪蟠1号’胚的干物质含量和胚发育指数PF值远远低于‘玉露蟠桃’;‘沪蟠1号’与‘玉露蟠桃’胚的迅速生长期为5月25日—6月7日,‘沪蟠1号’胚乳大小与形状不均,畸形胚比例高,‘玉露蟠桃’胚乳整齐,畸形胚比例低,推测胚乳的异常是导致胚败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沪蟠1号’和‘玉露蟠桃’种子的最终败育率分别为50%和10%;胚挽救工作尽量选择在胚败育前进行,‘沪蟠1号’的胚挽救工作需要在5月25日之前进行。  相似文献   

6.
“瑞蟠17号”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选育的外观和风味品质均优良的蟠桃新品种,2005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手机尾号为8502的用户问:市场上油桃和蟠桃都有哪些品种比较好?专家解答:1.油桃。早熟品种:中油桃11号、千年红、紫金红1号、金山早红、曙光、艳光、玫瑰红、中油系列、瑞光系列等。中熟品种:瑞光美玉、瑞光28号、瑞光18号、双喜红、中油系列、早红2号等。晚熟品种:中油桃8号、晴朗等。2.蟠桃品种。早熟品种:早露蟠桃、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引入"中蟠桃13号"在山东蒙阴县试种,通过4年观察表明,该品种为综合性状优良的中早熟蟠桃品种。7月上中旬成熟,平均单果重180g,果皮着鲜红色,果肉黄色,硬溶质,果肉厚,果顶较平。风味浓甜,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9%,粘核。树势健壮,丰产稳产。栽培上要注重肥水管理、长枝修剪和病虫害防治。蟠桃因其外观、风味独特,且便于食用,深受消费者喜爱。中蟠桃13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蟠  相似文献   

9.
张殿生 《农村百事通》2009,(22):31-31,82
“红蜜蟠”蟠桃是从“早露”蟠桃晚熟株中选育出来的蟠桃新品种。其果实扁平形.平均单果重144克.最大单果重190克:果度着玫瑰色红晕.着色面积占果面的80%以上:果皮中厚.果皮与果肉不易剥离.黏核;果肉黄白色,硬溶质。汁液多,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果肉硬度11.2公斤/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10.
桃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油4号、早红宝石、早露蟠桃、艳光、鄂桃1号等5个桃品种花粉为试材,用过氧化物酶测定法间接测定花粉生活力.结果表明供试品种花粉的生活力高低顺序为艳光>早红宝石>鄂桃1号>中油4号>早露蟠桃,其花粉生活力分别为92.99%、91.09%、90.45%、86.98%和73.58%,早露蟠桃与其它4个品种差异极显著.用蔗糖琼脂培养基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花粉发芽率试验,结果表明鄂桃1号在5~15℃的低温条件下花粉发芽率普遍较低;中油4号在5℃的低温下花粉发芽率也比较低(13.46%);相对而言,艳光花粉的平均生活力较高(56.78%),适于大多数地区引种栽培;早红宝石和早露蟠桃在5~15℃条件下花粉生活力一般.  相似文献   

11.
以国家果树种质南京桃圃收集保存的38个蟠桃品种为试材,利用分布于不同连锁群的SSR标记进行蟠桃分子指纹图谱构建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筛选出的位于8个连锁群的14对SSR引物,能将所有试材一一区分,根据多态性条带在品种中的分布,构建了蟠桃分子指纹检索表;38份蟠桃资源中的12份在指纹图谱上出现特异条带,分别是白蜜蟠桃、五月鲜扁干、碧霞蟠桃、美国蟠桃、玉露蟠桃、陈圃蟠桃、离核蟠桃、124蟠桃、香金蟠、农神、瑞蟠3号、黄露蟠桃,这些资源可作为特异资源重点保存.  相似文献   

12.
新疆 8月11日新疆石河子市第五届蟠桃节在“中国蟠桃之乡”一四三团的万亩蟠桃园桃源农业生态旅游区开幕。  相似文献   

13.
2009—2012年对引进的5个蟠桃品种在兰州地区进行系统观察表明:5个蟠桃品种中农蟠桃10号、金霞蟠、玉霞蟠、黄金蜜蟠、银河均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在兰州地区栽培,并总结出各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正中蟠桃11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蟠桃新品种。2014年3月通过河南省审定。树势健壮,树姿半开张,节间长2.58厘米。花为铃形,深粉红色,花粉多,萼筒内壁橙黄色,花药橙红色。长、中、短果枝均能结果。成花容易,  相似文献   

15.
早露蟠桃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果研究所用“撒花红蟠桃”与“早香玉”杂交培育而成的特早熟蟠桃新品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于 2 0 0 0年引进 ,在 2 0 0 0~ 2 0 0 4年对其植物学特性、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丰产性、适应性等进行了观测 ,结果表明 :它具有结果早、丰产、稳产、果实味甜、品质好、市场价高等优点 ,在合肥地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洪莉  陈令会  董军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8):1422-1425
通过对引进的16个桃品种在台州地区物候期、生长量、果实品质和产量的比较表明,在3个早熟品种中,优系春蜜综合表现最好,其成熟期最早,生长量、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和产量均优于其他两个早熟品种。在5个中晚熟水蜜桃品种中,赤月在生长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上表现最优,而湖景蜜露则在产量上表现最优。至于6个黄桃品种中,锦香黄桃成熟期最早,含糖量、固酸比和产量表现也最好;而黄金蜜4号在单果重和着色上表现最好,产量上仅次于锦香黄桃。2个蟠桃品种对比研究表明,玉露蟠桃在生长量、可溶性固形物和产量均优于早露蟠桃。通过对16个桃品种总的综合性状的比较筛选认为,早熟桃品种优系春蜜、中晚熟桃品种赤月和湖景蜜露、黄桃品种锦香黄桃和黄金蜜4号、蟠桃品种玉露蟠桃在台州地区表现较优,适合在台州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以龙1-2-3、龙1-2-4、龙1-2-6、北京晚蟠桃、96-2-51、96-2-43各3份蟠桃和圆桃为试验材料,利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果实顶部和中部中果皮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ZR)、赤霉素(GA_3、GA_4)4种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以中蟠桃10号和中桃红玉为试验材料,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多数圆桃果实IAA、GA_4含量显著高于蟠桃,且3份圆桃种质果实顶部的GA_4含量明显高于中部;同一时期,圆桃、蟠桃果实的ZR、GA_3含量基本无差异;较其他激素而言,在整个发育期果实IAA含量相对较高。IAA、GA_4对蟠桃、圆桃果实发育及果形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极晚熟蟠桃新品种瑞蟠21号在北京市平谷区的栽培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北京市平谷区蟠桃品种熟期不配套问题,更好地为桃树更新储备优良品种;2004年开始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引进了蟠桃新品种瑞蟠21号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瑞蟠21号’为优良的极晚熟蟠桃新品种。果实扁平形,平均单果质量236g,白肉,硬溶质,风味甜,粘核。耐贮运。丰产。在平谷区9月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为166d。;花蔷薇形,有花粉。瑞蟠21号栽培表现优良,适应性强,商品性好,可以作为桃更新换代品种在平谷区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苏州地区种植的红、黄、绿、黑4种颜色樱桃番茄代表品种蟠桃、金珠、绿宝石1号、黑姬1号为材料,分析果实营养成分,计算其糖酸比,并研究不同颜色品种间矿质元素、氨基酸构成和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对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总糖、番茄红素、多酚、维生素C、氨基酸等成分进行综合评价,黑姬1号的综合营养品质最好,金珠略逊,绿宝石1号的综合营养品质最低。进一步分析其主要矿质元素发现,黑姬1号的矿质元素含量和金珠、绿宝石1号相近,均明显高于蟠桃。果实氨基酸分析可知,黑姬1号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和绿宝石1号、蟠桃相近,其含量明显低于金珠。总之,黑姬1号和金珠均可作为更适合于苏州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一种在成熟后30天依然能够保持不落果、不变软、品质不变的蟠桃新品种,近日在青岛农业大学育成。山东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后认为,早熟蟠桃新品种——“双红蟠”新品种的选育成功,已经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