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降香黄檀、檀香根际解钾菌的筛选与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降香黄檀-檀香人工林的土壤肥力,从不同林龄的降香黄檀、檀香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高效解钾菌。从钾细菌富集培养基上初筛和解钾菌筛选培养基复筛得到可培养物89个。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株解钾能力。结果表明,可溶性钾含量在70μg/m L以上的菌株有6株,其中菌株JT-K21、JT-K11和JT-K18的解钾率为80%以上。JT-K21培养液的可溶性钾含量高达132.68μg/m L,解钾率达到221.18%。基于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比较分析,初步鉴定JT-K21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不同碳氮源试验表明:JT-K21对蔗糖和硫酸铵的吸收效果最好。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菌株JT-K21液体发酵菌体浓度最大培养组最优组分为蔗糖(10 g/L)、硫酸铵(0.2 g/L)、氯化钠(0.1 g/L)、钾长石(5 g/L);JT-K21液体发酵解钾活性最佳时,培养基最优组分为蔗糖(10 g/L)、硫酸铵(0.2 g/L)、氯化钠(0.1 g/L)、钾长石(3 g/L)。 相似文献
2.
解磷细菌通过提高植物根际有效磷的含量提高植物对磷的吸收利用,是重要的农业微生物资源。本文通过筛选和鉴定得到甲壳虫WSH-0021细菌(Bacillus megaterium WSH-0021)和阿氏芽孢杆菌(Priestia aryabhattai)2个菌株。甲壳虫WSH-0021细菌和阿氏芽孢杆菌分别在培养12 h和8 h进入对数生长期,并且2种细菌进入对数生长期后均显著降低培养液的pH值。用无机和有机磷细菌解磷能力鉴定液体培养基分别培养甲壳虫WSH-0021细菌和阿氏芽孢杆菌,培养基中有效磷含量分别较对照提升了392.78%和1 799.02%。将2种细菌分别接种至土样1(低磷土壤)和土样2(高磷土壤)后培养30 d,以单纯添加细菌培养基的土样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土样1和土样2中的细菌丰度和微生物量磷含量均显著增加,说明细菌在土壤中存活并发挥作用。接种甲壳虫WSH-0021细菌后,土样1和土样2中的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21.15%和11.66%;接种阿氏芽孢杆菌后,土样1和土样2中的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3.68%和12.07%。进一步研究发现,接种解磷细菌后2个土样的pH值均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优良的玉米根际促生菌,以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玉米根际土壤为材料,共分离纯化并鉴定出82株根际促生菌。82株细菌分别属于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河生雷勒特氏菌(Lelliottia)、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属(Priest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其中有48株解磷菌、12株解钾菌、13株自生固氮菌和9株联合固氮菌。通过促生能力测定,筛选出26株能力较强的菌株,验证其对玉米幼苗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对玉米幼苗均有一定的促生效果,菌株P24处理过的玉米幼苗株高可达到对照的1.18倍;菌株P46处理过的玉米幼苗鲜重可达到对照的1.45倍;P48处理的根长达到对照的4.45倍;ZN4处理的根尖数可达到对照的3.84倍;P48处理的分叉数可达到对照的4.38倍。综合分析玉米幼苗生长的这5种指标后发现,P23、P33、P46、ZN11、P24和P43这6株菌的综合促生能力最强,显著增加玉米幼苗的所有指标,具有较强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4.
从热研2号柱花草等10种不同牧草中筛选出9株无机解磷细菌及6株有机磷细菌,并利用平板溶磷圈法、钼锑抗比色法对分离得到的细菌进行测定,最后得到解磷效果最好的解磷细菌株,牧草根际解无机磷细菌解磷能力最高达216.57 mg/L.选定2株具有代表性的解无机磷细菌GI2-6(Bacillus spp.)和GI9-4-3(Serratia spp.),通过单因子试验对其解磷特性和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解磷细菌GI2-6以蔗糖为碳源、KNO_3为氮源、pH为7.5、温度为30℃,解磷细菌GI9-4-3以葡萄糖为碳源、KNO_3为氮源、pH为7.0、温度为30℃时,两者的菌体量最大,解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6.
近年来,降香黄檀叶枯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为深入了解该病菌特征,本研究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以期为制定更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本研究对降香黄檀叶枯病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并对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及rDNA-ITS序列测定,确定该病原菌为天门冬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asparagi (Sacc.) Bubak]。通过观察该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温度、pH、光照等4种环境因素中的生长情况,发现该病原菌在马铃薯果糖琼脂培养基(PFA)中菌丝生长最快;菌丝在10~30 ℃均能生长,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 ℃;最适宜的pH为6;光照对该病原菌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豆根际土壤镰孢菌不同分离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镰孢菌(Fgsarium)引起的大豆根腐病是难防治的土传病害之一.土壤中镰孢菌多样性水平很高,并对其中致病菌种群动态及寄主抗性表现有一定影响.镰孢菌分离在其多样性研究中起重要作用,报道的镰孢菌分离方法很多,但分离效果有一定差异.本文对影响分离效果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稀释平板法和土粒平板法.结果表明,当抗生素浓度增加到常量的4倍时可很好抑制细菌,并对真菌数目没有显著影响;不同抗生素组合对镰孢菌分离有一定影响;无菌水和水琼脂处理不同样品量与菌落数(CFU)之间均呈线性关系(R2>0.9),随着样品量的增加菌落数呈递增趋势;无菌水处理中镰孢菌的分离比率为21.0%,略高于水琼脂处理的10.0%;供试2种培养基对镰孢菌分离比率没有显著影响,与孔雀绿琼脂培养基(MGA)相比,蛋白胨.五氯硝基苯琼脂培养基(PPA)对镰孢菌的分离比率较高为20.93%.培养方法对镰孢菌分离比率影响较大,土粒平板法分离比率均大于60.0%,远高于稀释平板法(分离比率均低于6%). 相似文献
8.
在低温(8℃)和适温(28℃)下,采用贫营养型和富营养型培养基,从本所油菜根系土壤中分离得到64个菌株。经纯化,选出15个菌株作盆栽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只有低温下(8℃)分离的R-8-6-1和P-8-4-2两菌株能促进油菜生长,表现在不同程度上增加植株于重和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这一结果揭示了促进油菜生长的根际细菌及其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与甜菜的共生关系,收集甜菜根系及根际土壤,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甜菜根围土壤AM真菌孢子。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AM真菌孢子进行分类鉴定,并应用Nested-PCR技术检测甜菜根际土壤AM真菌侵染甜菜根系情况。依据AM真菌孢子形态特征及25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鉴定出甜菜根围土壤中具有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并且应用Nested-PCR技术从甜菜根内检测到了G.mosseae,表明G.mosseae侵染甜菜根系。 相似文献
10.
解磷细菌筛选鉴定及其在香草兰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草兰为喜磷作物,施用解磷微生物可减少肥料施用量,促进作物生长。采用磷酸盐生长培养基从香草兰种植园中筛选到6株可解磷的细菌,通过NBRIP液体培养基摇床培养3 d后,菌株V-29培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最高,达到475.3μg/m L。经16S r DNA分子鉴定该菌株为伯克霍尔德氏菌。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V-29及其制得的微生物有机肥料在香草兰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由解磷细菌制得的微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香草兰茎蔓及根系干重,但单独接种解磷细菌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及接种解磷细菌均可提高土壤有效磷和植株全磷含量。 相似文献
11.
12.
13.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案探究降香种子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最适条件,结合显微切片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对冷冻后细胞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进行分析,同时运用形态观察法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法对超低温保存后的降香植株遗传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降香种子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最佳条件为:室温(25 ℃)装载 25 min,0 ℃ 玻璃化脱水 30 min,40 ℃水浴解冻 5 min。对比检测不同冷冻时间的降香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α-淀粉酶、脱氢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电导率等生理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显微观察超低温保存前后的降香种胚内部结构,未见明显变化。超低温保存后的降香种子发芽时,出现短暂的生长停滞期,恢复培养后,其表观形态指标与对照植株无明显差异。SRAP技术分析了超低温冷冻前后的降香再生植株,其 SRAP 带型基本一致,未见明显差异带型。综上表明,超低温保存降香种子是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15.
香草兰为喜磷作物,从香草兰种植园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解磷微生物——伯克霍尔德氏菌 V-29。在 NBRIP 液体 培养基中摇床振荡培养 5 d 后可溶性磷含量达 475.3 μg/mL,培养基 pH 下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接种绿色荧光蛋白 标记后的解磷菌株 V-29 及其与有机肥发酵制得的微生物有机肥对香草兰生长和磷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接种 V-29 或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可显著增加香草兰植株干重、土壤有效磷含量;移栽 4 个月后,标记菌株 V-29 在香草兰根际 土壤中的含量可达 106 cfu/g 土壤。由此可见,伯克霍尔德氏菌 V-29 可单独作为生物菌剂或与有机肥发酵制得微生物有 机肥后用于农业生产中,以减少化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6.
蓖麻根际土壤解钾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钾肥的利用效率,根据解钾菌的特性及分离方法,从药用植物蓖麻根际土壤中分离出6株高效解钾菌,测定并分析它们的解钾效率。结果表明:获得1株最高效、稳定的解钾细菌,将其命名为MY-1。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MY-1是嗜线虫赛雷氏菌(Serratia nematodiphila)。并对菌株MY-1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其在温度37℃,时间24 h,钾长石粉量为10 g,pH值为5,摇床转速为250 r/min,以蔗糖和硫酸铵为碳、氮源时,发酵效果最佳,发酵液中可溶性钾含量最高,达65.04 mg/L。菌株MY-1有稳定且较强的解钾能力,将为今后微生物菌肥研究、开发及土壤肥力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