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前言位于鄂西南的恩施大山区以树种繁多而著称,但最有发展前途的是杉木.根据森林普查资料:全区有杉木181万亩,立木蓄积量3440000立方米.近几年来,每年造杉木林速度都在10万亩以上,并且出现了一批大面积的丰产典型和单株典型,为今后发展杉木林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经验.恩施县的铜盆水林场有杉木林3000亩,立木蓄积量36000立方米,平均每亩单产12立方米.来风县胡家坪林场有杉木林15000亩,立木蓄积120000立方米,平均每亩8立方米.来风  相似文献   

2.
在众多的速生用材树种当中,人们常指阔叶林中的团花、泡桐、云南石梓、桉树、柚木等。可针叶林中的杉木,其速生程度几乎能与上述树种相媲美。在全国杉木中心产区的福建南平溪后乡,39年生人工杉木林每亩蓄积达78立方米,年平均生长量达2立方米。我省罗平水沟林场14年生人工杉木林平均高13.7米,平均直径16.3厘米,每亩蓄积达37立方米,年平均生长量达2.6立方米。两地人工杉木林的年均生长量,分别是部颁标准0.7立方米的2.9倍、3.7倍。杉木泛指青杉、灰杉、细枝杉。我省常见的栽培杉木多指青杉。我省地处全国杉木分布区的西南缘,大面积造林的中心区为云南高原边缘和滇西纵谷区西侧,面对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面,即昭通地区的北部,文山州、红河州的南部,  相似文献   

3.
广西杉木的种植面积已达到2060万亩,总蓄积量达1.2亿立方米,占广西林木蓄积量的20%。杉木平均每亩蓄积量为5.28立方米,比全区林木每亩平均蓄积量3.76立方米高出40.4%。杉木每年新造面积达到70万亩。值得关注的是,使用良种只有42万亩左右,占60%。  相似文献   

4.
杉木、马尾松都是我省主要速生用材树种,现有林面积分别为519万亩和1076万亩,占全省用材林面积的17.2%和36.6%,其木材储蓄量分别为3123.1万立方米和4298.5万立方米,占全省木材总蓄积量的19.77%和27.27%。从历史上看,杉木在我省各地都有自然分布,但由于长期不合理经营(乱砍乱伐,光砍  相似文献   

5.
<正> 麻城县西张店林场有山林26200亩,1960年至1979年底止,共造杉木林9800亩。由于实行科学造林,加强管理抚育,大部生长良好,立木蓄积量共2万立方米,其中1970年前栽的4000亩杉林,每亩蓄积量4立方米,生长最好的杉树洼15亩20年生丰产试验林,平均树高13米,平均胸径18厘米,最大优势木胸径26厘米,每亩蓄积量20立方米。西张店林场栽培杉木经验主要是: 1.全面规划,细致整地。西张店林场海拔200—500公尺,土壤大部为片麻岩风化形成的沙质土。1957年建场之初,大部栽植松  相似文献   

6.
通道侗族自治县是我省的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资源丰富,尤以马尾松居多。在全县159.32万亩用材林中,马尾松有98.11万亩,占61.6%。在787.91万立方米蓄积量中,马尾松有502.48万立方米,占63.8%。成熟林每亩平均蓄积量11立方  相似文献   

7.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它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在适宜的气候、土壤条件下,速生期内每年平均胸径生长1厘米以上,树高生长可达1米,材积每亩可增加1立方米.因此,深受群众喜爱.我省栽植杉木历史较悠久.几年前,在宜兴茗岭公社岭下大队和吴县西山等地,尚保留百年以上的老杉木.最近在南京紫金山麓又发现几十株40年生的大杉木,其中最大的一株高达17.10米,胸径35.8巴厘米,材积近1立方米.解放后,我省为了改变缺材少林局面,曾几次掀起发展杉木的热潮.现在,除了在苏南丘陵山地有成片杉林外,在苏北的阜宁、射阳、滨海、南通和里下河地区的宝应、江都等地,也有零星栽植.至目前为止,全省现有杉木林面积已达50多万亩.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亚热带乡土树种,也是我国松属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南方主要用材树种。马尾松在我省分布广泛,无论丘陵、山区,都有分布。据统计,现有森林面积3358万亩(含建国以来新造565.69万亩),蓄积量8052.9万立方米,占用材林总蓄积量的43.4%,目前在商品材中居首要地位。生长及更新情况我省马尾松主要靠飞子成林,人工更新甚少,现有马尾松林分以残林居多,占总面积的85%以上,也有一些林分保护尚好,生长喜人。现就我省马尾松林分生长及更新情况列举几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江华采育场涛圩工区1955年开创,位于萌堵岭姑婆山麓。过去这里是一片荒芜的茅草岭。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工区广大职工,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革命造林,科学造林,经过16年的奋战,造林41000亩,其中杉木林38000亩,绿化了从流车源到香炉冲的13条大小山冲,建成了江华岭西第一个大面积杉木用材林基地,从根本上改变了涛圩地区穷山恶水的面貌。现在杉木普遍生长良好,百分之八十已经郁闭成林。据实地调查,16年生的最好的每亩蓄积量已达32.07立方米,一般的也将近20立方米,基本上达到了速生丰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1958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史无前例的高速度向前飞跃发展的一年。在1958年中,全国林业职工、广大农民和林业科学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也在林业科学战线上取得了浑煌成就。现就以下几方面做简略叙述:(1)在袜木速生丰产方面:去年在林业生产战线上,丰产的红旗插遍了全国。各地群众创造了不少的速生丰产奇迹。据不完全的统计,全国已有速生丰产杉木林80多片,面积达1,000来亩,一般十五、六年到二十年生,每亩蓄积量都达20—30立方米。个别人民公社试验的速生丰产卫星林产量更高。如貴州锦屏建丰社的18年杉,平均胸径达20厘米、树高22米、每亩材积是48.6立方米;湖南会同吉朗社的8年杉,平均胸径达12.4厘米,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我们对阿克苏、巴州两地区的人工林和木材市场作了些调查,从调查中感受到有些问题需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据阿克苏地区林业处统计截止1987年全地区人工林面积84万亩,蓄积量73万立方米,其中防护林面积30万亩,蓄积量为52万立方米,用材林面积10.14万亩,蓄积量为21万立方米。全地区防护林和用材林中,幼林面积为27万亩,蓄积量13万立方米,中幼林面积6.4万亩,蓄积量为30万立方米,近熟林面积6.2万亩,过熟林面积0.48万亩,蓄积量为27万立方米。以上数字说明,全地区防护林和用材林中,幼林面积最大占67%,过熟林面积最小,只占1.6%。  相似文献   

12.
《广西林业》2011,(7):57
广西凤旁林场成立于1960年,全场有林面积10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6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5%,林木资产总值4亿多元。桂西北大径级杉材、大红八角、油茶等系列产品的重要产地1万亩杉木大径级材培育基地:杉木蓄积量达52万立方  相似文献   

13.
杉木是我省的主要速生用材树种,在人工林中占首位。每年造林三十万亩左右,但生长量低。据浙江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提供的资料,全省杉木每公顷年平均生长量仅0.244立方米(每亩0.16立方米)。为提高商品材基地建设的经济效益,现在林业行政部门以每亩100元的投资规划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如果仅从改善栽培条件考虑,增产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4.
解放以来,为了落实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伟大号召,我和广坪公社的贫下中农一起,坚持实践的观点,实行科学造林,共营造了杉木林2.4万多亩,其中连片的1.4万亩。木材蓄积量由1966年的80万立方米增加到110万立方米。杉木成林期由过去30多年缩短到15-20年。每亩产材量由过去的7-8立方米,提高到20立方米左右。共向国家提供木材20万立方米,杉木良种82,000斤,还有松脂、茶油、桐油等林产品。  相似文献   

15.
正位于天峨县的山口林场,其杉木林曾创造了22年每亩60立方米的蓄积量高居全国首位的奇迹。1978年,该场引进秃杉,陆续改种5.6万亩,其中有2万亩是可采伐的大径材林,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秃杉人工林,也创造了奇迹。种过杉木的都知道,其采伐后再种第二、三代,产量不断下降,可谓"一代不如一代"。  相似文献   

16.
前言杉木为我国特有树种,生长快、木材好、用途广、栽培面积广达16省(区),木材年产量约占全国木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熟悉了杉木生长习性,并因地制宜的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速了杉木的生长和发育。单位面积产量已达很高的水平,如湖南通道44年生杉木,亩产材积104立方米,福建南平39年生杉木,亩产材积78立方米。解放以来,南方各省(区)在杉木营林技术上,有许多新的改进与创造;如育苗产量已普遍提高到每亩10万株以上,苗木质量也有显著提高,平均苗高约20厘米,根径约0.3厘  相似文献   

17.
城步苗族自治县有5个国营林场,经营山林面积85.5万亩,原有立木蓄积量101万立方米。建场以来,绿化了大片荒山,提供了大批木材,国营林业不断壮大和发展。但是,成过熟林越来越少,后备资源不足,林场建设软乏后劲。在林业部的大力支持下,从1983年开始,他们用了10年时间,投资2153万元,营造了速生丰产林6.7万亩,为设计面积的152%,全面达到和超过了部颁速生丰产林标准,保存率达99.3%。3年生的幼林面积4.99万亩,亩平蓄积1.2立方米;10年生杉木,平均株高10.5米,胸径10厘米;亩平蓄积85立方米。速生丰产林基地的建成,使有林…  相似文献   

18.
前几年,在杉木基地造林中,我们强调初植密度控制在167~240株(株行距 5×5、5×6、6×6)。这样的密度是否合理呢?我们对本县一九七二年以来营造的部份杉木林进行了调查。 五山林场东瓜廊林班一九七四年营造杉木林200亩,初植密度平均每亩326株。一九七八年底选标准地实测,平均胸径7.1厘米,平均高4.5米,每亩蓄积量4立方米,已郁闭,  相似文献   

19.
<正> 南方丘陵岗地发展杉木经历了十几年,目前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南方丘陵岗地不仅可以发展杉木,而且还能速生丰产.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浙江、安微、江苏和我省丘陵地区都有一批生长较好的杉木人工林,我省广济县有不少林分每亩材积年平均生长量都在0.8-1.0立方米以上,如石佛寺公社李世英大队16年生的杉  相似文献   

20.
杉木为我国南方主要速生用材树种。国家要求南方十二省、区,在“六五”期内建成一亿亩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实现优质速生高产,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林业建设。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省杉木林基地建设和科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广大林业职工、社队林场贫下中农摸索总结了许多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