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校德育生态性功能注重"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强调受教育者生态伦理、生态人格、生态智慧和生态保护能力的培养。它是一种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其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它是高校德育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构建高校德育的生态性功能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指导,从理论教育、环境熏陶和实践养成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
宋艳萍  宋翠萍 《甘肃农业》2007,(10):58-59,60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学与心理学就像是一对孪生姐妹,她们相伴相生,相辅相承。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了提高教育活动的时效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必须深入地研究不同的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机制,通过对个体接受心理机制的精确把握,适时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从而以二者的完美结合,达到对受教育者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作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出发,立足于当前的现状,具体分析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差异以及接受心理机制,尝试着诠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心理机制对其实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德育的课程与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倡从知性德育转向生活德育回归,但在实施和改革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冲突和困局。对课程德育的概念进行了描述;并对现当代世界德育课程的设置和改革进程进行了追溯和比较;最后针对现今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德育的情况和问题,分析了教育环境对课程德育的隐性影响,以补充课程德育的教学对学生影响的覆盖角度和辐射范围。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全方位地完善和深化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4.
当今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主客体的视界错位,使教育客体对德育知识难以内化,难以形成自己的道德信仰和主体人格。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既是社会发展对主体性人格的呼唤,也是大学生道德认知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德育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为一种生活世界的教育,要关注群体热点,发挥群体肓人功能。  相似文献   

5.
对德育的实践性与实践性德育的内涵及其理论与实践发展进行了解构、探究,并进一步揭示了实践性德育的基本特征,认为:实践性是德育的最高和最后目的,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汲取传统道德教育中的合理成分,实现由当代主导的认知性德育向实践性德育的根本转换。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小说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第一部作品《智血》中,“眼睛”这一意象贯穿小说始终。奥康纳赋予“眼睛”高度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求知求真的激情,引导主人公认知自我。它也象征着通向超越世界的心灵之眼,照亮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之路。但并不是所有的“眼睛”都能获得心灵之眼的视觉。要想获得心灵之眼就必须牺牲肉体之“眼”。  相似文献   

7.
社会变迁带来了道德的混乱与迷失,也给成人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困惑与挑战。成人德育的有效性应该从还原德育课程的丰富性、注重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道德渗透、在社区教育中开展交往与对话的道德体验、通过道德实践拓展人的心灵等几个方面入手,对成人德育生态进行重构与回归。  相似文献   

8.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叶圣陶先生对语文作了最好的诠释,就是说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总称。能说会道是语文的工具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由此可见语文是充满魅力的,它能为人们撑起一片绚烂的天空,它能让人感受内心深处释放的感动,它能滋养生命,净化心灵,抒尽“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与大气。正因为有了语文,我们的智慧火花才会闪现,我们的创作热情才会激昂,我们的生活才会多姿多彩。语文课堂更是一个能够张扬个性、交流情感,  相似文献   

9.
许多事情令我们感动,大海边的一粒沙,也值得捧在心中。但是在千千万万的感动中,我们是不是应该留一点给自己,为自己饱经风雨的心灵鼓掌?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既能培养人的智慧又能陶冶人的情感,涵养人的精神世界。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在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注重他们心灵的净化,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1营造德育教育氛围用教学氛围熏陶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一切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要发掘德育素材,用良好的德育氛围去感染学生,引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1.
技术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环境和道德认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技术通常以思维、知识和产品三种方式作用于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面对技术给大学生道德认知带来的巨大冲击,大学德育应采取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教育,对现有大学德育课程进行改革,注重大学生道德认知力的培养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德育手段与德育内容的泛政治化倾向、对道德层次认识的模糊、道德规范实施机制缺失等等因素,直接导致了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脱节,降低了高校德育的效率.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工作,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关键是要在德育内容中加入"人",在德育方法上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加强对道德规范遵守与执行情况的督导,促进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3.
对高校品德课教学的几点思考朱喜坤世纪之交,青年学生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压力和冲击,思维活跃。高校德育课出现了困窘状况,即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受教育者不接受,甚至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突出表现在:一、对思想品德课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近二年...  相似文献   

14.
语文作为一个文化基础课,它不仅是交际的工具,也是学习其他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是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职业道德被面的重要手段.作为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打好学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完成他们的能力训练,更要成为学生德、行的引路人,成为一个好的德育老师.而语文课则以其厚实、进步的文化底蕴发挥普良好的引导作用,以其炎感人,以其情动人,净化着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思想日臻健康、完容.一、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以文盲人纵观中学语文教材,除了达到必备的知识、技能目标外,着重强调的则是态度目标的实现,培养…  相似文献   

15.
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但从当前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来看,往往非常侧重于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而教育中常会过于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提升和技能培养情况,忽视了对学生品德及素养的培养。高职英语不仅是高校教育的基础性课程,还具有受众面广的特点,这就需要广大英语老师加强对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以此来为学生们的全面性发展而奠基。本文对高职英语课堂中德育渗透的可行性及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仅供相关教育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植物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从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论述了植物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注重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从传授知识到认识规律、认同观念,实现植物学教学目的的提升;挖掘植物学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实现植物学教学与德育的融合;同化植物生态规律,实现植物学教学中科学精神与人关怀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12月30日,兴凯湖农场职工孔德春的名字响彻了龙江大地,他被评为2015年"感动龙江"人物。孔德春入选2015年"感动龙江"人物是一件幸事,也是黑龙江垦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重一笔。在北大荒60多年的开发建设史上,一个又一个典型人物在北大荒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接连涌现、灿若群星,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感动和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从靠2000元起家,用24年艰辛践行一个誓言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德育的现代困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前高校德育的困境从两个方面凸显出来,首先是网络制造了一个坚硬的德育难题,表现为网络中的多元异质道德文化对"中心———边缘"两极框架的瓦解,网络行为的自由性导致控制手段的失效,以及人机交往与"网络沉溺"导致道德冷漠和心灵扭曲等;其次是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主要表现为:制度教化的缺失,人与崇高的疏离,现实社会中的伦理恐慌等。高校德育的困境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教育现代化的主导观念之一就是教育的人性化。人性化的教育就是要在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关注学生人格全面和谐的发展。要使学生人格得到健康发展,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德育认知和发展,即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突出体育教学中的教育性,结合体育教学特点,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基本内容是政治思想教育、体育道德作风教育、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及审美教育等;其基本方法是:结合学生心理特征、严密的组织教法、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学生的集体作用。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德育修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双边关系,提高体育教学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