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秸秆不同形态学部位营养价值随成熟期而变化的情况。[方法]以湘玉超甜1号为供试验材料,研究了甜玉米秸不同形态学部位在不同成熟期的组成比例,评价了甜玉米秸不同形态部位在不同成熟期的营养价值。[结果]从乳熟期到完熟期,茎秆比例增加37%,而叶片和叶鞘分别下降42%和46%。叶茎比从乳熟期时的1.2∶1.0下降到完熟期时的0.5∶1.0。乳熟期秸秆的A值显著高于完熟期,乳熟期和蜡熟期秸秆的D值显著高于完熟期,蜡熟期秸秆的B值要显著高于乳熟期,但其E值要显著低于乳熟期和完熟期,完熟期秸秆的C值要显著高于乳熟期和蜡熟期。[结论]成熟期对甜玉米秸营养价值的影响主要通过对其形态学部位的组成及各形态学部位营养价值的影响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生长期和窖存期间玉米秸秆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表明,121 d生长期后单株玉米秸秆的干物质和有机物量都不再增加;玉米秸秆粗蛋白、还原糖、钙和磷含量、产气量均随生育期的延长不断降低,而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则不断升高;叶片营养价值明显优于茎秆,但叶片占秸秆全株的比例随生育期延长逐渐降低;玉米秸秆在窖存期间,干物质含量在不断下降,而有机物、粗蛋白、纤维素、半纤维素和钙含量在保存两周后则基本稳定;玉米秸秆的霉菌数在窖存前55 d不断减少,之后则不断增加.从营养价值看,玉米秸秆收获越早越好;由于在保存期间自身发酵等原因,窖存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特别是消化能值不宜用定值来计算.  相似文献   

3.
玉米植株剪切力与其饲料特性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玉米生长后期植株剪切力和饲料营养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相互关系。【方法】选择3个玉米品种,从播种后第78天开始,每隔5 d,分7个时期(每期每个品种选24株)测定植株主要营养器官(茎秆、叶片、叶鞘)的剪切力、线性密度、营养成分含量;分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测定三大营养器官营养成分的48 h瘤胃降解率。【结果】随着玉米的生长,茎秆剪切力和线性密度线性增加,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叶鞘剪切力线性增加(P<0.05),叶鞘和叶片线性密度线性降低(P<0.01),品种间无差异(P>0.05)。叶鞘、茎秆的剪切力与线性密度相关显著(P<0.05)。在鲜样基础上,茎秆、叶鞘中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和总能(GE)线性增加,茎秆中粗蛋白(CP)含量呈线性降低,不同品种间有差异(P<0.05);叶片中DM、OM、NDF和ADF含量逐渐增大(P<0.05),品种间无差异(P<0.05);叶鞘、茎秆的剪切力与营养成分相关显著(P<0.05)。所测定营养物质的48 h瘤胃降解率,不同器官之间差异显著,结果为叶片>叶鞘>茎秆(P<0.05)。叶鞘的剪切力与营养成分降解率相关显著(P<0.05)。【结论】玉米生长后期(播种后78-108 d)剪切力、营养成分和养分降解率呈动态变化;植株剪切力与其饲料特性存在相关关系,选用剪切力预测植株营养成分含量和利用率,需根据植株的不同器官和具体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一、玉米纹枯病1、症状识别玉米纹枯病主要危害玉米叶鞘、叶片、茎秆和果穗,最初多由基部叶鞘发病,从下而上逐步扩展,典型症状为在叶片、叶鞘或苞叶上形成不规则的云纹状病斑,边缘呈深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包围叶片和叶鞘直至干枯。茎秆受害后期组织松软解体,植株极易倒伏,而果穗受害时常造成腐烂,使果穗秃顶,粒重下降,影响玉米品质和产量。环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白色菌丝体,病部组织内或叶鞘与茎秆间常产生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氮磷配施对啤酒大麦甘啤7号籽粒品质及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磷肥的对照组相对于施N 10 kg/hm~2+P2O510 kg/hm~2的试验组,全磷在茎秆、叶片、叶鞘、籽粒中含量分别增加了45.4%,64.5%,56.4%,12.9%;全氮在茎秆、叶片、叶鞘、籽粒中分别增加了4.8%,5.0%,1.8%,1.5%;钾在茎秆、叶片、叶鞘中分别增加了18.9%,48.1%,11.7%,籽粒中不显著。不同部位肥素积累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叶、茎、鞘、籽粒。籽粒蛋白质增加了7.6%,饱满粒和千粒重含量分别下降了7.3%和4.6%。  相似文献   

6.
稻草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是影响稻草青贮品质的重要性状.本研究利用籼稻黄华占和粳稻南粳9108研究稻草不同部位NSC不同组分的含量与分布,为改善稻草青贮品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南粳9108稻草中NSC含量极显著高于黄华占(P<0.01);黄华占基部茎秆、中部叶鞘和上部叶片,南粳9108基部茎秆、叶鞘和叶片是NS...  相似文献   

7.
不同株型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干物质积累及转运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明确不同部位营养器官干物质对籽粒产量的贡献,对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平展型玉米农大364和紧凑型玉米郑单958为材料,探讨玉米不同部位叶片、叶鞘和茎秆的干物质积累、转运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结果表明:玉米茎秆干物质的转运对籽粒的贡献最大,随着节位的升高贡献率降低;农大364叶鞘的干物质转运率高于叶片,郑单958则相反。通过提高农大364穗位叶以上叶片、第9~第11叶鞘和第15节以上节间的干物质转运率,以及郑单958穗位叶以下叶片、第12叶以上叶鞘和第16节以下节间的干物质转运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三唑磷农药在水稻中的动态变化,研究了田间栽培条件下两个品种水稻(内2优6号和秀水09)不同组织部位中三唑磷分布和动态趋势.水稻抽穗前,经不同浓度三唑磷(2250、4500 mL·hm-2)处理一次,分别于0、1、3、7、14、21、60 d测定水稻叶片、叶鞘、茎秆和穗等部位中三唑磷含量.结果表明,水稻叶片、叶鞘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趋势均为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施药后第21 d,2种水稻品种叶片中三唑磷的降解率均大于95%;水稻茎秆、穗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趋势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其含量随时间延长先增加后降低.水稻叶片、叶鞘、茎秆和穗中三唑磷出现最高浓度的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施药后第0、0、1~3和21d,进一步表明,水稻叶鞘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与叶片中相应过程具有一致性,而茎秆和穗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与其在叶片和叶鞘中相应过程具有显著的滞后性.结合实际生产,水稻抽穗前应严格控制三唑磷的施用量和施用次数.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用多裂翅果菊秸秆对葡萄幼苗生长及硒富集的影响.结果 表明,施用多裂翅果菊不同部位秸秆均降低了葡萄幼苗根系、茎秆和叶片的生物量,也降低了葡萄幼苗的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其中,施用多裂翅果菊叶片秸秆的葡萄根系、茎秆和叶片的生物量分别较不施用秸秆对照降低了29.76%、22.50...  相似文献   

10.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属真菌病害。它分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三种。三种锈病的主要症状可概括为: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条锈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叶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上少见。秆锈病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也可为害穗部。条锈病在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随着优质水稻的推广种植及高肥水的管理模式,水稻纹枯病发生日趋严重,已在我省连续多年偏重发生,尤以高产稻区危害最为突出。1.病症玉米纹枯病主要危害玉米叶鞘、叶片、茎秆和果穗,最初多由基部叶鞘发病,从下而上逐渐扩展,典型病症为在叶片、叶鞘或苞叶上构成不规则的云纹状病斑,边缘呈深褐色,病斑逐步扩展,包围叶片和叶鞘直至枯槁。茎秆受害后期组织松软崩溃,植株极易倒伏,而果穗受害经常形成腐朽,使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定量分析越冬期后小麦主茎叶片、叶鞘、茎秆和麦穗的形态参数与生物量间的关系,本研究以衡冠35、济麦22和衡4399为试材,在试验观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品种类型小麦叶片长度、最大叶宽、叶鞘长度、叶鞘展开宽度、茎秆长度和直径以及麦穗宽度、厚度和长度等形态参数与相应器官生物量的关系,构建了基于生物量的小麦叶片、叶鞘、茎秆和麦穗形态模型。验证结果显示,除衡4399麦穗长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差异很大、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外,其余品种各形态参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均显著相关(P0.05),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对冬小麦越冬期后植株形态参数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3.
正一、小麦锈病症状条锈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排列呈虚线状,鲜黄色,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孢子堆破裂后散出粉状孢子。叶锈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上少见,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散生,桔红色,孢子堆中等大小,圆形至长椭圆形,夏孢子一般不穿透叶片,偶尔穿透叶片,背面的夏孢子堆也较正面的小。秆锈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也可为害穗部。夏孢子堆排列散乱无规则,深褐色,孢子堆大,长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盆栽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采用盆栽设置不同水分处理的方法,从根、茎、叶叶鞘、雌穗等器官水平考察水分胁迫对夏玉米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叶片、茎秆和叶鞘3个部分是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主要来源。灌浆前,叶片是最主要的干物质积累器官,所占比例为22%;灌浆后,叶片所占比例仍高达21%。茎秆也是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主要来源,在抽雄初期,水分适宜条件下,茎秆所占总重的26%;在抽雄后期,茎秆占总重上升为30%。在吐丝期和灌浆后期的比重为24%和23%。水分胁迫条件下,叶鞘的比重在吐丝期和灌浆后期分别为21%和18%。夏玉米鲁单981在生殖生长阶段,对土壤水分非常敏感,水分胁迫有利于其干物质的快速积累,但在生产上应根据天气及土壤状况及时浇水,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5.
<正>一、症状识别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穗部、颖壳  相似文献   

16.
小麦秸秆饲料营养价值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为了考查在正常生长发育条件下,从植株生长期到枯萎时小麦秸秆各主要形态部分的化学成分和体外有机物质消化率的变化特性。分别测定了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细胞可溶性物质(NDS)、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总灰分以及体外有机物质消化率(IVOMD)等营养学指标。同时,在小麦成熟期,采集16个不同品种的麦秆,测定上述营养指标,以比较分析。结果证明,随着植株的逐渐成熟,NDF、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有所增加,而NDS和半纤维素则有所下降。植株开花期,是秸秆营养物质变化的关键(临界)期,此时植株营养物质从茎秆迅速转运到籽实中去。植株三形态部分的NDS的积累和代谢特性与IVOMD和细胞可溶性物质消化率(NDSD)有关,茎秆和叶鞘的IVOMD值与NDSD的下降呈极显著相关(Y=1.29X,r=0.99),同时叶片的IVOMD值与NDSD的下降也呈极显著相关(Y=1.06X-6.6,r=0.98)。研究认为,遗传、环境和管理诸因素,通过对(1)NDS的积累和细胞璧的质和量;(2)IVOMD值的变化;(3)茎秆与叶片的比例,极大地影响着秸秆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韭菜单株产量与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韭菜单株产量构成的6个主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韭菜单株产量与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为:株高0.6033,叶鞘长0.6380,叶片数0.5977,叶片长0.5904,叶片宽0.4664,叶鞘粗0.6134;关联序为:叶鞘长〉叶鞘粗〉株高〉叶片数〉叶片长〉叶片宽。各性状的灰色权重为w1:w2:w3:w4:w5w6=0.1719:0.1818:0.1703:0.1682:0.1329:0.1748。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为了考查在正常生长发育条件下,从植株生长期到枯萎时小麦秸秆各主要形态部分的化学成分和体外有机物质消化率的变化特性。分别测定了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细胞可溶性物质(NDS)、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总灰分以及体外有机物质消化率(IVOMD)等营养学指标。同时,在小麦成熟期,采集16个不同品种的麦秆,测定上述营养指标,以比较分析。结果证明,随着植株的逐渐成熟,NDF、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有所增加,而NDS和半纤维素则有所下降。植株开花期,是秸秆营养物质变化的关键(临界)期,此时植株营养物质从茎秆迅速转运到籽实中去。植株三形态部分的NDS的积累和代谢特性与IVOMD和细胞可溶性物质消化率(NDSD)有关,茎秆和叶鞘的IVOMD值与NDSD的下降呈极显著相关(Y=1.29X,r=0.99),同时叶片的IVOMD值与NDSD的下降也呈极显著相关(Y=1.06X-6.6,r=0.98)。研究认为,遗传、环境和管理诸因素,通过对(1)NDS的积累和细胞璧的质和量;(2)IVOMD值的变化;(3)茎秆与叶片的比例,极大地影响着秸秆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秸秆不同部位主要化学成分和活体外消化率比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测定了“农大108”玉米秸秆不同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活体外消化率和瘤胃微生物发酵产气量,结果表明:秸秆各部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总糖含量以茎节、茎皮中最高(分别达到20.7%和19.3%),粗脂肪含量也在茎节和茎皮中最高(分别为5.8%和5.2%),而茎髓中的含量最少;粗蛋白质含量则是叶片中最高(14.9%),茎髓次之;粗灰分、Ca和P含量均以叶片中最高(分别为10.5%、1.03%和0.1%);中性洗涤纤维(NDF)在苞叶中含量最高(77.1%);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木质素含量均以茎皮中最高(分别为52.0%和14.4%),苞叶中最低(分别为38.2%和6.7%)。阉牛活体外对DM、NDF和ADF消化率都以茎皮为最低、苞叶为最高;阉牛活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产气量以苞叶最高,其次为茎髓、叶片、叶鞘和茎节,而茎皮最少。综合比较得出,玉米秸秆各部位的营养价值存在明显差异,从高到低的排序为:苞叶>茎髓>叶片>叶鞘>茎节>茎皮。  相似文献   

20.
小麦锈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农业》2005,(5):23-23
为害症状:条锈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排列呈虚线状,鲜黄色,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孢子堆破裂后散出粉状孢子。叶锈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上少见,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散生,橘红色,孢子堆中等大小,圆形至长椭圆形,夏孢子一般不穿透叶片,偶尔穿透叶片,背面的夏孢子堆也较正面的小。秆锈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也可为害穗部。夏孢子堆排列散乱无规则,深褐色,孢子堆大,长椭圆形。夏孢子堆穿透叶片的能力较强,同一侵染点在正反面都可出现孢子堆,而叶背面的孢子堆较正面的大。三种锈病病部后期均生成黑色条孢子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