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林蛙养殖生产实践中,蝌蚪极易出现多种疾病,一旦发生,对蝌蚪的生长发育及其不利,轻则影响蝌蚪的生长,重则致使蝌蚪全部死亡,给林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通过多年养殖与试验,针对林蛙蝌蚪期的常见疾病,结合铁力区域林蛙人工养殖的防病实践,对林蛙人工养殖过程中蝌蚪疾病种类、诱因、防治原则、预防措施及常见疾病治疗措施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广大林蛙养殖业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对林蛙在各生长发育阶段如卵的孵化、蝌蚪的饲养、幼蛙的饲养及成蛙的越冬等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2004年10月~2006年12月观察了昆明地区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的产卵期、产卵量、孵化时间、孵化率以及蝌蚪期持续时间等.结果显示,昆明地区昭觉林蛙的产卵期为每年10~11月;产卵量平均为1 859.92粒·团-1;完成胚胎发育期全过程需8~9d;蝌蚪孵化率达99%以上;蝌蚪期持续时间为6个月,Ⅰ期蝌蚪发育历时130d,Ⅱ期蝌蚪发育需42d,从蝌蚪进入第Ⅲ期到观察超过50%的幼蛙登陆为10d左右.昭觉林蛙繁殖时对产卵场的选择条件为足够的水域面积、水温和丰富的水草.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林蛙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经济动物。林蛙油是我国名贵药材,蛙肉细嫩,味道鲜美,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但是,当前农村养殖林蛙,大部分采用半人工养殖,其缺点是蛙回收率低。章介绍了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其中包括场地选择;种蛙选择;蛙卵采集;卵的孵化;蝌蚪的饲养管理;变态期的管理;幼、成蛙的饲养管理;冬眠和越冬管理;林蛙的敌害;林蛙的病害;活饵料繁殖法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林蛙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价值的经济动物之一。其林蛙油是我国名贵药材,蛙肉细嫩,味道鲜美,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但是,当前农村养殖林蛙,大部分采用半人工养殖,其缺点是蛙回收率低。该介绍了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其中包括场地选择;种蛙选择;蛙卵采集;卵的孵化;蝌蚪的饲养管理;变态期的管理;幼、成蛙的饲养管理;冬眠和越冬管理;林蛙的敌害;林蛙的病害;活饵料繁殖法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蛙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价值的经济动物之一。其林蛙油是我国名贵药材,蛙肉细嫩,味道鲜美,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但是,当前农村养殖林蛙,大部分采用半人工养殖,其缺点是蛙回收率低。该介绍了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其中包括场地选择;种蛙选择;蛙卵采集;卵的孵化;蝌蚪的饲养管理;变态期的管理;幼、成蛙的饲养管理;冬眠和越冬管理;林蛙的敌害;林蛙的病害;活饵料繁殖法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业发展现状,结合铁力全人工养蛙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全人工养殖林蛙过程中的幼蛙育成管理、廉价饵料繁育、林蛙越冬技术、生殖休眠期管理及疾病预防等方面内容,旨在通过“分析”和“阐述”,能为我国林蛙全人工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养殖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中国林蛙蝌蚪期的3种不同饲料配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T1组饲料喂养的蝌蚪变态后的幼蛙体重最大,身体最长;T3组饲料所喂养的蝌蚪生长速度快,完成变态的时间最短;T2组饲料喂养的蝌蚪生长最慢,完成变态所需的时间最长,变态后的幼蛙体重最小;各组中蝌蚪的成活率和变态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东北林蛙蝌蚪期疾病的发病率,利用蛙大夫、蛙独清和10%聚维酮碘3种消毒剂在蝌蚪饲养过程中对串水水体消毒,以串水水体不消毒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消毒剂有明显的杀菌预防作用,对照组与其他用药处理组的存活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蛙是一种著名的滋补保健食品,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具有明显的润肺养阴、补肾益精、补脑益智等功能.蛙油中含有蛋白质56.3%、脂肪3.5%、矿物质4.7%、无氮有机物27.5%,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是男女皆宜的保健品.随着人们对中国林蛙的医用价值和保健特效认识的提高,以林蛙为原料的加工业逐渐兴起,广泛用于医药和保健品制造的蛙油日趋匮乏,价格日益昂贵,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同时,由于中国林蛙生长的森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滥捕滥杀加剧,致使林蛙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本文通过对中国林蛙养殖现状的分析,阐述了目前中国林蛙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林蛙养殖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护和发展桓仁林蛙(Rana huanrenensis )这一珍稀的物种资源,作者进行了野外实地观察,发现桓仁林蛙4月下旬配对产卵,有极强的产卵区域地.卵产在河卵石上,为林蛙属所独有,性行为也与其它林蛙有所不同.蝌蚪发育成幼蛙需要60d左右,活动范围较窄,适宜生存在水质无污染、清澈透底的河流中,河流周围多以灌木丛为主,9月下旬在产卵区域附近入蛰.  相似文献   

12.
林蛙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哈士蟆,我国主要有中国林蛙和黑龙江林蛙,在我国东北三省分布广泛。由于林蛙所独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人为大量捕杀,造成林蛙资源锐减,国内外市场的价格一涨再涨,供不应求,尤其是蛙油在国内外市场更是走俏,供需悬殊。我国蛙油产量由建国初的5000吨降至目前的40至50吨。东北地区森林没有污染,是林蛙生长、繁衍的优良天然环境。因此,东北的林蛙属于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及药品。东北大力发展林蛙养殖业,  相似文献   

13.
中国林蛙性别控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林蛙胚胎发育的适当时期。用化学、物理和激素等因子控制林蛙性别分化。增加雌蛙的发生率。提高林蛙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铁力林蛙养殖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力林蛙养殖户在人工养殖林蛙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特别是近几年,在林蛙研究所的直接参与试验研究下,人工养蛙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养殖数量逐年增加。为使人工养殖林蛙技术逐步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由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铁力市中国林蛙研究所起草的《铁力林蛙养殖技术规程》,经伊春市技术监督局批准,已在铁力区域范围内试行。《铁力林蛙养殖技术规程》对种蛙选择、蛙场建设、饲养管理、林蛙越冬、病害预防等诸方面均做了具体阐述和要求,对林蛙养殖业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郝伟 《防护林科技》2016,(1):104-105
文章从自然资源、产业发展、地域特色、市场前景等4个方面介绍了辽东地区养殖林蛙的优势,并从3项技术、3个改变、控制3个最佳密度、控制3个生长时期、最佳适宜水温与培养水质、科学搭配饲料等几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如何依靠先进的林蛙养殖技术来推进林蛙产业的发展。并简要地说明了控制蛙卵变态措施及蝌蚪的安全移植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林蛙野外养殖环境条件下,采用不同温度梯度、不同控温时间和控温方法进行林蛙雌雄分化试验,结果表明:从蝌蚪后肢芽长出呈子弹头状(第29期)开始进行控温处理,到变态期口裂超过鼻孔(第42期)时结束控温处理,雌蛙分化比例最高,平均为92.5%,比对照高出37.5%;蝌蚪完成变态时间、体重与对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7.
林下养殖中国林蛙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7年林下养殖中国林蛙技术的研究,确定林蛙养殖区应具备①森林植被较好,林木以阔叶为主,郁闭度0.6以上;②水源充足,四季长流,无污染;③昆虫资源丰富;④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森林环境条件。掌握了森林经营技术和林蛙池建设、种蛙管理、蛙卵与孵化管理、蝌蚪与变态幼蛙管理等系列生产技术措施。试验期间,林蛙资源增长为投放数的83倍,年均公顷林地实现利税1691元。为辽东山区发挥林地三维空间潜力,实行立体经营,最大限度获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使山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探索出一个优良模式。  相似文献   

18.
1种蛙 1.1种蛙选择 品种:选择纯种的中国林蛙,不要误选黑龙江林蛙、沼觉林蛙等作种蛙.  相似文献   

19.
对安图境内的极北鲵卵袋与黑龙江林蛙卵团进行人工采集及孵化,将黑龙江林蛙预设为极北鲵的唯一天敌。通过设置不同密度的天敌与极北鲵蝌蚪进行混合饲养试验,研究黑龙江林蛙蝌蚪通过捕食和竞争影响极北鲵蝌蚪的生长发育规律;探讨极北鲵蝌蚪在不同天敌密度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极北鲵蝌蚪期生长发育规律与天敌密度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极北鲵在蝌蚪期的生长发育与天敌密度呈负相关,在人为将黑龙江林蛙蝌蚪作为极北鲵蝌蚪唯一天敌的情况下,天敌比例为25.0%时影响不显著;天敌比例为50.0%时影响显著;天敌比例为75.0%时影响极显著。极北鲵蝌蚪40日龄后,因天敌逐渐变态,对极北鲵蝌蚪影响的强度逐渐减弱。天敌对极北鲵蝌蚪捕食造成对其存活率降低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同时还造成极北鲵蝌蚪变态期的延后。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蛙是东北林区的重要经济动物,经1984~1989年在西丰县和隆林场进行半人工饲养试验,基本掌握了求偶、交配产卵、孵化、蝌蚪,变态、林中生活及越冬等7个阶段的生活习性及发育特点。其人工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孵化池要选在水源充足、背风向阳处;蛙卵期要适时疏散卵团,严防低温危害;蝌蚪期的密度保持在2000只/m~2;蝌蚪变态期应补喂饲料,中期40g/万只·日,后期70~80g/万只·日,以切碎的野菜或蔬菜与玉米面和豆饼配制而成。经5年养殖,现有林蛙的价值相当于总投资的11.7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