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丝毛鸟骨鸡主产区在江西省泰和县,福建省泉州、厦门和闽南沿商地区,这些地方的产品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标准品种.该鸡具有特殊的营养滋补和药用价值,主治妇科病的"乌鸡白凤丸"即以该鸡全鸡配药制成.因此,从经济类型分,将丝毛乌骨鸡列为药用型品种.近年来,该品种鸡养殖发展迅速,已遍及全国各地,国外分布也很广泛,还被作为玩赏型鸡.  相似文献   

2.
乌骨鸡又名乌骨绒毛鸡、白绒鸡、金丝鸡、丝毛鸡、泰和鸡等,是我国著名的观赏型鸡品种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药用保健名贵鸡种,以皮肤、骨骼、肌肉甚至内脏均呈乌黑色而得名。可分白色乌骨鸡和黑羽乌骨鸡。  相似文献   

3.
乌鸡,又称乌骨鸡、白凤鸡,属世界稀有珍禽。在我国,饲养量最大、分布最广,被国际上所承认的标准品种是白色丝毛乌骨鸡。此外,还有三江白羽乌骨鸡、金阳丝毛鸡、雪峰乌骨鸡、黑羽乌骨鸡、四川山地乌骨鸡、略阳乌骨鸡等。一、价值及开发1.乌骨鸡肉质乌黑细嫩、鲜美爽...  相似文献   

4.
采用PCR扩增与核酸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5个乌骨鸡品种(丝羽乌骨鸡、东乡绿壳蛋鸡、金湖乌凤鸡、余干乌骨鸡和竹丝鸡)线粒体DNA的 ND6基因全序列进行检测。结果表明:5个乌骨鸡品种的 ND6基因序列全长为522 bp,共计检测到8个核苷酸多态位点,界定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核苷酸多样性和平均核苷酸差异分别为0.720±0.012、0.002 91±0.000 92和1.518。中介网络图分析显示,5个乌骨鸡品种单倍型呈星状发散分布。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丝羽乌骨鸡单独聚为一支,其他品种乌骨鸡聚为一支。遗传距离分析表明,竹丝鸡和丝羽乌骨鸡遗传距离较远,母系来源不同。该研究结果为中国乌骨鸡遗传资源的种质保护、品种选育和鉴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乌骨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是我国优良的鸡遗传资源,通常被认为具有一定药用价值。为研究我国乌骨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对丝羽乌骨鸡、东乡绿壳蛋鸡、金湖乌凤鸡、余干乌骨鸡和竹丝鸡等5个乌骨鸡品种的197个个体线粒体DNA的Cytb基因全序列进行检测。结果表明:5个乌骨鸡品种的Cytb基因序列全长为1 143 bp,共检测到15个核苷酸多态位点,界定出9个单倍型。总体单倍型多样性、核苷酸多样性和平均核苷酸差异分别为0.715±0.018、0.001 23±0.000 54和1.404。中介网络图分析显示,5个乌骨鸡品种单倍型呈星状发散分布,不同群体包含的单倍型存在一定的差异,形态学和地理分布不明显。遗传距离分析表明,竹丝鸡和丝羽乌骨鸡遗传距离较远,母系可能来自其他品种。这一研究为我国乌骨鸡遗传资源的保护、选育和鉴定提供了遗传背景信息。  相似文献   

6.
金水乌鸡     
乌骨鸡又名泰和鸡,原产江西泰和。乌骨鸡具有十大特征:丝毛、重冠、凤头、绿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β-胡萝卜素脱氧酶2(β-carotene dioxygenase2, BCDO2)基因在我国乌骨鸡中的变异情况,采用PCR方法分别扩增和测序了我国5个乌骨鸡品种(丝羽乌骨鸡、东乡绿壳蛋鸡、金湖乌凤鸡、余干乌骨鸡和新兴竹丝鸡3号)、白耳黄鸡(黄肤色)和崇仁麻鸡(白肤色)的BCDO2基因,并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原鸡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7个品种215条序列,总计发现6个多态位点,分别为6273091(G-A)、6273129(A-G)、6273229(C-T)、6273240(C-T)、6273307(A-G)和6273672(A-G)。基于6个多态点界定了3种单倍型,定义为Hap1、Hap2和Hap3。其中只有白耳黄鸡、崇仁麻鸡和丝羽乌骨鸡有1种单倍型,东乡绿壳蛋鸡、金湖乌凤鸡、余干乌骨鸡和新兴竹丝鸡3号均有2种单倍型。系统发育分析显示:Hap1和Hap2只与红色原鸡聚为一类,Hap3和多个原鸡聚为一类。BCDO2基因多态位点能够很好地区分黄白肤色的品种,但很难区分乌骨鸡品种。多个原鸡在我国乌骨鸡品种形成过程中都做出了贡献。该研究结果为我国乌骨鸡遗传资源的保护、选育和鉴定工作提供了遗传背景信息。  相似文献   

8.
丝毛乌骨鸡的日粮营养水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丝毛乌骨鸡的日粮营养水平研究张顺珍,包承玉,邵春荣,孙有平,刘明智(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南京210014)丝毛乌骨鸡,又称泰和鸡,竹丝鸡,系我国地方优良鸡种,具有体型小,外观美丽,性情温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特点,一直被列为营养珍品,且具有一定的药用...  相似文献   

9.
卡氏住白细胞虫(Leucocytozoon caulleryi)寄生于鸡、珠鸡等的内脏器官,引起全身性出血的一种原虫病.作者于1995年在四川某珍禽场发现白羽丝毛乌骨鸡发生卡氏细胞虫病.该场于1994年底引进1日龄白羽丝毛乌骨鸡种鸡2000羽,1995年6月开产,并继续孵化出雏.8月中旬开始,种鸡及首批60日龄1600羽雏鸡发病。种鸡及雏鸡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别为20.50%及2.8%,13.1%。  相似文献   

10.
丝毛乌骨鸡是我国著名的优质地方鸡种 ,原产于江西省泰和县 ,现已遍布全国各地。纯丝毛乌骨鸡具有“十全”特征 ,即紫冠、缨头、绿耳、胡子、五爪、毛脚、丝毛、乌皮、乌骨、乌肉。乌骨鸡的肉质、肉味鲜美 ,营养丰富 ,具有滋补和药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丝毛乌骨鸡的消费量不断上升 ,饲养量逐年增加 ,因此 ,乌骨鸡的饲养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现将其饲养管理的技术关键概述如下。1 选择合适的饲养方式乌骨鸡的饲养方式有平养、笼养之分。平养又包括垫料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垫料地面平养设备要求简单、投资少 ,但因接触地面而不…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各地方鸡肉品质差异,选取泰和丝羽乌骨鸡、文昌鸡、北京油鸡、河南斗鸡、茶花鸡作为试验鸡分别饲养至17周龄时,每个品种选取接近平均体重的30只鸡进行屠宰,屠宰后迅速取两侧胸肌,用于常规肉品质、肌内脂肪以及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文昌鸡鸡肉失水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北京油鸡鸡肉的剪切力显著高于泰和丝羽乌骨鸡、文昌鸡、茶花鸡(P<0.05)。文昌鸡鸡肉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泰和丝羽乌骨鸡鸡肉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甜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泰和丝羽乌骨鸡鸡肉中苏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的滋味活性值(TAV)均大于1,且均大于其他品种。文昌鸡鸡肉的苏氨酸、亮氨酸、精氨酸、丝氨酸TAV值大于1。文昌鸡鸡肉内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泰和丝羽乌骨鸡鸡肉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由此可见,泰和丝羽乌骨鸡鸡肉失水率和脂肪含量低,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肉品质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12.
乌骨鸡的饲养管理技术康相涛,李明,王彦斌(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宋素芳(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乌骨鸡又称丝毛鸡、泰和鸡,其外貌美观,营养丰富,具有相当高的药用、食用和观赏价值。河南省饲养乌骨鸡,历史悠久,但迄今尚未一家上规模的种鸡场,与...  相似文献   

13.
采用PCR-RFLP方法,对红色原鸡、杏花鸡、隐性白洛克鸡和丝羽乌骨鸡的IGFIR基因的18个位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8个位点的基因频率在这4个群体中的分布差异很大,绝大部分的SNP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均大于5%;独立x2分析显示,除了位点G17445596A、T17416994G、A17313488G和C17337042G,其他14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不同鸡品种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和P<0.01);红色原鸡、杏花鸡、隐性白洛克鸡和丝羽乌骨鸡4个群体之间的平均多样性差异均不显著.单倍型分析发现,在所研究的区域,红色原鸡、杏花鸡、隐性白洛克鸡、丝羽乌骨鸡等在鸡IGFIR基因内分别划分为5、4、4、3个单倍型块;每个块内2~3个单倍型就可以代表整个块90%以上的遗传信息.此外,还发现鸡IGFIR基因中9个SNP位点可能与复杂经济性状有关,这为以后在经济性状上对该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上兴起“黑色食品”热潮以来,市场上天然黑色食品及其制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而乌鸡则以其奇特的药用、滋补、保健功能和丰富且全面的营养功能备受消费者青睐。好的品种才能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性能,也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据考证,乌鸡品种的形成距今至少有700多年历史,由于我国土地辽阔,环境条件多样,选种的目的不同、饲养条件又不一致,因此乌鸡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地方品种。主要品种有泰和鸡、余干乌黑鸡、江山白毛乌骨鸡、雪峰乌骨鸡、金阳丝毛鸡、黑凤鸡等。  相似文献   

15.
4个鸡品种VIPR-1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CR-RFLP方法,对茶花鸡、泰和丝羽乌骨鸡、固始鸡和隐性白洛克鸡VIPR-1基因的20个位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个位点的基因频率在这4个群体中分布差异很大,绝大部分的SNP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均大于5%。独立χ2分析显示,除位点C1704887T外,其他19个位点基因型分布在不同鸡品种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茶花鸡、泰和丝羽乌骨鸡、固始鸡与隐性白洛克鸡4个群体的平均多样性分别为0.3658(±0.0238)、0.3609(±0.0315)、0.3836(±0.0299)和0.3598(±0.0401),显著性检验差异均不显著。单倍型分析发现,在所研究的区域,泰和丝羽乌骨鸡有2个单倍型块,固始鸡有4个单倍型块,茶花鸡和隐性白洛克鸡有5个单倍型块。研究发现鸡VIPR-1基因中5个位点,单倍型块C1660256T~A1660309G以及G1680779T~C1693306T的12kb区域可能与早期生长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乌骨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hus Brisson)为鸟纲鸡形目雉科鸡属家鸡的一个品种,又名乌鸡,是闻名中外的药用珍禽,1874年被国际公认为标准品种[指丝羽乌骨鸡(Silkes)],1915年在美洲巴拿马国际展览会上,被评为观赏鸡。1974年日本国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中国政府把这种珍禽赠给日本人民,现  相似文献   

17.
金水乌鸡白羽丝毛系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羽丝毛乌骨鸡为基础,经6年9个世代闭锁群继代选育培育出金水乌鸡白羽丝毛系。白羽丝毛系90日龄体重1.05kg,料肉比3.06:1,采用家系选育控制乌骨鸡就巢性,就巢鸡比例由60.30%下降到22.51%。  相似文献   

18.
6个地方鸡种羽毛性状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丝羽乌骨鸡(S)、仙居鸡(X)、固始鸡(G)、萧山鸡(XIS)、北京油鸡(Y)、狼山鸡(L)6个地方鸡种为试验素材,通过品种间的正反交试验、回交试验、横交试验,观测羽型性状、羽色性状、羽速性状在不同组合下产生的F1和F2代中的表现和分离比例,分析各性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羽型性状受常染色体基因H/h控制,片状羽型对丝状羽型为显性,片状羽型在仙居鸡、固始鸡、萧山鸡、北京油鸡、狼山鸡群体中均为显性纯合,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观测值与理论值相一致(P>0.05);狼山鸡的黑羽,北京油鸡的红羽和萧山鸡、仙居鸡、固始鸡的黄羽对丝羽乌骨鸡隐性白羽的遗传方式是完全显性遗传;各鸡种具有独特的羽速种质特性,丝羽乌骨鸡、仙居鸡为快羽型,固始鸡、北京油鸡、萧山鸡为慢羽型,狼山鸡为快慢羽混合型,伴性快慢羽基因(k/K)在6个地方鸡种中遗传稳定,符合伴性遗传规律,观测值与理论值相一致(P>0.05)。   相似文献   

19.
 【目的】多趾是丝羽乌骨鸡的品种特征之一,但其多趾发生的分子机制尚未知。Lmbr1基因是人和鼠轴前多趾的关键候选基因,其同源基因是否是鸡多趾表型的关键候选基因值得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多趾的丝羽乌骨鸡和四趾的白洛克肉鸡杂交建立的资源家系为研究素材,采用直接测序和PCR-SSCP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鸡lmbr1基因内含子13的克隆、多态分析及其在不同物种的序列保守性比较、单体型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与趾型的关联分析。【结果】从内含子13检测到4个SNPs,发现这些单核苷酸多态构成的单体型在丝羽乌骨鸡和白洛克肉鸡间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差异,PCR-SSCP基因型在资源家系亲代和F2代均呈现与趾型的显著关联。【结论】 鸡lmbr1基因内含子13变异与调控鸡多趾表型的特异性位点紧密连锁,鸡lmbr1基因应是鸡多趾表型的重要候选基因,今后应进一步加大鸡lmbr1基因全基因组水平和其临近区域基因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将固始鸡H系、固始公鸡与罗曼母鸡杂交F1 、固始鸡G2系、丝毛乌骨鸡、罗曼蛋鸡等 5个品种 (系 )雏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将试验组雏鸡放入 1 8.3℃的冰箱中 ,经 2 .5h取出 ,测其肛门温度 ,以研究不同品种 (系 )雏鸡体温调节能力。结果表明 :低温冷应激对各品种(系 )雏鸡的体温调节能力无显著影响 ,不同品种 (系 )间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