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楸树杂种无性系苗期生长参数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2个楸树杂种无性系的研究表明,楸树杂种无性系苗期苗高、地径生长节律符合S型曲线,其生长进程均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的节律。采用Logistic生长方程对动态生长节律进行拟合,相关系数达0.99以上,拟合的效果极显著。楸树速生期的天数占整个生长期的比重为47%,速生期内的生长量占整个生长量的60%以上;楸树杂种无性系苗高生长峰值出现在7月中旬,地径峰值在7月上旬,苗高速生期开始时间为6月上旬,地径速生期开始时间5月下旬。苗高速生期结束时间为9月初,地径速生期结束时间在8月下旬,苗高速生期持续天数86 d,地径速生期持续天数89 d。  相似文献   

2.
泡桐苗期高生长曲线的拟合及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1年生泡桐埋根苗为对象,研究苗木年生长规律。采用Gomperta方程和Logistic方程模拟高生长进程,结果表明,泡桐幼苗1年内高的生长呈Logistic曲线,生长最佳回归方程可用1条双Logistic曲线表示,速生期约在7月10日至8月15日之间。  相似文献   

3.
王世绩  赵丹宁 《林业科学》1993,29(3):207-212
通过对7个泡桐无性系苗期昼夜生长节律的研究,发现影响泡桐茎伸长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早期与中期是气温和相对湿度,晚期是气温和光照;影响叶面积增长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早期是相对湿度、气温和光照,中、晚期是气温和光照。叶面积增长速率、茎伸长速率在昼夜间呈双峰分布,高峰随生长时期而变化,主要分布在18:00-24:00和12:00-18:00时间区段内。不同无性系有不同的叶面积增长速率、茎伸长速率的变化类型。  相似文献   

4.
泡桐无性系苗期年生长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5.
稀土对泡桐苗木生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上应用稀土已取得显著效益。为准确地肯定稀土对林业苗木的增产效用,并摸索关键技术,1987年至1989年,在温室和田间进行泡桐实生苗水培和埋根苗应用试验。水培试验部分地采用了植物稳态营养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泡桐萌芽更新造林苗期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桐萌芽更新造林苗期生长旺盛,发芽出土期比埋根育苗提前7-10天,生长高峰期到来早,时间长,生长量大,萌芽苗高为理根苗的147.52—162.23%,地径为112.20-123.93%。留桩萌芽更新造林又比留根萌芽更新造林苗期生长高峰期到来的早,时间长,生长量大,发芽出土期提前4—7天,苗高、地径分别为后者的113.83%、110.45%。  相似文献   

7.
菏泽地区泡桐丰产林生长分析许景伟(山东省林科所,济南250014)赵合娥(菏泽地区林业局)菏泽地区是泡桐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主要栽培区。为了解该区泡桐生长情况,为今后泡桐丰产林的定向培育、栽培管理和检查验收提供依据,1991~1992年我们在该区进行了泡...  相似文献   

8.
在湖北省太子山林场10 a生白花泡桐人工林中设置临时标准样地,并选取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和测定,对其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快速生长期均出现在1~4 a生的幼龄阶段。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2 a生和4 a生各出现1次高峰,但峰值出现在2 a生,两者生长曲线在2.5 a、3.5 a、4.5 a时出现3次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2.5 a达到最大值,两者生长曲线在3 a生时出现相交;材积连年生长量4 a生时达到最大值,8 a生后处于缓慢下降状态,平均生长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尚未达到最大值,两者生长曲线亦未相交;树高、胸径、材积连年生长率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第2 a、2.5 a和4 a;形数随树龄增加而降低,符合林木生长正常规律。  相似文献   

9.
欧美杨新无性系苗期年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个欧美杨(P.×euramericana)无性系为材料,利用Logistic方程对各个无性系的一年生扦插苗木的苗高、地径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根据因素列的几何形状发展态势的接近程度,将苗木的生长量与影响苗木生长的气象因子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组成一个灰色系统,进行面积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4以上.并以此将无性系扦插苗的生长过程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四个时期,年生长量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快-慢"的节律,其中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8.2%,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70.1%.并对各个生长时期的生长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苗木的年生长规律.关联度分析表明空气温度对苗木的高生长影响最大,日照时数影响最小;而日照时数对苗木的粗生长影响最大,降水量影响最小.通过对苗木年生长节律和影响苗木生长主要环境因子进行分析,为加强苗木生产管理,提高苗木的质量和土地的生产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探讨泡桐育苗合理的密度结构,创造有苗木群体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提高育苗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1985年开始进行泡桐育苗不同密度结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要报告如下。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长葛县城关镇八七村,沙质壤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泡桐轻基质容器苗的是利用泡桐良种脱毒组培苗移栽至轻基质容器中培育形成的苗木,在其工厂化培育过程中,由于培育水肥和光照微生境的异质性,使同批泡桐组培苗生长形成为生长势不同的轻基质容器苗,为明确不同等级泡桐轻基质容器苗移栽至大田后苗木间生长和质量的差异;【方法】在河南省通许县建立生长对比试验林,对泡桐轻基质容器苗壮苗和弱苗的大田移栽苗木的苗高、地径、根幅、根茎叶器官组织中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机碳浓度、单位面积产苗数和优质苗产出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1个生长季后,泡桐轻基质容器苗壮苗培育的大田苗苗高、地径、根幅和大田保存率为3.96m、5.77cm、1.34m和92.22%,分别比弱苗提高了40.43%、19.21%、103.03%和18.41%。方差分析表明,各生长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弱苗培育的大田苗;泡桐壮苗培育的大田苗茎组织内各矿质元素浓度均高于弱苗大田苗,组织内全磷、全钾浓度分别为0.49 g·kg-1和2.56 g·kg-1,均极显著高于弱苗培育的大田苗;而壮苗根、叶组织中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机碳浓度与弱苗差异不显著;壮苗单位面积大苗产出数6403株·hm-2和优质苗产出率达58.24%,分别比弱苗提高了1.17倍和8.73倍。【结论】利用泡桐轻基质容器苗壮苗培育的大田苗的优质苗产出数、苗木质量均优于利用弱苗培育大田轻基质容器苗,应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TreesgrowthregularityandtheirannualgrowthrhythmareusuallysimulatedandanalyzedbyRichardsequation(TangShouzheng,etal,1999;RichardsJ,1959;WangMingliang,etal,2000).However,previousstudiesonPaulowniaannualgrowthrhythmhavebeenlaidparticularstressonseedlingscultureandyoungplantletselectionofclonesbutlackofrelevantstudyonwoodcycles(ZhaoDaning,etal,1993;FuDali,etal,2001;ZhouYongxue,etal,1996).ThenaturaltrunkextensionanditsstraightnessofPaulowniaarerestrictedprodigiouslybycharacteristicsofpseudo-d…  相似文献   

13.
修枝促接干对泡桐枝生长动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修枝促接干影响泡桐枝叶干相对生长关系的效应,在造林后第3年对5种处理(4种处理和对照CK)泡桐的枝基径(Db)和基部断面积(Sb)(包括单枝、冠层和全株)的年生长动态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Richards函数进行模拟。结果表明:①在修枝促接干时保留下层3~6枝为适宜的留枝量,这可使上冠层接干枝的仇和Sb年生长量分别达12.16~12.25cm、117.550~120.786cm^2,同时使下冠层的仇年生长量不致过大、而其冠层Sb年生长量达107.748~113.291cm^2,从而使其全株Sb年生长量达228.535~230.841cm^2,均明显高于CK和其它处理,其Sb总量亦达287.907~294.535cm^2,稍高于CK。②各处理各枝指标的年生长动态均可用Richards函数进行可靠描述,并分别确定了最大年生长量(A)、最大连日生长量(AGRmax)、平均连日生长量(Am)、速生期(T)、生长期(Dg)和速生点、速生期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等生长参数,通过分析修枝促接干对各枝指标各生长参数的影响得出,在修枝促接干时保留下层3~6枝可使各枝指标年生长的速生期和生长期相对较长,并使其仇生长的AGRmax(或Am)和A在上冠层达到最大,较CK分别高230.76%~240.19%、234.93%~245.46%,而在下冠层则不致过大;同时使其Sb生长的AGRmax(或Am)和A与CK相比在上冠层分别高70.69%~78.78%、35.85%~41.38%,在下冠层分别高105.43%~127.17%、143.46%~155.86%,在全株分别高61.95%~76.02%、81.38%~85.22%。  相似文献   

14.
泡桐种源抗丛枝病性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泡桐丛枝病是影响泡桐生长的一种主要病害,种源试验表明在毛泡桐种源中,除甘肃平凉未见发病以外,其它种源均有病害发生。江苏南京、湖北十堰、黄冈、陕西商县和辽宁大连5个种源发病较重,病情指数超过30%;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病率较低,自然分布区南部的种源很少见到丛枝病发生,分布区北部与毛泡桐分布区有重叠的种源,丛枝病发病相对较重。毛泡桐起源靠西的种源发病较轻,随着经度的增加,丛枝病发病有增大趋势;白花泡桐发病与种源经度无关,而与纬度相关明显,呈现出纬度越高,发病率越低,病情指数越小的趋势。泡桐品种间丛枝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差异明显,通过品种选择可以获得抗病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5.
5种四倍体泡桐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5种四倍体泡桐为材料,研究其光合作用、材积生长量、接干长度、比叶重( SLW)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表明,5种四倍体泡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 Gs)、蒸腾速率( Tr)、胞间CO2浓度( Ci)光合因子的日变化规律相同。9月份叶片的Pn、 Gs、 Tr、 Ci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四倍体豫杂一号泡桐( TF4)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高于其余4个种。此外,四倍体毛泡桐( T4)的树高生长量和接干高增长量、 TF4的胸径生长量和比叶重增长量、四倍体南方泡桐( A4)的材积增长量最大。5种四倍体泡桐的树高、胸径、接干、材积的相关性表明,材积与胸径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显著;树高与比叶重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印楝实生苗年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1年生印楝实生苗生长动态、苗木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模式以及苗木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印楝苗的年生长规律符合Logistic曲线特征,据此方程可以建立苗高、地径与生长时间的拟合模型,结合二次多项式对苗木连日生长量的动态模拟,可将苗木生长划分为4个阶段: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其中处于速生阶段苗木的高和地径生长量均超过全年总量的70%,地径处于生长初期阶段的时间短于苗高,但生长量占全年总量之比是苗高的2倍;苗木生物量积累与苗高和地径的相关性极为密切,其中地上部分生物量占全株的69.1%,全株含水量是干质量的1.58倍;在制约苗木生长节律的气象因子中,偏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是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7.
西双版纳琴叶风吹楠播种苗木生长节律调查结果:4-5月份播种,当年7-12月各月生长量相近;第二年1-4月份生长缓慢,5-10月份的雨季集中了年生长量的70%~80%,11-12月份生长量减小,年生长节律符合"慢-快-慢"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18.
红锥不同种源苗期生长与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福建、广西和广东的5个不同红锥种源成苗物候期和苗木高径生长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节律基本一致,呈现出明显的"慢—快—慢"节律,可将苗期划分为生长初期(4~6月)、生长盛期(7~8月)、生长缓慢期(9~10月)和休眠期(11~12月)4个时期;不同种源间生长差异极显著,苗高和地径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91.48%和86.25%,遗传变异分析初步认定福建华安和广西凭祥的种源表现良好,应作为优良种源重点发展;福建安溪的种源表现中等,有发展潜力,需进一步观测和改良;表现较差的为福建南靖和广东信宜的种源。针对红锥生长节律并结合育苗实践,总结出苗木在各个时期的关键培育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美国可食松P inus edu lis是自美国近两年引进的一种常绿针叶灌木树种.对其1年生播种苗进行了全年的生长观测、生物量测定以及形态特点的研究,并以本地树种油松P inus tabu laef orm is 1年生播种苗作为对比,将可食松1年生苗的生长划分为4个时期(出苗期,幼嫩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结果表明:可食松1年生苗高生长速生期全年仅1次,地径速生期则出现2次;可食松苗地上部分粗壮矮小、初生叶繁多,地下部分具深根性特点.同时对该树种抗逆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